雨中拾地软

知远网

2023-08-01文/方圆情感

进入蓝田地界时,飘起了蒙蒙细雨,遂决定不上山了,到一个闲置的院子里去,那里有花棚,有鱼塘,有竹林,还有瓜果蔬菜。细雨飘飞的日子,钓鱼、烧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行人下了高速,七拐八扭,穿村过巷。

院子处在两个村中间、一条不太长的峡谷喇叭口一侧的缓坡上,院门离公路顶多10米远,由一条3米宽的炭渣路连接着。一条小溪从谷底缓缓流过,穿过公路下的涵洞,流向远方绿意葱茏的大片庄稼地。两扇粗笨的木条铁圈式大门上,挂着一把大锁,青黑色宽大的门框上长着在雨水中返绿的一簇簇苔藓。

进入院子,左侧一排三间平房,有会客室、餐厅、宿舍,看来这儿是主人平时起居的场所。平房前有几株葡萄树,粗壮的葡萄藤爬满房前钢结构的架子,一串串滚动着水珠的淡紫色葡萄悬挂在头顶,踮起脚便够得到。

平房对面是一块鱼塘,雨丝斜落在水面,荡起细密的涟漪,涟漪交叉着、重叠着,打乱了平静的池面。偶尔,有鱼跃起,"啪"的一声,摔在荡起的波纹上,又迅疾钻入水里。

通向后院的,是一条约两米宽的炭渣路。左边种着几畦蔬菜,右边是一条四五米宽的水道,水里种着几株莲藕,撑起瘦弱的叶片。两侧土坡上是竹林,竹子倒是长得郁郁葱葱。

不远处,一声尖厉的野鸡鸣叫,莫非竹林里有野鸡?于是,我们沿着塘边的炭渣小路一探究竟。

天上飘着细雨,远处是烟雨朦胧的婆娑竹林,路边是一池飘摇的荷叶,还有叶间露出的挂着雨珠、悄然绽放的荷花。

这里如此静谧。这里的鱼塘,这里的炭渣路,这里的竹林,这里的雨,还有这里的云雾,一如儿时故乡秋天飘雨的早晨。这世界原来也可以这么慢,这么静,这么美!

没走多远,看到路边半渣半土的潮湿枯草丛间,浮着一片片褐色的透明物体,一大步跨过去——"这是地软!"大家闻言,蹲下来查看。路上浮盖的枯草上,铺着一小片一小片薄膜状的褐色与灰绿色的小圆片,一片一片拥挤着、重叠着,有的从炭渣缝里探出来,星星点点的,半盖着一块块炭渣,亮晶晶的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拾起一块,呀,真是地软。我吃过地软,但没见过地软是如何长出来的。

第一次见到地软,我蹲在地上,在草丛中一点儿一点儿捡拾起来。这东西好捡,就是草屑和泥土太多,一会儿便沾满双手。当我将手中的地软在水里清洗干净,地软越发透亮诱人,有一股新鲜青草的清香。

一簇簇、一朵朵黑里透绿、褐里透亮的新鲜地软,有的从草根里长出来,有的软软地铺在地上,犹如褐绿色的耳朵趴在草丛里,聆听大地深处的律动。一经雨水浸润便逐渐胀大,宛如用水浸泡发胀的木耳。

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大家拾地软的劲头不减,两手交替着轻快地一个一个拾,拾起来了,还要抖一抖上面的泥沙,还不断发现远处更多更大的地软,纷纷将其纳入捡拾范围。

地软俗称"地木耳",性凉味甘,有清热明目等功效。用地软做食材,可做地软包子、韭菜地软菜盒子、地软三鲜饺子(地软、韭菜、鸡蛋)。

雨小了,大家捡拾了好几袋子,这才直起腰。又看见菜地里被雨水灌饱的韭菜,征得主家同意后,圪蹴在地里割韭菜。

不大会儿工夫,捡拾的地软和韭菜足够大家带回家吃两三顿了。返程的路上,大家畅想到家是包饺子呢,还是包包子?或者每样都做出来一些,都要尝尝。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