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斑羚飞渡》读后感1500字(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斑羚飞渡》读后感1500字 篇1
人类一直是自恃甚高,凌驾于万物之上,认为自己是最高等的动物,然而事实却不尽然。在《斑羚飞渡》的中老斑羚为我们唱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老斑羚无私奉献,在伤心崖上牺牲自己,为年轻的斑羚辅垫了一条生的彩虹,架起了一条条美丽的彩桥的伟大贡献精神。
拜读了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我既羞愧又愤慨。请随我一起去见识一下我们人类:
“狩猎队的队长高兴得手舞足蹈:‘阿罗,我们要发财了!嘿,这个冬天就算其他猎物一只也打不着,光这群斑羚就够我们一年的酒钱啦!’每位猎人都红光满面,脸笑成了一朵花。”
以上文字你看清了人类的模样了吗?生活中呢?马路上摔倒的老人没人敢扶;为我们每天清洁卫生的环卫工被车撞飞;公交车上老人站着年轻人坐着,孰视无睹。这足以暴露了我们人性中的贪婪、冷酷、凶残。
而《斑羚飞渡》带给我更多的是震撼与钦佩,请看:
“有七八只中年公斑羚跟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归进老年斑羚的队伍。”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回想这感人的一慕,久久不能平静,历历在目,感慨万千,一大群斑羚无路可逃被猎人追逼到伤心崖上,无可奈何时,聪明能干的斑羚大王想出一个绝妙的计策,决定忍痛舍弃斑羚一半,逃生一半,这样可以挽救一部分斑羚的.生命。也就是说,要舍弃年老的斑羚,让年青的斑羚活下来,这也是动物中最值得敬重的地方。但是,当实施这个计划时,却发现年老的斑羚数量不够,斑羚王一看,眼睛露出坚毅的眼神,英勇挺身站到年老斑羚一队,也要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救活更年轻的生命。我为之震憾,为之难过,动物们都有这种舍已救人的伟大使命,结果,当老斑羚都死得只剩下它一个时,它面带微笑,看着对面更年轻的斑羚队伍,它憧憬着,带着辉煌的美好的理想走向死亡彩虹,毅然跳下了伤心崖,永远消失在一片灿烂的百花之中。
每一次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老年斑羚为了下一代的生存,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老斑羚这种英勇牺牲自己的精神,震惊、震动了拿枪的猎人,猎人忘而却步了,一个个惊讶不已,目若口呆。猎人们啊,你们怎么忍心看者这群伟大的生灵这样悲惨地死去呢?你们太残忍了!虽然你们以此维持生活,但你们是否想到了动物,它们却失去了生活啊!这个世界,是动物与人类共有的,人类有生活的权利,动物也绝对有生存的权利!动物的生存不是为人类服务的,它们与我们人类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虽然我们主宰了世界,但绝不可以不把动物放在眼里!动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全地球的生物组成了这个生态系统,我们要维持生态平衡,就要尽可能的保护动植物,使它们免受伤害。
动物们的舍已品质,是人类学习的灵魂。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像老羚羊那样舍己为人。比如汶川地震中的谭千秋老师像大鸟一样护住了学生却牺牲了自己;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为自己的孩子撑住了一方生存的空间,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让我们向那些可敬的动物与可敬的人类致敬!同时,我想:如果人类不捕杀动物,永远要和动物和睦相处,大家友好对待,不伤害对方,保护动物也是保护我们自己,这是世间最真挚的爱!文中那充满希望的彩虹之桥,就是上天为人类与动物搭建的友谊之桥梁!不管是动物还是我们,都应该有贡献自己的精神,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多么幸福啊!
《斑羚飞渡》读后感1500字 篇2
我是个爱阅读的孩子。每天一睁开眼,我首先就是拿起枕边的书看上十多分钟再起床;中午三十分钟的读书时间,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因为我可以和鲁滨逊去冒险,跟着福格先生去环游世界,听路路通天南地北,还可以随水泊梁山好汉去行侠仗义,领略三国英雄的雄才大略……晚上做完家作,我又情不自禁地拿起书……书中的世界让我一次次流连忘返,以至妈妈总要催上我多次,我才不舍的放下书本,上床睡觉,睡前还不时的埋怨妈妈的不是。
最近,我阅读了“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在西双版纳生活期间,与许多动物结下不解之缘的感人故事。如《斑羚飞渡》《猫狗共处》《再被狐狸骗一次》《和乌鸦做邻居》等等,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猫狗共处》这个故事:
村长送了我一只白毛小母狗土白。因家里闹起鼠灾,我又买了一只小黄猫来平定鼠患,取名黄旗。猫和狗前世是冤家,不能养在一个屋檐下。可土白和黄旗年龄相仿,很快就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随着它们的成长,它们之间出现友谊的裂痕。由于主人无意的偏袒,导致黄旗深切地感受到了不平等,对土白的仇恨与日俱增。终于爆发了“猫狗大战”,矛盾公开化、白热化。我束手无策,但是之后发生的事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一次,黄旗为了抓老鼠,不小心掉进水缸。狗生性忠厚,狭义心肠,从不会记仇。当时土白怀着狗崽子临近分娩,可听到黄旗惨烈的呼救声,还是腆者大肚子,顶着烈日,奔了两里多路去找我,我及时赶回救回黄旗。土白因剧烈运动,提前产下四只狗崽子,所幸母子平安。黄旗知道是土白救了它。一个星期后,它就用同样的热忱回报了土白。村里发洪水,土白没办法把幼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黄旗施展猫科动物善于搬运幼崽的技能,一次叼起一只狗崽,最终土白的四个孩子安然脱险。
你救援我,我帮衬你,这种超越物种的友谊,令人感动。物种的习性是不会更改的,物种的偏见也是很难以彻底扭转的,但它们学会了克制与忍耐,学会了宽容和谅解,更学会了感恩。正应了那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分,不禁想起了每次奶奶去街上,都会问我要吃什么,而我总是心不在焉的回答“随便”,但奶奶回来后,手里不是提着零食,就是拎着水果,无一回空手。我每次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奶奶为我准备的美味,从未想过这美味背后奶奶的“宠爱”。唯独有一次,奶奶又去街上了,爷爷在家蒸梭子蟹。我在吃的时候,把蟹钳拔了下来,这蟹钳上最有肉了。我剥掉蟹钳的壳,把肉留了下来,等奶奶回来吃。奶奶一回来,我就让奶奶吃我留的蟹肉。奶奶却说,她不喜欢吃,让我吃。我硬往奶奶嘴里塞,奶奶只好吃下,我和奶奶都开心地笑了。当时,我心里甭提有多甜!现在想来,这是一种孝顺的味道、感恩的味道。
我又想起了妈妈在每晚睡觉前对我的催促:“小孩子每天要早些睡,这样对身体心理的成长有好处,读书是好的`,但前提是要有一个好身体,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曾经,我都认为这些话太啰嗦,烦人,可当我读《斑羚飞渡飞渡》这本书时,羞惭、懊悔无不充斥着我的大脑:老斑羚为了种族的延续,以自己的身体作桥墩,划出了生命的彩虹;狐狸为了保护孩子,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在一个打雷下雨的夜晚,高帽子不惜折断了几根羽毛,来到了作者的家,焦急的让作者离开……“情义无价”呀!
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为我们付出。爸爸妈妈的万千叮嘱、爷爷奶奶的细心呵护、老师同学的真心帮助与爱护、邻居朋友的真情相处……动物们还知道感恩,懂得回报与珍惜。作为智慧的人类——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多用些心思,多感受生命的价值,多为他人想想,多想想我能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做点什么,我想我们的生活才会精彩起来。
感恩阅读,给了我成长的沃土;感恩阅读,让我懂得珍惜生命中的一切;感恩阅读,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斑羚飞渡》读后感1500字 篇3
读完《斑羚飞渡》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便想就此谈谈我的感受。
那是一群活泼矫健的斑羚,它们本应在丰茂的草原上觅食,在辽阔的大地上驰骋。但却被那些无知,冷酷的狩猎者,逼上了伤心崖。寒风刺骨,伤心崖却伤了谁的心?聪明如它们,仍是十分无奈,只能运用牺牲一半拯救另一半的方法,以挽救整个种族。可我看来那批老羚羊虽死得悲惨,却死得壮烈,死得豪迈,死得惊天动地!
在我们人类的眼里,总是以为自己便是地球所谓的主宰。而进化缓慢,不会言语,所谓“蠢笨低等”的动物们,永远只配我们踩在脚下。殊不知,那些在我们看来头脑简单﹑不懂感情﹑蠢笨低等的动物们,在危机关头,总是能够彰显出他们不平凡的思维,不一般的情感。令人深深震撼,之后便是深深的折服。
甚至在有些时候,我们这些人类,还不如那些“蠢笨低等”的动物们。人类总是自以为很聪明,但是当大难临头之际,需要有人自愿走向死亡,用自己的.躯体拯救他人,拯救民族的时候,又会有几个人愿意站在死亡之列呢?如果人类和那些斑羚处在同一种情况下,那些“聪明”的人类,会赶快将死亡的“好机会”积极“奉献”出来,“大公无私”地让给他人,难道这就是“聪明”的人类?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地球的主宰吗?
当袋鼠母亲含泪向猎人跪下,乞求保住它的孩子时,猎人还是狠心地闭上眼向它扣动了扳机;当小狗向路人﹑司机寻求帮助,以救它出了车祸、奄奄一息的同伴时,一辆横冲直撞的汽车将它同样送上了黄泉路;当那些可怜的狗儿猫儿,发抖地蜷缩在破败的墙角时,迎来的只是人们冷冰冰的一瞥,和厌恶地飞起一脚……
数不尽的惨案,一桩桩﹑一件件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些呼吁着“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人类又到哪里去了?难道只是喊给别人看的空口号吗?难道只是为了弥补自己已经失去了的良心﹑善心的虚伪行径吗?
汶川地震的时候,一只小狗用舌头舔主人的嘴唇,以维持主人的生命,主仆二人就这样度过了艰难的八十多个小时;美国的一个小镇曾发生了火灾,看孩子的保姆跑了,但家里的一只狗,却把主人家的孩子叼到了安全的地方,一直守候到主人回来;有一只导盲犬,在一辆躲闪不及的汽车,呼啸而来之际,扑倒了主人,而自己却被汽车拦腰轧死……
古往今来,几乎都在歌颂着人类英雄如此如此得伟大,但又有几篇文章,是来赞美这些非同凡响的动物们的?
网络上曾流传着一段视频,那是一个活剥浣熊皮的视频,浑身血淋淋的浣熊被剥了皮之后,还在拼命地回头,企图看一看自己惨不忍睹的身体。而狠心的商家却熟视无睹了。我看得哭了好久,好可怜,好可爱的浣熊,却引不来他人一丝的同情。
当你身上穿着它的皮毛时,你是否会感到内疚,披上他人的皮囊,才能显示自己的尊贵吗?我知道,会有很多人在看了这段视频之后,毫无感觉,麻木不仁。可如果你还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我相信,当你看到这感人肺腑的故事时,内心一定会有所触动的。
看看那铁笼里肢体残缺的华南虎;想想那为防止非典病毒而活埋的果子狸;瞧瞧那饭桌上似乎还在呜咽哭泣的娃娃鱼;念念濒临灭绝却还常在饭桌上见到的“活化石”中华鲟……
这一切的一切,能否唤醒你沉睡已久的良知呢?能否让你充满温暖﹑爱怜地触及到那些动物们遍体鳞伤﹑痛苦抽搐的心灵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请让我谢谢你,谢谢你的良知,谢谢你的感动。我请求你用你的爱心去唤醒别人的良知吧!也许我的力量是微薄的,可我只希望我这一番话,能够唤醒一些人,感动一些人,哪怕只有一两个,我也觉得满足了。
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没有了动物,只有一群渴望享用山珍海味的贪婪的人类,将会怎么样呢……
《斑羚飞渡》读后感1500字 篇4
自私,心底的黑暗读《斑羚飞渡》有感合上书,我闭上了眼睛,脑海里又闪过几个画面,眉头不禁皱起,嘴唇被牙齿咬得已有些发白。再睁眼,一滴晶莹的泪珠,滑落于地动物和人类是平等的!它们也有必须担当起的责任;它们也有深爱着的家人;它们也有自己的情感也可以说他们更重情重义,更懂得为别人着想。它们的心灵是伟大的,是高洁的。它们不甘做人类的奴隶,不甘做人类的囚徒,即使会失去性命,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种族的尊严。不像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私心,甘愿弯下腰,给别人做牛做马。那些可耻的诱惑,让人类丢掉了理智,冲昏了头脑,埋没了原本善良的'内心。
动物的品质,是人类所不能比的。亦如狼,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毅然跑出洞口,转移猎人的注意力,即使它知道,一定逃脱不了死神的追赶;鹿也是这样,为了不让自己的臣民受到伤害,甘愿牺牲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心爱的妻子,受同伴们的冷嘲热讽,省下精力与老狼斗个你死我活;斑羚也是如此,为了让种族能够延续下去,老年斑羚们不惜摔得粉身碎骨,来换取下一代的生命,没有拥挤,也没有争斗,每一只队伍都秩序井然
动物可以为了同伴牺牲自己,而人类呢?只想着自己,对他人的生死不管不顾。即使有人奄奄一息地倒在路边,也不舍得施舍一眼。
想着想着,那日的回忆,就像一团黑雾,一点一点占据了我的脑海。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只记得当时的天阴沉沉的,乌云布满了整个天空,好像随时都会下雨,路人们都不由加快了脚步。背着大大的书包,我疾步向前走着。“砰!”一声巨大的碰撞声在身后响起,是我不由地停了下来,轻轻转过了头,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嘶--”眼前的景象令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一辆电瓶车撞上了汽车,现场一片狼藉。蔬菜全都滚在地上,一位看起来已有六十岁的老奶奶倒在血泊上,惨白的脸上,嘴唇不断地蠕动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汽车的车主显然被吓到了,身体变得异常僵硬,脸上尽是恐惧之色。让人不敢相信的是,他别有深意地看了老奶奶一眼,竟驾着车逃离了现场。看到这一幕,我震惊地险些跌落在地,双手无意识地握住,一脸不可置信地张大了嘴巴。那个人怎么可以这样做,想要推掉责任么。再望望四周的人,他们就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自顾自的,有些人甚至连看都没看一眼,没有一个人愿意上前去扶起老奶奶或拿出手机,拨打120。雨珠一滴一滴地落了下来,我轻叹一声,转头,静静地看向老奶奶。雨水,渐渐模糊了双眼。朦胧中,我好像看见,老奶奶身旁的血,越发地妖艳了
利益,真的有那么重要,能让一个人,褪去原本的真诚与善良,变的自私,冷血。为了财富,为了权力,连亲情,爱情,友情也不再重要了吗?为争夺家产,兄弟反目成仇;为能升职加薪,耍尽一切手段;为能成为第一,不惜陷害好友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之间没了那一份温情,多了敌意和不屑。还要等多久,人类才可以回到最初,那个简单的自己。财富和权力,都只不过是虚有的东西,只有家人、朋友和爱人才是永恒的。
《斑羚飞渡》读后感1500字 篇5
现实,只在死亡面前变得残酷。对于动物,猎人是最大的威胁,是死是活,都牢牢的掌握在猎人手中。但,也有一群特殊的动物敢于和死亡做出最后的斗争。
在死亡面前,软弱无能的斑羚是如此不堪,命运的逼迫下,斑羚只能展开一场交付生命的表演。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年轻的斑羚,一类是年老的斑羚。它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它们如果要安全,必须要跨过悬崖。生,死只在一念之间。
年老的斑羚先跳,在空中悬着那一瞬间,年轻的斑羚再一跃,跳到老年斑羚的背脊上,再一用力跳,就抵达到了对岸。就这样,一只接一只,一跳、一跃、如彩虹一般。但与彩虹不同的是,彩虹是雨后初晴的绚烂,而此时的斑羚每一跳、一跃,都狠狠的在心灵深处留下一道无法治愈的伤疤。悬崖下年老的斑羚已有不少,它们的肉体虽已死亡,但它们的`灵魂都已完好无损地给予年轻的斑羚。最后,所有年轻的斑羚都到达了对岸,但,有一群斑羚却永远到不了……
这一群斑羚就是《斑羚飞渡》的主人公,它们勇敢、坚强、团结,用一种不朽的精神感动我。在死亡面前,它们并没有畏惧,并没有退缩,而是接受了现实。在猎人逐渐逼近的情况下,它们想出了唯一的办法,虽然是以牺牲一半拯救另一半的方式。但是它们依然有年轻的斑羚活了下来,延续着斑羚群体的生命。
在最后一只斑羚成功跳过悬崖时,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那是最艳丽的颜色,生命的颜色,勇气的颜色,团结的颜色,坚强的颜色。在死亡的逼迫下,斑羚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彩虹,属于自己的生命。在他们的天空中,乌云由一场短暂的暴风雨,变成了绚烂的彩虹,变成了活下去的希望。他们的世界里,太阳再度升起,再度有了阳光,再度灿烂。
读完整本《斑羚飞渡》,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无尽的感动,也有很多人生启示。年轻的斑羚跳到年老的斑羚的背脊上,需要极大的勇气与默契,而这么多斑羚,需要多大的团结,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斑羚飞渡。在时间的极端限制之下,斑羚们要做到省时,它们一个接一个,丝毫不浪费一分一秒。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它们做到了,它们完成了,它们虽有死,有活。但,死亡终究不是猎人对他们的威胁。也许,这对于年老的斑羚,已经知足了。
记得考钢琴六级时,我也如这群斑羚一样。由于去了国外旅游,所以备考时间比别人短一周。但为此,我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的练习,努力把落下章节的补全。我依然清晰的记得,每一个煎熬的夜晚,每一段熟悉的旋律,每一个轻快的音符,都深深的印在脑海中。当我读到斑羚飞渡的那一段,钢琴考级的事就重新在脑海中浮现,在那次考级时,我通过了,当我接过证书的那一瞬,我终于感受到成功时的快乐,最简单,但也是最满足的快乐。只是一张证书,一张纸,但背后的努力,却无人知晓。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斑羚飞渡》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虽然悲壮,但我觉得他带给我的还是温暖,最纯粹的温暖,最伟大的温暖,最深沉的温暖。我相信作者沈石溪老师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跟千千万万的读者有着一样的共鸣,爱的共鸣……
《斑羚飞渡》读后感1500字 篇6
《斑羚飞渡》是我读著名动物故事大王沈石溪的《狼王梦》和《红奶羊》之后的第三部作品。不同于以往两本书的是,原来读过的两本书都是比较长篇的故事。这一本是动物故事集,除了《斑羚飞渡》这个故事以外,还有《再被狐狸骗一次》、《驯化诱雉》、《狼“狈”》、《灾之犬》、《离间双熊》、《老象恩仇记》、《和乌鸦做邻居》、《保姆蟒》、《虎女蒲公英》、《大青猴》、《野猪囚犯》、《猫狗共处》、《鱼道》、《魔鸡哈扎》、《逼上梁山的豺》、《牧羊豹》共计十六篇关于动物的故事。
这些故事都是源自作者在云南的西双版纳生活时的所见所闻,有很浓的生活气息。文中动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足见作者对动物,对动物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的了解与熟悉。可以说这些故事个个都是经典,篇篇都是精品。走进书中,犹如来到了西双版纳的原始丛林,耳边似乎传来动物轻微的鼻息,使你不由自主的陷入想象的天地。一本书有如一顿精神的大餐。其间,我读到了很多很多:
风趣。是风趣的语言把我吸引进书中的。我读书习惯先读序言。这本书的序言是作者对他在西双版纳生活状态的描述。那幽默风趣的语言引我笑得前仰后合。不信你看:(作者半夜小便不小心淋到了一头水牛,水牛抗议,只好下楼找僻静处继续,谁知)跨下楼梯,一脚就踩在一头老母猪的脖子上,它哇的一声跳起来,我一个倒栽葱滚下楼去。幸亏每一层楼梯上都有肥猪铺垫,软绵绵的就像是在地毯上翻跟斗,没伤筋骨,但已吓得魂飞魄散。剩下的半泡尿全洒在自己的裤子上了。更可恼的是,这些该死的猪和牛,责怪我搅了他们的清梦,蜂拥而上。也不知是想用同样的办法回敬我,还是我身上刺鼻的尿臊味刺激了他们的排泄功能,好几头牛好几头猪竟然冲我哗哗小解起来,就像拧开了好几只热水龙头,我身上被淋得精湿,成了个名副其实的尿人。你说说如果是你读到这里,会不会和我一样捧腹大笑呢?还有那个和我发生战争的乌鸦邻居对我实施的鸟粪袭击,作者把自己狼狈的样子刻画的淋漓尽致,不由得令你哈哈大笑。
新奇。如果说最初吸引我的是作者语言,那么紧紧攫住我的心,促使我继续阅读的却是新鲜离奇的故事情节。生活在平原的我们,怎么也想象不到热带雨林的动物们怎么会那么多,生活怎么那么多姿多彩。你听说过让蟒蛇做保姆吗?别害怕,作者的儿子就是蟒蛇保姆带大的。你听说过让豺狼、老虎作猎狗;让豹子做牧羊犬吗?不信是吧?千真万确,他们就是。这些凶猛残暴的动物一般人都会敬而远之,怎么会做猎狗和牧羊犬呢?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就构成了故事的新鲜奇特的情节,你不往下读你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
震撼。新奇的故事背后,我还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狼“狈”夫妻同甘苦共患难的坚贞;老象报仇与报恩的简单与复杂;被一次次验证是预示灾难的猎狗救我一命的义无反顾;为了保种护族斑羚家族生死各半的飞渡壮举;鱼儿为产卵死亡前奋力的一跃;豺狼为得到狗的青睐与友谊不惜自残的方式铡断自己的'尾巴。这些,都强烈的震撼着我。完全沉浸在这些异类生灵的喜怒哀乐之中了。
哲理。震撼之余,带给我的是一句句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话语。作者把自己成功驯化出来的诱雉开枪打死,是因为他看到了诱雉诱捕同类的时候如同没有灵性的木偶,是用卑鄙、阴险、狡诈、丑陋等劣质材料制作的怪物;它是用鳄鱼泪、蟾蜍皮、孔雀胆、毒蛇涎、蝎子精调和而成的一只生命的毒瘤。当那只他曾经几次三番想要抛弃、害死的预示灾难的猎狗救了他一命后,他不禁发出:“我觉得我应该和花鹰(狗的名字)换个位置,我只配做一条狗,而它,完全有资格做一个人。”的慨叹。如此等等,这些深刻的哲理无一不令我深思。
由此,热带雨林变得更加蛊惑人心,西双版纳变得更加神秘莫测。突然间很想打猎,很想去西双版纳看看。
亲爱的朋友们,你呢?读过这本书吗?如果读过以后也有这样的感觉,那我们就搭伴而行,商议怎么开始我们的西双版纳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