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家风心得体会

知远网

2025-11-18心得

知远网整理的优秀传统家风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优秀传统家风心得体会 篇1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是核心、是纽带,家风家训更是将千千万万的家庭与国家的兴衰文明延续紧密的联系到一起,无形中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漫漫岁月形成了自己的家风家训;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与人常为善,知足常快乐;律己要牢记,公德在人间。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家是精神的.寄托心灵的港湾,家庭的成员在家是父母、夫妻、儿女及兄弟姐妹,在外可能是国家干部老师医生或公交车司机售货员解放军战士公安干警,和睦的家庭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基础、奋斗的力量源泉。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基础。

与人常为善,知足常快乐:

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这是学校老师教给我们的,也是从小父母要求我们的,随着阅历的增加,可能会慢慢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含义。人生要有追求,要有目标,更重要的是行动上要有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悟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永远做一个快乐的人。

率己要牢记,公德在人间: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担当什么职务,国家的法律法规要牢记心中,不能有丝毫侥幸心态;做人做事要公正公平,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我们日常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的表现、做的每一件事,身边同事们在看、领导也在看。

家风家训可以印成书、可以悬挂在墙壁上,更重要的是要牢记在心中,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作为座右铭时时刻刻地在鞭策着和警示着我们。

优秀传统家风心得体会 篇2

中国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的'榜样。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

如今,以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应该意识到正家风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执政为民,执法为民,时时刻刻以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试金石,廉洁自律,做新时代的先锋队。牢固树立家风,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通过对“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学习,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站得出来,把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优秀传统家风心得体会 篇3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

优秀传统家风心得体会 篇4

中国上下五千年,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风和家训,历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古人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于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良好的家风,不仅是有形的模仿,更是无形的塑造。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训是对下一代的教育起决定意义的一步。

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诚实。所以,我认为,我家的家训就是“以诚为本”。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母亲常说,人以孝为本,一个人如果没有孝心,他有再多的知识,再高的文化业没有用,这对社会往往只是个威胁,所以,要以孝为前提来待人处事。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优良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主动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搞对象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不但要讲家庭美德,传承好的家风,也要遵守社会公德,谦虚为人,乐于助人。并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执法为民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成为一个品质优越的人。

优秀传统家风心得体会 篇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从治家开始,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家风不正,就容易导致作风不端、党风不清、政风不淳,进而引发腐败。所以,想要真正树立起良好的作风、党风和政风,必须要有好的家风、家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党员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的指示精神。6月20日,瘦西湖导游服务中心党小组开展了“走进先贤治家修身,学习家训家规家风”主题教育,前往阮元家庙、吴道台宅第、何园参观学习。

这次主题教育,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何园部分。何园是清光绪年间何芷舠退隐x时所建。从何园内走出过许多德才兼备的名人先贤。这与何家良好的家风传承是分不开。当年何家先人何芷舠为维护国家尊严,拒绝外国领事无理要求,儿孙辈何声灏,何世模,何世桢等,都积极支持孙x先生民主主义革命。

何家后人中先后有6人参加中共地下党,4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投身革命事业,他们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何家家训,范仲淹以秀才而怀天下之忧,君子称为分内事”,“不出则寥寥无闻,一出则立业建功”,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何家家训中也阐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规范了家族成员的修身处世、待人接物之道。何氏祖先通过家训告诫后人:读书是为了求知益智、修身养性,应将功名富贵置之度外,时时参悟做人的道理。正是因为何家良好的家风,这里走出过代代有出息的儿孙,“祖孙两翰林”、“兄弟两博士”、“父女两画家”、“姐弟两院士”。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建设离不开个人自身素质的提高。践行家风家训,提高自身的党员约束力,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讲规矩,在工作中守纪律,为党风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优秀传统家风心得体会 篇6

人生需要良好的家风来照亮指引,家风的内涵很丰富,但这三点不可少。

第一个是“善良”。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才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生命。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向人世借几十年光阴而已,要在有限的时光里成己达人,才对得起自己的一生。善良可以说是我家的.第一个家风。爷爷奶奶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曾这样谆谆告诫子女:“做人千万不要去做恶事,作恶多端,会有报应。”这样的家风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在哪里无论和谁打交道,我都与人为善,不做违背良心之事。

第二个是“勤俭”。

父亲教育我,端正勤俭,是居身良法。“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铺张浪费。父亲在当地农行工作,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不贪不占,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为了养育我们6个孩子,母亲起早贪黑干着生产队里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三个是“学习”。

学习无止境,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父亲常对我们兄弟姐妹说:“知识从哪里来,就是从学习中来。”父亲只读了两年私塾,后来他能够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为刻苦学习,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现在老父已经80多岁了,还天天坚持读书看报,可以说“活到老,学到老”。

心灵的家风也是生命的家风,心灵的家风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长,生活的道路越平坦。为此,我要不断为家风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传,千万不能让它们熄灭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