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学习烈士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学习烈士心得体会 篇1
星期三,我们进行了扫墓活动。这次扫墓,令我感慨万千!走入襄西烈士陵园,我情不自禁地严肃、庄重起来。在这片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涌现出一大批甘洒热血,为报效祖国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投身于革命事业,用短暂而壮丽的一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谱写了一曲曲人生壮美的篇章,光荣地载入了中国伟大的历史史册。
走进襄西烈士纪念馆,凝视这一张张布满历史印记的照片,回首我国以往的沧桑荣辱,令我深受震撼,深受感动。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与怀想,还有我们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索和感悟:我们尊重生命,更敬仰这些为革命梦想和人民大业甘愿献出宝贵生命的人;我们珍爱和平,更热爱这些为社会和平、世界和谐始终坚持不懈努力的人。
热血铸丰碑,英魂垂青史。我们今日的完美幸福的生活都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生命换来的啊,让我们秉承先烈遗志,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立志、立德、立言、立行,为建设更加繁荣、平安、礼貌、和谐的.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走出烈士陵园,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滴血,每一滴血都凝固成一串问号:日本帝国主义何以敢对我泱泱大中华举起屠刀?那里的每一幅图片,都是事实,为何有人不能正视它,甚至歪曲它,篡改它?落后就要挨打,何以落后?那里的每一尊遗容都在呐喊。这呐喊告诉我们:忘记英雄的民族是堕落之邦,忘记苦难,苦难就会重扣国门;这呐喊告诉我们:振兴中华,保卫祖国!
学习烈士心得体会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随着草长莺飞、万物复苏,在勃发的春日里,我们也即将迎来清明——这个属于祭奠、哀思的节日。清明是忧伤的,每到这一日,我们都会想起那些已经逝去的亲人,抔一捧黄土,挥洒满腔热泪,仿若他们的音容笑貌还在,却已经再无影踪;清明,也是深沉的,在这个传承了千年的传统节日里,我们能看见经过一代代积淀下来的孝文化,在祖国各地,遍地开花,这昭示着独属于我们民族的血脉传承和文化特色。清明节,是一个可以放纵悲伤的日子。悲伤过后,整理好心情,借着美好的春光,再度起航,开始新的一年的征程。在这一天,我们可以尽情的释放对于亲人们的想念。然而,清明节的祭奠,并不局限在亲人的范围之内。清明节,也当有一抹哀思,献给那些逝去的“英雄”。
战火中牺牲的烈士,值得我们用心感恩。随着国家建设的.“步步高”,似乎那些战火纷飞,只有在南非一些国家才可以看到;而实际上,数一数,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其实距离我们也就只有不到百年的时光,正是在这些战争中挣扎起来的先辈们,用鲜血为我们铺开了今日的和平之路。战火已消,但是这些英雄们的精神却依旧还在。清明节,当有一抹哀思献给为我们铺就了光明前路的烈士们,感谢先辈们的付出,让我们有了今日的富足和安定。
建设中逝去的祖辈父辈们,值得我们用心怀念。将时光的钟摆转回到60、70年前,那是我们父辈们拼搏的时代。他们那一代,受限于动荡不安的岁月和贫穷的条件,他们需要节衣缩食,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然而,正是这些在贫瘠物质条件下长大的祖辈和父辈们,却在建设中奉献了全部的心力,在现代化的建设大潮中,为了能够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他们中的很多人,以满腔热血为今日的辉煌奠定了根基。清明节,当有一抹哀思献给祖国建设中的献身者,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和骄傲。
社会上已经逝去的各类好人榜样,值得我们不断效仿。令我们感动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对于这个社会来说,那些令人感动落泪的好人们,是我们的榜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都是我们的“亲人”,有的好人,一生奉献在了慈善事业上;有的好人,危机时刻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用生命谱写了互助勇敢的壮歌。清明节,当有一抹哀思送给这些已经逝去的好人们,他们是生活中的英雄,是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的善的暖流。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批开路者、建设者和引领潮流者,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即将清明,请记得这些于家、于国有过奉献的逝者,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他们的人生值得我们铭记。
清明节,当有一抹哀思,献给这些“英雄们”,英雄不老,英雄精神理应长存。
学习烈士心得体会 篇3
七一前夕,机关组织全体干部前往位于肥城市安临站镇陆房战斗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英雄事迹,重温入党誓词。
盛夏时节,天阴沉沉的,闷热无比。我们在领导同志的带领下,来到陆房战斗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领导向陆房战斗纪念碑敬献了花圈,并默哀。全体机关人员举起右拳庄严宣读入党誓词。这一活动,使大家受到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陆房战斗,是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末期,我八路军主力部队初到山东后进行的第一次战役性的战斗,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这次战斗,不仅消灭了大量的日军,粉碎了日军合围的阴谋,而且保卫了我抗日武装的精华115师及当地党政机关、干部。更为重要的是,此举赢得了我八路军主力进入山东的合法地位。时任抗战统帅的蒋介石为陆房战斗的胜利发出了“殊堪嘉慰”的'贺电,事实上承认了我军主力进入山东的合法地位。因为当时115师进入山东,本属“先斩后奏”。与此同时,陆房一战,为建立、巩固和扩大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伯承同志在《我们在太行山上》一文中指出:“1938年12月以后,115师东进。在冀鲁豫地区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1939年5月的陆房战斗中毙伤日寇1300余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也迅速发展起来。”
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参观了烈士陵园。陵园内,不仅有陆房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八路军官兵墓,也有在抗日、解放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一一看过,思想受到了深刻洗礼和教育。
正是:烈士长已矣,血开身后花。吾辈当珍惜。今日幸福果。
学习烈士心得体会篇每一年的今天,我都会带着一份激动的心情去赴一个一年一度的约会,用心灵去贴近伟大的灵魂,感受心灵的洗涤,走进烈士陵园。感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仿佛还能感到烈士们的呼吸与脚步,还能看到他们英勇奋战的身影。
在默哀时放着舒缓的音乐,想到你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仿佛看到你们坚信革命成功的眼神,仿佛听到你们嘹亮的口号与号角。心中不禁热情澎湃。反思当代的我们,被大人成为“正在垮掉的90后”,钟爱言情武侠,唯我主义的当代儿童,沉迷于游戏的我们,是否太久没有受到思想的冲击,是否太久没有感受过你们所留下的精神遗产?
默哀完毕时,有介绍了一些烈士的事迹,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这一个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又再次震撼了我们心灵。是啊,先辈给我们铺就的通往幸福的大路,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去珍惜?当一次次的纸醉金迷之后,有何曾感恩过给我们铸造如此优越环境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让我们永远铭记给我们优越生活的人,让我们永远感恩那一个个为了这片土地,洒下热血的人!
轻抚风吹过饿柳梢,又再次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努力学习不在成为一句空口号,打起精神来,迎着春风,踏遍荆棘,一定会嗅着万里花香。90年代,正在崛起的新一代!
学习烈士心得体会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快到了,我们去了烈士陵园扫墓。
到了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矗立在广场上高大的人民英雄塔,上面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写的苍劲有力的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以前在战场上牺牲的那些先烈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共和国的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刚进烈士陵园,两旁那高大挺拔的松树便吸引了我,它们像几个威武的士兵一样守卫着烈士陵园。再往里走,便看见了两座古典小亭,一个叫闻荷亭,一个叫怡心亭,里面画有精忠报国的岳飞,飞在天边的仙鹤,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
我们走到纪念塔前,排好队,开始默哀。我低下头,此时,我想起了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堵枪口……我仿佛看到了以前的那些先烈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跟敌人火拼到底的情景。默哀过后,我们到后面献花,看到两旁有两个花圃,里面种有几棵铁树和一些四季常青的'树木,这应该代表着先烈们有铁一样坚强的精神,他们的精神永远记在我们的心里吧!“英名永存”四个大字刻在大理石上,下方是一个粉黄色的汉白玉花环,背面的墙是用坚硬的花岗岩做成的。大理石代表庄重,汉白玉花环是送给先烈的礼物,花岗岩墙象征着先烈们像坚硬的城墙一样守卫祖国。
在21世纪,虽然战争已经远离了我们,但是那一段历史绝不能忘,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用革命先烈的血换来的,五星红旗是用革命先烈的血染红的,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所以我们就更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绝不能让那一段历史重演!决不让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祖国让别人夺去!为伟大祖国自强不息!
学习烈士心得体会 篇5
今天,我们中国设定一个令国人难忘的日子九月三十日,《烈士纪念日》,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机,转到中央一台,看到了归家领导人来带纪念碑前深切缅怀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为了人民的幸福而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们。
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杨靖宇等等无数革命烈士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面对长眠于此的烈士们,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他们的辉煌业绩,将彪炳史册,流芳百世!他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烈士们!我们敬慕你们!正是因为有你们的崇高品德、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历史不会忘记,高矗的胜利丰碑是无数先烈用热血和头颅垒就的;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无数的先烈还没有看到共和国的胜利就牺牲在战场上;如今的光明和幸福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他们的英魂在我们心中树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让我们敬仰!家长朋友们、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勇于看扛起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努力工作,发奋学习,养育好我们的孩子,继承先烈的遗志,努力去做一个优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家长朋友们,同学们,革命烈士们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昨天永远属于过去,今天就在脚下,让我们铭记革命先烈,发扬他们的奉献精神,去开拓幸福美好的未来。我们在和平年代虽然不需要花很大的代价牺牲自己的利益,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有公德心,学会积德行善,用正义的力量去影响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我想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同事、朋友,我们的家庭凝聚力才会更强大,我们国家的凝聚力才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美好,我们生活的幸福感才会更强。
烈士们,你们安息吧!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学习烈士心得体会 篇6
高中时在历史书就看过毛主席一句话“枪杆里出政权”,毛主席虽是一介书生,但由他领导的无产阶级推倒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给人民带来无限希望。抱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我非常渴望能够亲身感受一下烈士曾经奋斗的地方,在那里吸收养料。
走进烈士陵园的大门,放眼望去,耸立在眼前的就是一把用石砌成的枪,雄伟壮观,震撼人心!我们被这把枪吸引住了,满怀激情地来到它的周围,那时我觉得自己太渺小了!想当年就是凭着革命烈士拿着土抢和尖枪利炮拼搏的精神,就是凭着一股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就是凭着为人民舍我其谁的的精神,才开辟了今天的前景。看着形象逼真的石雕,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革命烈士奋血一战的情景,枪筒子打红了、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烂砖砸;刺刀拼弯了、枪托打断了,就用拳头揍;受伤倒下了,就扭住敌人用牙齿咬。一幕又一幕奋血一战的英勇拼搏让我为之激动!
接着我们来到了广州公社烈士墓,是烈士陵园的`最高点。直径43米的圆丘形坟冢上,绿草茵茵。36面花岗石壁的墓墙上,40只石狮子静静地为5700多名广州起义烈士护灵。阳光甚好,陵墓曙光笼罩,流光溢彩中,令人无限追怀……
为了领略伟人的风采,睹物思人,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参观。里面的展览非常丰富。打到大炮,小到印章,伟人慷慨激昂的字迹,烈士视死如归的照片,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走到叶挺和张太雷的照片前我停了下来,想起了有关历史事件。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时30分,广州城还陷在浓重的夜色中。四标营教导团1000多名官兵,刚刚听取了张太雷、叶挺作的动员讲话和战斗部署。官兵群情激昂、集合誓师,以“暴动”和“夺取政权”为口令,枪毙了名教导团中的反动军官。“砰、砰、砰……”枪声划破沉静的夜空,宣告广州工农兵起义了!1927年12月12日早晨6时,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现址广州起义纪念馆),叶挺为工农红军总司令,张太雷为人民海陆军委员。
在抗战时,叶挺同志在开指挥部会议是分析形势时,看到形势不好,认为不能再在广州坚持,主张向海陆丰撤退。这个主张本来是正确的,当时的国际代表威尔曼不懂得打仗,主观武断,说搞暴动只能前进,不许后退,批评叶挺是主张去做土匪。张太雷同志不懂军事只听国际代表的话,从此,叶挺同志不再讲话了。
在暴动取得胜利后,如果及时采取叶挺的建议,撤出广州,有计划地转移到农村,这样广州暴动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但由于某些领导人不懂得中国的具体国情,没有实战经验,缺乏分析形势,没有认识到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就算认识到也没考虑具体该怎么解决,只是盲目地领导。12日中午去西瓜园出席工农兵大会时,由于对警卫工作没有注意,张太雷给敌人冷枪打死了。这对当时造成了无人领导的局势,聂荣臻和叶挺同志到财政厅的天台观察各处战斗情况,看到敌人从观音山下来,形势对我们十分不利,我们认为再坚持只能是作无谓的牺牲,于是下决心撤退,保留了一批革命种子,转移到农村继续斗争。
从这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中,我了解了广州起义的有关史实,不仅增加了我对祖国历史的认识,知道了由于计划泄密,才把原定于12月12日的起义,被果断提前到了11日凌晨;知道了为了区分敌我,革命力量统一以在脖颈上、臂膀上系上“红领巾”作为标示;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于1927年12月12日早晨6时;6天屠杀,5700多革命群众牺牲,许多走避不及和不愿离开的工人、农民、学生和革命士兵,被大批逮捕、严刑拷打、枪杀、活埋;这些历史应时刻牢记,国耻家仇不能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