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读后感

知远网

2025-09-19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廉洁文化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廉洁文化读后感 篇1

今天,我早早得写完了作业。“真无聊啊!”我自言自语道。突然,我想起老师发的一本《小学生廉洁教育读本》,于是百无聊赖的把书拿出来,打算消磨消磨时间。谁知,我一把书翻开,就被书里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分成16份,作者通过读本的方式,使廉洁教育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深入人心。里面有漫画、故事、新闻和各种名人名言等,教育我们从小不要攀比,要诚实。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想:生活中,廉洁的人到底有多少呢?

有一个地方,这里的人均耕地面积就只有130平方米。但是,这里的村长却非法使用土地。他不经过村民的同意就把村民的土地卖出去,每5000元一平方米,只要给钱就给卖。当地的村民诉苦道:“这样卖下去,祖宗留下来的命根子很快就卖完了,这还让子孙们怎么生存啊?”

“李伯伯,您给了我上学的机会,我已经取得了好成绩,呜呜······”朱燕哭着说。“李书记,您帮我买的牛已经能耕地了,我们全家都真心的感谢你,把你永远都记在心里······”如今摆脱了贫困的张家人也已经泣不成声。

李书记是某一个地方的村长,他患胃病已经好几年了,但是他从来都不当一回事。一天下午,细心的于敏发现李书记耕地的时候老是用锄把顶着胸口上耕作,而且还冒虚汗。于敏关心地问道:“李书记您怎么了,是不是什么地方不舒服?”李书记强忍着剧痛说是累的,没关系。当天夜晚,李书记仍然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回家,骑着骑着,突然晕倒在地,昏了过去,口里流出了一滩血。路过的村民赶忙把他送到医院,经检查,李书记是胃癌晚期,而且已经扩展到全身的百分之八十了。

五月三十日,李书记终于带着人们的牵挂走了,这个好书记走了,那天,雨下得很大······

我们再比较上面的两个村长,为什么职位一样,而人们的心中,他们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呢?

由上面我想到了自己。以前我总是想,廉洁嘛,是大人的事,不关我们小学生的事。于是,我有时候不跟人家说一声,就拿人家的东西用。现在我明白了,廉洁就是节约,就是不乱拿别人的东西,就是诚实。

廉洁文化读后感 篇2

不取一点一滴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这是一种美德,那就是“廉洁”。以前我一直以为“廉洁”只是大人们的事,是当官者的事,与我们小学生相距甚远。读了《廉洁教育读本》之后,我掩卷深思,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原来,“廉洁”并非遥不可及,从古至今,它一直伴随人们左右。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用一身正气、一世清白大大书写了这个“廉”字。司马迁便是其中一位。司马迁任太史令时,朝中将军李广利千方百计想拉拢他,便派家人给他送来一对珍贵的玉璧。司马迁的女儿见这对玉璧晶莹透亮,十分喜欢,想要收下,司马迁开导女儿说:“玉璧贵在无瑕,人也应如此。如果我收下这对玉璧,心灵上就会留下斑污,必要受制于人。”说完,就命人把玉璧退了回去。司马迁的“廉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廉洁”难道只是大人的事、当官者的事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廉洁”与我们小学生也是息息相关的。在我们班上,曾有一个调皮的男生,要拿新作业本送给组长,就为了不让组长向老师揭发他没完成作业的事情。但他没有答应。四年级时,我的同桌也曾经想贿赂我,她对我说:“我妈妈说,如果我把作业写得又对又好,就要奖励我零花钱。你的字写得比我好,你帮我写作业,我用零花钱给你买一包糖。”我听了,一口回绝:“一包糖?我的嘴才没那么馋呢!”我同桌不死心,继续死缠烂打、软磨硬泡:“两包,两包行了吧?”“谁稀罕你那两包糖呀!你还是快改正这个坏毛病吧,我们俩的笔迹根本就不一样,你休想瞒天过海。”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我暗暗庆幸,还好,我当时没有接受同桌的贿赂,要不然我就是不廉洁了。

正如《廉洁教育读本》中所说:“廉洁诚信一念间,荣耀品德一生随。”让我们携起手来,与诚信守法同在,与崇廉尚洁同行。

廉洁文化读后感 篇3

通过对《廉洁教育读本》的学习,让我感触很多,给我上了一堂有意义的课。

教师的职业神圣而光荣,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会直接地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师只有爱岗敬业,廉洁从教,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并使之开花、结果。

廉洁是教师立身之本。只有廉洁从教,教师才具备道德上的感召力,才能深刻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

社会期望教师具有比其它行业更高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都要求教师能做出表率。不廉洁,贪欲多,就很难为人师表。教师清正廉明是从教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教书育人的品德基础,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秉持一种神圣的感情和执着的献身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面临社会各种诱惑时,严格约束自己,廉洁从教,抵制不良风气,坚守人民教师的操守。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身正,在德育中尤为重要。其身不正,何以为师?教师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授业解惑”之人,更应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为来感染、影响并规范学生。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吸取有益的营养。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过程中,天天和学生在一起,学生和教师的接触时间可能比与父母的还要多。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快乐吗?课上学得好吗?教师关心他们吗?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时,我能帮助他们吗?等等,这些都是家长惦记的。所以很多家长会想办法接近老师,甚至是给老师送礼。如果老师把全部的爱心给学生,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喜欢老师,亲近老师,让家长能更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让家长觉得老师是那么地关心自己的孩子,工作是那么的负责任,教学方法是那么的适应自己的孩子,家长就不太会专门想到要怎样来接近老师,如何跟老师搞好关系,送些什么礼物给老师了。

作为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教师如果率先垂范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行,不仅对学生进行言传,而且还以身示范,一方面教育青少年学生认识腐败之丑恶和危害性,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做一个清廉纯洁之士,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人才基础。同时还以教师的廉洁形象来教育、影响、感化社会中的成员,使腐败不廉分子可耻,反腐倡廉有榜样。

“俭以养德,廉以养教”,作为教师,“心底无私天地宽。”,我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以“廉洁奉献”的红烛精神教书育人,努力修养身心,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关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真心爱生如子,献身教育,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廉洁从教的好老师,用博爱为学生撑起广阔的蓝天。

廉洁文化读后感 篇4

从《廉洁修身》一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廉洁修身有着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自人类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与反腐败就形影相随、相伴而行。尤其是当今世界,腐败突显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健全发展的一大陷阱。因此,向腐败宣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中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反腐倡廉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传承我国廉洁修身的优秀文化,借鉴国外反腐倡廉的成功经验,既是我国面向世界、又好又快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当代大学生廉洁修身、完善自我的必要。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文化青年,对大学生进行廉洁修身教育,就是为了让大学生在将来为国家和人民承担属于自己的使命。大学生处在迅速成长、成才的人生阶段,承担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历史重任。所以在大学中开展廉洁修身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必然蕴含着特殊的社会责任。

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活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走出了校门,大学生就要真实面对社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大学生的漫漫人生旅途也将不断接受重重的道德考验,只有在大学阶段习惯廉洁修身,才能在社会的风浪中经受洗礼,并用强大的意志力坚守自己的道德。

然而,当今社会无论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民主法制的建设,廉洁修身都是一个普遍的话题与永恒的追求。一个廉洁的社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反之,腐败现象的频繁发生将会导致一个社会承受沉重的政治代价和经济代价。

所以,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自觉接受思想教育,重视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知识水平;严格遵纪守法,不断培养自己遵守和服从法律、制度、纪律的行为习惯和作风,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自我修养,自我约束。

廉洁修身,迫在眉睫!

廉洁文化读后感 篇5

这个星期,我读了《廉洁文化》这本书,这本书教给我许多名人小知识,也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最令我难忘的是书中《狐狸看仓库》这个小故事。故事讲的是狮子把他的仓库给狐狸看管,狐狸偷偷地把一个果子拿走了,狮子发现狐狸的不良行为后,把它辞退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很羞愧,因为它让我想起我做值日的事。

每次轮到我值日,我就会闷闷不乐。每次组里的其他同学值日时都会玩,不认真扫,没有一个人愿意倒垃圾,我只能默默地把垃圾也倒了,这样每次值日回家天都黑了。扫着扫着,我会在角落里发现一些笔和小宝石,当周围没有一个人时,就会把这些宝贝塞进裤兜或迅速装进书包,就是这一点引发了我对值日的兴趣。

看了这本书以后,我知道了这个行为是不对的。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个不良行为。也使我明白了,错误虽小,但积累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动。

是这本书教会我做人的道理,也是这本书激发了我对书的兴趣。

廉洁文化读后感 篇6

一场暮春的雨,洗劫了所有的花朵,风安静地栖落在花瓣上。黑夜张开了眼睛,任皎洁的月光缓缓推开廉洁这扇门,轻轻走入那沁人心脾的风景……

空气重依旧弥漫着雨水的清凉,冥冥中似是来到了“四知”先生杨震身旁。一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足以让成千上万的坏官为之羞愧。

沉重之际,一轮明月早已挂在梧桐之上了。恍惚间,诸葛亮的身影涌入心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忠告,为中华的廉洁美德勾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身为丞相的他,位高权重,但他却戒骄戒躁、廉洁奉公铸造了一身正气,以清新洒脱的笔风留下千古绝响。

忆古思今,徒增的是内心的不平与感伤。因“受贿、贪污、滥用职权”落网的官员层出不穷。殊不知,是世界趋势所迫,还是个性道德的沦丧。追根溯源,这些东窗事发的官员无不是因对自身修养的放松及价值观扭曲所致。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做到对自身修养的规整教育,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做到勤政廉政、一心为民。

隐隐约约,一丝花香拂过耳畔,低着寻去,怪自己遗忘了那月下独自静静绽放的花朵。世间纵使有许多阴暗与忧愁,但有很多人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自称“清贫的富翁”的杨业功便是这“阴暗”世界的“救世主”。

你现在就回基地去,把车交了……这是杨业功躺在病床上对妻子说的话。他说的车,就是自己在基地任职时部队配用的专车。按照他的想法,人已不在基地,就不能在享受这种待遇了。尽管生命已近垂危,他在廉洁自律上所追求的“一世英名”是须臾不可偏离的。

读到此处,我禁肩头一震。窗外早已细雨霏霏。我放下书,向窗外张望,肩头却更感千金重担。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树立廉洁意识。在思想上,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反对奢靡铺张;在行动上,我们应在学习中顽强拼搏,在生活上勤俭节约。为扫奢靡风气贡献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本本精致的书籍,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沉淀成一帧帧唯美的风景,竟让我完全忘了归途。雨声淅淅沥沥,如钩的月仍高冷地悬在天际,花朵仍傲然绽放,不知下个被载入青史的名字会是哪个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