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阅读活动教案

知远网

2025-09-18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中班阅读活动教案(精选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中班阅读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有一定的阅读兴趣。

3、懂得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做好一件事情。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圆柱形有初步的感知。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故事读本人手一册、头饰(熊妈妈、熊宝宝)、布。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相互问候,走线。

2、游戏《布袋游戏》。教师准备一个装有各种物品的布袋,随意从里面拿出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进行观察和讲述。

二、感知活动:

1、教师:刚才我们玩了魔术布袋游戏,好不好玩啊!小朋友还想不想玩啊!但是我只有一个魔术布袋,怎么办?今天呀!小熊凯迪来帮我们了,它正在学习缝一个布袋,瞧!它缝好了。教师出示挂图,幼儿观察。教师:凯迪遇到了什么问题?(幼儿试着回答)

2、教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缝布袋》。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提醒幼儿要仔细听讲)

三、共同阅读:

1、师幼共同阅读故事图一至图四。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说出故事内容。

(1)小熊凯迪在干什么?妈妈说要缝成什么形状的才好看?怎样才能缝成圆柱形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2)小熊凯迪是怎么做的呢?它用什么方法缝布袋?

(3)这个方法正确吗?引导幼儿明白在柱子上缝布袋是取不下来的,这个方法不对。

2、师幼共同阅读故事图五至图八。

教师:熊妈妈在干什么呢?她是怎么缝布袋的,最后怎么样了?这个方法行吗?引导幼儿用猜测讲述的方式来阅读故事。

3、讨论: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缝布袋。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如果幼儿回答不出来,教师请幼儿回家向父母寻找答案。

4、教师小结: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学会思考,选择正确的方法。

四、完整欣赏。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将故事朗读一遍。

2、教师和幼儿分别戴熊妈妈和熊宝宝的头饰,拿布当道具,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延伸:

教师发书,并播放故事音带,幼儿看书划指读故事。

活动反思:

星期五的上午,几位园长来听了我上的故事课,在这次公开课中,使我受益良多。《缝布袋》这个故事是教孩子们明白在柱子上缝东西是取不下来的,让孩子们知道做好一件事情好学会思考,选择正确的方法。

这节课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

第一:开始时我们所玩的魔术布袋游戏,没有达到好的效果,魔术应该很神秘但是我和孩子们玩起来却少了这最重要的一点。(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去摸、去猜再让孩子拿出实物,这样效果就更好了)。

第二:手偶小熊没有利用起来,开始时就出示给孩子们看一下就收了起来,应该在讲故事时一直拿着手偶小熊,这样教学效果就更好了。

第三:在讲述故事时,语速稍快了一些,应放慢速度等等问题。不过,这节课中令我满意的是,一节课下来有一部份孩子能够大致理解故事的含义下将故事复述出来,并能够进行角色表演,这是。整堂中学习气氛很好,在纪律方面孩子们也不错。通过这次公开课,让我知道了我所存在的不足,以后还要经常向老教师请教,向她们学习,不断增强自己,充实自己。

中班阅读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绘本的内容,了解汗是从哪里来的以及人和动物出汗的不同情况。

2、通过对绘本画面的观察、猜测,迁移生活经验,熟悉理解绘本内容。

3、体验猜测的乐趣,学习出汗后正确的自我保健方法。

4、培养幼儿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按顺序进行阅读的经验。

物质准备:绘本幻灯,《东方娃娃》2012年第7期绘本《流汗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阅读1-3页,猜测激发活动兴趣

教师用幻灯呈现扉页:这家三口准备去干吗?他们玩得怎样?出汗了怎么办?(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胆表达)

二、阅读4-9页,了解汗是从哪里来的

1、教师:汗是从哪里来的呢?(鼓励幼儿胆猜测)哪些地方有汗腺?

幻灯呈现画面第4、5页,助幼儿了解汗是从汗腺流出来的。

2、教师:你们知道我们全身概有多少汗腺?(鼓励幼儿胆猜测)

幻灯呈现第6-7页,助幼儿了解汗腺概有500万个,感受汗腺的之多。3、教师:汗是怎么流出来的呢?(鼓励幼儿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指着画面提问:绕成一团的是什么?(汗腺)黄色的地方是什么?这根黑黑长长的东西是什么?(通过提问助幼儿看懂图画是放了的皮肤和汗腺,理解汗是怎么流出来的)

提问:出汗有什么好处?

4、教师:汗有味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每个人的汗都是咸的呢?

幻灯呈现第9页,助幼儿了解汗是咸的。

三、阅读绘本10-15页,结合生活经验了解流汗的不同情况,明白流汗与身体状况有关

1、教师: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流汗?

教师用幻灯呈现绘本第10页至第11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进行讲述。

提问:是不是想流汗就能流出汗来呢?为什么?(引起幼儿思考)

2、教师: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人们也会流汗?我们来看看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

教师用幻灯呈现绘本第12页至第14页,助幼儿了解开心、紧张、身体不适等原因也会使人流汗。

3、小结:原来出汗跟我们身体好不好,情绪好不好有很关系!

4、教师:如果不出汗会怎样?

教师用幻灯呈现绘本第15页,使幼儿明白有汗流不出来就会生病。

四、阅读绘本16页,了解会流汗的动物及流汗的不同身体部位

教师:动物会流汗吗?(鼓励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说一说,了解幼儿对常见动物的'认识)它们会和人一样全身都流汗吗?(了解牛马鹿是全身流汗,猪是鼻子流汗,猫是脚底板流汗)

教师用幻灯呈现绘本第16页,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流汗部位不同。

五、阅读绘本17-19页,了解不流汗的动物是如何散热的

教师:是不是所有动物都会流汗?不流汗不会热吗?它们有哪些散热的好方法?

教师用幻灯呈现绘本第17页至第19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进行讲述。

六、阅读绘本20-22页,了解流汗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流汗后我们往往会做些什么?

教师用幻灯呈现绘本第20页至第22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自己说一说,学习正确的自我保健的方法。

七、了解绘本的名字,完整阅读。

1、教师:你喜欢这本图画书吗?你想给它起一个什么名字呢?

介绍绘本的名字。

2、幼儿自己阅读绘本,并相互交流。

活动延伸

1、可以改编部分内容,然后进行绘本表演。

2、继续阅读绘本,进一步讨论:如何面对他人的捉弄?

中班阅读活动教案 篇3

一、设计思路:

小猴穿鞋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故事中小猴那丰富的表情和人物角色的心理变化十分的吸引孩子的兴趣。小猴穿鞋本是中班的阅读活动,为了适应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修改了目标。目的是通过此项语言活动,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让幼儿充分发挥想像力,大胆表述他们的想像,并能把人物的表情和心理用动作表演出来。

二、活动目的:

1、学习观察与人物角色心理有关的图画细节。

2、初步学习分析故事中人物表情和心理,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布置情景:草地、树;小猴头饰若干、老虎头饰一个;大拖鞋若干;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设疑、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脚上穿着什么?(鞋子)你们见过猴子穿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播放幻灯片。教师着重用提问和提示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人物的表情以及细微的动作姿态,想象和体验人物的心理感受。

(1)图上有什么?小猴在山下玩时看见什么?它看到小女孩穿鞋觉得怎么样?(引导幼儿从小猴的'表情上观察)

(2)小猴的手里拿着什么?小猴怎样溜到别人家里去的?他干了什么?(请幼儿来学学小猴偷鞋时的动作)

(3)小猴偷了鞋去哪儿了?他会怎么做?他穿上鞋后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幼儿来学学小猴穿上鞋得意洋洋时的动作)

(4)伙伴们看见小猴穿上了鞋,都觉得怎样?可能对他说些什么?

(5)老虎来了,猴子们都上哪儿了?

(6)小猴穿着鞋怎么也爬上了树,把谁给急坏了?他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猴妈妈教了它一个什么方法?

(7)小猴最后怎样扔掉了鞋子?小猴的妈妈对他说了什么?

3、给故事取名字。

4、幼儿与老师一起边看边将故事完整地讲述,并概括讨论:小猴本来是没有穿鞋的,穿鞋子的小猴遇到了什么困难?那小朋友们能随便模仿别人吗?

5、游戏:小猴穿鞋

玩法:扮演小猴(穿鞋的)在草地上穿着大拖鞋自由表演,然后教师说:“老虎”来了,

扮演老虎的老师边吼叫边朝扮演小猴(穿鞋的)走去,这时扮演小猴(穿鞋的)要迅速朝树跑去,“猴妈妈”喊:“快把鞋脱掉。”扮演小猴(穿鞋的)脱掉鞋爬上树。“老虎”抓不到猴子,失望地走了。

幼儿玩游戏两遍

6、全体幼儿跳舞庆祝。

7、教师小结上课内容,后结束。

中班阅读活动教案(通用21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阅读活动教案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阅读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大胆地描述图片内容并以介绍的形式表述。

2、 在集体中体验分享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书《我的画》,最后一页遮去作品画;幼儿绘画作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展示幼儿绘画作品:这是谁的画?介绍一下你画的是什么?

2、请个别幼儿尝试介绍他人的作品。

二、阅读大书

1、出示大书最后一页: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小姑娘漂亮吗?你们看她的表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这个小姑娘有一盒漂亮的画笔,可以用来画画,你们看,这是她的画。(拿掉遮蔽物)

2、“原来她最好的才艺是画画,她把才艺展示给大家看,所以才这么高兴,我们一起表扬她好吗?”

3、阅读封面

“今天老师带来的这本书就是关于小姑娘画的画,我们一起来看封面”,指读“我的画”。

4、逐页阅读,引导幼儿大胆描述看到的画,并以介绍的方式表达出来。逐页出示画面,让幼儿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你怎么介绍这幅画?你怎么说才能让大家更喜欢这幅画?”每幅画都让幼儿大胆地介绍画的是什么,并引导他们使用量词、形容词完整地以“我画的是……”的形式讲述。

5、教师小结:小姑娘画得真好,你们帮她介绍得更好,谢谢你们!你们看,她还在每幅画的旁边贴上了自己的照片,每一张都笑得很灿烂,因为她是个很自信的小女孩。

中班阅读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图书,愿意用语言表达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2.学习热爱、关心他人

3.对自然现象感兴趣,乐于思考。

活动准备

挂图、音带、录音机、故事读本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幼儿有序取书或教师发书

二、感知活动

1.谈话: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过生日时你会到什么礼物?

2.有一只小熊,它想给月亮送生日礼物,它会送什么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月亮,生日快乐》。

三.理解活动

1.幼儿自主阅读,教师适时介入个别幼儿的阅读,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小熊送给月亮什么生日礼物?月亮收到了吗?小熊有没有收到月亮的礼物呢?结果怎么样?

2.教师出示挂图,幼儿观察。

(1)小熊与月亮在说什么?

(2)小熊与月亮为什么点起了生日蜡烛?

3.师幼共同阅读故事读本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1)小熊和月亮的生日是哪天?小熊送给月亮什么生日礼物?

(2)早晨小熊发现了什么?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3)帽子丢了,小熊的心情又会怎样?

(4)最后小熊的'心情为什么又变快乐了?

4.教师总结

其实付出爱和得到爱都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很珍贵的。

四、完整欣赏

1.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幼儿看书划指读故事。

2.教师朗读故事,幼儿轻声跟读。

五、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收书,整理桌椅。

中班阅读活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边看书边听教师讲故事,学习点指画面中的动物。

2.通过观看情境表演,尝试用动作简单的表现故事情节,理解并说词语“太轻了”“太重了”。

3.初步感受故事中同伴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点知画面中的动物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痒痒挠、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阅读的兴趣。

1.教师翻看故事书的第一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名称。

教师:故事的名字在哪里?谁能指给老师看一看?

2.教师手指故事名称,帮助幼儿明确并学说故事名字。

教师:故事的名字叫《老虎挠痒痒》。

(二)教师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手指教学大书,生动的讲故事。

2.教师:(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

(3)狐狸在帮老虎做什么?

(三)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引导幼儿学说老虎的话:“不对不对,太轻了!”“不对不对,太重了!”

教师:(1)狐狸为什么要帮老虎挠痒痒?

(2)狐狸给老虎轻轻挠的时候,老虎是怎么说的?

(3)狐狸给老虎重重挠的时候,老虎是怎么说的?

2.教师出示痒痒挠,并模仿老虎用痒痒挠挠痒痒的动作。

(1)教师:最后狐狸送给老虎什么东西?

(2)教师:痒痒挠长得什么样?

(3)教师模仿老虎用痒痒挠挠痒痒的。

教师:老虎怎么用痒痒挠挠痒痒的?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一做用痒痒挠挠痒痒的动作,教师边做边说出痒痒挠的好处。

教师:痒痒挠,真方便。想轻挠,轻轻挠;想重挠,重重挠;想挠哪儿,就挠哪儿。

(5)教师:老虎用痒痒挠自己挠痒痒,感觉怎么样?

(四)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简单地表现故事情节,并感受故事中动物间关爱的情感。

1.引导幼儿用动作自由表现背上痒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教师:背上好痒好痒,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并用故事中的语言提示幼儿的动作表演。

教师:老虎自己用痒痒挠抓,怎么抓的呢?

4.教师启发幼儿想一想狐狸为什么会去帮老虎挠痒痒,引导幼儿感受同伴间的关爱。

教师:老虎背上痒痒又够不着,谁去帮忙的?狐狸为什么要去帮忙?

中班阅读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自制阅读记录本,能记录阅读书籍的名称和日期,愿意对书进行简单的评论。

2、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阅读记录本,喜欢与书做朋友。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白纸、笔、订书机、装订好的.小本子、彩色纸、彩色泡沫、压花机等放在统一的材料区域

2、教师自制阅读存折一本。

3、幼儿用书第3册第28页。

活动过程:

一、认识存折。

1、存折的作用。

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干什么?(教师出示存折,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存折是用来记录你在银行的存款和取款,钱的收支情况。

2、阅读存折的作用。

(1)假如能让我们阅读的书籍也有存折,那这本阅读存折会有什么作用?(幼儿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阅读存折的重要性在于能方便地知道你读过了哪些书,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二、我的阅读存折。

1、设计我的阅读存折。

(1)你觉得我们的阅读存折应该怎么设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幼儿讨论并回答。)

(2)教师小结:阅读存折的内容可以包括阅读的日期、书名、对这本书的评价(可用星星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表示)以及对这本书的感受(可用画画的形式表示)。

2、制作我的阅读存折。

(1)你看,这是老师为自己设计的阅读存折,你读懂了吗?(出示教师自制阅读存折,幼儿观察。)

(2)请你想一想,你可以怎样设计自己的阅读存折?(幼儿交流)

(3)你需要哪些材料?请你自己到材料区去取(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制作存折。)

(4)请在阅读存折里存人一本你已读过的书。

三、阅读存折交流会。

1、交换存折。

(1)请小组成员交换存折,给对方提点建议(在小组交流后,部分幼儿尝试修改、完善自己的阅读存折。)

2、存折交流会。

(1)请大家将阅读存折摆放在桌面上,相互参观交流。

(2)你觉得谁的作品最棒?为什么?(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特征较鲜明的存折,大家一起欣赏点评。)

中班阅读活动教案 篇8

一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想象,乐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2。学习对话的句式和词汇,能进行初步的故事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二准备:

气球碟片头饰大图书小图书

三过程:

1。导入。

“今天是11月3日,我的生日。你们猜:今天我会听到一首什么歌?”(生日快乐歌)你们愿意唱给我听吗?(谢谢)

你们一定也过过自己的生日,那你的生日是怎样过的?能告诉我吗?

今天早上,我看到了一本书,它这个生日呀,可跟我们有点不一样,你们想看吗?让我们用掌声把它给请出来。

2。分享大图书。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书名——————————生日气球。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故事里面到底是怎样过生日的。

(1)师直接读:袋鼠,看,这么多气球,都是给你们的。

提问:这么多气球,在哪儿呢?请小朋友上来指出来。

这些气球都有些什么颜色呀?

(2)师读:这个蓝色的气球是给你的。

这个蓝色的气球是给谁的?(让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看看是不是给小蛇的,拆字读:小蛇,谢谢!我喜欢这个蓝气球。猜对了,一起鼓鼓掌。

(3)你们看,现在,袋鼠在把气球送给谁呀?谁来读读袋鼠的话,师幼一起读。

你猜章鱼会说什么?

师读:谢谢!我喜欢这些小气球!这是章鱼说的。

(4)还有谁没拿到气球?袋鼠会给它吗?

(5)这下,小刺猬得意了,它拿着大气球,说:瞧!我的大气球!其他小动物看见了,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表情。袋鼠说了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6)看图,让幼儿表达。

“猜猜刺猬的气球炸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其他小动物会怎么样呢?”

(7)小袋鼠:我的气球送给你吧。送给谁了?看看小刺猬的表情跟刚才一样吗?小刺猬特别的.高兴,你们看,他高兴的都要_———————跳起来了。

(8)这个故事完了,这里面一共出现了几个小动物呀?哪5个?

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5个小动物,(打开书的第一页)说的太棒了,把掌声送给他。

你觉得是谁在过生日?你是怎么想的?

3。观看碟片。

想不想从电视里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这个有趣的故事呢?

4。故事表演。

老师都有点想表演这个故事了,你们想来表演吗?看,这儿有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头饰。你想扮演哪一个小动物,你就搬着椅子过来带上它。

“今天,我们表演的故事,名字叫什么呀————————生日气球”(今天,我的宝宝————————小袋鼠过生日,欢迎你们来我家!听小袋鼠说,你们特别爱玩气球,我就买了好多气球。看,这么多气球,都是给你们的^^^^^^。当小袋鼠把气球给刺猬时,袋鼠妈妈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更爱你了!”

请老师说说我们小朋友表演的怎么样?我相信等我们熟悉了这个故事,会表演的更棒!

5。观看小图书。

老师这儿有小图书。请你们找一找:袋鼠说了哪些话?其他动物说了什么?他们的表情怎么样?然后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回家以后可以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了,好吗?。

中班阅读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初步积累阅读经验。

2.理解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萌发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我妈妈》

活动过程:

一、介绍人物,激发兴趣。

1.师:这是谁?这位妈妈在干什么?

2.师:妈妈在做鬼脸给谁看?为什么?

3.师:一位会做鬼脸给宝宝看,逗宝宝笑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一心想让宝贝快乐的妈妈,一个可爱的妈妈。

二、阅读绘本,激发情感

1.妈妈的本领

(1)一起欣赏绘本1至3页

(2)找出妈妈有哪些本领?(在第几页上?)

教师小结:妈妈的本领可大了,会做各种各样、香香甜甜的蛋糕;妈妈唱歌比天使的声音更动听;妈妈跳舞可漂亮了。

2.爱妈妈的理由

(1)出示图4:这是谁?你从哪儿看出来这只蝴蝶是妈妈变的?

把妈妈画成一只蝴蝶是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

(2)出示图5:刚才把妈妈画成一只蝴蝶是想说妈妈漂亮,这里把妈妈画成沙发又想说妈妈什么?

师幼互动体验:坐在老师身上试试,说说坐在“妈妈”身上是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坐在妈妈身上就像坐在沙发上一样,那么温暖,那么舒服,心里有幸福的感觉。

2.妈妈的爱

(1)出示图6、7:这还是那位妈妈吗?妈妈什么时候像小猫?

(2)交流生活经验:你的妈妈温柔的.时候都为你做过哪些事?

(3)观看VCR,这些温柔的事,***妈都做过吗?

教师小结:每天,妈妈都温柔地照顾我,关心我,我知道那都是因为妈妈爱我。

(4)妈妈什么时候会像狮子一样?生气的时候,她还爱你吗?

教师小结:无论妈妈是像小猫一样温柔,还是像狮子一样生气,她都一样那么爱我们。

三、完整欣赏故事,萌发爱妈妈的情感,并用语言表达。

1.师:接下来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再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

插问:猜猜妈妈会对宝宝说一句什么悄悄话?(宝贝,我爱你,永远爱你)什么叫永远?

2.情感表达:

师:你们有什么悄悄话想对妈妈说?把你对妈妈的爱大声说出来。

中班阅读活动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阅读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阅读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理解图片中所表达的内容,并大胆的表达表现。

2、进一步引发对妈妈的关注,爱自己的妈妈。

活动准备:大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你们喜欢自己的妈妈么?为什么?

小结:你们的妈妈都很可爱,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妈妈。今天,我也带来一位妈妈介绍给大家。

二、阅读《我妈妈》

1、出示图书《我妈妈》

看了封面,认识书名。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妈妈。

2、翻阅图一、二、三

说说,你看到这位妈妈有什么本领?

3、宝贝爱上妈妈的理由还不止这些呢!

欣赏图四,看了这张图片,你知道宝贝为什么爱妈妈吗?

图五,这也是宝宝爱上妈妈的理由,知道是什么理由吗?

图六、图七:看了这两张图,你觉得妈妈为什么可爱?

4、完整听故事:

你觉得宝宝为什么爱自己的妈妈?

猜猜妈妈会对宝宝说一句什么悄悄话?

三、延伸:

你们有没有什么悄悄话想对妈妈说?

大班数学游戏《快乐寻宝》公开课视频+希沃白板课件+教案中班社会活动《节约用水》微课视频+PPT课件教案下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