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安全教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精选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安全教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 解并掌握煤气中毒的抢救法。
2、提高学生的防煤气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 惯。
3、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与火场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教学难点:煤气中 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课前准备:
1、了解自己亲戚及周围邻居中,有没有发生过煤气中毒的事件 及如何抢救治疗的。
2、提问学生,假如遇到煤气中毒的患者或遇到大火,你准备怎 么做?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大家回家的时候有没 有问自己认识的人是否发生过煤气中毒?当时是怎么的抢救的?
二、学习煤气中毒知识: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 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 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 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过程
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 成。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 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 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煤气。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 0. 0440. 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 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 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 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 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 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 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 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3、煤气的症状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 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 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 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4.急救的方法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 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 救。
三、课后小结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门都基本掌握了什么?
同学们要提高日常生活的保护意思,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 生活习惯。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
安全教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放法。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2、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教学难点:
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教学过程:
一、 案例导入新课:
1、一氧化碳中毒 考研女生挣扎打开一扇门救了三条命
阅读材料:3个在校外租房准备考研的女生煤气中毒。所幸其中一女生及时打开门,3人幸免于难。小李是原西师文学院的自考生。7月份毕业后,她和另外两个同样准备考研的校友合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昨下午4时许,3人在有空调的客厅里看书,厨房在烧开水。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都觉得头晕,全身没力气……”小郭说,她和另一个同学渐渐没了力气,趴在书桌上动不了;小李则用虚弱的声音问是不是煤气中毒了,刚说完,她也瘫倒在地。但小李并没放弃希望,她慢慢往门边爬去,两米不到的距离,爬了很久。她终于站了起来,门被打开了,一股新鲜空气进来。“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不打开门大家都要完蛋。”小李说。约过了10分钟,小李体力有所恢复,打电话叫来同学,她们被送往校医院。 事后发现,因当时刮大风将窗户关死,并将炉火吹熄,造成屋中3人中毒。
(1)、小组讨论,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现象?
(2)、假如这种现象发生在你身上,你怎么处理?
2、结合我县近两年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什么叫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也称作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2、日常生活中,预防煤气中毒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及发生煤气中毒的原因。
A、预设:(烧煮过程中无人看管;离开时忘了关闭煤气;淋浴器和煤气没有分房安装;睡在装有煤气设施的屋内……)
B、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3、煤气中毒急救的措施: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救。
4、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从小事做起
三、课堂小结
1、今天的健康教育课让你学到了什么?
2、学习《安全使用煤气歌》。
安全教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一氧化碳对人的危害,并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措施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到了冬季,尤其是天气寒冷时,不免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我们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那么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二、介绍一氧化碳的生成及危害
气压低、吹南风、气温升高的时候特别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南风倒灌烟囱是罪魁祸首~北方许多居民家中的烟囱设置在房屋的南侧,突然间北风转南风使得许多烟囱发生倒灌现象,煤炉子“”呼吸”不畅,从而导致室内滞留大量一氧化碳气体。即使不是南置的烟囱,雾气大,气压低,空气扩散能力弱,也是导致煤炉排烟不畅的另一个原因。气温突然上升,许多居民将煤炉封得很严实,同时也导致煤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聚积在室内引发中毒。所以,遇有大风天气,尤其是在夜晚,一定要打开炉门,让蜂窝煤能够充分燃烧,或者干脆将炉子灭掉;尤其在冬季的雨雪、阴天或者气压低的天气里,要注意及时清扫烟囱,保持内部通畅,并要经常开窗通风。
一氧化碳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人体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气体而导致中毒、缺氧引起的神经系统严重受损的疾患。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吸入工业生产一氧化碳、矿井炮烟、内燃机废气以及家庭中燃气热水器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煤气等。
轻度中毒者,感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无力等。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数小时后即可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以上症状加重外,尚有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躁、步态不稳、嗜睡甚至昏迷。一般治疗1至2天即可恢复,无明显后遗症。重度中毒可迅速昏迷,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深度中毒常并发肺炎、肺水肿、心肌损害、中毒性神经精神障碍。
三、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及急救处置预案
1、冬季室内使用煤炉取暖,必须安装烟筒。
2、定期打扫烟筒里的灰尘,保持烟筒排烟通畅。
3、若发现烟筒漏气或堵塞,要做到及时清理和补救。
4、伸出室外的烟筒要加装遮风板或拐角,以防大风将一氧化碳吹回室内。
5、经常保持燃气器具和一氧化碳管道的完好,发现漏气及时检修。
6、要经常开窗换气,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7、若发现一氧化碳中毒,首先要立即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并迅速将病人移到室外。
8、中毒严重的必须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或拨打急救中心电话。
四、学生谈论自己知道的一氧化碳急救方法,教师总结。
安全教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 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马上将面临冬季,寒冷的冬天, 往往是煤气中毒的高发期。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危险,酿 成事故。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我们的自护自救 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防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安全教 育》主题班会。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 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 故的发生。当然,夏天也会有煤气中毒的事故发生,更多的是发 生在我们使用空调的时候。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三、煤气中毒的原理?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 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1.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 如果达到0. 04%-0. 06%时,就可使人中毒。
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 知不觉侵入人的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 全身,造成中毒。
3.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 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 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 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从而使人体缺氧,致 使呼吸困难。
4.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出现时间、中毒的严重程度等均与一 氧化碳在室内浓度密切有关,亦与中毒者年龄有关。青年人 较老年人敏感,孕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者亦易发生 中毒。
四、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煤气中毒的原因?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就 煤气中毒的原因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 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①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
②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③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④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 以流通排出。
(2)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或液化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 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亦可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或夏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 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一台20 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
五、措施
1、开窗透气
2、放松衣物
遇到煤气中毒,如果自己还清醒的话,松开自己的衣领,让 自己得到更好的呼吸。如果发现中毒者,则救护人员赶紧松开患 者的衣服,裤带等,并且要注意保暖。
3、清理口内粘液
煤气中毒之后,要及时对中毒者、特别是昏迷患者进行口腔 清理,因为一旦中煤气毒的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到口鼻一些体 液,这样容易引起患者呼吸不畅,并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4、喂点糖茶水
如果中毒者还有自己的`意识,还能有吞咽能力,赶紧准备一 杯糖茶水,为患者喝下,让患者补充适当的体力,等待进一步的 救治。
5、人工呼吸
如果发现患者昏迷不醒,或者出现呼呼微弱,将患者口鼻清 理后,对患者实行人工呼吸救治,当新鲜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后, 中毒不算太严重的患者就能减轻一些症状,但是一定要掌握正确 的方式。
6、联系医院
七、小结
1、迅速关闭气阀,将门窗打开通气,使中毒者尽快脱离现 场;
2、将中毒者头放平,使其呼吸不受阻碍;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而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病症;
4、口内若有呕吐物,用手指裹洁净的布轻轻擦拭,以免进 人咽腔造成窒息;
5、中毒者出现高热,可用冰袋或毛巾冷敷;
6、中毒较轻者可喝少量醋或酸菜水,使其迅速清醒;
7、若中毒者面色青紫,四肢冰凉,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 口对口人工呼吸;
8、若中毒者心脏已停止跳动,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还应与胸外 心脏按压同时配合。而且应该在最短的`时间里和急救医生取得联 系。)
安全教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及煤气对人的危害。
2、初步掌握煤气中毒预防
能力目标:
1、学会煤气中毒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上要懂的自我保护、提高应急、自救与保护能力
2、提高日常生活的保护意思,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
教学重点:
煤气中毒的抢救措施及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法、讨论归纳法
学习方法:
分析讨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CIA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通过视频播放煤气中毒事例(一个是冬季用煤取暖中毒事件;一个是洗燃气热水澡引发的中毒事件。)提出问题:
(1)什么是煤气中毒?
(2)目前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冬季取暖仍采用煤炉,因使用炉火不慎而造成煤气中毒的事故常有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煤气中毒呢?
(3)假如你煤气中毒了,你该怎么办?
(4)如何预防煤气中毒?尝试举例加以说明。
二、学习研究,深化认知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视频,网上收集资料,学生分析讨论)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4)工业生产煤气、矿井炮烟、内燃机废气,冶炼车间通风不好,都会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也会造成煤气中毒现象。20xx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造成198人死亡。
2、介绍煤气的生成(教师设疑提问,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师生归纳总结)家庭中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毒等等。前者多见于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时,后者常见于液化灶具漏泄或煤气管道漏泄等。
(1)南风倒灌烟囱是罪魁祸首!北方许多居民家中的烟囱设置在房屋的南侧,突然间北风转南风使得许多烟囱发生倒灌现象,煤炉子‘呼吸’不畅,从而导致室内滞留大量一氧化碳气体。
(2)雾气大,气压低,空气扩散能力弱,也是导致煤炉排烟不畅的'另一个原因。气温突然上升,许多居民将煤炉封得很严实,同时也导致煤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聚积在室内引发中毒。
(3)家庭中门窗紧闭、火炉不安烟囟或烟囟不通、漏气等也是煤气中毒的原因之一。
3、煤气的危害(教师课件播放,学生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以及生活中的实例)
煤气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窒息。
(1)煤气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2)煤气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粘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3)煤气中毒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三、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一)煤气中毒急救措施。
(课件播放,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思考分析讨论自己知道的煤气急救方法。师生归纳总结。)
实例:煤气中毒考研女生挣扎打开一扇门救了三条命3个在校外租房准备考研的女生煤气中毒。所幸其中一女生及时打开门,3人幸免于难。小李是原西师文学院的自考生。7月份毕业后,她和另外两个同样准备考研的校友合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昨下午4时许,3人在有空调的客厅里看书,厨房在烧开水。?不知过了多久,我们都觉得头晕,全身没力气?小郭说,她和另一个同学渐渐没了力气,趴在书桌上动不了;小李则用虚弱的声音问是不是煤气中毒了,刚说完,她也瘫倒在地。但小李并没放弃希望,她慢慢往门边爬去,两米不到的距离,爬了很久。她终于站了起来,门被打开了,一股新鲜空气进来。?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不打开门大家都要完蛋。?小李说。约过了10分钟,小李体力有所恢复,打电话叫来同学,她们被送往校医院。事后发现,因当时刮大风将窗户关死,并将炉火吹熄,造成屋中3人中毒。提出问题:我应该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措施?
(在此处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培养学生?处事不惊,冷静处理?的心理素质。如果只有一个人就应该先开窗关煤气,不能在室内打电话,因为煤气浓度高的话,打电话很可能引起爆炸,所以,电话一定要到室外去打或者等空气流通后方可打)
如果发生煤气中毒时,家人要冷静沉着,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立即把中毒者搬到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吸入新鲜空气,及时排出一氧化碳,如果是冬天但要注意保暖,最好将患者用厚棉被包裹好。
2、如果中毒症状较轻,可给他喝些热浓茶,这样可抑制恶心。
3、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安全教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煤气的基本特性,知道煤气对身体有害不能乱动煤气。
2、知道正确使用煤气的方法,进一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自备图片“各种煤气燃具小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谈煤气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提问:
(1)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爸爸妈妈是用什么把饭菜烧熟的呢?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煤气呢?
根据学生谈到的内容出示各种使用煤气的燃具的小图片。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煤气。
2、了解煤气的基本特性。
提问:
(1)煤气为什么能把饭菜烧熟呢?
(2)煤气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我们能看见它,闻到它吗?
小结:煤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它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遇到火可以燃烧。为了防止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工人在生产煤气的时候,加进了一种臭味剂,使煤气产生出一种臭味,这样当煤气漏出时,就容易被我们发现了。
3、教育学生在使用煤气时学会自我保护,并学习几种正确使用的方法。
(1)引导学生看图一
提问: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当发现室内有煤气的臭味,应赶快打开门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来。
(2)引导学生看图二
提问:他在做什么?我们不能这样做?
小结:煤气开关是控制管道内煤气进出的一个门。如果玩弄开关,就容易造成煤气中毒,给人的生命带来危险。
(3)引导学生看图三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该怎么办?
小结:锅里的东西烧开后,要及时将火关小或关掉。如果不及时关火,锅内的东西会溢出来将火扑灭,煤气还在继续向外流出,这样容易造成煤气中毒。
4、通过竞赛游戏,巩固知识。
教授任意指图,学生抢答方法。
安全教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引入最近我市报道的煤气中毒事件)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板书】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小组探究学习:
一、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板书】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原理: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煤气中毒的症状:
a、轻度煤气中毒: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c、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板书】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注意事项: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每组派一个同学上讲台演示: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
三、如何防止煤气中毒:【板书】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四:集体讨论:
问题:这次班会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老师小结:防止煤气中毒,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煤气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五、作业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500字以上的预防煤气中毒的心得体会。
安全教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 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马上将面临冬季,寒冷的冬天, 往往是煤气中毒的高发期。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危险,酿 成事故。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我们的自护自救 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防一氧化碳(煤气)中毒安全教 育》主题班会。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 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 故的发生。当然,夏天也会有煤气中毒的事故发生,更多的是发 生在我们使用空调的时候。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三、煤气中毒的原理?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 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1.煤气中毒通常指的是一氧化碳中毒。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 如果达到0. 04%-0. 06%时,就可使人中毒。
2.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常在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中不 知不觉侵入人的呼吸道,通过肺泡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并散布 全身,造成中毒。
3.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 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 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 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从而使人体缺氧,致 使呼吸困难。
4.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出现时间、中毒的严重程度等均与一 氧化碳在室内浓度密切有关,亦与中毒者年龄有关。青年人 较老年人敏感,孕妇、肥胖者和有慢性心肺疾病者亦易发生 中毒。
四、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学习:
煤气中毒的原因?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就 煤气中毒的原因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常见的煤气中毒原因
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 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①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
②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③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④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 以流通排出。
(2)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或液化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 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亦可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或夏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 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一台20 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
五、措施
1、开窗透气
2、放松衣物
遇到煤气中毒,如果自己还清醒的话,松开自己的衣领,让 自己得到更好的呼吸。如果发现中毒者,则救护人员赶紧松开患 者的衣服,裤带等,并且要注意保暖。
3、清理口内粘液
煤气中毒之后,要及时对中毒者、特别是昏迷患者进行口腔 清理,因为一旦中煤气毒的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到口鼻一些体 液,这样容易引起患者呼吸不畅,并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4、喂点糖茶水
如果中毒者还有自己的`意识,还能有吞咽能力,赶紧准备一 杯糖茶水,为患者喝下,让患者补充适当的体力,等待进一步的 救治。
5、人工呼吸
如果发现患者昏迷不醒,或者出现呼呼微弱,将患者口鼻清 理后,对患者实行人工呼吸救治,当新鲜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后, 中毒不算太严重的患者就能减轻一些症状,但是一定要掌握正确 的方式。
6、联系医院
七、小结
1、迅速关闭气阀,将门窗打开通气,使中毒者尽快脱离现 场;
2、将中毒者头放平,使其呼吸不受阻碍;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而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病症;
4、口内若有呕吐物,用手指裹洁净的布轻轻擦拭,以免进 人咽腔造成窒息;
5、中毒者出现高热,可用冰袋或毛巾冷敷;
6、中毒较轻者可喝少量醋或酸菜水,使其迅速清醒;
7、若中毒者面色青紫,四肢冰凉,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 口对口人工呼吸;
8、若中毒者心脏已停止跳动,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还应与胸外 心脏按压同时配合。而且应该在最短的时间里和急救医生取得联 系。)
安全教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煤气中毒原因,知道煤气中毒应如何处理。
2、掌握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方法。
二、活动重点、难点:
了解为什么会中毒及预防方法、急救方法。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谈谈对煤气中毒的认识。
2、你见过煤气或中毒吗?
3、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引入学习。
(二)揭开煤气中毒的面纱
1、关于煤气中毒,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介绍煤气中毒的几种表现?
3、了解中毒机制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720倍。
(三)发生煤气中毒时怎么办?
1、打开门窗,移出病人;
2、打急救电话;
3、吸氧,要注意保暖;
4、人工呼吸及时送医院
(四)煤气中毒的预防
通风、常检查是否漏气、不随便下沼气池
(五)煤气中毒时的`自救
全班交流
(六)本课小结
1、请学生小结
2、教师根据学生谈话总结,提出希望。
四、作业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父母听。
安全教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后应如何去处理。怎样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2.了解家中发生火灾和煤气中毒等事故的原因及造成的严重后果。
3.能识别一些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和场景,学会避免并阻止事故的发生。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教学重点:
1.在教育中,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识,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
2.了解家中发生火灾和煤气中毒等事故的原因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
3.能识别一些有安全隐患的行为和场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交通安全
(一)案例引入:
各种校园意外事故频繁发生,校外道路交通安全也不例外。如:某学校放学时,学生急于回家,冲出校门时被侧面急驰而来的一辆大卡车撞倒在地,令人触目惊心。又如:某学校一同学骑车回家,被迎面而来的车辆惊吓下高坎,摔断一条腿,导致终身残废。
道路交通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都密切相关。对同学们来说,上、放学时间都应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是我们作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学校教育和首要任务之一,必须常抓不懈,落到实处。所以,学校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这里我主要讲以下几方面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讲解:
1.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右边行走。
(2)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必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控制信号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得在公路上追逐、嬉戏。
2.乘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车。
(2)行驶过程中不得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车未停稳不准上、下车。
(3)同学们千万不乘坐超员、超速车。
(4)不乘坐三无车辆。
3.骑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它车辆牵引,不准并行或互相追逐。
(2)不准在校园内骑自行车,自行车应停放在学校规定的地方
(3)同学们不能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含摩托车)。
(4)我们如果遇见交通事故,要立即帮助维护交通秩序,帮助打电话报警,记清车辆牌号,寻找伤者,帮助救护。
4.如果是我们小同学发生了交通事故除了应该注意以上几点外,不定期要特别留心几点:
(1)千万不要“私了”,如伤势不重的情况下,及时寻求帮助,叫旁边的叔叔阿姨及时通知自己的父母或者老师,或者打“122”、“110”报警,通知警察赶到现场处置。
(2)一定要及时记住肇事车辆牌号、颜色、大小、形状,以防肇事车辆逃逸。
(3)不要移动伤者和车辆,一定要保护好现场以使认清事故责任。确实要移动的,也要划为好详细标记。
二、防火、防煤气中毒
冬季来临,气温骤降,为切实做好我班冬季取暖期间学生安全工作,确保学生在“今冬明春”的取暖安全,开展以“今冬明春取暖安全”为主题的班会。希望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同学们要提高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取暖安全知识。即将进入冬季,同学们都怎样取暖?(学生自由表达)
(一)了解冬季取暖工具
即将进入冬季,同学们都怎样取暖?(学生自由表达:炭盆用木炭取暖;火炉、火炕用煤取暖;油汀、空调、电暖气、电暖风、暖手炉、电热毯是用电取暖;热水袋用热水取暖。)
请同学们按照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进行功能分类,这些取暖工具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把用电的这一类称为电器类;不用电的这一类称为非电器类。
(二)发散思维,了解潜在危险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取暖工具越来越多,使得我们在冬天不再受冻。但与此同时,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工具背后潜在的危险。
(案例一)董博,6名哈医大学生中的唯一幸存者,事发后,他的心理受到了难以愈合的打击,在他们实习的中日友好医院内,接受着治疗。
2月4日,立春,北京的天一扫往日的雾霾。哈医大09级第五临床学院康复科的董博要帮老师整理资料,整夜未归。走出办公室,已是早晨7点,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每每这个时间,与他一起实习的另外5个兄弟,应该出现在医院才对。习惯地摸出电话,董博给另外5个同学打去电话,一个未接,两个未接,打了5个人的电话,没有一个人接电话,董博有些慌了,冥冥中感觉有事情要发生,他飞奔回他们共同居住的地方——樱花东街3号楼。先是拍门,无人回应,董博掏出钥匙开门,迎面的是一股浓重的煤气味儿,他冲入屋内,几个兄弟都在床上,一动不动,有的口吐白沫,有的鼻子出血……
(案例二)哈尔滨国润家饰城火灾
时间:2013年1月6日20时30分许
地点:上海市沪南路2000号的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损失: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
起火原因:电线线路老化,店里人员忘记关系取暖设备。
安全隐患:安全出口被封堵,室内消火栓位置不明显、上锁封闭。
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些东西可能引发哪些安全问题?(学生自由交流)
总结:触电,煤气中毒,火灾,甚至是伤亡。
(三)防患于未然,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冬天的冷是刺骨的,但冬天的暖,也是入心的。冬季,家家户户都得取暖,而由于现有条件的限制,同学们在冬季取暖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不过,冬季取暖,无外乎用煤、电、火、气这几大方式。当然,在冬季时节,因这些因素而产生的不安全隐患也相应增加。所以,冬季取暖应把安全放在首位,应注意以下几点:
1.煤火取暖须防煤气中毒。
出现煤气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使用不合格的炉具取暖;其次是烟筒老化漏气;再是使用炉具不当。在使用炉具(含土暖气)时,要检查其是否完好,若有破损、锈蚀、漏气,要及时更换。检查烟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物。烟筒接口要顺茬接、安装风斗要及时,并经常检查烟道和风斗,加添煤炭后要及时盖好炉盖,睡觉前务必检查炉火是否封好,风门是否打开。晚上睡觉,应把火炉移至屋外。若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首先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将中毒者盖好被子抬到空气流通处,并尽快送往有高压氧舱设备的医院抢救。另外严禁用酒精、煤油、汽油点炉子。
2.消除用电隐患。
(1)使用前应先计算一下电器同时开启时总功率是否超出,如强行使用会导致跳闸,保险丝熔断。
(2)使用电器前应认真检查用电设备和电路、电源开关和插座是否完好、可靠,发现隐患及时找专业人士排除。
(3)使用大功率用电器时,一个插座上尽量保证只接一个插头,使用电暖器时不允许倒置、依靠或覆盖其他物品。
(4)当人员离开,应断开取暖设备电源开关,防止长时间使用电器过热引燃周围物品发生意外。
(5)如发现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禁止用水泼)控制火情并果断采取措施,防止失火过程中触电。
(6)使用电热毯取暖,应在人上床后拔掉电源。
(7)严禁私接私拉电源。使用电热毯取暖,应在人上床后拔掉电源。
(8)定期找专业人士进行电路检查及维修。
3.冬季防火注意事项
进入冬季,少雨雪,多风天气,空气干燥,易发生火灾。为了预防火灾发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超负荷用电引发火灾。
(2)防止电器、煤火、气加温导致物品过热燃烧起火。
(3)禁止将易燃物品靠近电源、火源。
(4)外出时,请记得检查电源、火源是否安全。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请记住:安全无小事,从我做起,从身边杜绝!
安全教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煤气中毒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引入最近我市报道的煤气中毒事件)
(二)讲述新课:
1、课题:煤气中毒安全教育【板书】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小组探究学习:
一、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板书】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煤气中毒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点评: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原理: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煤气中毒的症状:
a、轻度煤气中毒: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
c、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板书】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注意事项: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每组派一个同学上讲台演示: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
三、如何防止煤气中毒:【板书】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四:集体讨论:
问题:这次班会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老师小结:防止煤气中毒,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煤气中毒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防煤气中毒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煤气中毒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五、作业
安全教育一氧化碳中毒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放法。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2、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教学难点:
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教学过程:
一、 案例导入新课:
1、一氧化碳中毒 考研女生挣扎打开一扇门救了三条命
阅读材料:3个在校外租房准备考研的女生煤气中毒。所幸其中一女生及时打开门,3人幸免于难。小李是原西师文学院的自考生。7月份毕业后,她和另外两个同样准备考研的校友合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昨下午4时许,3人在有空调的客厅里看书,厨房在烧开水。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都觉得头晕,全身没力气……”小郭说,她和另一个同学渐渐没了力气,趴在书
桌上动不了;小李则用虚弱的声音问是不是煤气中毒了,刚说完,她也瘫倒在地。但小李并没放弃希望,她慢慢往门边爬去,两米不到的距离,爬了很久。她终于站了起来,门被打开了,一股新鲜空气进来。“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不打开门大家都要完蛋。”小李说。约过了10分钟,小李体力有所恢复,打电话叫来同学,她们被送往校医院。 事后发现,因当时刮大风将窗户关死,并将炉火吹熄,造成屋中3人中毒。
(1)小组讨论,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现象?
(2)假如这种现象发生在你身上,你怎么处理?
2、结合我县近两年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什么叫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也称作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2、日常生活中,预防煤气中毒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及发生煤气中毒的原因。
A、预设:(烧煮过程中无人看管;离开时忘了关闭煤气;淋浴器和煤气没有分房安装;睡在装有煤气设施的屋内……)
B、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3、煤气中毒急救的措施: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救。
4、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从小事做起
三、课堂小结
1、今天的健康教育课让你学到了什么?
2、学习《安全使用煤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