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备课教案

知远网

2025-07-27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小学科学备课教案(精选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池塘里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以此为蓝本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

2、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3、能互相听取意见、共同协作生态瓶,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重点:

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

对自然环境下生态系统的认识。

教学准备:

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都观察过我们校园里的荷花池吧里面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过程

1、观察池塘生态系统。

出示群落图片,老师向学生介绍,提醒学生关注下面问题:

(1)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池塘里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学生边观察边回答。

2、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

(1)小组讨论:

首先考虑我们的生态瓶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得好一些,我们还要为它们考虑些什么

(2)记录设计方案。

3、做一个生态瓶。

(1)准备相应的制作材料。

(2)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

4、小结。

三、板书设计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动植物正在灭绝或已经灭绝了。

2、认识一些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4、认识到爱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我国一些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教学难点:

会写一份关于某种珍稀动植物的调查报告。

教学准备:

课前做的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你们知道地球上已经灭绝或正面临灭绝的动植物吗?

把你们了解到的情况向其他同学介绍。(教师补充介绍:19世纪,朱鹮在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地区广泛分布,由于战争和环境破坏,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认为朱鹮已经灭绝了。直到1981年,人们在陕西秦岭重新发现7只朱鹮,经过20多年的努力,朱鹮现存248只。)

二、探究过程

1、认识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1)请学生说出书上图中珍稀动植物的名称,说一说这些珍稀动植物的情况。

(2)请学生介绍其他珍稀动植物的情况,也可以介绍当地有特色的动植物。

(3)教师要做好相应准备,进行必要的补充介绍。

2、写一份关于某种珍稀动植物的调查报告。

(1)自主选题,可以选珍稀动植物,也可以选本地有特色的动植物。

(2)交流调查活动计划。

(3)调查活动安排课后进行。

3、小结。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通过“文具店”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借助直观模型,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

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

教学难点重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并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使学生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并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难点

教学准备

师:小黑板生:草稿本、三角尺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1、口算25×4=7×20=2角×4=4.7+2.6=12×5=2.5+2=5–1.8=3+3+3+3=

2、画图表示算式的意义0.2+0.5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口算是常规练习,画图是复习小数加法的意义,这些都为为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做了较好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小黑板)有一家文具店开业啦,这是老师调查到的文具店的部分文具和价钱。观察小黑板,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一步计算的乘法问题铅笔每枝0.3元尺子每把0.4元转笔刀每个0.6元橡皮每块0.2元字典每本13元(生说师选择板书)①买3本字典多少元②买4块橡皮多少元③买2枝铅笔多元(通过购物情境,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咱们一个一个地来解决。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怎么列式计算算式表示什么意义(13×3=13+13+13)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板书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在“文具店”里添加上“字典每本13元”这一条件,让学生列出整数乘法,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为学生提供了小数乘法与整数乘。

3、第二问题怎么列式呢(0.2×4)

4、0.2×4等于多少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方法10.2+0.2+0.2+0.2=0.8(元)方法20.2元=2角2×4=8(角)8角=0.8元方法3我们用画图的方法,一个长方形代表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1元。每块橡皮0.2元,就涂2份。4快橡皮就涂8份,也就是0.8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0.2×3的结果,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6、引导(收集整理)生观察这几种方法,说说0.2×4表示的`意义是什么(4个0.2相加的和)7、独立完成第三个问题后汇报。2×0.3=0.6(元)追问: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个0.3相加的和)8、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意义。引导(收集整理)生观察这三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它们都是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那么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板书揭题)(把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做对比,使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能力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三、运用深化

1、试一试: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39,完成“试一试”的1、2两题,涂一涂、填一填。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抽生画图。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读、听、辨活动,充分认识青春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青春期健康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关注自己青春期的身体、心理健康。

3. 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科学知识

4. 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5. 初步掌握一般的青春期保健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征。

难点: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辨析。

【教学准备】

有关青春期生理变化特征、青春期保健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课外调查了青春期的有关知识,你知道青春期是怎么回事吗?

2、关于青春期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让学生充分汇报自己了解的有关青春期的知识,有的学生可能在汇报的过程中有点羞涩,老师要给学生打气,告诉学生人体的发育是科学的事实。)

3、老师对学生的汇报做小结并揭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二、阅读: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特征。

1、进入了请春期我们的生理变化有哪些主要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71面的资料。

(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生理发展特征的视频)

2、学生自由阅读书上的资料。

3、通过阅读,你对青春期有什么新的认识?

(这里,老师要进一步营造安全和谐的氛围。应该告诉学生,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谁了解得更清楚,更有利于自己拥有健康。)

4、老师进行小结,并说明青春期发育有早有晚,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进入和没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都不要紧张。

三、活动:要有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

1、青春期是我们发展成成人的重要时期,是我们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拥有一个健康的青春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关键。首先我们要有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关于这方面,你觉得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观察书上的图片。)

2、老师就学生没有注意到的方面做一些补充讲解。

3、师生共同梳理小结。

(让学生明确:充足的营养、足够的睡眠、积极的锻炼——是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并自觉加以注意。)

三、活动:关注心理健康

1、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注重生理健康的同时,还要注意心理健康。进入青春期后会有哪些心理特征呢?请同学们观察73面的图片。

2、青春期的青少年有那些心理特征?

3、能谈谈你自己某一个方面的心理特点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

4、告诉学生上面讨论到的现象都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都能顺利地度过自己的青春期。

四、拓展活动

布置学生课外讨论:进入了青春期我们怎样保护好自己?我们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读、听、辨活动,充分认识青春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青春期健康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关注自己青春期的身体、心理健康。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科学知识

4.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5.初步掌握一般的青春期保健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征。

难点: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辨析。

【教学准备】

有关青春期生理变化特征、青春期保健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课外调查了青春期的有关知识,你知道青春期是怎么回事吗?

2、关于青春期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让学生充分汇报自己了解的有关青春期的知识,有的学生可能在汇报的过程中有点羞涩,老师要给学生打气,告诉学生人体的发育是科学的事实。)

3、老师对学生的汇报做小结并揭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二、阅读: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特征。

1、进入了请春期我们的生理变化有哪些主要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71面的资料。

(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生理发展特征的视频)

2、学生自由阅读书上的资料。

3、通过阅读,你对青春期有什么新的认识?

(这里,老师要进一步营造安全和谐的氛围。应该告诉学生,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谁了解得更清楚,更有利于自己拥有健康。)

4、老师进行小结,并说明青春期发育有早有晚,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进入和没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都不要紧张。

三、活动:要有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

1、青春期是我们发展成成人的重要时期,是我们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拥有一个健康的青春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关键。首先我们要有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关于这方面,你觉得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观察书上的图片。)

2、老师就学生没有注意到的方面做一些补充讲解。

3、师生共同梳理小结。

(让学生明确:充足的营养、足够的睡眠、积极的锻炼——是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并自觉加以注意。)

三、活动:关注心理健康

1、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注重生理健康的同时,还要注意心理健康。进入青春期后会有哪些心理特征呢?请同学们观察73面的图片。

2、青春期的青少年有那些心理特征?

3、能谈谈你自己某一个方面的心理特点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

4、告诉学生上面讨论到的现象都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都能顺利地度过自己的青春期。

四、拓展活动

布置学生课外讨论:进入了青春期我们怎样保护好自己?我们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通过“文具店”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借助直观模型,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

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

教学难点重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并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使学生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并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难点

教学准备

师:小黑板生:草稿本、三角尺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1、口算25×4=7×20=2角×4=4.7+2.6=12×5=2.5+2=5–1.8=3+3+3+3=

2、画图表示算式的意义0.2+0.5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口算是常规练习,画图是复习小数加法的意义,这些都为为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做了较好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小黑板)有一家文具店开业啦,这是老师调查到的文具店的部分文具和价钱。观察小黑板,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一步计算的乘法问题铅笔每枝0.3元尺子每把0.4元转笔刀每个0.6元橡皮每块0.2元字典每本13元(生说师选择板书)①买3本字典多少元②买4块橡皮多少元③买2枝铅笔多元(通过购物情境,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咱们一个一个地来解决。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怎么列式计算算式表示什么意义(13×3=13+13+13)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板书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在“文具店”里添加上“字典每本13元”这一条件,让学生列出整数乘法,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为学生提供了小数乘法与整数乘。

3、第二问题怎么列式呢(0.2×4)

4、0.2×4等于多少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方法10.2+0.2+0.2+0.2=0.8(元)方法20.2元=2角2×4=8(角)8角=0.8元方法3我们用画图的方法,一个长方形代表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1元。每块橡皮0.2元,就涂2份。4快橡皮就涂8份,也就是0.8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0.2×3的结果,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6、引导(收集整理)生观察这几种方法,说说0.2×4表示的意义是什么(4个0.2相加的和)7、独立完成第三个问题后汇报。2×0.3=0.6(元)追问: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个0.3相加的和)8、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意义。引导(收集整理)生观察这三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它们都是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那么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板书揭题)(把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做对比,使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能力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三、运用深化

1、试一试: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39,完成“试一试”的1、2两题,涂一涂、填一填。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抽生画图。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读、听、辨活动,充分认识青春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青春期健康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关注自己青春期的身体、心理健康。

3. 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科学知识

4. 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5. 初步掌握一般的青春期保健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征。

难点: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辨析。

【教学准备】

有关青春期生理变化特征、青春期保健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课外调查了青春期的有关知识,你知道青春期是怎么回事吗?

2、关于青春期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让学生充分汇报自己了解的有关青春期的知识,有的学生可能在汇报的过程中有点羞涩,老师要给学生打气,告诉学生人体的发育是科学的事实。)

3、老师对学生的汇报做小结并揭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二、阅读: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特征。

1、进入了请春期我们的生理变化有哪些主要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71面的资料。

(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生理发展特征的视频)

2、学生自由阅读书上的资料。

3、通过阅读,你对青春期有什么新的认识?

(这里,老师要进一步营造安全和谐的氛围。应该告诉学生,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谁了解得更清楚,更有利于自己拥有健康。)

4、老师进行小结,并说明青春期发育有早有晚,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进入和没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都不要紧张。

三、活动:要有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

1、青春期是我们发展成成人的重要时期,是我们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拥有一个健康的青春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关键。首先我们要有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关于这方面,你觉得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观察书上的图片。)

2、老师就学生没有注意到的方面做一些补充讲解。

3、师生共同梳理小结。

(让学生明确:充足的营养、足够的睡眠、积极的锻炼——是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并自觉加以注意。)

三、活动:关注心理健康

1、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注重生理健康的同时,还要注意心理健康。进入青春期后会有哪些心理特征呢?请同学们观察73面的图片。

2、青春期的青少年有那些心理特征?

3、能谈谈你自己某一个方面的心理特点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

4、告诉学生上面讨论到的现象都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都能顺利地度过自己的青春期。

四、拓展活动

布置学生课外讨论:进入了青春期我们怎样保护好自己?我们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放大镜(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平面镜片。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猜想

1、导入:

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我来介绍一下放大镜。(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1)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2)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二、探究与实践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拓展与创新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说说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尝试利用放大镜来放大物体。

四、小结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动植物正在灭绝或已经灭绝了。

2、认识一些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4、认识到爱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我国一些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教学难点:

会写一份关于某种珍稀动植物的调查报告。

教学准备:

课前做的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你们知道地球上已经灭绝或正面临灭绝的动植物吗?

把你们了解到的情况向其他同学介绍。(教师补充介绍:19世纪,朱鹮在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地区广泛分布,由于战争和环境破坏,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认为朱鹮已经灭绝了。直到1981年,人们在陕西秦岭重新发现7只朱鹮,经过20多年的努力,朱鹮现存248只。)

二、探究过程

1、认识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1)请学生说出书上图中珍稀动植物的名称,说一说这些珍稀动植物的情况。

(2)请学生介绍其他珍稀动植物的情况,也可以介绍当地有特色的动植物。

(3)教师要做好相应准备,进行必要的补充介绍。

2、写一份关于某种珍稀动植物的调查报告。

(1)自主选题,可以选珍稀动植物,也可以选本地有特色的动植物。

(2)交流调查活动计划。

(3)调查活动安排课后进行。

3、小结。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备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 篇10

教学意图:

玩具是每一个小学生的最爱,并且各种各样的颜色对于他们来说也充满了好奇,这节活动课就是通过让学生在玩小汽车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对颜色的兴趣,感受和同伴一起玩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对颜色感兴趣。

2.会将小汽车车轮或其他圆形的东西蘸颜色在白纸上滚。

教学准备:为每个宝宝准备一辆玩具汽车,拉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你们猜猜是什么?

2.在学生自由猜测时,教师掀掉布,给学生一个惊喜:

(师:“看,是什么?”)(小汽车)

师生一起说说小汽车的种类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这么多好玩的小汽车,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啊?”

(教师讲清楚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玩具汽车玩。)

二、引发兴趣,教师进行示范演示。

1.师:小朋友们,快来看呀,老师的汽车会变魔术!

教师把汽车车轮蘸上颜色在白纸上开过,边开汽车边念儿歌“小汽车,嘀嘀嘀,真有趣。”

2.引导学生观察小汽车滚出来的画,师:厉害吧,老师的小汽车还会画画呢,看,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在学生回答像什么时,教师要给与肯定。)

3.师:同学们,你们的小汽车能画画,依靠的是什么力量?

(推力拉力)

三、活动结束

1、每人一个方向盘,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做开小汽车的游戏。

2、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或拉力。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运水游戏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能认识和选择在不同情况下适宜运水的工具、材料,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3.在活动中充分感受玩水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水、充气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铲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纸、海绵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起学生对水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水吗?""水是什么样的?""玩水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不能把自己和同学的身上弄湿)

(二)通过玩水,自由探索。

1.运水。

(1)我们今天接到一个新任务,就是把这边水槽里的水运到那边的水槽里去。(不能直接倒,并且不能漏了水或着撒了水。)

(2)学生运水。(渗透教育“水是很珍贵的,别把它漏到地上了。”

2.看图片。

师:看着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水会流东,水很珍贵,要节约用水;谁能给人们带来方便,也能带来危害。)

(三)活动延伸:

师:今天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下面让小水轮转起来。(两人一组)

小学科学备课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通过相互交流了解认识一些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特点。

2、通过调查活动了解当地的野生生物的生存状况和保护情况。

3、增强对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野生生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一些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意识到对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野生生物的保护。

教学准备:

活动手册、红树林、丹顶鹤、藏羚羊等野生生物的图片或影视资料、当地野生生物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哪些野生的动物或植物?”

“动物园的老虎算野生动物吗?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受人干扰少的生物才算野生生物。”

二、探究过程

1、介绍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1)了解《野生动物保_》和自然保护区的规定。

(2)交流介绍自己知道的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

(包括红树林、丹顶鹤、藏羚羊等野生生物。红树林并不是红颜色的树林,它是一种稀有的木本植物,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作为当今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木本植物,红树林起到海岸森林脊梁的作用。红树林是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食物链转换,它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3)写出保护野生生物的理由。

(4)小组交流。

2、调查当地的野生生物。

讨论野生生物当前的保护状况及在野生生物的保护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3、小结。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