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慈善读本》读后感(精选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慈善读本》读后感 篇1
慈善是一种真正的分享。对我们而言,翻出家中的旧衣物清洗消毒后捐赠,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寄出,把自己的物品与他人分享,将那些物品送到更为需要的人手上,也许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对被帮助的人而言,却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几块钱的意义。
《慈善读本》初中版主题活动三“破烂王的草根慈善”的故事让我颇为感动。任艳用自己的双手,拾起了那么多人的幸福,以卖破烂为生的她经济并不宽裕,却坚持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帮助身陷困境的人们。她说:“看到谁遇到了难处,我就想帮他,要是不帮,心里就难受。”这就是她帮助别人最简单、最直接的理由。任艳用一句简单的话语诠释了分享带给她的意义。
分享就像是冬日的阳光,最暖人心。她只是求得心安,希望别人过得好。即使家中生活拮据,儿子步行上学两个月后才买了自行车,她也从未在慷慨与吝啬的选择中迟疑过。有时候,分享就只是一种愿望,希望大家都过得好。
有一个故事中说道:幸福、悲伤、知识和爱等等住在一个小岛上,小岛即将沉没,爱寻求帮助,没有人向她伸出援手,直到时间的出现,解救了爱。爱问道:时间为什么要帮助我呢?知识意味深长地答道:因为时间最了解爱的价值。
还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我和妈妈看见电视上有捐赠衣物的活动,立即记下地址,整理了一些平时不穿的旧衣物送去。我不敢说这些衣物对于他们有多大的帮助,但我至少记得,自己那时的心情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满足——也许帮助别人,真的有神秘的魅力。
一年前,我接到小学班主任的电话,她说我们原来班上一位同学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希望我们能去看看他。接到电话的同学共同约好了时间,一起去看望生病的同学。他的脸因病而微微肿起,安静地躺在床上,眉宇间仿佛有一股化不开的愁绪。他的妈妈在一旁招呼我们坐下,忙着去削水果,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简单地问候着。一位比较幽默的同学开始讲笑话,让气氛活跃起来,大家也纷纷讲起自己进入初中以后有趣的事情。因为右脸的水肿,所以笑对他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都能看见从他眼中流露出的喜悦。能够与人分享快乐,又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在我们的校园中,就发生过这么一起温暖人心的事件。2014级8班的滕杨同学生病后,全校开展募捐,大家都纷纷伸出援手,也许数额并不大,但是那寄托着我们对他的祈祷。
时间就像一个筛子,漏掉了我们曾经以为重要的浮华,留下了满满的爱心和付出。分享也不一定要在危难时才能体现,就在平时,我们也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从而让更多的入学会分享、传递分享。让我们从身边做起,和身边的人分享快乐、分享爱心。
《慈善读本》读后感 篇2
读了这本《慈善读本》使我心灵受到了洗礼,带给我很多的感动,同时也改变了我对世界的观念。没有读《慈善读本》前的我是一个不懂珍惜、不知足的孩子,真的可以用“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来形容都不为过。可是当我读完这些感人的故事后,我才明白这个世界是有那么多不幸的孩子,从而让我不懂珍惜的坏习惯都改变了,因为这本书中的内容已经深深地在我的脑子里扎根了。我每天晚上睡觉时我都会想着他们艰难的生活条件,每天都吃不饱、睡不好、又不可以上学,使我不禁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慈善读本》中最让我心疼的地方是第二单元的爱心照片,那里有一张照片,拍的就是一个瘦的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躺在地上,远处正有一只硕大的秃鹰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奄奄一息的小生命,等待这即将到口的“美食”,这时我多么马上到那个地方去拯救这条可伶的小生命。另外我还读了第三单元的爱心故事,最让我佩服的是比天使心灵更美的女人,故事中的主人公——琳达,因为她的.女儿被黑人孩子杀害了,但她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憎恨黑人,而是去帮助他们,我很佩服琳达她对黑人的关心、关爱和宽容,我觉得我们应该像她那样有着对别人的宽容之心,去了解别人,关爱他人。
我读完了《慈善读本》,我很敬佩书中介绍的慈善人物:王健林、比尔。盖茨、黄福荣。为什么我会敬佩他们呢?因为他们爱帮助人,捐钱给贫困儿童,帮助他人成长。当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像他们的慈善家,虽然有的慈善家捐的钱不多,但是他们有帮助他人的爱心。所以我的志愿是:能够捐钱给这些贫困儿童、贫困家庭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社会到处都有温暖。
《慈善读本》让我懂得珍惜,懂得我们要帮助社会上的贫困儿童,残疾儿童、贫困家庭。
《慈善读本》读后感 篇3
今天,我阅读了一本叫《慈善读本》,让我感悟最深的一则故事就是《我的天职就是爱》。
这则故事讲的是一位瘦弱矮小的老妇人特蕾莎姆姆把自己的钱全部投入到了资助贫困人治病和学习当中。虽然她很穷,但是她却有一种力量一直指导着她前进,那就是——爱心,她曾经去过一个贫民村教小孩们读书,一开始,只有一个小孩听她教书,因为其他人的父母都不给自己的孩子去听特蕾莎姆姆教书,怕她把自己的小孩拐去。可是特蕾莎姆姆毫不泄气,每天都来贫民村教书。终于,她的付出把贫民村的人感动了。他们都让自己的小孩去听特蕾莎姆姆教书。听特蕾莎姆姆教书的小孩子逐渐壮大起来了,第一天有十来个小孩子,第二天有二十来个小孩,几天过去后,听特蕾莎姆姆教书的小孩子竟然达到了四十多个,特蕾莎姆姆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有一位家长还捐了一块小黑板给特蕾莎姆姆教课用,还有一位家长捐了一个大木箱给特蕾莎姆姆当椅子坐。特蕾莎不仅教会了小孩们读书、写字、算术,还教会了贫民村的妇人们一些生活常识,例如,刷牙、剪指甲、洗手。她最后还说:就算再贫穷也应该尽量讲究卫生。
读了这本书,还让我知道了一些同龄人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有很多跟我一样大的小孩读不到书,非常渴望读书,把读书当作朋友。而我却把读书当作一个个敌人,逐个击破,跟他们相比我非常惭愧。
看了这本书,还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慈善的名言,如,美德,能把善良的人们团结起来。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等等。
爱是一位无言的精灵,有一颗美丽而善良的心。我们都是爱的种子,等待春风来吹醒、甘露来滋润。我希望:如果全世界的人们建立一个慈善机构,一起去扶助一些重病患者,贫困村的贫民和孤儿,那该多美好呀!
《慈善读本》读后感 篇4
中国人把“慈”的本意为父母之爱,后引申为“爱别人”而“善”的本意是“吉祥”、“美好”,而后来人们把慈善并用为一词,指怜悯帮助他人。
今天,我在《慈善读本》中读到一个故事,它的名子叫,《点亮心烛》,本文讲述了二战期间,英国小说家雪尔。罗伯斯照例来到墓地拜访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临行前去看到的墓碑上写着一句话:“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这句话就如同火柴一样点燃了罗伯期,他开始奋笔疾书,并发表文章。故事传开后,如希望的火种,鼓舞着人们为了胜利而拟着前近的脚步。N年后,读大学的布雷克读到了这篇文章,并且读出了它的神随,在他毕业后,放弃了几家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决定去非洲扶贫。无论亲朋好支怎么劝说,他都坚定的回答:“如果黑暗笼罩了我,我决不害怕,我会点亮自己心中的蜡烛。布雷克去了非洲,并且用他们的烛光照亮了天空,并因此被联合国授予“扶贫大使”的称号。
读了这篇文章,我心久久不能平静,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去往那贫困的非洲呢?是什么力量让他有勇气去非洲呢?……一个一个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仅仅是因为罗伯斯的那篇文章,不,这仅仅是一部分,那因为布雷克心中有着慈,有善;更有着怜悯之心,罗伯期的文章只能算作一个引子,一把火柴,而布雷克的怜悯之心就如同干柴,把它点燃了,正是因为有慈善怜悯作为布雷克精神支柱。让他有勇气魄力,踏上了这块充满着危险,贫穷的土地,最终获得了“扶贫大使”的称号。
我敬佩他,因为他有勇气去非洲,我学习他,因为他是千万个扶贫人的缩影,我赞美他,因为他在为我们人类造福。
《慈善读本》读后感 篇5
只要献出一点爱,生命因你而精彩。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爱有很多方式。亲人朋友的爱,陌生人无私奉献的爱……没有爱就没有这个和谐的家园,也没有这么多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吗一个生命的成长获得过多少爱吗。爱是一种循环,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分享和交流,这样才能生生不息。
这本书中有一个小故事名叫做《记住,我爱你》,这是一个生命诞生感人的故事。5、12汶川地震后,盛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场大地震后,大地一片狼藉。救援人员在搜救时,在垮下来的房子下发现一具女性遗体,而她死亡的'姿势,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臂支撑着身体。她死了。救援人员绝望时,队长发现女人身体下有一个孩子包在一条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孩子毫发无伤,静静地睡着。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他根本不知道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在孩子的包裹里发现一部手机,上面写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记住我爱你。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爱从哪里来,爱从你父母那里来,爱和你的的生命一起来。爱是生命的源泉,是关怀和爱护让我们感到温馨和希望的家园。
一些和我们同样大的孩子,因为家中没钱,因为家人的去世,他们只能放下学习。为了帮助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我国在1981年设立了救助失学儿童专项基金。基金会成立以来。获得了很多爱心人士的捐赠,至今以帮助了1200万儿童圆上上学梦。这是陌生人的爱,我们不曾相识,但我们共有一颗心,那就是爱心。
罗曼、罗兰曾说过一句话;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是呀!爱是一位无言的精灵,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我们是爱的种子,等待春风来吹醒,甘露来滋润。
《慈善读本》读后感 篇6
最近我看了一本引入入胜的书一一一《慈善读本》,书中精美的插图和感人的故事向我展现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在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张图片上,有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趴在前往事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而就在不远处,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的盯着这个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大餐。看到这张图片,我才知道,非洲难民的生活是多么艰难,相比起来,我们的生活简直如天堂一般。平常大家关注的都是自己的生活,可是,当我们把视线转向“他们”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对有些人来说,是根本不敢想象的!看看我们的同龄人吧,那些风雪中的露天课堂站着上课的`孩子;一个为了背一筐蔬菜去卖,要翻过两座大山的8岁小女孩;因为残疾而无法上学的小朋友……他们都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公益活动,筹办植物标本展,为地震灾民到街头义卖筹款,为贫困学校募捐图书,还可以收集爱心图片,拍摄爱心图片,办一个爱心图片展,让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爱!千万别小瞧我们现在所做的点点滴滴,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聚沙成塔,水滴石穿。试想我们小小年纪就能把爱心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长大了,就可以将爱心事业办得轰轰烈烈。
从我们出生以来,就享受到了许多人的关心,不仅是我们的家人,还有我们的邻居,小区、学校、商店、大自然……现在,就让我们把爱心传递,让“爱”生生不息,越来越多。因为有了爱心,有了慈善,我们才能感受到做人的尊严和幸福,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公正。愿爱心之根种在心间,慈善之花开满人间!
《慈善读本》读后感 篇7
读着学校发的《慈善读本》,如同接受心灵的洗礼,带给我那么多的感动 尤其当读到第二单元时,“关注他们”这一课题展示了一幅幅震撼心灵的图片,不得不让我为之动容。这些图片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在四面透风的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地学习着:一场春雨过后,教室里一片泥泞,可同学们依然认真读着书;没有板凳,孩子们站着坚持上学;在露天教室里,孩子们迎着风雪埋头读书;丧失父亲的小刚因付不起学费,当了两年的旁听生,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真正走进课堂:为了赚学费,一个瘦弱的小女孩要背着满满一筐蔬菜翻过两座山,她今年刚刚八岁:一个7岁的孩子,因父亲死于矿难,家中断了经济来源,交不起学费,只好上山砍柴……
读完这本书,我终于知道,在同一片蓝天下,除了无忧无虑的我们,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为了生计、为了上学在艰辛地度过每一天,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没有想到那些在四面透风的教室里上课的同龄人呢?当我们用着崭新的课桌椅,有没有想到那些没有板凳只能站着上课的同龄人呢?当我们开小差不认真学习时,有没有想过那些渴望上学却上不起学的同龄人呢?当我们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投入父母温暖的怀抱时,有没有想过那些失去亲人的同龄人呢?当我们大手大脚、挥霍浪费时,有没有想过那些挑柴荷担的瘦小身躯,翻山越岭,只为挣点学费的同龄人呢?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但我们不能一味抱怨,要明白世上还有比我们更坎坷的人,幸福在于满足,不知足的人永远不会快乐。每当听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我就会想到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太阳纵有万丈光芒,也有照不到的角落;人类的科技再发达,也抵挡不了灾难和死亡,我们要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世界需要慈善,生活才能变得更美好。
《慈善读本》这本书讲解了“慈善”的重要性,使我受益匪浅。在生活中,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尊重他人,懂得与他人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去。
《慈善读本》这本书集中了编委会的集体智慧,更是社会关心慈善的结晶!
《慈善读本》读后感 篇8
有了爱心,就有了慈善,就会去关爱别人;而当你需要关爱和帮助的时候,也有人来关爱你、帮助你。因为有了爱心,有了慈善,我们感到做人的尊严和幸福,感到社会的温暖和公正,懂得珍惜生命,爱护地球,关爱别人。这就是爱心慈善的魅力。晚上,我捧着一本《慈善读本》,看得眼角湿润了。
爱有很多种,如母爱。这是一种强大的爱,我看了一篇文章《记住,我爱你》,是说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故事。一位女性死在大地震中,而她是双膝跪着,双臂着地支撑着身体死的。女人的身体底下,有一位小孩还活着,被包在一条红色带黄色的`小被子里,只有三四个月大。在母亲庇护下,孩子毫无损伤。被子里发现一部手机,屏幕上是母亲给孩子留下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记住我爱你。”
读完这篇文章,你一定会泪眼模糊。没有人不会被这一幕所感动,因为我们都知道母爱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但是,我不但不领情,还怨恨……有一次,我踩单车过马路,妈妈突然说:“下车,过马路要下车!”我没有听妈妈的,以为妈妈要跟我抢跑,就怨恨她的自私。结果,我差点就撞人了,是妈妈拉住我,不然……
爱是生命的源泉,是关怀和爱护,是让我们感到温馨和希望的家园。罗曼·罗兰曾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爱是一位无言的精灵,有一颗美丽而善良的心。我们都是爱的种子,等待春风吹醒、甘露来滋润。
《慈善读本》读后感 篇9
慈善,慈善是什么?也许很多人会回答,慈善就是把自己的钱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之前,我的想法也是这样的,但在我看完“慈善读本”这本书后,我对慈善的看法改变了。
慈善不是把钱捐给需要的人就可以了,慈善是一颗心,一颗温暖,无私的爱心。你是否注意过,有的捐助人喜欢和受助者一起举起红包合影,可你是否知道,此时的受助者脸上总是带着尴尬的神情;有的学校在食堂专门辟出向贫困学生提供爱心午餐的窗口,但在这个窗口前往中出现几个躲躲闪闪的身影;有的老师会在班里为家中突发意外的同学组织现场捐款,而那位受助学生却低着头一声不吭。这些善行确实给予了受捐者一定的帮助,但我们是否注意到他们脸上露出的不是开心的.笑容,而是尴尬的表情。在这时,我们是否知道他们的心里也需要别人的尊重。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地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他们的心里也渴望得到我们的尊重与关爱。
慈善,是给予别人尊重。慈善不仅是给别人捐助钱,它更是一种尊重。也许在受助人的心中,他们更需要的是尊重, 而不仅仅是手中没有温度的物质,在他们的心中,只要你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问候,他们的心中就会感到无比温暖。
慈善是无限的,慈善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慈善是分享、是给予、是尊重,慈善是一颗爱心,让我们一起尊重慈善,认识慈善!让慈善在我们之间传递下去吧!
《慈善读本》读后感 篇10
最近老师发了一本《慈善读本》给我,这本书讲解了“慈善”的重要性,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如同接收了灵魂的洗礼。
在读到第二单元时,一组图片把我的心灵彻彻底底的震撼了。这组图片讲述了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在一间四面透风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听课;一场春雨过后,教室里一片泥泞,可同学们依旧照常上课,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没有板凳,孩子们坚持站着上课;在露天教室里,孩子们顶着风雪埋头读书。丧失了父亲的男孩,因为付不起学费,当了两年的旁读生,他的梦想就是能真正的走进课堂;一个瘦弱的小姑娘,为了赚取学费,每天要背整整一筐的蔬菜,翻过两座山,而她今年才刚满八岁……
读了这本书,我终于知道,在同一片天空下,除了无忧无虑浪费时间的.我们,还有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为了生计、为了上学,天天起早贪黑。当我们坐在宽敞而又干净的教室里,有没有人想到过那些在四面透风的教室里上课的同龄孩子呢?当我们用着崭崭新新的课桌椅,有没有人想到过那些没有凳子,只能站着上课的同龄孩子呢?当我们开小差不认真学习上课时,有没有人想到过那些渴望上学却因为家庭的原因而上不起学的同龄孩子呢?当我们享受着父母的疼爱和关爱,投入父母温暖的怀抱时,有没有想过那些失去家人的同龄孩子呢……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困难,但我们不能总是只懂得去抱怨,必须还要明白世上还有困难比我们更多,更艰难的人,幸福在于满足,不知足的人永远不会快乐。太阳虽然有万丈光芒,但也有照不到的角落;人类的科技再怎么发达,也抵挡不住灾难和死亡。我们要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世界需要慈善,生活才能变得更加的美好,生活才会变得越来越有意义的!
《慈善读本》读后感 篇11
寒假中,我阅读了老师发的一本《慈善读本》的书,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许多爱心故事,许多名人的慈善事迹让我很感动,受益匪浅。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天下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有的贫穷付不起学费,有的生活条件差的连饭都吃不饱,有的没有了爸爸妈妈生活在孤儿院的孩子…..他们需要我们伸出一双双充满爱心的手去帮助他们。
慈善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是幸福给予受施的人,也同样将幸福给予施与的人。
记得国庆节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了贵州山区看望村里的小朋友,我把自己亲手做的香皂和一大堆文具用品都赠送给了他们,而且我们还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学习做贵州特色美食——滋吧,香喷喷的滋吧做完后,我们就开始在村口的景点义卖,胆小的我居然卖力地吆喝,还一次一次地拉客“推销”。看着“顾客”给我钱,还直夸味道不错,我心里乐开了花,义卖结束后,我们把钱放进“爱心箱”里,交给小学校长,让那里的小朋友能过上更加快乐的生活,这也许就是慈善吧!回来后的第二天刚好是我的生日,本来每年我都会去挑个漂亮的生日蛋糕,但这次我把用来买蛋糕的钱买了很多水彩笔和水彩颜料寄给贵州苗族侗族自治区从江小学的小朋友们。因为我喜欢画画,所以也希望在山区里的小朋友们也可以画出栩栩如生的画,让全国的小朋友们都能看到那里的美丽风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别人快乐,自己更快乐!
《慈善读本》读后感 篇12
寒假中,我阅读了老师发的一本《慈善读本》的书,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许多爱心故事,许多名人的慈善事迹让我很感动,受益匪浅。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天下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有的贫穷付不起学费,有的生活条件差的连饭都吃不饱,有的没有了爸爸妈妈生活在孤儿院的孩子…..他们需要我们伸出一双双充满爱心的手去帮助他们。
慈善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是幸福给予受施的人,也同样将幸福给予施与的人。
记得国庆节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了贵州山区看望村里的小朋友,我把自己亲手做的香皂和一大堆文具用品都赠送给了他们,而且我们还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学习做贵州特色美食——滋吧,香喷喷的滋吧做完后,我们就开始在村口的景点义卖,胆小的.我居然卖力地吆喝,还一次一次地拉客“推销”。看着“顾客”给我钱,还直夸味道不错,我心里乐开了花,义卖结束后,我们把钱放进“爱心箱”里,交给小学校长,让那里的小朋友能过上更加快乐的生活,这也许就是慈善吧!回来后的第二天刚好是我的生日,本来每年我都会去挑个漂亮的生日蛋糕,但这次我把用来买蛋糕的钱买了很多水彩笔和水彩颜料寄给贵州苗族侗族自治区从江小学的小朋友们。因为我喜欢画画,所以也希望在山区里的小朋友们也可以画出栩栩如生的画,让全国的小朋友们都能看到那里的美丽风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别人快乐,自己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