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小暑

知远网

2023-06-25文/陈裕随笔

小暑已至,这一节气的来临,预示着夏天走进最为炎热的一段时间。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元稹的诗里,有风有雨,小暑的光临,还有雷声陪衬。文人的笔下,小暑的出场仪式,威猛三分,风雷加持,壮观不已。

时令渐进,小暑开始布置一场“热”的棋局。天空中的太阳,好像离我们又近了一步,垂光而临,灼灼耀目。北方辣热似降火,南方闷热如蒸笼,人间开始沐浴这一场火辣辣的洗礼。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炙热的风,从小暑开始吹起,热浪滚滚,凉风难求。蟋蟀因天气太热,田间地头已无法安适,便入庭院房屋墙角下,以避暑热。越是接近地面,温度越是高,老鹰在空中飞翔也难以招架高热,只好越飞越高,以解热求凉。

我国是农业大国,节气对农事的意义重大。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在高原地区,就有“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 的农谚。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农谚有“伏天的雨,锅里的米”之说。

历来,节气与中国的美食文化密不可分,自然,小暑也不例外。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供祀祖先,祈求秋后五谷丰登,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早在汉代就有,唐宋时期更为普遍。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除此之外,藕和菱角都有消暑清热功效,可谓老少皆宜,在夏天食用好处多多。

小暑时节,风雨雷电尽显英姿,城市与乡村以暑为引领,都自有对小暑的理解与应对。城市解暑使用科技手段,空调降温是常态;而乡村解暑取自于天然,或大树下静卧,或田间小憩,在茵茵绿草间听虫鸣,或于大河中戏水,浅游畅欢。至于品尝瓜果梨桃,则是人们最为喜好的传统解暑途径。

循着节气的步履,走进小暑,便走进了盛夏的门楣,暑既来之,则安之,于汗流浃背时,品味小暑的风情,莫不是季节的馈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