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读后感

知远网

2025-11-23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读者》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读者》读后感 篇1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我都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它的含义包含着世间一切,一花一草一菩提。它所组成的诗句蕴含着诗人的心境,短短的几句话就能把一幅幅的画面放映在眼前。

品诗,品的是故事,是场景,是字里行间抹不去的情愁。“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是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情。诗,是我们华夏的瑰宝,在历经五千年的时光里都不曾在人们的眼中消失,而如今懂诗的人越来越少,品诗的.人也越来越少,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发现美的眼睛。

诗,需要去朗读,需要将自己带入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以前我只知诗美,却从未想过朗读它,可是如今的我才知道只有朗读才能让诗的美更上一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要用豪气去朗读;“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要用温和;“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要用凄美。这些好诗如果不去朗读,不去品味,那诗中的豪情壮志,凄美柔和就展示不出来。古人时读书要求大声的朗读,虽然现在的人也有朗读,但他们大多是学生时代,只求的大声不求理解其意,埋葬了诗的意境。

如今我国还有大量的诗集流落在外或埋葬在土里等我们去发现,那些因出土而破损的诗集是我们损失最大的财富。试想一下,当你老了,两鬓斑白,带着老花镜,手里捧着一本诗书,坐在长椅上,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何尝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呢?

《读者》读后感 篇2

认识《读者》是20多年前的事,那时我还是个上初中的黄毛丫头,《读者》是我最喜欢的杂志。节假日、双休日,路过书摊时,我会一口气买上几本,慢慢读,细细品,无须担心它的时效性。闲来无事时,我会找出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的'《读者》,随意翻开一篇,仿佛遇见一位老友,是那么熟悉、亲切,却又有以往不同的新鲜,真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者》中的故事篇幅短小,玲珑剔透,却醒人耳目,启人深思,充满了智慧与灵性,这也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吧。但《读者》却很俗。

俗在内容上。每一篇选登的文章都叙述了街头巷尾、司空见惯的市民生活,极少有大企业家、银行家等精英创业的坎坷经历,也没有大歌星、大影星的绯闻逸事。它那么地贴近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就像冬日午后,大伙儿围在小院里,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讲述着邻里间的真人真事及真情。

俗在读者本身。凡是念过几年书的人,都看得懂《读者》。《读者》里没有什么专业术语,也少见什么高深言论,只要念完小学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各自所需:或消磨了时间,或得到了启示,或心灵有了寄托,或精神得以升华。俗人雅士,层次不同,收获不同。

这么俗的一本杂志为何常年畅销不衰、为国人所推崇呢?我想,“大俗即大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越是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事物,它的生命之路就越宽广,它的生命轨迹就越长远。

《读者》读后感 篇3

当我买回一本《读者》,我都会品味着“卷首语”,我觉得,一本书的“卷首语”是不可缺少的,《读者》的每一篇“卷首语”都会告诉人们一个深深的道理,让你不容易忘记。

请耐心地听我把这个故事讲一遍。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的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的第七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角,一步步往上爬了。

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禁不住说:“一只小小的蚂蚁,这样执着顽强,真是百折不回啊!我现在遭到一点挫折,能气馁退缩吗?”他觉得自己应该振奋起来,来勇敢地面对他在生活中的.那些困难。第二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也禁不住说:“可怜的蚂蚁,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唉,可悲的蚂蚁!

一只小小的蚂蚁途径了7次失败都还不放弃,而让现在的我们呢?也许1次小小的挫折有可能会让我们放弃了以及整个人生,就比如一些高考失败的高中生吧!这是多么令人可悲的事啊。如果高考失败换做故事里的两个人的话,我相信他们绝对不会选择对人生放弃的,要么就去重考,要么就找工作,就从低层慢慢做起,再苦再累也会忍着。

这种精神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要心中有盏不灭的灯,生活就会展开新的出路和生机。

《读者》读后感 篇4

大家一定都看过很多图书,例如精彩纷呈的《三国演义》,充满想象的《西游记》,悲欢离合的《红楼梦》,我也读过很多书,今天来聊聊冰心先生的《寄小读者》。

全书共计29篇通讯,都采用了书信的写作形式。作者在每封信的'开头都用温柔的口吻问候小读者们,让人如沐春风,感到亲切和愉快。难以想象这些温暖的文字来自一位生病的人。在通讯二里,冰心先生提到一只小鼠,说它身体灵便,眼睛闪烁,姿态怡然,不同于我在其他书里读到的老鼠那样贼头贼脑,字里行间表达了她对动物和自然的喜爱之情。

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歌颂母爱,呼唤童真,咏叹大自然。她把母亲比作静美的月亮,用柔和的爱光抚慰自己孤寂的心灵。她把弟弟比作天上的星星,虽然弱小,却守望相助,相亲相爱。就连窗外的秋雨和玫瑰花香,都在无声地赞美自然母亲。

《寄小读者》是儿童文学大师冰心先生写给小读者们的爱的箴言,给予我们希望和力量。细细读来,每封信都用清丽的语言,典雅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纯洁美好的世界。在作者眼中,一朵花,一片云,一滴雨,一缕光都那么可爱。

当我合上这本书,脑海里依然浮现出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感谢冰心先生在孩子们心间播撒下善良、友爱、温暖、向上的种子。

《读者》读后感 篇5

我从前总觉得,只有小孩才有天真、可爱,而大人却从不会有这些东西。直到我阅读了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才对此有了不同的看法。

这本书是冰心奶奶在国外养病时,给小朋友写的零零星星的.信件和爱的箴言。冰心奶奶在国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新年,她将不能当面与之倾吐的话写在信上,寄给我们,我们将与她共同分忧;当冰心奶奶身体好转,在各地游山玩水时,她给我们写信,让我们与她共同在文字中欣赏美景,共同享受那一份快乐。我总觉得,冰心奶奶的年纪与我们相仿,她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共有那份天真,童趣,共有那银铃般的笑声,做着在大人看来幼稚的游戏,肆无忌惮地玩耍。

每当我学习松懈时,想到了冰心奶奶,她在信中写到,自己就是生病,也全然不顾护士的反对,每天坚持看书,写作,这种热爱学习的精神,使我惭愧,使我不禁拿起笔,捧起书,更努力地学习;当我犯了错误,不敢承认时,就想到了冰心奶奶一直都在信中教育我们一定要诚实,要勇于承认错误,身体就不由控制地走到妈妈面前,主动承认了错误……

记得冰心奶奶曾在信中说过:“有一件事,是我一直用以自傲的:就是我从前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冰心奶奶的这句话不仅仅希望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还无时无刻地鞭策我们要努力汲取知识,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冰心奶奶,您是我们永远的朋友,我们都是那个天真的小孩子!

《读者》读后感 篇6

这个暑假,我读了2一0世纪著名女作家————冰心写的《寄小读者》,深有感触。

这本书记录了冰心与小朋友及亲人的63次纸面通讯。冰心将她的喜怒哀乐写进了这本书,让我们感遭到了冰心的童心与天真。也将小朋友的可爱表现得活灵活现:“姐姐,你走了。我们想你的时候可以拿一条很长的'竹子,从我们的院子里直穿到对面你们的院子里,穿成一个孔穴,我们从那孔穴里,可以彼此看见。我看看别后你是不是胖了,或是瘦了。”这固然是不可能的,只是一个玩笑而已。但是在这段话中,显现出童真的纯洁。

在第一次通讯中,冰心写道:我是你们天真队里的一个落伍者——但是有一件事,是我常常引以为傲的:就是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还是一个小孩子。为着要保护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外一个世界时为止。我恳切地希望你们帮助我、提携我,我自己也要永久勉励着,做你们的一个最热忱、最虔诚的朋友!冰心一直是孩子们的朋友。冰心对小孩子的生活一0分向往,并通过《寄小读者》与小朋友建立了深深的友谊。

冰心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寄小读者》滋润着许许多多的大小读者。冰心的散文,将会和繁星相衬,与日月共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