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实习心得体会

知远网

2025-11-23心得

知远网整理的翻译实习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翻译实习心得体会 篇1

中国有一个汉语推广办公室,某两位中国老师通过这个机构获得了来日本一年的机会。

班主任高宫老师问我愿不愿意当翻译,这种好机会怎么能错过呢?!

4月28日下午5:02她们到达京都车站,我和学校国际部的松井老师开车去接她们。除了他们两位还有两位来自东京事务所的人,其中一位是翻译。不过说真的她不怎么样,连我都可以听懂并且能翻译出来的东西她都要思考一下,对她彻底无语。后来与松井老师交流的时候他说那个人的日语也很怪,不像日本人。难不成两门语言对她来说都不是母语?那实在是太厉害了。

总之有她的存在,从车站一直进到学校我基本上是一路没开口。

到了学校以后教中文的刘老师也被叫了过来,校长接见两位老师。这个会宾室我是第二次进来,上一次国际交流基金的'老师来的时候也进来了一次,柔软的沙发和地毯,专人上茶,怎么看怎么高级。国际情报科部长兼我的班主任的高宫老师发现有三位翻译在场,不停地看我,显出一副很无奈很抱歉的表情。之后校长所说的一番话由我和刘老师轮流翻译。微紧张。

随后领两位老师参观学校,这次就由我独当一面啦。句子都很简单,自我感觉翻译的还不错。

随后因为第二天是节假日而两位老师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就由松井老师以及学校事务处的三宅带着两位老师以及我熟悉了一下附近的环境。继续担任第一翻译。当天晚餐三宅老师请两位老师在BABYFACE吃了一顿,松井老师则把我送回家了。事后两位老师告诉我因为翻译不在,三宅利用他半生不熟的英语以及肢体语言请她们吃了一顿。插播一段,在会客室的时候讨论第三天带两位老师办各种手续的问题,正发愁刘老师有事而另一位中文老师吴老师请假,我当然自告奋勇说自己可以来喽,三宅老师还怕高宫老师不同意,专门跑过去打扰他和校长的谈话问这个问题。不一会儿就看到高官老师急匆匆得跑来问我愿不愿意,我说愿意,他把右手举到眉毛处行了个礼,说:“那就拜托你啦。”很亲切很信赖的语气,很可爱的表情。

第三天,也就是今天,我身着前天就挑好的衣服来到了学校。话说咱很成功地避开了牛仔裤等休闲服装,还让hostfamily帮忙参谋了一下,自我感觉很有翻译的味道,刘老师事情结束回到了学校,事务所的三宅老师便开着学校的商务用车载着我们四个开始往各地跑。事实证明虽然有一位在日本住了16年的老师在场,但我的存在还是很有用的。他一激动会分不清中文和日文,有时候会突然蹦出来一句日文,时不时还把关西方言的语气词加在句末。有时候两个人需要分两个窗口进行办理,一人配备一个翻译正好合适。本来想着午餐就在便利店解决,结果三宅老师请吃工作餐到餐厅大吃了一顿。之前一直与他没什么接触,今天才发现他是个特别细致特别幽默的人。他也表示现在的我和上一次见到的我也很不一样,日语也有很大进步,也很开朗。刘老师也对我的翻译给予高度评价,还是我的笑容让人看着心情就很好。然后发现这是自己的一个优势,这种场合会不自觉地笑,直到结束之后才发现脸几乎僵掉了……

总之这两天的工作自我感觉比较满意,不过同时也意识到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班主任说作为工资他以后还会带我去别的地方玩,继续期待着……

翻译实习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是20xx年2月10日,我在以琳翻译公司实习的最后一天。一个多月的实习经历让我收获良多。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职场规范,都有在学校里无法得到的感悟。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翻译,到以琳之后的主要工作也是翻译和校对,在专业上完全对口。原本以为凭我的翻译水平这份工作应该很容易上手,但经过实际工作才发现自己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

首先是格式问题。在这方面,我不但所知极为有限,连意识也很欠缺。学校里从未学过,我也一直以为翻译仅限于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但作为一种职业,这却远远不够。我们交给客户的应该是跟源文件各方面都一致的成品,而不是只转化了语言的半成品。比如一份幻灯片文件要我们翻译,那译稿应该是格式完全一致的幻灯片,而不是仅仅翻译了文字的word文档。

然后是行文规范问题。即便是纯文本文件,也有其行文规范,如字体、字号、行距以及标点符号运用等。这些内容我们在学校里做翻译练习并不如何重视,但对于专业翻译公司,这类细节问题就像公司的门面,门面不好,公司实力再强形象也会受损。

就是对翻译本身,我也有了新的`理解。我在学校里所学所练主要以文学为主,讲究翻译技巧,追求辞藻和句式变化等修辞手法。然而在公司,虽然也有文学方面的订单,但业务方面还是以科技和法律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为主。很多时候,客户需要的是一份表达清晰、行文简洁的译文,而非需要用心品味的文章。真正做翻译时,就需要以客户的要求为准,而不是信马游缰地行文。

以前我虽然有过一些兼职,但那些主要是课余时间赚取生活费,顺便了解社会的一种途径,工作本身对专业知识要求小,我也很少全心投入。但在以琳的实习不同,这家专业公司让我找到了真正步入社会的感觉。

翻译实习心得体会 篇3

说实话,让我翻译外国的言情小说真是个极大的挑战。我的语文水平本来就很有限,课后读得书也不多,所以写不出什么优美的句子。“翻译是门再创造”,以我那点文化水平,压根谈不上创造。有时候,就连我自己翻译出来的句子,我都看不懂。翻译得实在太拗口了,哪像一个中国人在说话。这时候,我想到了“异化”这个借口。其实,我那根本不能算“异化”,只是纯粹的字面上的翻译。

翻译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我的词汇量太匮乏了。几乎每句话里都有我不认识的单词,我没有想过自己去揣摩单词的意思,总是毫不犹豫地用有道翻译。结果,下次再遇到这个单词,我还是不知道它的意思。这是平时学习习惯的问题,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我觉得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汇是个好方法。买本词汇书,纯粹为背单词而背单词,这样也许事倍功半。

简单来说,翻译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输入→处理→输出。光我自己看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真正了解作品,并把作品用大家易于接受的文字表达出来。个人觉得,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虽然说要忠实于原文,但是那些不好的东西我们应该过滤掉。

要想学好外语,必须充分了解外国的文化。看那些经典名著是必须的,同时还要看一些美剧,多浏览China Daily/BBC/CNN。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必须持之以恒。就算没有老师督促着我去做,我也要主动去做,让这些事情变成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桩任务。

读一些中国优秀作品也很重要,多阅读,多思考,做个有涵养的人。很多的文学作品,字里行间还有更深刻的思想,粗略的读一遍是体会不出来的,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也读不出其中的含义。

这学期,老师要求我们阅读了《傲慢与偏见》,如果纯英文版的,我看得云里雾里。只有中英文对照版,我才会有耐心读完。可是,这样达到了阅读的效果吗?我对这部小说的最主要的了解还是来自中文版。看懂英文版的小说,是建立在我对这部小说十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我不但读了中文版小说,还看了《傲慢与偏见》这部电影)。

翻译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但是千万不能直接用翻译器。翻译器的水平大家有目共睹,机器翻译是不可取的,那译文只会使人越看越糊涂,而且我们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水平得不到提高。

这次翻译实习,我们是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分工合作。我意识到团队精神team work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只翻译其中的某几页,但是要想翻译,我们必须对整部小说充分了解,和组员多多交流别的章节的内容。其次,小说中的人名和地名,如果每个人都只按自己的理解翻译,那么翻译的结果将是五花八门,读者读起来将不知所云。

翻译实习心得体会 篇4

为了把我们所学的基本的英汉互译知识和方法全面地结合起来,院里给我们安排了翻译实习,使我们能相对忠实、准确、流畅地将各种文体进行英汉互译,以此提高自身翻译各种文本的实际能力。

在进行翻译实习的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我大脑中的知识及老师教给我们的基本翻译技巧,尽管如此,我在实际翻译时候还是碰到了很多问题。首先,词汇量的不充足使我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遇到阻碍,我不得不借助电脑,词典等工具查找出我所不能准确描述的关键词句。其次,是常用句型的缺乏也使得我在翻译过程中举步维艰。再次,就是对一些专有词汇的不熟悉还有一些国外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知识的匮乏也使得我的翻译工作进展的不太顺利。总之,我是在经过艰苦的“奋战”后才最终完成了本次的翻译实习任务。

通过这次的翻译实习,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英语相关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足,也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及语境英语句型的重要性,更让我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真理——没有理论知识肯定不行,但是光有理论知识而不通过实践来巩固旧知识和获得新知识更不行。任何事情和工作都不是夸夸其谈就能完成的和做好的。总之,在这次的翻译实习让我感触颇深也收获很大。我感受到了“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的真理;我感受到了做人要做个有心人,时时留意身边的大事小事,并随时积累知识(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的重要性;我还感受到必须“学以致用”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翻译实习心得体会 篇5

在谈具体的学习方法之前,我更愿意从学习德语的态度说起,虽然学习任何一样本领和技能都需要一种态度,但我个人认为,在学习德语之前和过程中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是格外必要的。

仅在新东方的课堂上,我就听到远不止一个学员在学习一段时间德语之后抱怨,德语实在太难了,实在太复杂了,以至于在后面的学习中会产生浮躁的情绪,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在学习态度上调整好心态所致。

《目标》第四册的最后一篇文章,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关于他学习德语的感受,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谁没有学过德语,谁就无法想象,这种语言有多么复杂。的确,在世界上除中文之外的语言中,最难学的应该是德语和阿拉伯语,但它们和博大精深的汉语比起来,其实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既然德语不是一门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的语言,因此,我觉得在学习德语前不妨通过各种渠道对这门语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已经下定决心要学习德语的话,那么重要的一点便是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喜欢投机取巧、那些害怕吃苦的人是不适合、也学不好德语的。而一旦开始了学习,便需要一丝不苟、勤奋严谨的学习态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用在德语学习上极其恰当。

比如,学习德语要跨过的`第一道关便是记住每个学到的名词的语法性,记住动词现在时变位的规则并灵活运用,而后还有不规则动词的第二分词,还有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的词尾变化等等,在这些阶段里,并不需要太多的所谓“智慧”,而更多地需要勤奋,需要切切实实地下功夫;经常听到一些学生抱怨德语单词,尤其是语法性不好记,或者说单词记了又忘,我觉得这都是功夫没有下到、浮躁的表现,因此我建议,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要在主观意识上耐下心来,戒骄戒躁,如果用西方的智慧来形容的话,就是要做好准备“沉下去”,真正用心地投入进去,锲而不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这样,当这种努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融会贯通,才能够最终“浮上来”,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翻译实习心得体会 篇6

成为一名高级口级工作人员是每一个英语专业学生的梦想。众所周知,口译工作在众多的英语相关类职业中都是最富有挑战性的,是对一个人中英语水平和临场应变能力要求都很严的职业。这次院里为我们安排的口译实习使我收获颇多。

通过这次的口译实习和平时的口译课程我们学到了许多的口译方法:

方法一:不断的自言自语自言自语对于训练外语的'流利程度是很有帮助的。由这种练习来形容眼前的每件事物,每天作十次以上这样的练习,将会发现,自己的外语流利了许多。在想到什么讲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情况下,磨练我们的语言表达力,跟时间的掌握齐头并进。在自言自语当中,控制自己的语流,让自己的脑神经细胞都能展开来,跟周遭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做口译时会紧张,往往就是语流掌握得不好。

方法二:阅读口(传)译:(sight translation)定义:一边看,一边翻译。一边看用甲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字,用乙文字的语言讲出来。

通过这次口译实习我深深感到积累知识的重要性。由于平时对各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解的还不够,基础知识也不是很扎实。口译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和锻炼。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反应能力,而且,在毅力、心智、和勇气上也锻炼了自己。让自己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能力。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口译实训,它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为我以后的学习做了引导,点明了方向,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定会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美好的天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