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读《童年》有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读《童年》有感 篇1
这次,我又看了一本书,说出来,你们一定都听说过它。它便是高尔基的著作《童年》。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人公是阿廖沙,他三岁丧父,母亲悲痛欲绝,带着他来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年轻时聪明上进、勤劳能干,年老时却残暴无情。一次,阿廖沙因为好奇把白色的餐布染成了蓝色,遭到了外祖父的一顿毒打,晕死过去,很多天都下不了床。然而这还不算最糟糕的,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贪婪恶毒,为争夺财产而大打出手。在这个家庭中,大家甚至会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
然而,这个家庭里却不全是坏人,阿廖沙的`好朋友茨冈尼克勤劳能干、善良淳朴、聪明活泼、热情乐观,还会在阿廖沙挨揍时奋不顾身地保护他。他教育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要成为一个爱祖国,将来为国家所用的人,他对阿廖沙人生观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正面唤起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烈向往。
除主人公阿廖沙以外,在这本书中出现得最多的人物就是外祖母了,她心地善良、宽厚仁慈、乐观坚定、聪明能干,她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她对待阿廖沙百般疼爱,常常为他讲故事;火灾时,她镇定自若地指挥救火,充满智慧……
虽然环境黑暗污浊、令人窒息,但阿廖沙没有被环境毁灭,反而出淤泥而不染,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苦难中走了出来,并逐渐成长为一个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为他人着想,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和生活的人……
我们现在的生活比阿廖沙好多了,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像阿廖沙一样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困难,做一个善良、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环境可以毁掉一个人,环境同样可以造就一个人,即使在一个可怕的环境中,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与追求,就不会失去光明。
读《童年》有感 篇2
这两天,我读了一本老师推荐的名著——《童年》。这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小说,我已经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经常因为看它而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小说的主人公是阿廖沙,他是一个可怜的孤儿,他住在外祖父家里。外祖父残暴、吝啬,两个舅舅自私、粗暴。只有他的外祖母爱他,每天给他讲故事。
当我读到“为了能生活下去,阿廖沙去捡破烂卖钱”时,我的'眼泪情不自禁流了下来,因为我的眼前仿佛看见瘦弱的阿廖沙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浑身脏兮兮的,顶着烈日,在臭臭烘烘的垃圾桶里翻捡着垃圾的样子。阿廖沙的日子可太难过了。与阿廖沙相比,我的生活多么幸福呀!我无忧无虑,没有烦恼,就像生活在蜜罐里。爸爸妈妈爱我,爷爷奶奶也疼我,还有可爱的小弟弟天天陪我玩。还有零花钱、好看的衣服、好用的文具。
我觉醒了,我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和幸福。我应该珍惜它们,并感谢为我创造这一切的父母。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你的心中有梦想,那么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多的痛苦也能承受,我相信,面前的困难和痛苦都是暂时的,一切将会过去的。
读《童年》有感 篇3
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把我的视线染成淡黄色那暖暖的阳光的气味带着童年的清香。
我的童年时光犹如花束,虽有些枯黄,但打开童年的盒子,里面仍旧装满了幸福的味道。手上拿着一本童年读着、读着,不时想到阿廖沙好可怜……
我怀着好奇的心读完高尔基写的这本书——《童年》。我看到了这卑鄙肮脏的小市民世界里,也有这美好善良的人民,我看到了“外祖母阿库米娜伊凡诺夫娜”的善良、勤劳、乐观、智慧的优秀品质,她的优秀品质熏陶了一个正在成长的正直少年阿廖沙。他——阿廖沙,鄙视小市民世界的自私贪婪野蛮残酷,同情不幸的人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憧憬,但我也看到了这个世界的腐朽、鄙陋,“外祖父卡希林”的暴力,恃强凌弱,没有亲情,唯利是图,吝啬……同时也看到了凶残的'舅舅,没有礼义廉耻薄情寡义……
阿廖沙生活在一个没有家庭温暖的气氛里,在这个家庭中只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为争夺财产而争吵打架,没有彼此关心爱护的家庭里,阿廖沙是孤单的,只有外祖母的疼爱,呵护着阿廖沙,让他感觉到了生活美好的一缕曙光……
这本书看完了,脑子里只有感叹!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萦绕着不同的色彩,它们彼此交织构成了一个看似简单而又缤纷的世界,就如阿廖沙,在成长之路中,品尝到了关爱,也目睹了这世界的状态。我们都生活在幸福美好的家庭里,或许生活是一场剧,我们总在平和演绎着各自的苍翠年华,我们不像阿廖沙那样有着这样鄙陋的家庭,我们的童年是美丽的。小时候有玩具玩,没有烦恼,有学上……这些事是阿廖沙在童年是所没有的待遇,我们的童年生活比阿廖沙过得好。我的童年时光犹如花茉,虽有些枯黄,但当我们打开这个童年的匣子,里面仍旧装满了幸福的味道,而阿廖沙的童年得天空是灰色的,当天空里仍然还有缕缕霞光,照耀着他,并告诉他要正直……
在童年的时光中,我们总站在富足得悯昔贫困,总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恶,总在五十步笑,百步后呼唤远离漠,总在血痕淡去后才会忙着计算生命的价值。对照一下阿廖沙,他是伟大的,他正义、善良……让我们是那样般的羞愧。
没美好的童年,别样的快乐,我们舞动着童年的色彩;我们的童年挂满了五彩斑斓的梦。繁花是春天的笑脸阳光是夏日的欢畅,童年是孩子们的色彩,阿廖沙是我们的骄傲。
读《童年》有感 篇4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
读完这书,我觉得我们太幸福了,有爸爸妈妈宠着,有明亮的教室上课,回家有大鱼大肉吃。要是有人欺负你的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而在高尔基那个年代,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根本就没人管。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里。5岁时,父亲病故了,生活就更加艰难了,他和妈妈住在外祖父家。由于家境贫寒,高尔基上学只好穿母亲和外祖父的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点惭愧。因为尽管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经常挑三拣四。
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捡破烂换钱,每逢不上学的时候,他一大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破纸片卖给废品加工。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比的收入,假如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着落。我们现在上学什么也不用担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美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学习呢?
捡破烂的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反而嘲笑他身上有“臭”味。我觉得不是高尔基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他们才显得有“臭”味。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催促自己学习的动力。他发奋学习、刻苦钻研,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
读完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童年应当是快乐的、幸福的、无忧无虑的,而不是痛苦中消磨的;童年时光是美好的,而不是悲惨的;阿辽沙的童年恰恰与我们相反,痛苦的、悲惨的、不快乐的,但他也有快乐的时光,比如听外婆讲故事就很快乐,非常知足。阿辽沙有些童年时光很黑暗、邪恶,但他追求光明和抗争黑暗的勇气,是他面对苦难人生充满坚强的力量。令我敬佩不已。
读《童年》有感 篇5
读《童年》有感 篇6
清风拂过,轻轻翻开书页,将我带入了《童年》的世界。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父亲病故,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开始,直至走向“人间”谋生的故事。
我羡慕阿廖沙有一个爱他、疼他的外祖母,也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因为他还有一群贪婪、自私、为钱而不择手段的舅舅,更有一个残暴的外祖父。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过早地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最难以忘记的,是在这种情境下的阿廖沙那种自力更生的`精神。阿廖沙与小伙伴们一起捡废品,虽然穷困贫乏,但他却仍然坚持下去,他靠自己的努力生活。
回想一下如今我们的生活:娇生惯养,锦衣玉食,个个不是大少爷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一点磕绊便大呼小叫,动不动就发脾气。我们现在的生活比阿廖沙不知要好多少倍,但我们却不知足:我们虽已是金枝玉叶,却永不停止索取;明明已经华衣贵食,却总想获取更多;本来已经是家庭中心,却不知适可而止。
人是一种贪婪的生物,若从小无人束缚,或父母一味纵容、溺爱,那很可怕。父母不能因不舍而不放手,应该让孩子独立成长,只要适时帮一把,大多时候,在一旁默默守护便好。我们也不能让父母过度保护,鹰本来就属于蓝天,不可能一辈子被护在手心。时间久了,小鹰长大了,却始终没有学会如何飞翔,这鹰便废了。
就如《童年》的结尾所道,让我们独立生存,为了以后,为了未来我们走向“人间”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