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大学学生实习心得(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大学学生实习心得 篇1
来到校园之后才发现我所理解的家校合作与老师眼中的家校合作还是很不一样的。我之前所理解的家校合作无非就是几个方面:
①家校合作的内容(学业、生活、基本日常等等)
②家校合作的方式(家委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
③家校合作的途径(微信群、QQ群、电话等)
这些都像是比较表面的对家校合作的“形式”的了解,到实习的时候,才发现家校合作的计划、实施、反馈,都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这包括了以下几个问题:
构建与家长对话的体系
不单单是对孩子基本信息的展示与任务的传递,老师注重的是怎么把一件事情沟通好,应该使用怎样的“家长话语”。
在实习中,坐在我旁边是一位新手教师,当她知道某一日家长们要集体与她进行讨论时,她还是非常紧张无措的。虽然与家长们可能年龄差不大,但是能事无巨细地传达班级和学生情况以达到家长的理解也是一门技术。
在与家长进行对话前,要有一个比较详尽的计划,使对话过程不至于陷入“冷场”状态和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班主任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一座桥梁。因此,学校传达的任务都是通过班主任来使家长们了解和熟悉的。但不同家庭的情况不同,不同家长的性格不同,一项任务的完成的.效率和速度也不同。
这个时候,班主任更不能过于着急以致情绪失控,而更应该多思考怎样实施一些别的方法帮助整个班级达到目标,充分调动所有家长的积极性。
这个时候就可以针对不同家长的特点,发挥长处,弥补缺憾。比如我的老师就在进行家庭情况统计工作时,发挥一些热心家长的主动性,互帮互助,使最后的任务顺利完成。
一些极端状况
当然,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发现一些极端例子,比如家长不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家长与家长之间产生矛盾和争吵以致影响到孩子之间的相处,家长对外传播学校的负面观点……
在这个时候,老师又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位置,需要谨慎思考和处理,寻找合适的办法去缓解矛盾,更有必要将情况告知学校。因此,做一名班主任不容易,不仅需要熟悉教学知识,还需要对社会学、心理学有一定的掌握。
大学学生实习心得 篇2
实习期间给我最大的教学心得的是有关师生关系方面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集合体,建立教师威信的方法也无明显的规律可循,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第一,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育和提高教师威信的基础。不严则无威。严格要求是对人尊重的最重要体现。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水平出发谨慎地提出要求,并严格加以督促,学生就会从中感到一股巨大的尊重的信赖,从而获得积极进步的激发力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也便成为其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人,而得到巨大的尊敬和爱戴。
第二,对学生的公正严明是教师获得威信的根本保证。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对学生的公正严明是真正人道主义的表现。公正严明是“孩子信任教师的基础”。如果能公正是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必然从中感到一种平等尊重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反之,如果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必然会破坏师生间的团结,妨碍教育工作的进行。作为教师公正的具体表现,是教师对赏罚的严明处理,如果教师以事实为依据,赏罚有据,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是公正的化身,从而得到普遍的尊重。
第三,教师以身作则是树立教师威信的道德行为保证。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对榜样的模仿和以赏罚方式进行的强化学习是儿童道德内化与品德形成的重要机制。一个教师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不仅是教师崇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外部表露,更是对学生无声的命令,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影响是极大的。
第四,对学生真挚的爱与信赖是培育和提高教师威信的重要心理保证。
总之,只有善于应用自己的智慧、品格、真诚的爱生情感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以自己的榜样和人格魅力去教育、感染学生,才会真正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真正的威信,从而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大学学生实习心得 篇3
上了一个月课之后,自己也亲身体会了当老师的艰辛。回想当初第一次正上讲台面对下面那么多学生的时候,还真有点不知所措。但现在想想也许是没充分准备的缘故,也许是第一次还没经验的缘故,整堂课下来我自己的感觉就是一团糟,当时真是对自己失望透了。
接下来的几周时间,分别听了指导老师及岗友的课,再加上每周四的公开课,自己确实学到了些技巧,平时上完课也做反思总结,请教别的有经验的教师,像优秀教师学习。指导老师去听我的课,顺便帮我助阵维持纪律,我虽是有备而上,但自我感觉也还不是很好。一堂课下来才知道:要抓住学生的心,维持好课堂纪律是多么不容易。此外,我觉得任务的设计也是一个特别要注意的环节,任务应该环环相扣,贯穿课堂的始终,因为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配合老师的教学。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还是存在不少缺陷的。首先,在讲授知识点时,没有突出重点、难点,过于追求学生的自主探索;其次,课堂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还有欠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自己往往还不够清醒,不能很好的处理;再次,自身心里状态也不是很好,站在讲台上,心里还是免不了会紧张,这些都会影响我整堂课的发挥。希望本周课堂上体现出来的不足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得到弥补!
对了,上周还申请了初三班的副班主任,辅导班主任管理班级,平时开班会,我都会去旁听,学习老师如何在班会上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小常识,平时课间操,我也都会去跟着他们跑,这样既能管理好跑操时的'秩序,又能让他们有安全感,有老师陪着的话,会更有激情,苗老师告诉我说班级管理要从细节开始,首先是班里的卫生及桌椅的位置,课下多去班里看看,观察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个别调皮的学生要耐心教导。
这周学校进行第一次月考,周四周五两天,因为我任初二地理和初三化学,所以年级组给我安排周四监考初三,周五监考初二,也参加了阅卷。以前都只是猜测教师这个职业的神秘性,当正真站在这个岗位上时,才觉得平时看起来很轻松的教学其实一点也不简单,就拿监考这件事来说吧,我监考的考场都是差生,所以就安排了我一个人去,全场两个老师的活,都需要我自己独自完成,自己拿卷子,开门发卷子,站一天,全程站着,晚上一挨床就睡着,监考真的很累,判卷子也累,每道题都要仔细看,尽量给学生找得分点,也有好多空白卷,有些也看到了学生的努力,很欣慰。
这一周,感叹颇多,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感受到和学生的合作,感受到曾经老师的含辛茹苦,感受到学生的好学。
大学学生实习心得 篇4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实习生活已经过去了快四个月的时间了,之前来到这里还以为时间会很长,没想到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其实想想还真的有点舍不得了。因为和学生熟了,所以舍不得我教的那个班的学生,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实习是大学进入社会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大学生到从业者一个非常好的.过度阶段,更是大学生培养自身工作能力的磨刀石,在刘田庄中学实习的这一段日子,我收起了在大学的慵懒和散漫,多的是谨慎和责任。一转眼实习生活过去了,回首最大的感受:收获和喜悦。这短短的实习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回忆,因为他们使我的自身价值得到了提高。
通过此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更本学不到的东西,仿佛自己一下子成熟了,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学习的意义,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真谛。明白人世间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勇敢去面对人生中的每个驿站!这让我清楚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让我认识到了教学工作应支持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和虚心求教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总代表地去思考,多听别人的建议,不要太过急燥,要对自己所做事去负责,不要轻易的去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去兑现。
大学学生实习心得 篇5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们来韶关顶岗实习已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我尝试了工厂经历,学会了适应环境、自主学习、主动交流、做好自己的工作。
学会适应环境
刚来到韶关,不太适应这里的气候,时冷时热;湖南人都喜欢吃辣,而这边的菜味总是很淡,很多店都不会为顾客准备辣的,没吃好没什么,克服就是,我想我也不是娇娇女。在这里我们不再像在学校,身边都是同龄人,我们开始天天和一些年长的阿姨们交流。现在,过去一个月了,我发现自己现在什么都还好。
自主学习
我做马达性能检测工位,这个工位相对于其他工位来说,要学的东西多一点,不同的马达故障放到不同的盒子里,一开始我就学着看十几种马达故障的波形和名称,还要用手指压住马达转轴看有无刻花、弯芯、杂音。最难辨的'是杂音,杂音不能听出来,而要用手指感觉是否有那种碰碎的震动,一开始我都辨不出来,有些马达本来运转起来就有震动的,经过三天的琢磨,不懂就问问旁边的阿姨,小小的辨杂音和震动就难不倒我了。
主动交流
我对马达生产线很是好奇,可我一直在马达性能检测这个工位,于是我在工作之余,经常跑到同学那去看看,看那些机器干嘛用的、怎么用。并经常和检查员、班长、组长交流,从而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做好自己的工作
虽然我们做的都是看似简单的事,但我们工作之中认真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认真、踏实,我们才能将自己的任何一件工作做好,而不管做什么,只要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通过实习,我感受了、适应了、体验了、懂得了许多新的事。我想,以后,要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大学学生实习心得 篇6
请客吃饭在我的世界里,一直是有着很和谐的画面:主人盛情邀请,客人欣然赴约;请客方花很多时间准备丰盛的晚餐,赴约方呢,则会无限憧憬着一顿免费的晚餐,然后寻思着带份合适的礼物,有可能是不可多得的野味,也可能是珍藏很久的红酒,还可能就什么都没有两手空空就来了。我记忆中的请客吃饭的对象是熟透了的人,亲戚或者朋友,至少不会是陌生人,更不会是为了追求轻松闲适之外的目的。
实习生活到今天是第十天了,我跟着班主任被请吃了两顿饭。饭桌上不仅没有我想象的轻松,那营造出的和谐和尽兴怎么看都让我觉得别扭。可能从一开始,我就没有办法接受那条被请吃饭的理由:为了让老师照顾自己的孩子。
老师的职责不就是将走进学校的`学生教育成人吗?基于这种认识的话,接受了那些家长的请客吃饭难道不是与此同时接受了家长对我们师德的怀疑吗?若果真我有了小孩,这样的接受请客吃饭的老师,我还敢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他培养吗?我们时时刻刻教育学生应该公平公正,如果只是因为吃了哪家的饭,就格外照顾那些学生,对其他的学生公平吗?我们一直跟学生强调,应该做一个正直的人,怎样算正直呢?接受走后门算吗?收受礼品算吗?
第一次吃完饭之后,我很忐忑,觉得自己的某些原则都要被打破了。老师说晚上跟他一起吃饭的时候,我简简单单的以为是学校为我们实习生准备的接风宴。我自忖这些日子以来我没有对不起实习组的荣誉,改作业守自习也很认真,心安理得的去赴宴了。可我见到的除了我的指导老师都是陌生人,看得出来老师之前也不认识他们,我不知道这个饭局是干嘛用的。加上语言不通,我只能通过察言观色来了解他们的谈话内容。战战兢兢的度过了两个小时的聚餐时间,我判断出来的结果是,有一个人请老师和学校领导吃饭,为的是将自己的女儿放到他们学校去教书,内心深处渐渐明白走后门说的应该就是这么回事了。直到第二天,我在发作业本的时候,偶然在作业本的扉页上看到了一个昨天晚宴上多次提到的人的名字,才知道那顿饭的目的原不过是家长为了让老师照顾自己的孩子请客吃饭。
我很失望,对自己很失望,觉得参加那样的聚餐简直就是对教师的侮辱。可是当第二次聚餐出现的时候,我还是应邀前往了。在我已经知道性质跟第一次一样的前提下,我还是去了,后来,我是这么跟自己说的:如果我不去,我指导老师会怎样看我呢?他会不会觉得我在故意显出不好的情绪呢?反正已经有了第一次了,多一次少一次又能怎样呢!等我可以自己做主的时候,应该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说不了吧!突然就想到了《私人定制》,不是每个赃官生来就是赃官的,他们也曾经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也被教导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知道做人应该正直公平,最终导致他会变成赃官的除了自己或多或少的欲望,还有那个无形的看不见的大手叫做现实。这个社会诱惑太多,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这个世界陷阱也很多,不管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一步步地,我们就陷进去了,在权力和欲望的顶端,忘记了自己该有个底线。
我常常被教导当我不能改变的世界的时候,改变自己。现在的我改变不了世界,也不想被世界抛弃,更不想将自己改得面目全非,因为除了那句话,我还信奉着另外一句话:不要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模样!
应该会有很多阳奉阴违的吧,那就算我自私,那最后一道家园防线,我留给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