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苦菜花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苦菜花读后感 篇1
熬过闷热的伏天,终于迎来凉爽的夜晚。窗外传来阵阵的蛐鸣声,大人和孩子们的嘻笑声,给这宁静的夏夜增添了几分情趣。捧一本《苦菜花》,思绪重回那个苦难的年代,鬼子火烧村庄,七子夫妻拉响手榴弹,花子夫妻掩护王德海,幔子被吊起来灌辣椒水,母亲被坐老虎凳……这一幕幕让我的心紧紧地揪起,也被书中人物的精神所震撼,感动得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母亲没有名字,是贫农仁义的妻子,是5个孩子的母亲。她有着美丽的容颜,却被生活折磨得蓬头垢面,因为她生活在那个被压迫的年代。农民没有土地,要受地主的欺凌;日本侵华,要受鬼子的“大扫荡”。当王唯一地主把发霉的麦子发给村民吃时,他就没有了良心;当日本人把柱子怀孕5个月的媳妇摧残致死是,他们就成了畜牲。母亲意识到人民要真正当家作主,就得让自己变得强大,就得推翻这个万恶的旧社会。里约奥运会上,我看到了中国运动健儿奋力拼博的场景,每一块奖牌背后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因为他们知道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真正当家作主。
母亲是一名深明大义的母亲。女儿娟子要当妇救会的会长,遭到受封建思想侵蚀四叔的`训斥,是母亲以宽容之心为女儿争取男女平等的权利。当儿子德强因参军年纪小被拒绝时,是母亲去求姜德海同意,在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母亲选择维护人民的利益;当花子要和丈夫离婚嫁给老起时,是母亲挺身而出去区里为花子请愿,最终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当被王柬芝出卖,被日本人逼问兵工厂的下落时,皮鞭的抽打,烙铁的焦烫,钢针的穿透……严刑拷打都没有让这位母亲屈服。当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年仅5岁的女儿被折磨致死,她的内心是自责的,为自己没有保护好女儿而羞愧;她的内心是挣扎的,是选择自己的家人的生死,还是全天下的穷苦百姓命运?她的内心是痛苦的,天下哪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母亲;她是内心是愤怒的,侵略者侵我河山,杀我同胞,个人的安危就算得了什么?这位深明大义的母亲,最终把敌人引入了地雷区,决定以最后之力为抗日做贡献,决定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位母亲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个中国母亲的写照,正因为有了这样伟大、善良、坚强、勇敢的母亲,我们才能看到每个中华儿女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奋斗。
母亲是一位幸福的母亲。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她看到了日本人被赶出了中国,看到“红旗那艳丽血红的光芒,向四外普射开来!”她看到了自己的孩子结婚,看到了自己的后代膝下环绕,“她尝到了苦菜根清凉可口的苦味,嗅到苦菜花的馨香。”
合上这本书,我怅然所思。如今的孩子,生活在这么一个幸福的年代,他们不知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被宠爱包围着,他们是那么的无忧无虑。我是一名老师,我也是一名母亲,当我和我的孩子们讲幔子临死时那感人的话语,“我不哭,我要像哥姐姐一样打鬼子。”当我和他们讲仁义嫂受刑时的顽强不屈,大义凛然……他们会想些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他们会懂得珍惜生活吗?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少年,少年强则国强,我忽然觉得自己肩上的任务好重好重。一场小雨悄然而至,小区里散步的人纷纷小跑,片刻过后,我又重新听到蛐蛐那清脆的歌声,那喜悦之声清凉了我的生命,不觉拨动心中快乐之弦,整个夏夜更加让人迷恋。感谢那些为新中国成立无私献的人们,向先辈们致敬!
苦菜花读后感 篇2
这个假期,我读了许多课外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红色经典图书——《苦菜花》了。
这本书主要是讲一位革命母亲的故事。一个平凡的妇人,通过积极投身村里的抗日斗争,逐渐成为了一名革命母亲。在斗争的过程中,她懂得了如何在血雨腥风中发光发热,懂得了只有拿起枪杆子进行不屈斗争才有取得胜利的真理。
小说主人公仁义嫂的.革命道路是曲折的。大儿子为保护其他战士而英勇牺牲。遭到汉奸迫害,未来的儿媳不幸牺牲,最后自己也被捕。在刽子手毒辣酷刑下始终没有掉下眼泪的大娘,看着自己的小女儿惨死在自己怀里,她泪如雨下。还有什么比眼瞅着自己心爱的小女儿的生命从指缝间流失更为悲惨呢?可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强忍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发誓与敌人抗争到底。酷刑,摧毁不了她钢铁般的革命意志;残杀,只能激起她心底更强烈的仇恨。面对敌人的拷打,她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丝屈服,严守兵工厂下落,最终把敌人引向事先布好的地雷阵,把他们埋葬了。
这时的母亲,慈爱心肠和革命意志已经升华到了一种崭新的境界,她俨然已是一个伟大的战士。
在抗日根据地,像仁义嫂这样不屈不挠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战士比比皆是。想到七子的英雄事迹,仍会让我潸然泪下,他是个好汉,宁死不屈。他因伤未能和乡亲们一起转移,被王柬芝出卖,敌人想活捉他。他面临着即将被捕的危险时刻,把最后一颗手榴弹留给了自己和妻子。
在严酷的斗争中,面临生与死、革命与个人的决择关头,真正的革命战士总是舍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来维护党和革命的利益。
我常常被书中那些为革命事业而战斗、把自己生命抛在脑后的英雄人物感动地热泪盈眶,为他们所承受的折磨、牺牲而伤心。他们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苦菜花读后感 篇3
合上《苦菜花》这本书,母亲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不断地徘徊。
母亲一家都是抗日英雄,而母亲这位慈祥坚强的女人,在面临血与泪的残酷斗争时,将自己和骨肉奉献给了革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令人钦佩,最令人心碎的一幕是母亲的小女儿嫚子被那些衣冠禽兽害死。为了不让兵工厂被敌人发现,母亲用女儿的命换来了革命的胜利。哪一个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看着无情的皮鞭抽打在女儿的身上,母亲生不如死。她的`大义之举用幼嫩的生命换来了国家的利益,而她却背负了失去爱女的痛苦,她那衰老的身躯一次次的被摧垮,她的精神也一次次的崩溃。但即便如此,这个坚强的女人也挺了过来,因为她坚信终有一天革命会胜利。孩子结束了她鲜活的生命,但同时一种生命却在迸发出它旺盛的活力,那就是人民的信念,如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信念像是灯塔,为渔夫指引方向;信念像是路灯,为幽暗的小路照出一丝光明;信念像是小船,带你渡上成功的海岸。
2008年,汶川地震,巨大的轰鸣过后,整个城市化为一片废墟,地震后一个月,在废墟中还有幸存者。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有如此强的求生欲呢?有幸存者说:“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活下去!”这个信念拯救了他的生命。这种信念,也拯救了灾区无数条生命。同样是在生死边缘,有人就失去了信念,与死神拥抱。曾经有人在氧气充足的冰柜车中冻死,只因为他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
竹笋总是想长成高耸入云的翠竹;喷泉总想喷出又高又优美的弧线;小草总想像大树那样高大茂盛,而我们唯有的信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信念就像一只鸟儿,在黎明前,大地仍处于黑暗的时候,它感受到了光明,唱出了歌。在人生坎坷的旅途中,有人迷失了自我,信念坚定了他们决心,燃起了希望的灯火。
苦菜花读后感 篇4
《苦菜花》是我读的所有书中印象最深的一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冯大娘一家以及山中的村民用他们的智慧、勇敢与奉献抗日的故事。在这本书里有一位这样的母亲,她宁死不屈,就算受酷刑、杀亲人,也不说出党的秘密;她还有一位女儿,她舍小家、为大家,就算受尽苦难也要加入革命的队伍;她又有乡亲们,他们有勇有谋,钻深林,冒弹雨,把敌人消灭在第一防线……她让我们在一个平凡母亲的身上看见了不平凡的一面!她是五个孩子的'妈妈,也是许多八路军的妈妈。这本书仿佛也在这时洋溢着苦菜花又甜又香的芬芳……一粒种子要经历百年的风侵雨蚀,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朵花儿要有奋斗的血汗浇灌,才能绽放惊艳的芳容。革命战士和烈士们用血汗浇筑起来的胜利之花——苦菜花将永远绽放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做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以抗战英雄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学习拥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学习拥有为祖国而奋斗的。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才能有所成就,为祖国贡献力量!相信我们一定会为祖国的强大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苦菜花读后感 篇5
上学期,老师就告诉我们学校开展了“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让我们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多阅读红色书籍。
开始时,我不懂什么是“红色书籍”,老师解释是有关中国革命题材的书籍。我一听就没有太多的兴趣,觉得中国革命题材的书不符合我们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那个时代的故事也是我们这代孩子没法理解的。但在老师给我们讲了几个革命故事之后,我内心有些小激动,故事里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感染了我。于是我决定要认真地阅读妈妈给我找来的那些红色书籍。当我读过几本后,我已经改变了原来对红色书籍的看法。这些书让我在岁月长河中逆流而上,回到了抗战期间的中国,了解了祖国的那段历史,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中国的和平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尤其读了《苦菜花》这本书后,让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苦菜花》主要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位普通的母亲冯大娘,在丈夫被地主逼死,大儿子离家出走之后,转变思想,参加了革命,积极抵抗日寇的故事,书中还描写了很多深受日寇迫害的老百姓在八路军的帮助和带动下,拿起武器、对抗敌人的情节。我特别崇拜冯大娘这位普通但令人感动的母亲。她做军鞋关怀八路军战士;她亲眼目睹家人被日本人杀害也坚决不说出八路军的.秘密:她忍受着严刑毒打,把敌人引到雷区,保住兵工厂……
看着看着,我不禁被冯大娘的行为感动,被她的爱国精神所震撼,更加敬佩她从一位普通母亲到革命战士的转变。通过这次读书活动,我了解到在那个时代里,有很多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对敌人满是仇恨,对亲人同胞却充满深情。他们勇敢地反击敌人,保卫家园,甚至不惜献出生命。正是他们的奋斗和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的小学生,也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应该以抗战英雄、革命先烈为榜样,学习他们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精神,学习他们为祖国甘于献身的英雄气概,我们会好好学习,不断进步,长大后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苦菜花读后感 篇6
有一位母亲,她宁死不屈,就算受酷刑、灭亲人,也不能让她说出共产党的秘密;有一位女儿,她深明大义,舍小家、为大家,受尽苦难也要加入革命的队伍;有一群战士,他们有勇有谋,钻深林,冒弹雨,把敌人消灭在第一防线……他们串起了一个抗日战争解放地区的“苦”故事。一个“苦”字,贯穿《苦菜花》全文;一个“苦”字,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有了苦,才有甜。有了苦,才有甜;没有苦,哪能使甜成为甜?书中的一朵朵“苦菜花”,就是在经过艰苦的抗日斗争后,才换来了甜蜜的幸福生活。
同样,一粒种子要经历百年的风侵雨蚀,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朵花儿要有奋斗的血汗浇灌,才能绽放惊艳的芳容。我们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也是如此。每一样知识的学习虽苦,但学会之后的快乐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有了刻苦的学习,才能有将来的'甜蜜生活。
“十年寒窗,十年苦读”,在长时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吃苦精神。要像梅,凌霜斗雪,自有扑鼻清香;要像蝶,破茧而出,才有如霓羽衣。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才能有所出息,有所成就,才能拥有更多的快乐。虽然能吃苦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什么家什么家,但所有的人才都是能吃苦的。
吃苦精神是成才的首要条件。君请看,那些体育健将、歌手影星们,哪一个不是经过刻苦的训练才成才成名的?冬天,我们正在暖和的房子里吃着零食,看着电视;有的影人却要在冰天雪地之中拍摄电影,浑身冻得直发抖还得装作若无其事;有的体育健儿却在冰冷刺骨的寒水中游泳,一个来回又一个来回不知疲倦……夏天,我们开着空调,吃着冰棍,他们却在在烈日的曝晒下忍受四十几度的高温,汗流浃背也全然不顾……君请看,那些企业枭雄、商界精英们,哪一个不是经过重重奋斗才拥有如今的事业的?香港首富李嘉诚,曾几次面临破产的险境,但他以诚信为桨,以智慧为帆,一次又一次转败为胜。“联想之父”柳传志,在事业最黑暗、最混沌的时候,心中仍然充满着对光明的向往。他领着联想人不断创新、前进、突破,终于缔造了中国IT业的神话……君请看,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哪一个不是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呢?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一家付出了血的代价:弟弟炸死,父亲残疾,自己终身未婚,饱受各种病痛的折磨。
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经典之作。司马迁身受酷刑,发愤写史书;曹雪芹朱门衰落,寒毫著《红楼》……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我们小学生也是一样。有了苦,才有甜;有了辛勤的努力,才有甘甜的硕果,才有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