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篇1
生佑子的时候我的年龄已经接近高龄产妇了,相对稀里糊涂就当了妈妈的那些年轻妈妈们,我也算是做好了相对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我的“四脚吞金兽”,心理、精力、财力无一不竭尽所能。我抱她在怀的时候是那么可爱,咿咿呀呀,我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属于母亲的笑容,即便面临那可怕的两岁,我也算很淡定的面对她自我意识萌发时期的各种闹人、发脾气,“这是我的”“我不跟他玩了”“哼,不行”……
但是这半年多来,随着佑子情感世界的丰富,她看懂了光头强和小猪佩奇,深陷其中,因为看电视的时长我们开始斗智斗勇,鬼哭狼叫;早教分离课上明明自己就可以上的很好,却非要让我坐在教室的角落陪她一起, 稍加离开就撒泼打滚;还有睡觉前的各种要求…面对这些场景, 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我就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安抚她,结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发脾气,会纵容,还会不理她。听到樊登在这本书中对父母管教孩子的常见误区分析,我格外震惊,控制性父母、放任型父母和轻视、低估、否定孩子感受的父母……这些雷我全都踩过。我是在自责中认真听完了樊登的讲解,又买来了纸质版。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将自己在幼儿园多年的专业经验与育儿心得融合在一起,正式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概念。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可能父母也不会。情感引导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这种情绪叫做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学会结交新朋友。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播下种子—-观察和判断—-聆听—-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在这五个环节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我们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判断孩子的感受,恰恰忽略了孩子对某件事情某个事物的体验,自以为是的时候还会觉得孩子是在不听话。这本书让我深深明白情感引导的本质是尊重、理解孩子,静下心来、蹲下身来听孩子说,感受孩子的感受,给予她无条件的爱,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
世间所有的职业都会有岗前培训,唯独怎么做父母我们没有经过任何考核和岗位培训,感谢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自己在对待孩子上的不足,也感谢有这么一个小人让我参与她的成长,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篇2
最近看了一本幼儿教育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里面有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是否知道,你本人,没错,就是你!比任何玩具都更让孩子喜欢和着迷呢?孩子们并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你!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重视,需要和父母单独相处而不被打扰的时间,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亲密关系!
看完这书之后内心充满了感动。记得书中提到: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不是在她做错事的时候,而是她做对事的时候。情感引导的五个步骤为:播下种子、观察和判断、聆听、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情。告诉他正确的方法,首先用情感引导他,固定他的习惯。比如,宝宝玩完玩具后,知道把玩具收起来,这时候你要鼓励宝宝并且赞美他,告诉他这样做是对的也是好的,要坚持!以后每次玩玩具后都要把玩具收起来。让他养成好的习惯。其次学会试着去感受体会宝宝的情感!相信有很多家长跟我一样,宝宝摔倒了或是碰着了会一把抱起宝宝说:“乖,不疼,没事啊。”其实这句话很伤宝宝的心。因为你没有体会出宝宝的情感!宝宝确实很疼,你却说不疼,宝宝会觉得你根本不在乎他的情感!当宝宝摔倒或碰着时你应该关切的问宝宝:摔着哪里了吗?哪里疼?妈妈知道你摔着了肯定很疼,妈妈做点什么能帮你减轻疼痛呢?宝宝听到这话,心里肯定有所触动,因为你在乎他的感受,也能体会她的感受!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就像这本书后记所写的'那样:育儿之路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学习和改进,任何时候改善亲子关系都不晚。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够心想事成,因此,请伸出你关爱的双手,给予他们温柔的指引,并认真地看待孩子的情感,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朋友、最好的玩具!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篇3
可乐的童年,到目前为止,都很幸福,爸爸妈妈一直都在身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太太(小雨的奶奶)都十分宠爱。如众星拱月般的被照顾着。
但随着可乐展现出越来越多的个性行为,如何管教可乐成为了我和小雨的问题。可乐有时不愿意穿衣服,有时用手和脚站起来要前滚翻,有时摸插座,经常要光脚在地上玩(东北天冷地上瓷砖凉,被我们禁止)。因为还不会说话,我们沟通不畅,常常哪里有危险,哪些事我们不让做,可乐就偏偏去做。不让做就撒泼,不高兴,用手掌拍地面,让我联想到在我们去澳门逛商场时,偶遇一个在地上打滚的熊孩子,当时我俩就想我们的孩子以后可不能这样。我俩知道不能强硬的管孩子,也不应该硬管,但也没有太多办法,所以就去买了一些书,希望能找到答案。
第一本书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书内容不难理解,就是用情感引导孩子,与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想法,也让孩子理解你为什么这样要求。书中很多实际案例,非常有借鉴意义。最简单一个话术是当孩子出现状况,而你觉得不妥。首先与孩子沟通孩子为什么这么做,然后给孩子提供选择,而不是直接让孩子怎样怎样做。
可乐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的性格,有很多我的影子,比如谨慎,我们分析这也是可乐现在还不会走路的原因,可乐不愿意走,知道可能摔倒,不会走也不耽误玩和做想做的事情。这样想,可乐真没啥动力学习走路。还有倔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手里拿危险物品时,我们只能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拿走,硬抢你有时候都抢不过可乐,硬抢成功的话,不说他生气,过一会儿他还能想起来,再把东西拿起来,小朋友的.记忆力特别好。
全文最喜欢的一句话“父母同样会犯错,但孩子生来具有同情心和宽容心,他们会竭尽全力的帮你”,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共同成长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作者也会有工作繁忙,很累,脾气不好的时候,作者夫妻会相互提醒对方,也会制作“同情”手环,时刻提醒自己同情孩子的感受,我也将这“同情”放到了我手机的息屏显示。
书中重点内容都被我标红了,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做父母是一辈子的事,至少可乐上学前,还要总翻这本书。
但是书也有没讲到的内容,小可乐现在心智成熟了许多,但是语言能力没跟上,如何有效沟通和管教,希望在下一本书找到答案。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篇4
这本书是我家里人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去年我在樊登读书APP听过此书,最近有时间才拿起来系统的读了一遍,感觉阅读这样纸质版图书与听来的讲书就是不太一样,这样书拿到手里有质感,能够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这本书主要解决幼儿情感上的问题,情感引导着行为,想让孩子有个好行为,就需要让孩子有个好的情感,刚开始阅读时我是一边陪读小女儿一边阅读,讲解情感引导是什么以及情感引导的重要性,我觉得非常有利于抑制陪读家长对孩子发火,想想我们对培养孩子目标,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坚强、合作、善于调节自己情绪的孩子,所以我们都要在孩子身边做到,父母的行为直接对孩子起到示范性的作用,正所谓身教大于言教。
我自己的情感引导事例
我自认为这点上我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大女儿很小时我们就约定好逛超市时,她每次只能自己挑选一个喜欢的物品,现在小女儿虽然有时为此而磨叽、哭闹,但我一直都比较严格遵守事前的约定。总结来说就是提前播下情感引导的种子,过程给予孩子关注,即使遇到孩子情绪失控也坚持不发火,温和而坚定地态度聆听孩子,给予同情并不是立刻满足孩子的愿望。
由于工作原因有时我需要带着孩子外出谈事,我都会提前跟孩子讲好,今天我们会见到几个人,他们和我在谈什么重要的工作,需要孩子配合到做什么,如果她不配合会有什么影响,我也会把我的困难讲给她,比如家里无人看她,我也知道这样大人谈事对于来说有些枯燥,提前给她做选择题,让她自己选择跟着我外出谈事,还是去选择别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选择跟着我,然后我会再询问孩子我谈事她可以做什么?比如在家里带些玩具或和画纸,一起想办法安排好我与成人说话时她的时间,另外在过程中我会时不时关注她的行为,看看她有啥需要,比如我会主动提醒她喝水,一般情况下我也会买些食品让她一边安静的吃美食。
育儿是世间唯一无法辞掉的工作,作为父母给孩子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在育儿过程中也是作为父母自我成长良好的机会,让我们结婚时往往都不成熟,我们都一直生活在自己父母身边,只有成立自己小家庭生育子女后,我们才慢慢学着为养家糊口承担起责任,为他人的未来着想,作为父母我们要全面的`认知自己及家庭,我常说不要求自己成为100分好妈妈,正如我从来不要求孩子考100分一样,我们都需要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善越来越好。
本书后半部分主要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情感引导步骤:婴儿期:开始种下亲密基因;2-3岁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4-7岁的孩子保持亲密关系;每个年龄阶段不同需要解决情感问题不同,父母用不用方法引导孩子接受不同的情感规则。
情感引导的本质就是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以此来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让孩子学会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亲密的关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家庭中所有温暖和快乐的源泉,愿我们都一直幸福下去!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篇5
“孩子成长的机会只有一次”做为孩子的父母感觉责任重大。所以我也常常读一些关于教育方面的书。最近看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觉得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情感引导式教育”对于我们做父母的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给予了非常好的建议与解答。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父母是孩子的首位老师,孩子的世界天空是湛蓝的,还是灰暗的,是由父母决定的.。父母只有了解自己,能够认识自己的情绪,会很好的表达自己才能够帮助孩子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反思自己做为孩子的母亲,常常因为工作压力,或者一些不开心的事经常会吼孩子,偶尔还会打孩子体罚孩子。通过读这本书我知道,我的这些不良情绪不应该由孩子来承担。不应该做控制性父母,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孩子做朋友,融入孩子的世界,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辨认情感,并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育儿之旅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学习和改进。育儿既是育己。所以我们做为父母应多读一些如《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样育儿方面的好书。只要我们愿意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方式引导孩子,不仅仅是帮助了孩子,更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篇6
什么是情感引导?文中告诉我们,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我认为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对待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情感引导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这种情绪叫做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书中指出情感引导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表达顺畅,减少发脾气的现象;促进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让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让孩子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等等。因此我们在情感引导式教育中,我们老师首先要做到要多问、巧谈、善观,先问学生有什么打算,学生上存在哪些问题,兴趣与爱好是什么等等。再问家长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还要主动与其他科任教师了解,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为顺利地开展工作准备。巧谈,选择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深处,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善观,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需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本质,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
在情感引导教育中,我们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且适度放大学生的发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表扬,使学生喜欢老师,喜欢学习,在学习中更自觉。教师对学生鼓励越多,学生就越自信,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惩罚与奖励其实都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惩罚或者一句不恰当的话也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打击他的上进心,甚至影响他一生的成长。
而奖励在开始时可能会为孩子定目标,光荣榜和激励榜会让孩子感受到外部的压力,而只有当孩子发自内心想要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他们才会有成功的愿望。一旦孩子习惯了奖励,他们会试图取悦别人或者获得外在的肯定。奖励其实等同于惩罚,因为孩子们只有顺从才能获得奖励,否则就一无所获,这会让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从真诚交流变成了相互操纵,会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埋下谎言和操纵的祸根。因此,不要简单的说你真棒。要告诉他现在的这种感觉就叫做成就感,很开心吧,你刚才的就叫有毅力,有毅力很重要啊。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呢,要多问问孩子的感觉,引导孩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表达能力对于之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要让他们习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怎样的情绪,表达出来就是释放的过程,对孩子今后的路起着很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