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读《史记》有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读《史记》有感 篇1
“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大文豪鲁迅对《史记》这一经典名著的称赞,《史记》无愧与这个称赞。中华上下五千年,一共二十六史。《史记》正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史书中的地位无可替代,而太史公司马迁也因这本书而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史记》主要描述了从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及其生动地描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这其中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有破釜沉舟,一代英雄项羽;有统一六国,功大于过的秦始皇;还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他们都仿佛出此刻了我的眼前,太史公极高的文学素养让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不禁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就像回到了那段沧桑的历史中。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多少英雄逝去。在《史记》中,我最敬佩,也最印象深刻的一对人物,正是廉颇和蔺相如。刚开始时,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下了大功。廉颇认为他只是呈口舌之利而已,居然地位比自己高,所以很是不服,蔺相如怕和他产生矛盾,就总是躲着他。之后,廉颇明白了蔺相如的良苦用心,就背上荆条,向他请罪。他们最终成了好朋友。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负荆请罪的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仅仅感慨万千:如果蔺相如没有让着廉颇,而是跟他争斗,廉颇如果没有知错就改,而是顾及面子,不像蔺相如认错的话,那赵国早就衰退了。由此可见宽容大度和知错能改有多么重要。在生活中,如果别人犯了错误,我们就应宽容他,原谅他;而如果我们自己犯了错误,就就应知错能改,像别人承认错误。有一次我弄坏了别的同学的'东西,同学不明白是谁干的,大发雷霆,但是我没有犹豫,毅然向他承认了错误,他也原谅了我。试想,如果我没有向他承认错误,我有可能就失去了这个朋友。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太史公虽然被施了宫刑,但他仍然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以顽强的毅力,
就像凤凰涅盘重生似的,不破不立,他忘记了屈辱,最后完成了《史记》这一不朽的经典。他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读着《史记》,淡淡的油墨芳香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品读《史记》,回味无穷。
读《史记》有感 篇2
本书记载了炎黄五帝到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包括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其流畅程度被后世广为流传,人们耳熟能详的'篇章数不胜数,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内容广博的历史著作。值得一提的是,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在他的头上,他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而入狱受刑,但他毫不气馁,经过13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52万字的巨著。入狱期间,他悲愤交加,几次想头撞南墙,了此一生,但他每次只要想到《史记》还没完,就会定下心来,继续写作。
我们不仅要学习司马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目标之一的精神,也要感谢司马迁让我们知道了这段时期的历史,只要我们像他一样有着这种精神,就也一定会取得成功的。这也正应了司马迁所说的一句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我喜欢这本书,它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我一定要向司马迁学习。
读《史记》有感 篇3
书是知识的海洋,力量的源泉,智慧的翅膀,生活的方向盘,书给我们明智,书给我们聪慧,我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今天我要推荐一本好书——《史記》。
《史記》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本书主要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间帝王将相,儒林游侠等各个时期重要人物的事迹。混乱的时代给了很多人机会,让他们成为名垂千古的大英雄。以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重要的武将为线索,在“群雄逐鹿,统一天下”的主线下,描述了整个西汉以前的'历史的进程。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是忍辱负重的孙膑,他是天才军事家孙武的后辈,后来遭庞涓陷害,被打进大牢,砍掉双脚,在脸上刻字涂黑,孙膑为了逃出去,装疯卖傻,庞涓怕其中有诈,把孙膑扔进猪圈,他一进猪圈就在粪坑里滚来滚去,庞涓一看,看孙膑不是装疯,是真的疯了,于是就把孙膑放了。就这样孙膑巧施妙计,摆脱了困难。
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不会轻言放弃,要想办法解决困难,克服一切。
读《史记》有感 篇4
距离上次看《史记》还是四个月之前了,《史记》,上次看到秦始皇本纪。这次从项羽本纪开始看,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到孝武本纪。
以前读书时虽然知道这段史实的大概内容,但这次看《史记》,就更加了解了其中的历史。
比如对楚汉之争的过程、吕后临朝称制等内容更加了解。
另外还粗略看了一下年表,觉得当初司马迁在写这些个表的时候真的'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吧。
上图是西周分封各诸侯表,原来很多诸侯国都是周王室的亲戚,那后来打来打去,其实也都是家族内战而已。当然除了像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宋国是纣王的哥哥微子启的封地。楚国熊绎也是功臣被封的等等。
西楚霸王项羽灭秦之后分封各王表,封刘邦为汉王。以及其他灭秦有功之将领为王。
后来不少人又都造反,刘邦和他继续干,最后刘邦用张良计,联系韩信、彭越共击项羽。
刘邦是将刘姓子弟为王与功臣将领错开分封。当然最后还是将异姓王除了长沙王吴芮之外都除掉封号甚至杀了,比如韩信等人。
因为司马迁只活到汉武帝在位期间,所以他写的《史记》也是只从三皇五帝开始,截止到汉武帝太初年间。注:汉武帝以前的皇帝都没有年号。
十二篇本纪就是站在正统的角度来讲朝代的更替和帝位的传承。
然后是十篇年表。将大事记按照每年记录。以后看世家的时候可以对照着看,某一年在哪个诸侯国发生了什么大事都可以知道。
接着是八书:礼书、乐书、律书等历代制度。
三十篇世家就是世代相传的诸侯王的历史。除了春秋战国的诸侯国,还有孔子世家、陈涉世家、外戚世家等。
七十篇列传是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大部分都是比较有名的人物,像管仲、晏子、商鞅、老子、韩非、孙子、吴起、廉颇、蔺相如、蒙恬、李斯、屈原、贾谊、司马相如等等。
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
接下来就是看这些世家和列传了,应该是最好看、最精彩的内容了吧。
读《史记》有感 篇5
在这个寒假,我看了《史记》这本书,它是伟人司马迁的名作,它记录了古代的风俗和上古的一些事,还有对名人的事迹介绍,这些事情都活生生记录在这本书里。
这本书全都是古文,需要注释和白话翻译,在注释里有不少古代人对几件物品加在一起的总称,如:五谷是小米、大米、高粱米、麦、豆的总称。在名人故事里边,它讲了如刘邦、项羽,上古的皇帝等,也分别讲了鸿门宴,垓下之战,上古的生活情况等。介绍人物时,它也会介绍关于那个人的许多事情。它把很多伟大的历史事件告诉了我们,如张骞出使西域,扁鹤治病,也让我们现代人对历史更加了解。
我觉得,书里那些人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苏武的'爱国与不屈,项羽的悲壮,张骞的坚毅与无畏,他们坚强的品格都值得我们学习。
《史记》不光只是记录了古代的事,而是以灵动的文笔,丰富的情节闻名于世,鲁迅先生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么一本记录了古代人伟大精神的历史名著,我推荐大家都去读一读。
读《史记》有感 篇6
在散学典礼结束后,老师推荐我们看《史记》。我细细品味着《史记》中的每一个人物,司马迁把为祖国作贡献的人和为自己的利益不惜祖国的利益而危害祖国的人都描绘的活灵活现。
看完了史记我知道,司马迁完成的历史巨著却是在受了酷刑和身心受到侮辱后在牢狱里完成的。老师说:“司马迁是在顽强的`毅力和父亲的嘱托下完成的。”我认为还有另外一种观点:死也要死得有价值,“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于是司马迁把《史记》写完,为国家作一些贡献,给后代留下财富。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使司马迁受后人尊敬,使《史记》名垂青史。
我们的祖国也具有司马迁的精神。虽然过去被外国人侵略,但我们国家经历了这些历史事件也犹如一头苏醒的雄狮,慢慢地强壮了起来,现在已经是东方的一条巨龙屹立在地球之上。在20xx年,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60周年的今天,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强大。
所以我们要努力读书,做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学习司马迁的精神国家才会更加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