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读后感

知远网

2025-11-15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白夜行》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白夜行》读后感 篇1

看了几集新版的《东野圭吾推理系列》,一时心血来潮找了几本东野圭吾的小说来看,电视剧改编的都是他的短编小说,一集一个故事,每集的导演都不同,演员也是找的名角来客串,但结局都是同样的追求出乎意料的效果。

看小说时就有别样的感觉,起先是找了东野圭吾的成名作《放学后》来看,但这部荣获了江户川乱步奖的小说却并没有吸引住我,看完后只觉得盛名之下,难以名副其实。

后看到有位读者留言说:为人不读白夜行,阅尽推理小说也枉然。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下载了这本小说来看,几乎是一口气地读完。

这本小说跳跃着写了二十年来在两个人身上发生的故事,贯穿着一直都破不了的陈年旧案,东野特别有耐心地以两条线的形式讲故事,不愠不火,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从头到尾都在一步一步地埋伏笔做铺垫,东野最厉害的地方是,在很多可以明说的地方他选择了暗示,在很多可以说清的地方他选择了沉默。

读毕该书的感觉就是,意犹未尽,唏嘘不已。

可以看出,东野对女主是相当之偏爱的,总是不吝啬笔墨穷尽对她的溢美之词,他从不正面写女主的邪恶,只会透过别人的嘴隐约地告诉读者,这女人很有可能是个蛇蝎美女。但即便如此,东野也从来没让她难堪过,一次都没有。从头到尾她都保持着一个美女优雅、聪慧、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冷艳形象,那么的从容淡定,那么的坚不可摧,那么的让人迷恋却又不敢走进亵渎。

用东野的话来说就是,雪穗身上总有一种异质的光芒。

看小说时我就想,此书太适合拍成电视剧了,书中出场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情节又很值得深入挖掘,不拍成电视剧都很可惜。

但是电视剧毕竟太长,叙事太过饱满一不小心就会物极必反,反而没有原先的韵味了。改编成电影也是个不错的选择,120分钟的电影或者180分钟的电影都可以,剧情简炼精致、倒叙正述交叉进行、悬念从头到尾贯穿始终吸引观众欲罢不能,最后的结局欲语还休又让人怅然若失略感惆怅,这种或许能更忠于原著要表达的感觉。

但无论是拍成电视还是电影都很难处理男主与女主的感情戏,这点在原著中的表达就很模糊。这部小说确实曾被日本翻拍成电视剧,还被韩国翻拍成了电影。我没有看过电视和电影,但不用看也能推断出电视剧总是不能免俗地将男主与女主的感情定义为爱情。

我认为爱情不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只能说,用爱情来定义男女间的感情,是最能让大家接受和认可的一种。

男主与女主的关系,显然就如那位老警察所言,如同虾鱼和虾枪的关系一样,互利互存。但究竟是不是所谓的爱情呢?作者没有明示,似乎也没有暗示。

相比较爱情,我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两只受伤的刺猬,在寒冷的冬天要互相取暖,但又不能靠近,否则会刺伤彼此。

这种微妙的关系,用四个字形容会更恰当,惺惺相惜。

小说中从来没有写过男主与女主碰面的情形,怎么看都是两条平行线,只是因谋杀案而被千丝万缕的线索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东野最高明的地方,这种关系要正面写出来太难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写。

不写,就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

《白夜行》读后感 篇2

昨晚熬夜看完了此书,放下手机后久久不能入睡。也许是从一开始便隐约能感觉到雪穗的遭遇(并不是想表现自己有多聪明,但近年来幼童遭袭案件,实在是无法让人回避此问题。),所以在读此书时,一直都是同情她并一直不甘心的找各种理由偏袒她,也一直希望她能有个她自己认为的“好结局”。从最开始的两次袭击自己的同学、好友,她都保留了她们的“清白”,到最后对继女的狠心剥夺,她的确是在一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或许说这是对母亲的“报复”也未尝不可。而关于亮司,我竟然一时语塞,不知从何提起。对于他,我只能从心底发出深深无助的悲哀以及无尽的同情…他承受了他这一生本不该承受的一切,总觉得,亮司一直是在一个“赎罪”的状态,他觉得,他欠雪穗的。

直到他亲手了结了雪穗的养母,这个什么“罪”都没有的可怜女人,他的灵魂在那一刻,彻底被剥夺了,我想,也许在那时起,他便已经没有活在这个世上了。他本是那么善良的一个孩子…他没有是出于“本意”去伤害别人,都是“被逼无奈”。不知是东野圭吾的刻意刻画还是我自己的主观意愿,他们都是极其脆弱极其善良的孩子…不想迎合大众说什么“东野圭吾不愧是大师啊”之类的话,只是觉得,这个人,这个人的文风,真的和我很合吧……

《白夜行》读后感 篇3

《白夜行》不得不说这依然是一部让我震撼不已的小说。暂且不提内容,光是写作手段就骨骼清奇。是以众多他人视角来推动整篇故事情节发展的作品,字面上理解就是在白天夜晚都可以走路,雪穗可以同时在黑白两道一直带着面具伪装着生活,而亮司只能一直在黑暗的通风管道里徘徊,他们是相爱的吗?自认为在这篇小说里谈爱显得很肤浅,他们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友情,爱情。老警察一语道破天机:犹如枪虾和虾虎鱼的关系,互利共生,在黑暗里互相扶持,看似从未交集实则犹如交缠在一起的藤蔓密不可分。

亮司还未真正泯灭人性,至少在对待唯一的朋友友彦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不想让无辜的人卷进来,把电脑店送给了他,最后还送了剪纸祝福他和他的女朋友,虽然为了赎他父亲的罪,对雪穗无条件的付出,最后甚至以试图自杀来洗清雪穗的嫌疑,他是有一点良知的。

至于雪穗,童年的遭遇已使她彻底黑化,冷血无情,丧失了爱人的能力,像是行尸走肉,为了跻身上流社会不惜算尽机关扫除一切障碍,但与亮司的关系却神秘而复杂,小说全篇两人并无半点对话,如何接头交流也无从考证,但却让人惊叹两人缜密完美的配合。故事的最后,穿着圣诞老人衣服的亮司倒在地上,雪穗冷漠的经过,头也不回,却宛若白色的幽灵,应该是在此刻,她失去了生命中唯一的光,真正成为了一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这篇小说最喜欢的人物角色是亮司,一成和川利子,今枝和老警察,亮司虽为反派,但他聪明绝顶,博学多才,可能是为了赎罪但确实是爱着雪穗,并愿意付出一切,生活在暗里。一成是书中为数不多的正面人物,少数能一眼看出雪穗真正面目的旁观者,最痛惜的便是他和川利子的爱却未得的感情,明明可以美满却被人为的迫害,从这一刻开始我就特别不喜欢雪穗,虚荣和嫉妒心作祟的她内心想法就是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便要亲手毁灭它。

今枝和笹垣一个是侦探一个是警察,两个看起来不相关的职业却又紧密相连,他们都是为了追求事情的真相,老警察隐蔽的好,躲过了他们的毒手,而今枝就没这么幸运了,最后的掉以轻心使得他招致杀身之祸,到最后我们都无法得知他尸首于何处。

《白夜行》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推理的刺激、爱情的猜测,更多的人性的思考。当我们为某个线索纠结不已的时候,当我们抽丝剥茧被真相吓出一身冷汗的时候,是否也曾感受到那深藏在黑暗中的考量,是否也曾觉得某个情节似曾相识过?

《白夜行》读后感 篇4

这本书是去年刚加入微信读书时免费赠送的三本书之一。放置在书架半年有余却没翻开过。也不是不喜欢东野奎吾,更不是不喜欢看悬疑推理类书籍。早在看书前就已经观赏过了日剧电影版《白夜行》,记得当时就为剧情却震撼!所以,时隔几年,电影耐人寻味的结尾仍让我记忆深刻!

很多书友无奈于该故事涉及的人名太多,人员关系错综复杂,不甚记忆。一直以来记忆外国人名本也不是我的强项,但是这本书上的所有人物关系,人名我竟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松松掌握,想来和故事内容太过精彩,引人入胜不无关系。

看到书的结局和几年前看到电影结尾的感受大致相同。不管是电影还是书,结局来得都让我猝不及防。书还刚开始看就迫不及待想把凶手捉拿归案,绳之以法,但故事越往后发展,真相越将近浮出水面,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之时却又不忍去知道真相。心情矛盾之极!

不管是雪穗,还是桐原,都是践踏法律,轻视他人生命,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杀人不眨眼,死有余辜的罪有应得之人。对于这样冷血无情,杀人如麻,毫无悔过之心的人,让他们以死抵过都是便宜他们之举!

恨之深爱之切!对他们有多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就对他们的遭遇有多心疼和悲戚!本是一对貌美如花,玉树临风,聪颖过人,将来必定大有所为的男女,却因原生家庭的丑陋而在本该是单纯善良的年纪过早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成人世界的黑暗与龌蹉!于是两个小小的人便开始了暗无天日,一发不可收拾,游走于刀刃之上的白夜之行!于是两颗被抛弃的心自是相依为命,互相取暖,共生共存!

东野圭吾给出的结局很多义,很模糊,可任由读者发挥想象选择自己所中意的那种!这是比较成功的结局形式!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但是,对于桐原这个形象的结局我是比较悲不自掩的。桐原对于雪穗的守护更多的像是一种弥补与赎罪!桐原对于父亲禽兽不如去糟践一个花样年华的女孩的滔天罪行是忍无可忍的,所以,唯有弑父才能从此让雪穗逃脱他父亲的魔掌,脱离那水深火热备受煎熬的痛苦日子。而后20年的不离不弃,有求必应,就算行走在悬崖边上,上刀山,下火海,冒天下大不违,冒生命危险也毫无怨言,无怨无悔。桐原较之雪穗更懂得什么是爱,更有感情!桐原或许是爱雪穗的,是男女之爱,也是父女之爱,更是兄妹之爱!这样的爱,爱很深沉。这样的爱,爱很宽广!他给了雪穗可能需要的各种爱!让雪穗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平平安安”,让雪穗得以在任何时刻都不会是单枪匹马,形单影只,让雪穗的白夜之路阳光普照,光明开阔!

雪穗呢?她有爱过桐原吗?她有为他动容的时刻吗?桐原倒地她内心有没有天崩地裂地撕裂过?转身那刻她有没有流下一颗鳄鱼的眼泪呢?

《白夜行》读后感 篇5

愿世界上所有人都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这份光,我便能把黑暗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就不怕失去。”——《白夜行》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一个秋天,我捧着书坐在窗边,书中卖烤乌贼的小店、围满了人的废弃大楼和明黄色的警戒线,一切都似乎清晰可见。初秋的风夹杂着教学楼旁那几棵梧桐树上的鸟叫声和马路上遥远的鸣笛声,温柔地翻开书页。一切,刚刚好。

接下来我才发现,这本书就像花,会上瘾。

一个个故事,一团团谜点,让我像吸血鬼一样,贪恋在其中无法自拔。它像两条直线,慢慢会聚,会聚,直到相交的那一刻,才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限的空间去沉思、、、

西本雪穗,唐泽雪穗。如书中所说:“她,是真正的美人”。每一次提及她 都会不经意地描写她是如何美丽与淑女。东野圭吾先生仿佛故意让读者把她放在“天使”的光环下。然而她却恰恰相反,在她光鲜华丽的外表下,掩藏着腐朽、黑暗和污浊。让人不禁联想到了下水道的美人鱼。也许从一开始,从她还是那个坐在沙发上看书的小女孩开始,她便为自己的未来开始筹谋。杀掉生母,去做富贵人唐泽太太的女儿。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我不知道在她打开煤气的那一刻是否会不舍,亲手毁掉输氧气的那一刻是否会颤抖。可就算她再心狠手辣,也始终是桐原亮司内心最温暖的一角吧。

故事的开始,桐原逆光的背影和黑暗阴郁的双眼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难想象,十几岁的他为了生存,卖盗版游戏、伪造银行卡,做这些勾当的时候内心有没有一丝愧疚?是什么,让他在美好的青春年华去做这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我想,是因为幼年的他就看懂了父母的互相背叛。母亲和店员相恋,父亲的恋童癖,让他无法得到属于家的温暖。他恨这个世界,恨每一个人。但是,在他见到雪穗的那一刻,就想:这个女孩,由我来守护。

谜底一一揭开后,我却无法痛恨雪穗。她是一颗年幼就没有除掉的种子,渐渐长成一颗恶果。而浇灌这颗种子发芽结果的,是童年的伤痛啊!年幼的她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生母却为了金钱将她卖给了恋童癖。为了钱,为了生活,却被迫去做这样肮脏的事情!童年的黑暗让她的心理逐渐扭曲,畸形。为了保护自己永远不再回到当初那个落魄的处境,她把原来的痛苦强加于人,她要成为人群中最耀眼的人。

因为家庭环境,桐原亮司杀人放火,因为家庭环境,唐泽雪穗费尽心机。这本书让我们对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而沉思:父母给了我们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是对于我们来说多么重要啊,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为了自己的未来,不像书中的两人一样,努力奋斗吧!

我认为东野圭吾的这部作品并不只是推理小说,而是作者对于人性的控诉,它在揭开谜底的同时,也在无声地呼吁青少年: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白夜行》读后感 篇6

《白夜行》是我接触悬疑小说的“开山鼻祖”,可以说,这本书很是吸引我。作者东野圭吾细腻而缜密的思路构造出一起杀人案,在通过一件又一件看似毫无连接的事情,反映出了事情的真相,随之答案变像拔竹笋般一层一层给揭开了,即使过程挺复杂,但结果却十分明朗。

这本书经朋友提起,偶然我在电子书上看到了这本书,也便饶有兴趣的点了进去。“白夜行之旅”就此展开。

开篇讲到的警察笹坦润三在开始的我认定的是主角的,但这篇小说可就不像其他小说一样了。下一秒,出现的陌生人名源源不断地涌来,似乎每个人都是不同故事中的主角。那些人物全部都参杂在一起,这样,脑海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人物关系图,他们都相交着,稍一不注意,什么重要的人物和信息就被错过了,也便连接不起来了。

其实看这本书,我是抱着已知的心态去看的。当我看到三十几面时,那个朋友就跟我剧透了一些。我说:“我怎么看着每个人都是凶手啊?”她倒也没绕弯,直接说出了凶手:“其实凶手是桐原亮司和唐泽雪穗,都是他们俩在搞鬼。”我吃了一惊:“啊?他们不是学生吗?”在那时的我怀疑过他,书中初次描写他的时候,就写出了他眼中的黑暗。实际上,书中开始将每个人都写得十分有嫌疑,以至于我失去了方向,便很自然地随警察一起排除了这个手无寸铁的小学生。至于雪穗,我倒真没在意,也只觉着她是个配角,一个毫不起眼的人物。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弱小的女子,竟藏着如此黑暗的力量。朋友卖着关子说:“你往后看你就知道了。”

就这样,我怀着猜测的想法看完了这本书。那起杀人案的答案在十九年后揭晓了,但书中的结尾却扑朔迷离,似乎很多事情还没搞明白就匆匆收尾了。雪穗到底爱的是谁?或者说她谁都不爱。当侦探做出雪穗爱的是高宫诚的猜测时,我只是半信半疑,冷血的雪穗怎么会爱上人呢?真不敢想象。但当时侦探说出了理由,我相信了。但看到结局,我的思路图瞬间崩塌,就像一栋大厦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立即就变成了一团废墟,惨不忍睹。桐原亮司爱的是雪穗,那他们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仅仅是互补互利的吗?雪穗对亮司的感觉是怎样的?

后来,与朋友一起探讨,她说亮司和雪穗是互相相爱的。可是我还是不太认同,脑中又回想了一遍结局:桐原亮司已被警察发现,他赶紧逃,最终选择了自杀,雪穗连看都没看一眼就走了。虽然雪穗的做法是明智的,也许不想让亮白白自杀而被逼无奈情况下选择了无视。可她的模样太冷了,实在无法让人看出她是爱亮司的。实际上书中几乎是没有他俩“同框”的画面,所以这个问题很难判断。

桐原亮司和唐泽雪穗,对于没有读过《白夜行》的人来说,想必就是一个十分坏的角色了。一开始经朋友剧透,我就是这么认为的。但当我看完之后,却对他俩,特别是唐泽雪穗,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同情感。他俩的确是让人捉摸不透,可他们为什么看似十分的强大?唐泽雪穗自小时候一次精神摧残,便认定了自己一无所有,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不再惧怕什么。这也正是她所说的:“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白夜行》读后感 篇7

最近公司的电影协会推荐的一部电影叫《嫌疑犯的献身》。电影的原著作者是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他的代表作《白夜行》我也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去看。这次影协的推荐,终于让我下定决心。

确实是一部好书,看完之后,另外久久不能释怀。躺在床上,结局里女主角的背影,仍然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其实书看到一半,我已经猜到了一连串杀人案件的凶手已经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但是,作者会给两位主角一个怎样的结局,让我牵挂。而且,作者如抽丝剥茧般的手法,将谜团一一解开,而且一切的解释缜密合理,让人惊叹。而女主角唐泽雪穗曾被作者描述为“恶之花”,但随着她的身世的逐渐明朗,以及她儿时的不幸遭遇,不禁让我对她由厌恶转变为同情与怜惜。男主角桐原亮司最后的自杀,是作者给他的最好结局,毕竟他杀死了那么多人。而对于女主角的结局,作者却没有盖棺定论,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空间。也许,她会因为男主角的死亡与案情的真相大白而被绳之以法,作者曾将他们俩形容为虾虎鱼与枪虾一样的共生体。但做为读者的我,更希望她能够逃脱。虽然她也算是杀人帮凶,甚至对自己最好的朋友进行报复,但是她童年的不幸遭遇,如果最终让她失去努力得来的一切,那对她来说就太不公平了。而且故事里她也没有得到自己最心爱的人的眷顾,纵然她有那样的美貌,各方面也都完美得简直无懈可击。当然,这也许是我的一厢情愿。

整个故事一直持续了近20年,而在故事中,穿插了对于时事的描写,很好的体现了作者对于各个时代特征的把握。比如棒球比赛,电脑在日本的兴起,《超级玛丽》的流行还有日本传统的相扑比赛,甚至当时的一些新闻,都被巧妙地融入了故事之中。读起来不觉得突兀,却很好的将故事与时代契合,整篇读完,好像自己也伴随着里面的人物走过了这一个个的时代,颇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当然,如果仅此而已,那这本书也许算不上好书。其实,作者留给了我们更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在里面。毫无疑问,故事是以悲剧结尾,而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男主角的父亲,是一个迷恋女童的变态,而母亲与丈夫的雇员私通,从未尽到母亲应有的责任。而女主角的母亲,更是以出卖自己仅仅10岁的女儿的肉体为生。这是一个多么冷漠的社会啊。因此,故事里的一连串杀人案,虽有疑点,却迟迟没有被破获,这样的现象也不难解释。警察们更热衷于破获那些能让他们扬名立万的案件,而不会将精力放在这些“普通的案件”上,仅仅以自杀、见财起意等简单推论将案子草草了结。不过好在还有笹垣润三这样有责任心的警察,通过十九年的坚持不懈,终于将真相大白天下。批判社会**的同时,也给人以希望的种子,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