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骨科护士出科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骨科护士出科心得体会 篇1
从八月份入职至今已有一个月的时间,离开校园走入了社会这个大舞台,虽然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这期间让我感受到从一个护生到一个护士的巨大转变,救死扶伤的天职也让我肩膀上的责任从上岗的第一天就顿时倍增。
静静坐下来的时候,回过头看看我这一个月的入职经历,五味杂陈最能够表达我内心的想法。上班以后虽然干着和实习期类似的事情,接触到新的环境和同事,面对不一样的病人,还是让我感到有些惶恐和不安,担心自己工作能力不够,沟通经验不足会导致病人的不满和护士长的批评,脑子里满是是担忧,怕漏掉这个,又怕做错那个。很快我的不安就被带教田老师察觉,做为我的带教老师,除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之外,更具有雷厉风行、胆大心细的品格,平时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一定要记住了,不能马虎”。可是记忆力总会在最重要的时候躲着,上一秒的事下一秒好像就被清空,田老师经常对我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没记性更要烂笔头,实在记不住的用笔记在本子上!”于是我就用这种方法将一些容易遗忘遗漏的细节记在本子上,每天反复的看,一次记不住我就再记一次,两次记不住,我就记三次!这样积累下来我记住的工作细节越来越多!田老师还教导我在工作中如何加强病情的观察和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才上岗的我看似简单的巡视病房,我总要来回很多趟才能看全面,比如伤口引流量,VSD在哪一侧肢体等等,这一来一去,做事不仅没有头绪,而且低效冗余,反观田老师不仅熟记所有病人的情况,还能把事情安排得稳稳当当,有逻辑得高效完成,能造就这样一种能力,离不开平时工作的点滴积累,这使我更感到护理人员工作的难度和挑战。
一名称职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心中有责任,手中有技术,更要脑中有逻辑,相信在这样一群优秀老师的感染下,我一定能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像田老师一样的合格护士!
骨科护士出科心得体会 篇2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护士本身的工作就特别的繁复,让我了解到这更要求我们要具有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时刻谨记:三查七对,尽最大努力把错误率降到最低,争取做到尽善尽美,尽一切努力避免错误的发生。
在各科室学习中,让我看到作为一个良好的科室: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是多么重要,只有医护之间配合的完美才能给病人一温馨、舒适的感觉,让病人切身体会到他充分受到重视,我们作为医护人员真的很关切他,让病人相信他在这里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相信我们医护人员,配合我们的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完成了在护理道路上的第一次。第一次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的紧张;第一次给病人某些操作的尴尬,第一次被病人拒绝时的委屈;第一次&&总之,很多的第一次让我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成长,慢慢改善,让我知道在以后的工作的道路有更多的责任等着我。第一次踏进科室进行实践学习的时候,心里的紧张怎么也缓解不下来,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拼命的深呼吸,才把情绪稳定下来,护士长说进到一个科室,首先要了解到这个科室的
布局,一些重要药品,器械的存放处;其次要知道该科室的特色,掌握该科室一些常见病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常见病的并发症,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真,仔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则,做任何一项操作都要做到认真、仔细。
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加强了我的基础知识能力,熟练掌握了护理技能操作,熟悉了各科室的护理操作过程、护理内容,了解了各科室的特色,掌握了各科室药物的作用,配伍禁忌,注意事项。让病人对我的工作给与肯定,相信我可以,从而让我明白了想要取得病人的信任,不仅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更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操作技能,尽最大努力减轻病人的痛苦,尽量体谅病人,取得病人的配合。
骨科护士出科心得体会 篇3
有人说,ICU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科室,可以亲身鉴证生命的奇迹;有人说,ICU是一个又脏又臭,死气沉沉的科室,肩上的压力比任何一个科室重;又有人说,ICU是个精英部队,医务人员的素质非比寻常……
5月11号是调到ICU工作的第一天,跟着晓勤老师上护理班。从最基础的护理做起,学会看呼吸机参数,记病人生命体征,做一些简单的治疗。观察ICU病人的病情动态变化是十分严格的,而这些动态变化都在监护单上体现出来,所以监护单的书写规范也非常严格,下笔需十分谨慎,一写错就要好多人一起重新写过。在ICU的第一天我体会到了细心谨慎的重要性。
五月中旬,ICU很忙,最多的一次加床加到10床。晓勤老师带我的第一个前夜班让我记忆犹新。那晚八点多一下子来了3个病人,其中一个是10楼转下来的,心律失常,另外两个是车祸病人。科室忙的一团糟,护士长叫来了秋仙一起帮忙。安置、抢救病人争分夺秒地进行着,病情维持稳定状态后正点抄生命体征,发现2床病人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无。立即汇报值班医生,联系麻醉科插管,上呼吸机。病人生命体征渐渐稳定下来,大家终于可以歇下缓口气时,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2床自发抽搐,监护仪心律显示室颤,马上准备除颤,选择能量,充电,放电一气喝成,胸外持续心脏按压,病人虽然短暂恢复窦性心律,但仍反复出现室颤,昏迷程度逐渐加重,频繁抽搐,尿便失禁,瞳孔散大,潮式呼吸,在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抢救药品,同时先后进行了2个电击复律,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生命很脆弱,病人的病情随时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平常工作中我们要加大巡视病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及处理,绝不允许抢救的最佳时机从我们手中流失,我们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ICU工作已一个月了,总的来说,自己还是一只“菜鸟”,好多东西还要慢慢学起。变压力为动力,努力适应环境,提升自我素质。
骨科护士出科心得体会 篇4
时间转瞬而逝,转眼间进入医院已经三个月了,这几个月也是我弥足珍贵的回忆。4月份我顺利的通过了医院的招聘考试,经过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对医院的环境和要求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已落下帷幕,我们也蓄势待发,做好了拥抱未来的准备,更加坚定了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
我怀着无比憧憬和激动的心情进入了临床工作,我的第一个科室就是神经内科,我很荣幸能够来到这里工作,我决心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我每天都以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不停的穿梭在病房中。在这里我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收获。
刚进科室护士长张晓玲就教我要用心去对待每一位患者,在工作中做事一定要谨慎小心,用耐心,爱心来鼓励帮助患者。“住院期间患者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我们护士,我们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每一位患者的情绪,所以一定要热情,让患者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温暖。”护士长总是这样叮嘱我,我也把这句话当做我工作中的指路明灯。
有天下午我在病房做治疗回来路过206病房。正好那屋的病人赵老师叫住我,当时那位病人并没有在输液或在做其他治疗,当我走进病房,那位病人说:“甜甜,把你们护士长叫来一下。”当时我的大脑飞速运转,回想自己有无漏做某项操作或者发生什么护理差错。当护士长从病房出来后,走到护士站对我说,“不用怕。十床赵老师是为了向我表扬你对病友的关心和悉心的照顾。”当护士长说完后我悬着的心就放了下来。工作中虽然很累但有成长也有收获。
态度决定一切,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是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高度概括,也正是我选择和接触了这个行业才真正体会到工作中的艰难和不易,明白了护理不是生硬的操作,首先你的心里和眼里要有患者,赢得患者的信任才能做到。
护士这一角色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完美的工作要求我们全身心投入真诚相待。凡事都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来想。要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来赢得患者信任和解除患者病痛。不辜负护士这一美好的角色。
骨科护士出科心得体会 篇5
还记得初担任责任护士时,内心没有多大热情,现在不知不觉已过了好几个月了,原本大脑中对护理一片空白,现在却有了许多抹不去的记忆。
以前总觉得护理工作枯燥无味,没有干劲,现在通过担任责任护士,发觉其实护理工作有很多东西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很多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例如,简单的静脉输液来说和抢救患者常用的心肺复苏术,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更加完善。在担任责任护士期间,遇到不同病种的患者,以及各种困难,在护士长及责任组长的带领帮助下,我没有退缩,尽全力将病人的首要问题解决,将含糊不清的问题记下来,下班回去后通过查资料将问题一一解决,第二天上班再亲自将有缺陷的问题更好的完善。通过这样一种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避免类似问题发生的链接方法,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提高了病陪人的满意度,使病人及自身均受益。
医院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我们会面对不同的人,他们中大到市长,小到平民百姓,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社会角色、心态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在工作中我们要会“察言观色”、“八面玲珑”,解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要,不让他们觉得被社会遗弃。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与病人沟通的时间多了,更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了,病人的治疗效果也更好了,同时,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及时的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地预防了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为一名责任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同情心,耐心、细心更要相伴左右,用不怕脏、不怕累的思想和美好的心灵去维护我们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视病人生命和减轻痛苦高于一切。通过我们和蔼的态度,细心的服务,真挚的同情,精湛的技术去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共同创造出护患双方的和谐。
骨科护士出科心得体会 篇6
骨科,是我工作的第一个科室,在这个一骨折为主,另加烧伤的科室里,使我真正体会到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看到了护理工作的崇高,懂得了护患关系的重要。
还记得进入骨科的第一天,我第一时间被带去了一般治疗室,指定我先暂时跟着一位正在娴熟配药的唐老师,她是我在骨科接触的第一个老师,很年轻,工作也显得格外游刃有余,她一边配药一边教我——手把手的教,就这样她第一个把我的理论变成了实践,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以至于在后来的一天,护士长突然问及我时,我居然还不由自主的一边学着她当时教我的样子比划着,一边回答“一看,二倒,三摇,四拧,五再看……”好似手中正有那么一瓶液体配着一样,当时我满足极了,心想:老师还真把我的理论变成了实践,把死知识变成了活的运用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过了两天,护士长杨老师把我安排给李老师带,当时还说“她是我们定科的新同学,你就亲自带带,有可能将来成为我们的同事……”当时听了这话,我倍感亲切与温暖,突然意识到实习不是在为别人做事,而是在为自己做事,这就更应该好好努力实习,常跟着老师学操作学临床知识,临床经验。李老师给人感觉特别亲切,她也很博学,临床经验丰富极了,经常带着我们去做各种操作,并详细为我们讲解。她更是那么严谨,记得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200ml液体是加5ml钾,250ml是加7.5ml钾”她先是淡淡一笑告诉我“我们都是这么配的埃”医生是这么开的而且你查对时发现不是这样就要多问问哦。”我明白她的意思说这是经验,可我想这不仅是经验,而且是可以计算的,我便开始思考计算的方法,可还没等我想出来,她便在我们另一个上班日给我开始了她的讲解,我听着很茫然,因为我脑子里似乎隐约有那么一个公式可以计算,所以拼命在回想,便没有认认真真听她辛苦查阅资料后的仔细讲解,我有些不好意思,可她却又一次耐心的给我讲解起来,我终于明白了,突然那个公式也跳了出来,我欣喜若狂,和她交换了我的想法,她欣然德尔笑了,笑得那么亲切。
我又一次成为了幸运儿——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李老师教会我的不仅是技术,而且还有为人处事,她用她的言传身教告诉我们要善待每个病人,而且要把护患关系尽最大努力维系到最佳状态,这不仅是她一个人在做,而且我们整个骨科都在努力做好,从护士长每天带我们查房进每个房间问候的第一声“早上好”和给每个病人温馨的笑容,到老师们对病人做的每一项护理和每一句关心的话语,再到我们实习同学一丝不苟地做自己的每一步操作。骨科病房里一片和谐,护患关系是那么的融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