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

知远网

2025-11-13心得

知远网整理的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 篇1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我感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关爱学生是前提,而后才是教育教学,因而爱便成为教师的灵魂,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精心培育、无私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通过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我们教师的重要性。

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孩子们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孩子们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孩子们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孩子们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孩子们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要想给孩子一碗水,自己必须用有满满的一桶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祖国的园丁,花朵需要园丁的灌溉,在以后的教育中,我们应该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 篇2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 篇3

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是人民教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道德境界的具体的表现。它是履行师德要求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这是说,只有首先具备这一道德感情的信念,才能做到自觉履行其他师德规范,为人民教育事业尽责尽力。

作为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即面对自己的`班级和学生总是无法指挥和协调好与每一位学生的关系。

尤其是班主任,不但要完成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而且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顾得了这个人就顾不得那个人,总是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和学生。

在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其中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那么最有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呢?

我认为应该做到这样:关心所有人,关注几个人。

关心所有人,顾名思义,就是关心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学生的基本情况一定要做到了如指掌。而关注几个人,就是要特别关注几种人。那么,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哪几种人呢?

第一种,最优秀的学生。 这类学生往往是班列领头羊,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思想动态有助于驾驭整个班级的方向,形成良好的班风。

第二种,最落后的学生。 这类学生是最需要老师关注的群体,如果老师放松了对他们的关注,对班级和学生本人都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密切的关注此类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

第三种,想进步但苦于不知道怎么办的学生。 这类学生在班里占的比例不小,但如果老师找其中的几个经常谈谈心,和他们多交流,正确的引导他们,他们就会使班级的面貌和班风发生很大的变化。

因此,当我们无法驾驭全班学生时,就学会关心所有的学生,而关注几个学生吧,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 篇4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指出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并强调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因此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爱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善于关心爱护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

其次,要善于尊重信任学生。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完全相似的沙粒;绿叶如云,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出现在老师面前,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我们有责任了解学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再次,要善于理解宽容学生。何谓宽容?有人说:“宽容就是去拥抱学生,让他觉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宽容就是去包容学生,让他觉得你看到了他的不是却没有揪住不放;宽容就是允许学生反对,让他觉得你不是学习的权威而是学习的伙伴……”我还想说,宽容就是平等,让学生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跟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宽容就是理解,学会了理解,你就拥有了宽容,也拥有了爱。试着去理解学生吧!正像赞科夫所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有了理解,你不会为学生调皮捣蛋而光火;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辩解顶撞而发怒;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幼稚无知而生气。你只要想想:学生还只是个孩子呢!你只要想想,我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呢!你的心就平了,气就顺了,你就能够冷静地采取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忘擦黑板了,我会说:“该我值日了吗?以后可得事先通知我,以免耽误上课。”值日生低下了头,为自己的失职难过。学生忘带作业了,我会不经意地问一声:“早饭吃了吗?”学生一愣,继而会心一笑,他明白了作业是不应该忘记的。讲台上,我讲兴正浓,讲台下,一学生睡意正酣,我摸摸他的头;“不舒服吗?”他摇摇头。“那是老师的催眠曲唱得太棒了!”我幽了自己一默。他含羞红了脸,睁大了眼,挺直了腰。是啊,他们还只是孩子。孩子怎能不忘事,孩子怎能不贪睡?作为从孩子走过来的大人,作为教师,你不能对孩子的错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你也不必为学生的过错大动肝火小题大作。善于爱的教师会小心翼翼,“拐弯抹角”地去启发、去教育。这样,学生即便做错了事,也不必提心吊胆等着挨批;就算挨了批,感受到的却仍然是教师深切的爱。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光要有爱,而且要善于爱。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 篇5

9月4日 我们在书记的带领下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学习使我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自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

一个好教师,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尤其是对我们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老师来说,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此外,我们必须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我们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此外我还要在工作实践中注重自身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心得 篇6

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第三章内容,其中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五条内容我做了认真的学习,通过学习让我们感触颇多。通过自学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师表即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为人师表是教师处理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的关系的准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学习,我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德育为首教育为本。我以为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教育的根,育人才是教育之本。学生面前教师每个人都应当是德育工作者,你没有理由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坐视不管,因为教育好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要勤于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素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技巧,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时制宜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说教,更不能采取强迫的手段。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形象、言行举止无疑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纪律、规范,如教师自己先做到,其本身就有很强的说服力量。常听有些教师曾遇到这样一些尴尬事:自己头发比较长,要求学生剪短一点时,就显得有些力道不足;要求学生不准迟到,若自己上课经常迟到,就显得苍白无力……等等诸如此类的“小事”。如果一个教师出口成“脏”,乱扔纸屑,随地吐痰,试想学生会不会有样学样,还会不会听你的话吗?如果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如能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相信当你在要求学生时,一定是理直气壮的,而不是力不从心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享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美誉的教师,如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不断提高品德修养,勿庸置疑,学生将变得越来越听话越来越可爱,教育也将实现无为而至。

总之,我们教师时时刻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呼唤,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教师的光荣使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