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弘扬家风家训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精选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弘扬家风家训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家书千里异乡来,携子傍牛慢展开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几千年来,家书都是思亲寄情的纽带。一纸家书,不足千言,却承载着亲人之间深厚的亲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发展到今天,家书已经慢慢在生活中淡化甚至消失。然而,作为家庭情感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家书依旧值得我们重新拿起笔来,写上寥寥数语,寄托亲情。见字如晤,若春风拂面,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正因为如此,第一届寻找最美家书活动,就通过从全市300余所中小学中征集家书,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成长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作用。今年,在更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爱下,围绕寻找最美家书,传递人间亲情这一主题展开的活动,进一步将全市在校中小学生特别是乡村学校的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组织起来,让他们用笔联络久违的亲人,传递思念与亲情,交流思想与情感,畅谈理想与人生。
家书表达着一个家庭的美好情感,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可能就是从一封家书开始的。家书也是个人成长、亲子关系、家族发展的见证,它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历史,有着重要保存的意义。因此,从家书中既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成长,又可以感受到一个家庭的家风,而从家风又折射出社会民风、文明价值。家书所记的,看起来都是琐碎的家事、细微的情感,但期盼的却是家和万事兴,是要通过字里行间的祈愿祝福、谆谆教诲,来期望长者健康、快乐、幸福、长寿,期许幼者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家书寄托家庭情感、传承中华文化、承载文明价值,体现出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情感。那些浸透着岁月风尘的家书,纸已泛黄、字已模糊,但正是这些书信,才让我们体会到家书抵万金的真正内涵,让我们对家书充满温暖的期待。期待寻找最美家书活动能将这份久违的家庭亲情重新捡拾起来,把家书这个文化传统发扬传承下去。
弘扬家风家训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一个家庭都有家风和家训,同样,我们家也有属于自己的家风和家训。
我们家的家风很普遍也很简单,就是读书学习,每天写完作业签完字后,我都要继续做家里的作业,等把所有的作业做完以后,我就开始读一些名著或课外读物之类的书。而我妈妈遇见考试的.时候则是埋头苦学,每天学习到很晚,老是觉得时间不够,等我都洗漱完要睡觉的时候还在复习,有一次,我到很晚都没有睡着,看看表都十一、二点了,我妈仍在复习。有时,我妈不用考试,就开始看书,看的那叫个快,简单来说,我看一本书的时间我妈能看两本书。最后来说说我爸,他不看书则以,一看起来那就是一本看完,虽然看的尽是官场之类的小说,但起码也是书,而且看起书来特别勤奋。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读书学习。
而我们家的家训则是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就比如父母每次买好东西或好吃的都先给我吃,而我则要把这些好东西或好吃的让给长辈先用,而长辈就会让给我先用,我们就这样推来推去,其实,最后谁吃也没有什么关系,就是礼貌性的让一下,做人一定要有礼貌。在公交车上时,有座位先坐上,等看见有一些残疾人时,把座位让出来;有孕妇时,把座位让出来;有老人时,把座位让出来;有比自己小很多的小孩儿时,把座位让出来。
做人就是要有礼貌,如果一个人再好但他没有礼貌,那也不讨人喜欢;相反,如果如果一个人再差,但他很有礼貌,那也很讨人喜欢,跟前面一样,做人不仅要有礼貌,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更不能缺少,在这之前学习得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可见我们的家风和家训之重要,家风和家训是一个良好家庭的基础!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弘扬家风家训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四年二班的xx,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主题是《好家风伴我成长》。
家是温馨的,是热忱的,是有爱的。当我感到疲惫时家可以让我舒适,当我感到伤心时家可以为我疗伤,当我感到寒冷时家可以给我温暖。这个充满爱的地方更让我成为一个积极向上、谦虚、诚实的'好孩子。因为家中有严厉的爸爸,有慈爱的妈妈,并且他们特别会用正气的家风,严格的家训来教导我。
俗话说“父爱是船,母爱是帆。”父爱破着浪前行,母爱引导我在茫茫人海中不迷失方向的行驶,他们让我在成长的海洋中乘风破浪,让我不畏艰险。”诚实守信,诚信待人”随着时间的脚步潜移默化地成了我的好家风,他就像春天柔和的双手温暖着我的心田,让我心中的花朵绚丽地绽放,让传统的文明美德发扬光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是我的家风之一。记得那次我还小,去郊外游玩的过程中,闲着无所事事的我,一边用小手牵着妈妈的大手,一边观赏着唯美的画面,一边吃着美味的香蕉,香蕉吃完了我顺手就将香蕉皮丢在地上。这时妈妈牵着我的那双手瞬间变得更紧了,但是什么都没说。只是带着我找到一个木椅子
坐下来,在木椅子边上有一个垃圾桶。当我在木椅子周边玩的正起兴时,一位保洁员阿姨推着巨大的垃圾车一晃一晃的走过来,她并没有把垃圾桶里的垃圾直接倒进垃圾车,而是对垃圾进行细心的分类,从大的矿泉水瓶到小的冰棍杆每一个都要亲手分类,看到这我似乎明白妈妈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坐下。于是我默默的回去把那香蕉皮捡了起来,扔进垃圾桶里。那次之后我懂得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家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每一位成年人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风。因为只有正当的家风,才能给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良好的家风是孩子纵身的财富。
弘扬家风家训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如果说我喜爱文学的话,就是从喜欢古诗词开始的;如果说我最早接触古诗词的话,就是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开始的。
小时候,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日三餐时,父亲都会反复念叨这一句。父亲对这句话的注解是:一是要勤劳,二是要节俭。“庄稼人就是要勤劳,不勤劳就活不了,因为粮食不会自己从地上长出来,更不会从天上落下来。庄稼活必须实打实地做,绝不能敷敷衍衍,如果你敷衍了一季,你就得饿一年肚子……”每每说到这里,父亲还会指着面前的.碗里,“这碗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辛辛苦苦得来的,所以我们不能浪费,哪怕是一颗饭渣、一点菜叶,浪费粮食是会遭天打雷劈的……”
说到最后,父亲还都会补上一句:“我小的时候,你们爷爷就是这样教育我的。”
当我们放下碗筷时,父亲会一丝不苟地对我们进行检查,倘若发现我们座位上或者饭碗里撒落或残留有一点饭菜,定会逼着我们吃下去。开始一段时间,我们几兄妹都有过因此而被挨骂的经历;但渐渐地,大家都习惯成自然了,每次吃得都很干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初听父亲说这一句时,我并不知道是古人的诗句,渐渐长大后,我才知道父亲高小毕业,是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而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虽讲不出什么道理来,但她却是这句话最忠实的践行者。母亲一生操劳、勤俭持家。那会儿买不起新衣服,父母穿不了的儿女穿,哥哥穿不了的弟弟穿,姐姐穿不了的妹妹穿,衣服虽旧却缝补得整整齐齐,清洗得干干净净。
如今父母都过世了,我也早成了城里人,各方面生活条件更是非当年可比。但我们家依然保留着“勤俭”的家风。不管社会如何向前发展,不管生活水平如何提高,我们都会将这个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弘扬家风家训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家风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部分,传承优良家风会使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在社会中出类拔萃。我家的家风就是—勤俭节约。
妈妈从小就教育我:“孩子,你一定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因为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限的,需要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需要人类的节俭,不能浪费,要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妈妈就是个非常勤俭节约的人,妈妈每天早出晚归辛苦的上班。有许多次的晚上,妈妈刚回到家,累得躺在床上一会就睡着了。我看着妈妈日渐变得粗糙的手和脸,心里非常难过。妈妈上班挣了钱,却不随意花,那一次,有人请妈妈去吃饭,她们一边聊一边吃,吃完饭,桌上还剩下许多饭菜,妈妈就准备打包带走,那人说:“用打包了。”妈妈却说:“剩下这么多的菜倒了多可惜。这些菜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
跟妈妈一样,爷爷也是个很勤俭节约的人,爷爷从小就告诉我做人要勤俭。我也很听爷爷的话。我从小到大用的草稿纸都是先用铅笔写,用完了之后,再用钢笔在上面写,这样子很省本子。这是爷爷教我的方法。爷爷告诉我:“纸都是用树木做的`,节约用纸就等于是保护树木,而且我们更应该多种植树木,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还能防止沙尘暴,保护我们的家园。”爷爷把我从小到大用过的废纸收集起来卖到造纸厂,卖的钱就会捐给希望工程。
爷爷不仅是个节约的人,还是个勤劳的人。
爷爷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外面干活,背也驼了,手上一道道筋骨很明显,我看着非常心疼,爷爷却说:“没事。”
在爷爷妈妈和一家人的影响下,我也变得很勤俭节约了。现在,我已成为一名初中生,早已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了。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勤俭节约”,希望这样的传承优良家风永驻在我们家中。
弘扬家风家训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 篇6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让我们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为着子子孙孙的美好未来,为着世界的温馨和谐,身体力行,做好家风。
传承家风家训演讲稿三 古老的中华文明世世代代薪火相传,从未间断。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华文化之所以生命力如此顽强,就是因为组成它的千千万万个家庭有着良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再到如今成就大业的人,都充分彰显了中华家庭的巨大魅力。今天,就让我向你们讲述一下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
家训
我家的家训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我小的时候,爸爸就教育我为人处世要与人为善。长大之后,才渐渐体会到小时候耳边繁琐的唠叨才是世上的至理名言。爷爷常说: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人都不能因为恶小而为之,因为善小而不为,这是一个人良心的呼唤,是人心灵的道德底线。它无时无刻不在鼓励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
家规
我家的家规是:诚实守信,这是我家一日生活的基本准则,同时,我也认为这是做一个正直人的根本。无信则不立,妈妈常说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秀才,他坐舟渡过一条天河,船上有各种各样的背囊,里面有智慧、美貌、金钱、荣誉和诚信。忽然,一场暴风雨袭来,船漂泊不定,船夫告诉他必须把一个背囊扔下,他犹豫了一会儿,把诚信扔了下去,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上岸后,身败名裂,一败涂地.
家风
家风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它体现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爷爷常说人在做,天在看,爸爸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妈妈常说人要诚信.久而久之,我家形成了一种昂扬向上的良好家风。
鸟儿之所以能在空中翱翔,就是因为它的那一双翅膀;鱼儿之所以能在水中畅游,就是因为它的那一对鱼鳍;马儿之所以能在陆地上奔跑,就是因为它的那一双矫健的双腿。而今天就让我们迎着良好的家庭氛围,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
弘扬家风家训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那年,我降生在现在生活的家庭里,到如今已经12年了。生活中,父母常教育我要做一个孝敬老人、勤俭持家、会感恩、懂礼仪的孩子。父母的耳濡目染、日常的潜意默化,使得我家的家风在我身上逐渐凸显出来。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家家风亘古的主题。孝顺父母,孝敬老人。我一直懂得要孝顺父母,是父母把自己生出来并养育长大,我们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报答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更不能让父母伤心,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同样我的父母也很孝顺他们的父母。
“俭”是我家家风的第二个特点。我们家提倡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节俭从小事做起。记得有一次我们家的水龙头坏了,怎么也关不紧,妈妈就在水龙头下放一个桶,一天滴的水装了满满一大桶,妈妈就用这一桶水做饭洗菜。并且把洗菜的水留着冲厕所。节俭这两个字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从小我就懂得节约。比如纸写完正面还可以用反面来写,写完后还可以用来折纸飞机玩,这样不仅节省了纸张,还可以废物利用;废纸、易拉罐、矿泉水瓶收集起来拿到回收站卖后买学习用品。从小我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我们家也非常注重礼仪。我爷爷是教师,教书育人。非常重视对我爸礼仪方面的教育,以至于今天我也深受爸爸的.影响。“您好”、“请”、“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谢谢”……这些文明用语,时常挂在我
嘴边。在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吃饭时不狼吞虎咽;走路不疯逗打闹。见人打招呼,对人有礼貌。良好的礼仪,不仅提高自己的素养,也构建了良好的邻里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家风是祖祖辈辈一代代传下来的,它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要让这良好的家风一直延续下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传承和发展。
弘扬家风家训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 篇8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良好家风助我成长。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石。
家风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风格、作风和传统,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我们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 它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言谈举止营造了特定的家风,我们在这种特定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闻目睹接受影响。这其中,“模仿”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家的家风就是百善孝为先,自从我懂事起,爷爷就教我读《三字经》、《百家姓》,“人之初,性本善……”爷爷在教我读的时候,也告诉我其中蕴含的道理。记得有一次,爷爷告诉我:“‘百行孝为先’这句话说的是,我们做人要懂得尊敬长辈,对长辈要尽孝道,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不孝,这种人也不能指望他去爱别人。”正因为如此,每当家里吃饭的时候,我们总是把好的东西留给爷爷奶奶吃。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帮我炖了条鱼,还煮了个鸡蛋,我把东西端到爷爷房里,爷爷抚摸我的头,“乖孙,你生病了,这个还是你吃,给你身子补营养。”我回答:“爷爷,我壮得很,没事。”那时,我看到爷爷眼里有一丝泪水。
正是有了良好的家风,我才成了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有时,我所学到的家风,是从父母的身上借鉴而来的.。我觉得在此方面,父母对我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一些好的家风就会养成一些优秀的品质,正是有了这样良好的家风,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
家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只有正当的家风,才能给让我们健康成长。我希望我家的家风家训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的民族越来越强大,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昌盛!
谢谢大家!
弘扬家风家训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 篇9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国有国法,家有家风,我家的家风就是好好做人,好好学习。长辈们从小就教导我要好好做人,少惹事。
有一回,我和妈妈去新华书店买学习用品,妈妈走出店门后数了数营业员的找零,发现多找了五元,便拿着钱回到柜台,对着营业员说:“不好意思,你钱找错了。”而营业员则是一脸不耐烦地说道:“离柜后一概不负责任。”妈妈却一点也不恼,道:“你多找了五块钱。”这时营业员惭愧地接过了钱,放回了收银机里。妈妈虽然没有告诉我要诚实的道理,但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也是很重要的,这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必备的传统美德。在家里,我时常孝顺我的爸爸妈妈,每周末,我都用空余时间帮他们干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煮饭,扫地,拖地之类的活。我的孝顺都是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的。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几十年如一日地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现在还记得爷爷生病住院时,爸爸妈妈轮流守夜。外公住院时,妈妈也是到处跑医院。我孝顺都是因为他们。
节俭也是很重要的。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花,而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多花。就像我需要买学习用品或者是课外书时,妈妈总是给我足够的钱,让我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在我看见同学们新买的玩具时,我很羡慕,希望自己也有。但妈妈教育我: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些钱可以给你买好多东西了。别和同学们比吃穿玩,要比比学习成绩。
爸爸妈妈还教育我要珍惜时间,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无情,他每天从我们身边悄悄地溜走,不留下一点点的痕迹。所以我要好好珍惜时间,每天安排好合理的时间。不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我的心灵。爸爸妈妈给我留下了这么多的精神财富,我一定会努力的地教我的家风世世代代传承发扬下。
弘扬家风家训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 篇10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俗话说,家里万事如意。家庭和睦离不开良好的家风和家训。我的家庭作风是诚实节俭。
诚实。有一天,太阳烤焦了大地。我妈拿出二十块钱让我出去买个西瓜。我拿着钱跑到楼下水果店。当我走进水果店时,我发现一个老人在守卫着商店。我告诉我爷爷,我会买一个西瓜。价目表上说:西瓜1个,58元1斤。爷爷把西瓜放在秤上。我一看,5斤。接下来看到爷爷把kg的价格输入为1,58,最后秤显示的金额是7,9元。我默然不语,却暗暗开心。我付了钱,立刻拿着西瓜跑回家。
回到家,我把西瓜和剩下的钱给了妈妈。我妈看了看,问我:“怎么还剩下十几块钱?这西瓜一斤才几毛钱?”我跟我妈说西瓜1斤58元1斤。“不,标签是5公斤,应该是10公斤。那么单价应该是每公斤3,16元是对的。”我妈给我解释。我激动地说:“我知道我爷爷搞错了。我没有告诉他,所以我们获利了。多好!”妈妈听了我的话,脸一沉,严厉地批评我。她还说“这叫不诚实,是投机取巧吗?”说完,便让我少给爷爷七块九毛,并说声对不起。当我带着钱来到商店时,我的老板、叔叔和祖父都在那里。他们对我竖起大拇指,称赞我是个诚实的男孩。我很开心。
勤俭节约。要说勤俭节约,我奶奶就是典范。现在我来告诉你我奶奶的真实写照。平时奶奶收集大大小小的塑料袋,当垃圾袋用。奶奶也收集塑料瓶,一次收集几袋。因为我们小区是严控的,收废品的人不能进小区,奶奶就把收的.塑料瓶拿出来卖了。每次卖塑料瓶,她都笑得合不拢嘴。
其实奶奶也不是没钱,她经常跟我说;“我这么节俭,是因为我经历过革命。知青下乡,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里兄弟姐妹很多,都是互相帮助过来的,勤劳节俭。你现在过得很好,但不要浪费!”
这就是我们家的好家风,不是很优秀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