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知远网

2025-11-11心得

知远网整理的中学生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中学生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1

我爱书法,不仅爱它的结构,还爱它的外形,意境。甲骨文,金文……这些象形文字的演变,是一种希望,是中华文明永久传承的希望;是一种寄托,寄托着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积极向上的精神。

我喜欢他们的结构。我有时看到花体的英文,会对它甚是喜爱,那用钢笔巧妙拼凑的美丽曲线,实在令人对其赞叹不已。但是,这些英文始终是由一个个字母构成,单看一个字时,只会因为其形式的优美而喜爱,不会想到更深远的意境。而汉字却不同了,看以前的古文时,就算从未接触,也可以根据其意境将其含义猜个七八不离十。那是一种汉字中的意境,意境中的诗,诗中的山水画。看看用毛笔写的“一”字吧,要是仔细看看“书圣”王羲之的“一”,你就会发现那不同寻常的美。毛笔轻轻一顿,收笔一提,就造就了如此美丽的汉字。它的结构单一它的结构单一,就是简简单单的一横为何给人一种用千言万语都无法描绘出来的感觉呢?似乎无法将其强硬地安在一个形容词之上。这就是中国书法,这就是它的强大魅力!

我还爱它们的外形,意境。你看,那简简单单的笔画,是那么优雅,细腻,又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般的壮阔。简单的汉字在书法家们灵活的笔下行云流水,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似一汪清泉从山涧流下,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当我用眼睛仔细的欣赏这字时,仿佛被这小小的字带到了一个奇异而美丽的地方,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一般闲适;有“更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般的不舍;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般的孤寂……一个小小的汉字,竟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就是中国书法,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强大魅力!

现代化的风謿洗去了糟粕,但也在侵蚀着中华文化的精华。朋友,也许你已经很少写字,更不用说写毛笔字了,也许你经常用手敲击着骨干的键盘,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不妨去看看名家的书法,再亲手临摹一下,你一定会重新热爱汉字”体会到中国书法的魅力。让我们从新拾起蒙尘的笔,一同书写中华文明的美丽画卷吧!

一间古色古香的茶馆里,两位年轻人身穿长衫,表演起了相声,他们时而嬉笑怒骂,时而哀怨抹泪,说唱功夫了得,“笑果”明显。伴随着沁人心脾的茶香,台下茶客不仅丰富了味蕾,还被传统文化浸润着……这样的场景,本周日将出现在湖城衣裳街区馆驿河头边,随着这家附带传统表演项目的茶楼开门迎客,湖州人从此又多了一处文化客厅。

来到这个名为“百坦茶楼”的场所,发现茶楼整体设计沿袭中式古典风格,空间设计讲究“礼制”,中国古典元素的饰物在整个茶室中充分体现。比如所有桌椅、板凳均选用传统木质定制家具,镂空雕花,配备红木小件,仿若置身于儒雅文化氛围,感受到淡雅的东方神韵。茶楼中央醒目的。舞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位姓潘的负责人介绍,茶楼每月安排不少于6场文艺类助兴表演,除特殊表演活动外,表演时间均安排在晚间,每场约1.5小时至2个小时。每月6场表演中固定2场为相声专场,1场为曲艺魔术外,其余3场表演形式包含海派脱口秀、单口说历史、中式民谣、评书等。值得一提的是,演艺人员均有较高水准,以相声专场为例,邀请的是“湖口笑声”团队,其是湖州本土发芽的'相声社团,由一群湖州名嘴组建,两年来已举办相声专场10余场,单项演出50多次,广受观众好评。

在采访中了解到,湖州人历来爱喝茶,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湖州的茶馆已经很为兴盛,且多设在临水依岸的河边桥头,比如湖城的骆驼桥、仪凤桥、华楼桥一带曾经是茶楼云集的地方。“以前茶馆往往通过说大书等来招徕顾客,现在茶楼被赋予更多的商务、休闲、娱乐功能,但文化味却少了。”从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委员会获悉,承载着老湖州人记忆的衣裳街,经保护性改造惊艳亮相后,已成为时下众多市民和游客休闲的好去处。与此同时,群众纷纷期盼炭画、剪纸、木雕、竹编、箍桶等湖州老手艺和相声、曲艺等传统文化能在老街“复活”。“一方面传统文化需要获得新的生命力和社会认可,另一方面湖城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城市文化名片的茶楼,‘百坦茶楼’由此诞生了。”据悉,借助茶馆的传播平台,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是衣裳街区管委会强化老街活态文化的一种新尝试。

我们打听到,茶楼里的表演团队将紧跟大众审美,用创新的形式演绎传统艺术,同时本着繁荣湖州人文化生活的主旨,票价也很亲民,有兴趣的市民不妨可以去感受一下。

中学生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2

朋友,当你头戴红色的圣诞帽,喷着圣诞喷雪,和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时,你可记得,在重阳那天,爸爸妈妈带着我们登高望远的情景?

朋友,当你还在愚人节尽情欢乐时,你可想过在即将来临的清明节,去缅怀逝去的亲人?

朋友,当你和朋友们庆祝“洋节”的时候,你可想到,其实你更应该陪伴自己的父母或长辈,去倾听民族古乐的动人琴声呢?

朋友,在西方节日的冲击下,你是否记得自己的肤色,就是你脚下土地的颜色?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血液里还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

让我们闭上眼睛,好好思考吧!

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是多种文化相互碰撞,彼此渗透的社会。闭关自守的时代已是一去不复返,只有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才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不曾改变的是中华的传统文化。

仅仅看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尽的乐曲,品不透的茶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的爆竹敲响了新年的期待,融融的喜悦昭示着新一年的美好憧憬;“清时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我们缅怀故者,抚慰亡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登高望远的时刻,秋风就在念亲心切的旅人身旁轻轻吟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洒遍人间,亲人故友千里共婵娟……

那份牵肠挂肚的哀愁,那些溢满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飘逸的白云,永存于中华民族的上空,而今猛然回首,却不见了它们的芳踪。是不是情人节的玫瑰遮住了年轻人的视线,以致暗淡了元宵的灯火?或许是浓香的巧克力堆积如山,含在年轻人的嘴里满口生香,以致掩盖了中秋的薄酒?

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在有意无意中延续文化,“洋节”的到来,带给了我们新鲜活跃的视觉冲击力的开放的西方文化,它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见闻,活跃了我们的思想,对我们是有益的,但我们更应珍惜,继承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继承传统节日,就是把心结紧紧系牢,让精神久久传承,即使漂泊异乡,身处险境,也能勇于奋起,重返故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古曲声声,曾让西方感动;中秋赏月,七夕庙会,曾让世人感怀。所以,我们要坚守共同的财富,担起肩上的责任,让中国传统节日代代相传。

亲爱的朋友,当你流连于“洋节”的霓虹灯里时,可别忘了,你更应该重返故里,因为那不曾改变的传统文化是你自己的一缕节日的阳光!

中学生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3

梦想,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动力。梦想,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梦想,周而复始,梦想,锲而不舍。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着一个长长梦,几经辗转,几经沉浮。时至今日,汇聚成了一个梦,中国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梦,但每一个人的梦想都要以国家为中心。有的人梦想着当医生,可以救死扶伤;有的人梦想着当军人,可以为守护祖国付出一份艰辛;也有的人梦想着当教师,可以把知识教给我们这些即将成为国家栋梁的.人……我们知道虽然这些梦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我们一定要相信只要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会成功。

我也有一个长长的梦,就是成为一名伟大发明家,为中国发明世上还没诞生的发明。比如我从小期盼的缩小、变大喷雾剂,让我想到这点的是电视上播出的雅安地震。看着那些房子一座座的塌倒让我有害怕家里的东西一样样地被活埋,真是有点浪费。所以我们可以把喷雾剂调到缩小部分,再把房子缩小。带到安全地带,再把喷雾剂调到变大部分,接着把房子变大。除了有这个作用以外,还可以用在书包、汽车、液化瓶等方面。

虽然我想设计上面的发明确实有点异想天开,但我也有可能会靠着自己顽强不息的精神成功!就像邓稼先那样,如果他没有去学核物理,那么我们中国也就不会有第一颗原子弹。如果袁隆平没有向水稻进攻,中国的杂交水稻也不会研制成功。

梦想连接着中国,如果没有了梦想,就没有我们这个先进的新中国。中国靠我们去发展,让我们把中国梦继续传承下去吧!

中学生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4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拥有五千年古老的历史文化,在这历史长河中先辈们创造出了无数的历史奇迹: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北京故宫……这些奇迹让炎黄子孙感到自豪,先辈们和我们都在静静地倾听历史发出的声音。

五千年前黄帝统一了炎黄部落,他发明了:舟车、指南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打下了基础,他的部下发明了文字、乐谱……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这是最美妙的'声音。

秦朝秦始皇修筑了万里长城,创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奇迹,他还统一了天下,使中国第一次得到了统一,这是最动听的歌声。

到了西汉,商业有效得到了发展,国家繁荣昌盛,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文化得到了传播,从此与各国友好往来,蔡伦发明了纸张,让中国成为了最早发明纸张的国家。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华佗、张仲景,使中国医术得到了发展。这是中华民族最昌盛的声音。

清末时期,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烧杀抢掠,使百姓叫苦连天,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与八国联军签上了各种合约,将中国几乎让给了八国联军。十几年后日本军队占领了中国八年,他们如同恶魔一般,见人就杀,无恶不做。这是最惨烈的声音。

1949年,中国共产党陆续将日本军队、反动派给制服了,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几年,中国研制出了“两弹一星”这头东方雄狮终于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这是最辉煌的声音。

如今中国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国,中国外交、经济、科研、医疗、军事等方面大大提高,而且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这是和平的钟声。

历史的回声叩响心扉。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有着自信、自强的民族之魂!在苦难中造就伟大,在前进中铸造辉煌!充满了活力,富有朝气,生机勃勃,我听到了,听到中国的脚步在蒙迈向前,风华正茂的巨龙开始腾飞!

让我们倾听历史发出的声音,将民族的蒙迈与刚强、血性与尊严、责任与使命放在心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昂首向前,共同奋步前进。

中学生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5

首先,这个不用专门学习,或者说不感兴趣也不用强迫自己去学习。我们的身边各种事物,接人待物的礼仪方式方法,书写的汉字,中餐,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就算古代,通读四书五经的人也是极少数,中华传统文化不也传了这么多年吗?只是近些年有点不同,西方的工业和科技让我们只有在西方的体制和框架内发展才能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生存,所以了解西方变得更急迫,所以留学,英语就变得很重要。但学习绝不等于变成他们,实际上也很难变成,因为中国传统多数存留在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这方面想改还远得很,东方和西方的融合在自然而然的发生着,所以,学习传统文化与否,只是个人兴趣而已,无关乎民族的未来。

接下来说说我为什么喜欢传统文化。

首先,是一种天然的亲近。小时候喜欢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哪怕不知道佛教道教为何物,也知道有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吧。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不会去质疑这些东西,就像西方人不去质疑上帝的存在一样。所以每次看外国的东西,就总觉得哪里不舒服,语境不对,看外国电影不能理会很多微妙的设计。

其次,喜欢中国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被诟病最多的是不喜欢创新,没有科技,这也许就是性格基因决定的吧。西方的所谓先进科技其实是笨办法,一个实验一个实验的做啊,就连心理学,哲学也搞出一套实验方法来,而中国哲学一下子通天地宇宙真理极限,什么都是道,中医也是有关人体平衡的哲学,而不是研究细胞和细菌,打仗是势的哲学,而不是研究新武器,书法国画也是道,而不是追求画得更像。感觉东西方完全是在不同层面上研究问题,他们暂时领先了,但暂时的领先不代表永远的领先,我总是很自豪的觉得中国思维的境界更高一层,有种通观全局的视野。我在美国读博士时候的导师就感叹过,现代医学攻克癌症的速度还赶不上癌症变异进化的速度,他很欣赏中医对待疾病的态度,以一个整体看待,头疼不一定是头出了问题,而是整个系统的一个不平衡。

再次,我喜欢读思想哲学类的书,没有一个国家有我们这么丰富的古代典籍,其他国家的语言几百年都已经变化巨大无法读懂了,可供我们去研究我们的民族曾经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以及思想的转变。我也选修过美国哲学系的.课程,那上课的枯燥无味,完全是把哲学当科学一样的死板教学。读古代书籍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因为中文语言文字的意境内涵是外国语言不能比的,可能汉语表达没有英文法语精准,但汉语绝对是处在另一个维度的。儒释道三家,加上法家,墨家,兵家等先秦哲学家们的思想二千多年依然熠熠生辉,与其说是哲学,更不如说是中国文化的根,中国人所散发出来的精气神多半来自先秦诸子百家,其博大精深我恐怕穷其一生也不能完全领会。《道德经》和《孙子兵法》是被翻译成外文最多的书籍之一,我看了一些英文的道德经,真的牛头不对马嘴,和我的理解大相径庭,很多都是字面上的意思。我想,理解东方哲学,还是要靠我们自己人。

最后,我来试着说说学习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我学习只是出于兴趣,也没有任何压力,如果真的从事这方面的职业,估计也不会有这么美好。对我来说,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一,对自我的精神提升。现在社会普遍浮躁,我的心中需要一块净土来耕耘,我选择了传统文化。它让我找到自己的根,一些仪式感的节日项目,如茶道,开笔礼,成人礼,不仅提醒着我们从哪来,更是集体的归属感。

二,对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外国的很多文化和传统多来源于宗教,而中国传统力量之大几乎就是一个民间宗教。宗教是让让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我们又没有一个强力的宗教,如果不靠传统文化,估计社会会乱。这方面韩国做得很好,韩国人至今保持着对岁数比自己大的人鞠躬的习惯,很多我们不在乎的文化,他们都拿了去,并且大力宣传。所以,不是韩国要抢我们的文化,而是他们真的很重视这方面。

三,有志之士考虑如何传承并推动文化的自新。学习传统文化不等于开倒车,包容是一个民族一个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我们现在的很多东西都是西方引进的,比如学位制,服装,阳历,这些东西不需要也不能摈弃,可以融合进我们的文化体系中,让文化中不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部分慢慢消失。不自新的文化不能长久,我们应该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学习传统文化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哪些是需要发扬的,哪些是需要剔除的。

中学生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6

春节过后,转眼便是元宵。元宵节那几天,我们这里要举行盛大的灯会。

你瞧,大街上挂满了花灯,有“猪八戒照镜子”灯,有“孙悟空摘仙桃”灯,有“龙飞凤舞”灯……每一盏都是那么逼真,生动。

最有趣的是“孙悟空摘仙桃”灯。孙悟空左手握着金箍棒,右手探出去,摘到了那个水灵灵的仙桃。那仙桃,制作得最是逼真,白里透红,栩栩如生,有些嘴馋的孩子忍不住伸手去摸一摸。

“龙飞凤舞”灯也很漂亮。一龙一凤,龙头对着凤头,眼珠子都是用彩灯做的',一闪一闪。龙身和凤身一律金光闪闪,它们的尾巴甩动着,翩翩欲飞。看上去很恩爱的样子。

“猪八戒照镜子”灯更有趣。猪八戒肚子鼓鼓的,像个皮球,却还那么爱臭美。站在镜子前,左看看,又看看,搔首弄姿的样子真好笑。

灯会上的灯,还有很多很多,每一盏都是活灵活现。我们边走边看,有时候还停下来猜猜灯谜,很好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