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1
著名作家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我不知读了多少遍,每一次阅读都有一种心灵上的震撼。这部小说谱写了一曲不屈不挠、荡气回肠、充满活力的生命赞歌,向人们揭示着人生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对生活所持有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信念——“相信自己”。
少平和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里,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自己的人生。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命运,并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从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中,也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怎样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
苦难的确是一种不幸,它会带给我们物质上的损失或身体上的伤害,甚至精神上的打击,但换一角度思考,苦难也是对我们的身体、精神的锻炼和磨砺。只要我们有信心去面对它,战胜它,它就会转变成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苦难确实是一笔财富,它不时地让我们扪心自问:“在拼搏中追求的,不单单是结果,还有奋斗的历程。”“生命的意义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我们在感叹《平凡的世界》苦难的同时,从书中字里行间流淌出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那份深厚情意。少安与润叶的爱情,少平与晓霞的爱情,润生与红梅的爱情,少平与金秀的爱情等等,书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语是:亲爱的。
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双水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朋友……总之,所有人世间的真情都在这里一一展现。也正是这些浓浓的爱,像巨大的力量,支撑着深受苦难的人们自强不息,不断前行。
在我们周围,父母千里之外的一个电话、成功时朋友的一声祝贺、失落时爱人的一句安慰,让我们把这些爱的片断品尝、珍藏,不仅作为美好的回忆,更是作为内心的一份宝藏。这亲情、友情、爱情一起织成了一张温暖人心的爱网,时时刻刻给我们温情与力量。因为有爱,世界才变得美丽。
《平凡的世界》,永远珍藏于心中的盛典,她让我懂得:面对生活的苦难,只要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让我懂得珍惜和感恩,懂得“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2
夜里读完《平凡的世界》后面几章,只觉有一种淋漓酣畅,神清气爽,身体挺拔向上的感觉。
《平凡的世界》是已故作家路遥先生的一部力作,是路遥先生饱含着对黄土地热爱之情,蘸着心血完成的。
整部作品气势宏伟(虽然作者描写的是一群普通的芸芸众生)。作者把黄土地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开掘,把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思。全景式的现实主义写实镜头真实地再现了那个难忘的历史时期。作品笔调流畅、深沉、雄浑。多根的故事线索交融进行。用墨繁简得当,抒情凄而不伤。特别是描述人物心理活动入木三分,把握精确,虽然作品里面人物的语言描写不是很多,但大量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文字,将人物的性格特征,社会背景栩栩如生地映现在读者的眼前。语言质朴,震撼力强,浓郁的黄土气息扑卷而来。对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路遥通过运用农民多样化的思想层次和他们之间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自然、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中国一九七六——一九七八,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贯穿于作品内,从而引起经历这一历史时期读者的深切共鸣,引起新时期青年读者对历史的认知和思考。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黄土地是贫瘠的。那时农村干部们衣衫槛楼地高呼着革命口号,农民兄弟们饥饿交迫地在红旗下大修大寨田。极左路线,封建陋习,精神和物质的匮乏,形成了野蛮、狭隘、陈腐的文化结构,腐蚀着人们的肉体和心灵。当然那群对待劳动生产不屈不挠,干劲十足,在生活中时而暴露出小农意识的农民兄弟们,也有令人赞赏、称道的一面。他们继承了祖辈勤恳、善良、聪颖的美德,在贫困中成长为新一代农民,他们的眼光超越出了双水村、石圪节公社……强烈的责任感使他们的思想发生质的变化——只有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制度才能转变现状获得幸福。所以,作品中也就有了孙少安、孙少平、田福军、孙玉亭等典型形象。还有“半脑壳”田二形象,田二不是简单的“半脑壳”。他时常神秘兮兮地咕哝“世事要变了……”,这句话正是中国拔剑斩阴霾走向新征程的大预言。然而预言又具有必然性。每一位对中国命运担扰,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人都是知道它的必然的。
《平凡地世界》就是以这样一个极普通的地方,一群极平凡的人,显示出了它的伟大和不凡。我极喜爱这部书。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3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的长篇巨著,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高中时期也曾读过,但那时还未能全面、深刻的理解小说。前段时间读过了路遥先生的《人生》后,就想着再读一遍《平凡的世界》。
故事围绕双水村孙玉厚一家展开,孙玉厚是中国传统农民的代表,老实、憨厚、吃苦耐劳,他们家在双水村是不起眼的,更是贫穷的。但是孙玉厚老汉有两个了不起的儿子,少安和少平,也是这两个儿子,托起了这个烂包的家,改变了整个家的生活境况。
少安是老大,他聪明勤奋,上学时成绩很好,但因为家里太穷,为了供弟弟妹妹读书,他上完高小就回家和爸爸一起操持家务、养家糊口。由于他的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十八岁就被推选为队长。润叶是少安青马竹马的玩伴,在县城当老师。他们二人互相爱慕,但因为身份的差距,少安不得不狠心拒绝了润叶。虽然少安后来娶到了善良、能干、深爱他的秀莲,但是依然让人对他和润叶的遭遇感到遗憾和痛心。少安的遭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贫穷,如果不是因为贫穷,他就可以和润叶一起上学,凭他的能力,完全可以顺利完成学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样的话,润叶的爸爸田福堂就不会再反对少安和润叶在一起。对于自己的遭遇,少安也难过、痛苦,但是他并未抱怨过,而是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心甘情愿的为自己的家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这么好的少安,当然会遇到真心爱他的姑娘,这个姑娘就是秀莲。在秀莲的陪伴下,少安慢慢的平复了伤痛,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少平和哥哥少安一样学习成绩很好,虽然家庭的贫困让他吃不饱穿不暖,他也曾为此自卑过,但是读书给他带来了安慰和希望,尤其是结识田晓霞,又让他认识到一片新的天地,他也逐渐转变成一个独立、豁达的人。他不计前嫌雨中搭救曾陷害他的侯玉英,帮助郝红梅隐瞒偷手绢事件,让人不由得对他心生敬佩。高中毕业后他回双水村和爸爸哥哥一起种地,他虽然向往外面的世界,但也知道该帮爸爸和哥哥分担家庭的重担。他踏实的劳动,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坚持读书、看报纸。后来他成为了村里的民办教师。第一部中对少平的介绍大致就是这些。
书中还有很多的人物,自私落伍的村支书田福堂,只干革命、不顾家庭的孙玉亭两口子,热心助人的金俊海一家人,一心为改变农村生活面貌的田福军,聪明懂事、体贴家人的兰香……这些平凡的人都在为自己向往的生活努力着、尝试着。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接着来看第二部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4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5
作家路遥,对于一个不太擅长手机阅读的人来说,原来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自从暑假以来,我和妈妈一起欣赏了他的《平凡的世界》,我对他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平凡的世界》是路遥作品中近百万字的经典小说。它描述了农村最普通的人和最普通的东西,但它是感人和令人难忘的。
有这样一个人,他吃着食堂里最差的食材,穿着最旧的衣服和裤子,但他有最坚强、最不屈的信念和最好的学习成绩。他的名字叫孙少平,是书中的主角。他是一个从山沟里出来的学生。他有兄弟姐妹和一对普通的父母。孙少平在校园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由于他的贫困,他被指定为黑非洲。标准仅限于分配他的财富。他没有机会进入大学的大门,所以他只能进入社会发展。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他是一名杂工、老师和采矿工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最杰出的。这都是因为他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不愿意被人生道路上的痛苦所压倒。
由于命运的戏弄,孙少平经历了痛苦,但他选择了嘲笑生活的戏弄,以自己顽强的精神本质,坚强不屈的对抗命运,然后让我们觉得原来的痛苦可以是敏感的,可以是如此的脆弱。自从他进入阅读文章,他忘记了身体和精神上疲惫的身体,忘记了生活的痛苦,只回忆这些普通的甜蜜,好运的痛苦。虽然他仍然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仍然是一个普通的挖掘,但他的心,他的生活是极其高尚的。他勇敢、勇敢、勇敢。他认真地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情,善于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用勤奋去做那些不容易做的事情,用汗水和眼泪去创造那些普通和伟大的事情。他一如既往地勤奋,一如既往地学习和训练,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仍然有勇气帮助他人,保持和平。这种普通人还是普通人吗?
你可能无法改变你周围的一切,但你可以整合它,保持你原有的纯真。你可能一辈子都是农民,陪伴着地球,或者生活在一个看不见天空的矿井里,你可能会经历不懈的斗争或得不到你所期待的一切,但这一切都很好。你可以用善良和自信,用理想化让自己成为一个优雅的人。
因为,崇高的性命不低贱。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6
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然而最近读到了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才幡然醒悟。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的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带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
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就像少平一样,为了生活,放下学业,忍痛放下爱情,但他没有被生活屈使,至少精神上还是自由的,他还懂得思考,懂得反思自己的生活,考虑自己的前途?少平对于前途的不懈奋斗也是那代人的闪光点,是留给后代的珍贵财富,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韧不拔,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虽然他和田晓霞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诚地面对生活。
再看田晓霞,虽然出身比少平好很多,但作为那个时代的先进女性的代表,她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以及最后她的牺牲,可以说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他们两人最后是以悲剧的结尾收场,但在小说最后,还是让少平顿悟生命与生活的真谛,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少平以自己顽强的毅力独自生活下去。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哪怕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也是对平凡生活的一种追求与向往。
这本书里的人物形象无数,辉煌的人物性格也是缤纷至极,让人恨不得一个一个地读到骨子里去。感谢路遥先生写出这么棒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