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细节》优秀读后感

知远网

2025-11-09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教育的细节》优秀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教育的细节》优秀读后感 篇1

最近,阅读了《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该书主要从教育教学的一些细节入手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一批批有礼、有序、有理的学生。我也看了很多老师们在仔细研读该书的基础上,写下的感受。它们抓住一个方面来重点剖析的真切生动的教学随感。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种敬业,一份执着。下面我也谈谈读了该书后的一些感受

古人说于细微处见精神,教育就是需要日积月累、点滴成型的,细节在所有领域都是重要的。教育是对人的活动,马虎不得。克拉克先生是快乐的、幸福的,因为他独到的运用了他的55个细节教育学生,并取得了成功。 读罢克拉克先生的“教育的55个细节”,回味多多,其中体现出的用心,尤其重要。

一、 爱心——教育的根本

因为有爱,克拉克先生这样解决了学生的麻烦,“当她对我撇嘴、翻白眼时,我用手把我所有的头发弄到头顶,像鱼一样嘬着嘴唇,然后马上对她翻白眼。安托肯娜当时像石头一样地定住了,我也确实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呆呆地看了我一分钟,然后我笑了,她也笑了,接着我们一起大笑起来。” 轻轻松松,没有批评,没有惩罚。

因为爱之真切,克拉克先生认为,“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教学时光是快乐的,而且我现在也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教书更有意思的事了。”“我感到很幸运,因为我能为孩子们工作。”

二、 责任心——教育的保障

克拉克先生在教书7年后的日记中写到,“我无法入睡,明天是开学的第一天。现在是凌晨3:30,我心情紧张,难以入眠。即便睡着了,我也许还会继续做梦。我梦见我不知把我们班丢到学校的什么地方,找不着了……”

克拉克先生认为,和孩子打交道是一件耗尽精力的工作,无论多么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也总会担心,甚至害怕出现失误,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世间责任最重的事情莫过于教育孩子。正好应证了中国的一句话,责任重于泰山啊。

三、 耐心——教育的策略

为了训练学生在书面回答问题是句子要写完整,克拉克先生制定了如下计划,“第一步,重复问题,并给出你的答案。第二步,给出你为什么这么认为的理由。第三步,支持你的答案。第四步,复述问题并下结论。”并根据上述要领,在做了大量的练习之后,不久学生们就可以写出答案了,学生们学会了复述问题、得出结论、写出支持答案的论据、最后重复问题结尾。他甚至让一年级的孩子都通过这样的考试。

四、 细心——教育的技巧

从“回答大人的问话要有礼貌”到“尽你所能成为最出色的人”的.55个细节,细到学习的方方面面,细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细到行为的方方面面……

克拉克先生用55个细节成功地教育了学生,尽管它们都是一些细节,不仅适用于孩子们,其中绝大部分都适合每一个人,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从家庭主妇到医生,从政治家到伺者,以及其他所有的人。

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强盛,如果我们教师都具有爱心、责任心、耐心、进取心、细心……我们不仅仅会收获快乐幸福,我们的国家还会收获崭新的未来。

《教育的细节》优秀读后感 篇2

阅读了这篇章,让我觉的时的教育严谨又不失活泼。去过日本、看过日本动漫或者了解过本的人都知到本人通常都有较好的规则意识、安全意识和群体意识,这些都从小的教育和生治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

举一个小例子,日本小朋友在过人行横道时,当信号灯变绿后,孩子会举起一只手缓慢通过斑马线,然后,过了斑马线朋友会向停下的车流鞠躬教谢。(因为小朋友身量小,不容易引起司机的注意,起起手增加高度,提醒过往本辆有小朋友在过马路)这些好习惯都提由父母家人、在幼儿园由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点一滴培养出来的,在大了说是整个社会共同培养来的。

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个我班孩子的.小案例,在小六班时,一次放后快下班时,门卫徐师傅来到我们班,问道:那是你们班的小朋友吗?我一愣,心想,难道是放学后有小朋友在操场上玩的不发回就啦?抬头往外看去,正看到我们班的扬扬小州友拉着爸色的手离开操场。徐师傅说:“你们班这个朋友真好,真懂事!别的小朋友玩具随手丢在操场中间就离开了,但她没玩玩具还和她的爸爸一起帮我把玩具归类放好,还把地上的餐巾统丢到垃圾桶里。”

一个拥有良好行为习惯、注意细节的孩子,离不开老师的影响,来的却在子周围的环境,家人、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无小事,细节见本心。

《教育的细节》优秀读后感 篇3

最近读了《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一书,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细节描述将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容易产生的一些教育现象记录下来,可贵的是书中还通过这些现象深入分析了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秘密,如:幼儿的心理、家庭因素、教师行为的影响等等,对我们这些一线的老师有很好的借鉴与警示作用。书中一文《如果你们不听话》中的黄老师常常会说:“如果你们不听话,就不许……”,“如果你们不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就不能……”,这类话不仅像黄老师这样的新老师会用,其实仔细想想在自己身上也会存在。这一类警告语对幼儿来说成效快,能够很快就树立好班中的“规矩”,而且对于老师来说还比较的省力、有效。

但是文中却分析长期使用这类警告语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幼儿可能在外显的行为上遵从了教师,但是内心并没有真正认同,也不知道好的行为习惯给自己与他人的意义,这样的行为是短暂的、无效的;其次,这样的警告使幼儿生活在“他律”的.要求下,并没有帮助幼儿形成“自律”意识,而且警告与威胁也会让孩子时时体验对强制与压迫,没有幸福感;最后,经常使用警告性语言也会恶化师幼之间的关系,无法形成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所以,这些警告类的语言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大忌,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不能经常地运用。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每个环节开展前做出一些简单明了、童趣化的指示,提示幼儿在自己的行为中应该做到什么。当然,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能力不同,我们切不可用一把尺来衡量,给予幼儿一些自己的空间,用纵向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才能让幼儿感受到我们的关心与爱护,从而尊重我们,愿意遵守班级中的各项规则,将规则真正做到放在心上。

《教育的细节》优秀读后感 篇4

今天播音员班上,孙老师向我们推荐了《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这本书是由一个美国教师罗恩.克拉克编写的他曾经在美国很多问题学校任教,现为纽约哈莱姆学校教师。我们疑惑不解,心想:《教育的55个细节》?应该是给老师看的吧,孙老师为什么要给我们看呀?虽然心里这么想,但还是很好奇。

孙老师给我们看了其中的5篇,分别是:《吃饭时保持良好的礼仪》、《主动帮他人捡起掉下的东西》、《餐后要负责清理自己的垃圾》、《接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与人相碰应主动说“对不起”》,看完后,我明白了孙老师给我们看这本书的用意,原来其中的`行为规范与我们息息相关。

五篇文章中,我最喜欢《接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它讲了一个故事:如果我把东西递给学生,而他没说“谢谢”,我会马上把东西拿回来。虽然让这条规矩成为习惯阻力很大,但我必须强制执行。

这篇文章幽默风趣,但是也让我觉得惭愧不已。一次,一个同学把我掉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给了我,我觉得同学之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便把东西拿了回来,连句简单的“谢谢”也没有说。现在想想,真是无地自容啊!

今后,我接到了别人递给我的东西,一定会及时说“谢谢”。另外,我还要去网上搜寻其他50个细节,纠正自己的行为规范,做一个讲究礼仪的好少年!

《教育的细节》优秀读后感 篇5

今天,老师一进门,就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读《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有同学问:“为什么老师要给我们看这个,这不是老师看的吗?”老师回答:“因为让你们看这书有帮助!”于是我们带着好奇的心理看了《吃饭时保持良好的礼仪》,《主动帮他人捡起掉下的东西》,《餐后要清理自己的垃圾》,《接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和《与人相碰应主动说“对不起”》这五个片段。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主动帮他人捡起掉下的东西》一文。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克拉克的银行卡不小心掉到了地上,一个小男孩连忙他捡起并还给了他。还有一事,一个学生的铅笔从桌上滚了下来,而没有人帮他捡,这件事使他非常生气。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在学校里,有的同学扔了餐巾纸,路过的同学却不理不睬。还有,我曾经看见同桌的`本子被挤到了地上,别人都不帮他捡起来,我就帮他捡起来了。这些都只是举手之劳啊!为什么我们的同学都不愿意去做呢?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文明习惯,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美好!

《教育的细节》优秀读后感 篇6

今天孙老师推荐我们阅读《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这是由美国一位教师罗恩.克拉克写的。他曾在美国很多问题学校任教,现在为纽约哈莱姆学校的教师。我们想:孙老师为什么要让我们阅读这篇文章呢?这篇文章应该让老师读更合适!

孙老师给每个组发下了5篇文章,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着这5篇文章。第一篇是《吃饭时保持良好的礼仪》,第二篇是《主动帮他人捡起掉下的东西》,第三篇是《餐后要负责清理自己的垃圾》,第四篇是《接到别人的东西要说“谢谢”》,第五篇是《与人相撞因主动说“对不起”》。读完这些文章,我觉得罗恩.克拉克老师很伟大,他能通过55个小细节,让那些问题孩子,变成好孩子。他写的这本《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最喜欢第四篇《接到别人的东西要说“谢谢”》。这个故事主要写了罗恩.克拉克教师给他学生的`东西,学生如果不说“谢谢”,罗恩就会在接到东西的三秒钟后把东西拿回来。他认为既然你不尊重我,我也没必要对你客气!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触动,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别人递给我东西后,我很少对他们说:“谢谢!”我觉得很惭愧,如果我在他们那里上学,我一定会失去很多东西,都是因为没说“谢谢”的原故。今后,我一定在别人给我东西的三秒钟之内说一句:“谢谢!”

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少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