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知远网

2025-11-08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语文天地”教学设计(精选2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1

一、解读课题,检查预习

1、齐读课题。

读课题有讲究,看谁能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样读,就回答了“谁”开天地?

怎样读,能回答盘古“干什么”?

昨天,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再次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知道了你们爱读书。但,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有位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我们试试,请同学们拿出笔,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

生默读,画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还有一句话这样说,“读书更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从这句话(指刚找出的中心句)里能读出哪个词?对!就是它!创造!(师奋笔疾书,粗粗的行楷字:创造)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孩子们端好书,我们到书里找答案。请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指导朗读。

四、变换句式,启发想象

1、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身体都变成什么了?请大声地读第四自然段。

2、孩子们的回答,我终于明白,盘古把他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板书:化作万物)

(指着屏幕:第四自然段的系列排比句。)看,多整齐的句式!就像列队的士兵!我把红色送给女同学,绿色送给男生,黄色部分留给我自己。咱们合作朗读,共同分享这段美妙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老师和男女同学合作朗读第四段。感动盘古的无私和伟大,感受排比句的音律美和气势美。

句子美,我们读得更美!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浪接一浪,读来好有气势!

3、这些句子,我们换一种说法,看是不是更能抒发我们心中的情?

非常欣赏你的想象力,你的`语言感动了我!

我看到了,孩子们正插上想象的翅膀,越飞越高,在神话的世界尽情翱翔!

难怪有人说,“读书最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指板书:化作万物)读成一幅画(指变换的句式)!”孩子们,你们做到了!

五、学生读课文。

神话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还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我想,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让我们再去读课文,去体会盘古那雄伟高大的形象吧。

六、升华中心,布置作业

反思:本单元是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盘古开天地》讲述的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文辞优美。我用“创造”一词,将本课串起来,使学生兴趣盎然。开始,先让学生找到本文的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让学生从中找出中心词:创造,然后提出问题:盘古怎样创造了宇宙?最后又教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创造”。脉络清晰自然。介于本文是个神话,学生理解起来并没有难度。于是,我把时间用在了让学生充分地读上。尤其是第二自然段与第四自然段,我把它作为一个重点段,运用多种读的形式,使孩子们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并潜移默化地将排比句告诉给了学生。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从旧字中发现形声字的特点。

2、掌握、运用并积累成语。

3、正确运用逗号和句号。

4、阅读短文,学会养成好习惯。

5、学改错别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填、说积累字、词。

2、通过读认识并运用逗号和句号,从读短文中认识到坏习惯带来的不便,逐步养成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比、填、说、读发现语文知识的特点,在实践中运用它。

2、在读、议、改中养成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选词、说词、填空。

2、逗号和句号的运用。

3、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在比、读中发现组字的方法并进行学习。

2、填、选词并选一个造句。

3、能恰当地填上形容词。

教学重、难点:、选词、说词、填空。

教学方法:发现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会发现

1、 教师卡片出示:功——工胆——旦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这两个字的一边表音,一边表意。

2、再出示一例由学生发现。

3、用小黑板全部出示后,读一读。

二、填词并造句

1、出示一个例子:一声不响

让显示齐读并说说它的意思

2、仿例写几个词语,如:

一动不动 一字不错 一言不发

一文不值 一毛不拔 ……

3、读词并记住几个。

4、选一个造句

一声不响——小明一声不响地坐在座位上。

同学们,一个完整的句子应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

三、说词填空

1、出示例子

“认真地背诵”齐读后,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填词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应注意所填的词要恰当。

2、仿照例子写一写(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汇报,互相订正

四、布置作业完成第五页的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运用逗号和句号。

2、阅读短文,议一议怎样改掉坏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逗号和句号的运用。

2、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学方法:发现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正确运用逗号和句号

1、出示“,。”让学生辨别。

2、幻灯出示句子,要求填上“,”和“。”

(1)过了一阵()来了一只小猴()小猴子一发现小树苗( )便欢呼起来( )

(2)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互相订正

4、讨论一下,怎样用逗号和句号?

学生自由回答,互相补充

5、师生总结:该用句号的地方,可以想以下问题:

(1)这个句子的意思完了没有,完了用上“。”

(2)这个句子的下一句的底一个词是否含有名称,如猴、他、我等,有前一句则可以画上“。”

二、阅读短文

1、学生自由朗读短文。

2、默读短文,思考:林卡是怎样上学去的?

3、学生自由回答,互相补充

4、师生总结:

上学去的林卡因为找东西迟到了,他对自己说:“不成,这样不成!”

5、说一说,你是怎样上学去的?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6、全班齐读短文

7、说一说你以后打算怎样做?

三、布置作业

1、想想自己的好习惯与坏习惯

2、写写你的一个学习习惯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看图,议一议怎样改掉坏习惯。

2、学改错别字

教学重、难点:改错别字

教学方法:发现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幻灯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改掉坏习惯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林卡的习惯好吗?

不好的习惯应怎样对待?怎样改掉?

2、教师出示挂图

我们来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改掉坏习惯?

3、说说自己的好习惯与坏习惯。

4、你准备怎样改掉坏习惯?

5、判断,下面哪些是好习惯(幻灯出示)

上学迟到() 认真做操()

耐心解题() 上课讲话()

高声念书()

二、学改错别字

我们不但要在生活上养成好习惯,而且也要在学习养成好习惯。

1、说说你的一个学习习惯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2、我们的好朋友冬冬也有一个学习习惯。今天,她要介绍给我们。

教师出示挂图,并且读读冬冬的话。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字了,有时难免会出现写错别字的现象,你们愿意学学冬冬的学习习惯吗?

三、改错别字

1、小东在一次穿错了鞋。

()→()

2、水面上飘来一条方巾。

()→()

3、 先生讲得很子细,大家听得很人真。

()→() ()→()

四、填表格

请大家打开书,看第七页的表格,填一填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表格。

2、找出自己作业本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3

目标预设

1、 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学习带“两点水”和“雨字头”的生字,我解部首的意思。

3、 加偏旁组新字,辨析形近字。

4、 通过扩词、造句、编故事,丰富词汇,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5、 阅读短文《雾》,想像“雾把自己藏起来”是什么意思。

6、 总结认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认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书写大比拼

1、 出示生字:雾露雹冰冻凌江河泛

2、 读一读,看看这些字各有什么结构特点?

3、 这些偏旁和生字有什么联系?

4、 你能将它们写漂亮吗?

5、 咱们来比试比试。

二、变字小魔术

1、 你能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的字吗?

2、 学生尝试变字。

(在变字小魔术中,孩子既复习了生字,又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比一比组组词

1、 下面的字娃娃长得很像,你能将它们分清楚吗?

2、 咱们多给它们找几个朋友吧。

(帮助孩子分清字形,不写错别字,归类复习效果良好。)

四、我来说一说

1、 出示句子: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2、 你能依照例子说说吗?

3、 学生练习造句。

五、想一想再分类

1、 读读下面的词语:雹、霜、雾、露、雪、河、海、冰、江、冻

2、 这些词语中,许多词都是好朋友,请你给它们分分组。

3、 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可按部首分,可按水的形态分,可按这些事物在哪里分。)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这个星期,水娃娃和风娃娃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水娃娃还要请我们去它家做客呢!

二、编故事:

1、 老师讲述《小溪流的歌》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流的家在哪儿?

3、 小溪流为什么不停地奔走?

4、 出示彩图:提示问题,学生根据提示编故事

5、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山泉娃娃从哪儿来?山泉娃娃在干什么?

三、天气播报站

1、 每天天气都在变化,你怎么知道冷暖情况的?

2、 老师播报天气预报。

3、 天气预报讲些什么内容?(风力、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

4、 想一想,听准听懂天气预报有什么好处?

5、 老师模拟第二天的天气预报,你觉得明天天气如何?

四、自读短文

1、 雾孩子也来和咱们交朋友了,我们一块儿认识它吧。

2、 有不认识的生字吗?想办法解决。

3、 读完短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4、 生活中,你见过雾孩子吗?它和你捉什么迷藏?

五、拓展学习:欣赏短文《雪娃娃》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负 需 限 棉 付 须 线 绵 先读一读,根据自己的理解组成词语,联系词语说说每组字有什么不同。

对于比较难分辨的需和须,可以集体,理解它们的不同,牢记各自组成的词语。

二、抄一抄。

辜负 杰出 奉献 争先恐后 单调 书籍 浸湿 郁郁葱葱 姹紫嫣红 风平浪静 绵绵细雨 集体读,指名读,说说自己还有哪个词语不理解意思。

三、读一读。

信 函 札 书 简 信札 书简 尺素 雁书 先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对于学生接触比较少的词语如:尺素、雁书,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讲解。

四、读一读,比一比。

1.三个战士谁也不舍得立刻拆开信,实在憋不住了,就从口袋里慢慢掏出慢慢撕开慢慢地读。

从这天起,他们每天把信掏出来读一遍,直到一字不差地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

2.他们没有立刻拆信,过了好几天,才把信掏出来仔细地读。

从这天起,他们经常读信,最后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了。

自己读,想想第一段比第二段好在什么地方?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多读几遍。

在班里交流。

作业设计: 在作业本上写比一比,组成词语,抄一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天地读一读,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 烽火连三月, 城春草木深。

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 白头搔更短, 恨别鸟惊心。

浑欲不胜簪。

1.自读古诗,在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都明白了什么。

2.教师重点讲解学生普遍不理解的地方,最后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把故事表达的意思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

3.背诵古诗。

(自己背,小组检查,集体背诵。

二、课外阅读。

1.布置课前预习,要求:运用各种方法,包括,问别人等,读通课文,把生字的读音注在课文中。

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

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或文章的意思标注在课文上。

2.在小组内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初步解决一些问题。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按照词语、句子、文章的含义等分别解决。

你喜欢读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2.学习写信的正确格式。

教学过程:

一、语文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1.布置调查。

读懂p116的《调查信的旅程》,理解两个问题:信怎么到了邮局,信怎么从一个地方的邮局到了另一个地方的邮局?谈谈自己准备怎样调查。

(可以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亲自到邮局采访邮局工作人员。

2.组成调查小组,课下调查信的旅程。

3.集体交流调查情况: ①汇报调查方法。

(是怎样合作完成的) ②汇报调查结果。

(其中信怎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答案有多种,比如通过火车、轮船或飞机等。

二、学习写信的格式。

(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和畅所欲言) 1.观察用过的.信封,你发现了什么?(信封的格式) 2.结合金钥匙,教师讲解信封的正确格式: 邮政编码的位置在左上角,收信人的地址在上面,中间是收信人的名字。

右下角是写信人的地址和邮政编码。

3.信的正文也有格式要求:先在左上角写你对收信人的称呼,要顶格,然后另起一行空两个格写内容。

最后还有致辞以及写信人的名字日期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笔下生花:写一封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信的知识,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写一封信呢? 1、我们书中有几位同学就想写几封信,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读115页中几个同学的话:

①我要给社区领导写封信,建议在小区里增设果皮箱。

②我要给守卫在森林的战士写信。

③昨天踢球时,我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写封道歉信。

④我想给外星人写封信。

2.他们的想法怎么样,你有自己的想法吗?说说看。

二、自己按照正确格式写一封信。

1.复习书信的正确格式:开头怎样,结尾怎样?

2.信封怎样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分别写在什么地方?) 3.自己按照正确格式写一封信。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

2、学习“开卷有益”,感悟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3、“笔下生花”习作指导,金钥匙。

教学重点:

巩固本单元所学习的词语句子,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

学会提高效率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日积月累

1、摘录笔记

(1)交流本单元的摘录笔记。

(2)评选摘录笔记小能手。

(3)教授有效摘录笔记的`方法。

2、读一读。(幻灯出示)

二、开卷有益

1、读课文,初谈感受。

2、你心目中的效率专家是谁?为什么/

3、你有什么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第二课时

一、“笔下生花”习作指导。

1、出示幻灯片。

2、习作分析。

二、金钥匙。

三、学生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1、读懂要求

2、回忆往事

3、明晰道理4、谈看法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能正确抄写双音词音节,练习给音节标调;复习带金字旁和绞丝旁的字并填写偏旁表;积累词语;续写《下雨了》。

教学过程:

一、

1、抄写音节。

Chūn yǔ shǔi zhū cǎi hóng zǒu guò yáo yuǎn měi lì

学生独立抄写,自己检查。

2、给音节标调号。

Shui you zhe yang ju da de bi

谁有这样巨大的笔

二、复习带有金字旁和绞丝旁的字,并填写偏旁表。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看谁写得多。

金字旁:()()()()

绞丝旁:()()( ) ()

2、填写偏旁表。

偏旁表示的意义例子

三、给“雨”扩词。

1、读词语:倾盆大雨雨过天晴泪如雨下挥汗如雨

2、自己扩词,看谁说的多,说得好。

例:雨霖霖 雨萧萧 雨蒙蒙 牛毛细雨 狂风暴雨 零星小雨 ……

四、续编诗歌。

下雨了,蜗牛说:“不怕,我把房子背来啦。”

下雨了,蘑菇说:“不怕,我有。”

下雨了,说:“不怕,我。”

分组完成,回去思考,在班上讨论。评委评定。

例:下雨了,蘑菇说:“不怕,我有小花伞一把。”

下雨了,甲虫说:“不怕,我有一件防雨褂。”

板书设计:语文天地

给音节标调号

Shui you zhe yang ju da de bi

谁 有 这 样 巨 大 的` 笔

第七、八课时

教学目标:自读《伞》,复述,能搞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背诵《春夜喜雨》;总结自己的热字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自读《伞》。

1、自己读一遍。

2、提问:这个故事里说了几个小朋友呀?

3、再读,然后复述。

二、读背古诗。

1、自己读,自己背。

2、提示:你看,杜甫发现下雨了,一夜没睡,静的几乎听不见雨声,真实‘春夜喜雨’啊!

3、讨论:诗人为什么高兴的一夜未谁?

4、说一说你还读过杜甫的那些诗句。

三、总结自己的认字方法。

读金钥匙的一段话。

课堂总结:这一单元你有学会了什么?

板书:伞

小宝和同学小丽和同学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理念: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将语文实践活动相机安排教学,让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感受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学目标:

1、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星、爪”

2、换部首,复习生字。积累ABB型的词语以及反义词,并能正确地运用。

3、认识动物,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4、阅读《谁来了》,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积累ABB型的形容词,初步感知这类词语的形式,体会表达的效果。

2、学习成对使用几组单音反义词。

3、背诵《绝句》,模仿短文《谁来了》进行续编。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准备参加“智慧大比拼”的.比赛。

2、宣布活动规则,并把学生分成两大组。

二、活动一:抄一抄。

1、出示拼音,照拼音读音节。

2、板书部分音节,适当补充一些w打头的音节。学生练写。

3、出示今天要描、写的字,指名读一读。

4、引导学生观察“耳、星、爪”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5、引导、参与学生评价、评比作品。

三、活动二:部首变换小魔术。

1、帮助学生弄明白例子的符号。以“推”为例:“推”字减掉提手旁,加上言字旁,就成为“谁”

2、小组讨论:“波、抱、把”的部首能换成什么?

3、比一比:看谁换字又快又多。选择一组换前和换后的生字,组词、搭配词组、造句。

4、在书上填一填

四、活动三:照样子说词语。

1、读“胖乎乎”“毛茸茸”,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胖乎乎可以用来说明什么?毛茸茸又是形容什么的?

3、以大组为单位,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语。比一比谁说得多?

五、活动四:填一填。

1、出示图片:大象、小白兔等,学生看图并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2、出示:“长—短、高—矮、大—小”这三对反义词,读一读。生生相互出句子填空、对答。

第二课时:

一、活动一:读一读,背一背。

1、课件演示:“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

学生观察黄鹂是什么样子的,柳树是什么色彩,以及黄鹂在柳树枝头干什么。

2、学生想像黄鹂会歌唱什么?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前的画面,再有感情朗读。

4、学生说诗意并朗读。

5、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情意境,有感情地吟诵。

二、活动二:自读诗歌并仿编句子。

1、边看插图,边听教师范读。

2、借助拼音自读短文,读懂短文内容。

3、借助插图评读短文。小组讨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

4、照样子说句子。

(1)小组交流、推选。

(2)全班交流。

(3)谈谈体会。

三、活动三:回顾自检。

1、共同评读。提出要求,在小组内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2、学生自己进行自评,要求实事求事。

3、教师点拔学法:

在学习中自检,就是养成经常“回头看”的习惯,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心愿。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3、大胆交流自己的兴趣和读书心得。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口语交际。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引入

从前,有两个乞丐。有一天,他们在墙角下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甲乞丐说:“假如我发财了,我要一下子买五大碗豆浆,大喝一顿。”乙乞丐说:“假如我发财了,我要买两碗豆浆,吃一碗,倒一碗。”

1、同学们,乞丐的心愿虽然可笑,但也说明一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不管是不是“高尚”或“低俗”。

2、这节课,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各自的心愿。

二、揭题

板书:谈心愿。

三、自由读题目要求

1、自由读要求。

2、说说有什么要求。

四、回忆前四篇课文中主体人物的心愿

1、自由汇报。

2、小结。

五、小组互动交流

1、心愿有没有“高尚”、“低俗”之分?有没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

2、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

4、汇报自己的心愿。

六、完成“金钥匙”

1、出示“金钥匙”的提示要求。

2、自由读。

3、每个同学就自己所带的书进行汇报发言。(推荐书、交流心得)

4、探讨自己的阅读方向、合理与否。

5、同学间交换自己喜爱的作品。

七、课堂总结

八、布置作业

1、写一写自己的心愿。

2、阅读一本好书,写写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回忆上节课同学们所谈的心愿。

2、指名读读上节课布置的小练笔——心愿。

二、揭题

如果把大家的心愿写成诗,那一定很美,很有趣。

三、投影书上的小诗

1、投影。

2、指名读诗。

3、评议。

(1)读诗的情况。

(2)诗的.内容。(①趣事;②心愿)

4、齐读六首小诗。

四、写作前谈话

1、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2、把刚才大家汇报的小练笔《心愿》进行改写成诗。

3、引导学生通过将练笔与小诗对比,了解写诗的窍门。

如:(1)可分节写。

(2)每一行的字数不一定相同,句子要活泼简练。

(3)如果可能,末字可押韵,但不作要求。

(4)要表达真情实感。

4、本次习作基本要求。

(1)尽量写诗。

(2)内容为:心愿;趣事。

5、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换其他内容,也可以不写诗。

五、活动过程

1、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2、投影片段或小诗共同欣赏、评议。

3、修改。

六、布置作业

继续习作,并修改习作。

第三课时

一、投影佳作,指导欣赏

1、齐读佳作。

2、评议。

3、请作者谈谈创作心得。

二、投影病文,指导修改

1、自由读。

2、小组讨论修改方案。

3、汇报,共同修改。

4、读一读修改后的作品,前后比较。

5、谈谈修改的体会。

三、活动过程

1、分小组修改作文。

2、指导、鼓励学生将佳作投稿。

3、对自己在本单元中的学习作个合理的评价。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修改作文并抄正作文。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进行语文天地中的阅读短文练习。

2、进行用形声字组词和词语搭配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独立阅读短文。

教学过程 :

一、照样子写一写。

校 郊 较 胶

教学过程 :

1、出示第一排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2、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请同学们练习说一说下面的3排字。

3、小组合作学习:练习用这些字组词。

二、连一连。

凉爽的 家

遮雨的 手

明亮的 光

温暖的 风

整齐的 伞

教学过程 :

1、出示这些词语,请同学们小声音地读一读。

2、在书上连线,微型小组的同学互相检查。

3、集体讨论。

三、读一读:塘鹅妈妈。

教学过程 :

1、自由读这一篇短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合作学习:

(1)解决不认识的字。

(2)分角色练习朗读短文。

3、齐读短文,思考:为什么塘鹅妈妈开始不笑,后来却笑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进行语文天地中的口语交际练习:夸夸我们的妈妈。

2、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八节为妈妈做点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过程 :

一、口语交际:夸夸我们的妈妈。

教学过程 :

1、出示图片,说一说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些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夸夸自己的妈妈。

(2)选代表在班内交流。

3、集体交流,听的同学做评委,及时评价。

二、实践活动:三八节为妈妈做点事。

教学过程 :

1、出示图片,读一读,这些小朋友在三八节时都为妈妈做了什么?

2、讨论:三八节快到了,我想为妈妈做点什么。

3、把自己要为妈妈做的事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4、把自己的作品在班里交流。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10

目标预设

1、 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学习带“两点水”和“雨字头”的生字,我解部首的意思。

3、 加偏旁组新字,辨析形近字。

4、 通过扩词、造句、编故事,丰富词汇,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5、 阅读短文《雾》,想像“雾把自己藏起来”是什么意思。

6、 总结认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认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书写大比拼

1、 出示生字:雾露雹冰冻凌江河泛

2、 读一读,看看这些字各有什么结构特点?

3、 这些偏旁和生字有什么联系?

4、 你能将它们写漂亮吗?

5、 咱们来比试比试。

二、变字小魔术

1、 你能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的'字吗?

2、 学生尝试变字。

(在变字小魔术中,孩子既复习了生字,又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比一比组组词

1、 下面的字娃娃长得很像,你能将它们分清楚吗?

2、 咱们多给它们找几个朋友吧。

(帮助孩子分清字形,不写错别字,归类复习效果良好。)

四、我来说一说

1、 出示句子: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2、 你能依照例子说说吗?

3、 学生练习造句。

五、想一想再分类

1、 读读下面的词语:雹、霜、雾、露、雪、河、海、冰、江、冻

2、 这些词语中,许多词都是好朋友,请你给它们分分组。

3、 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可按部首分,可按水的形态分,可按这些事物在哪里分。)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这个星期,水娃娃和风娃娃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水娃娃还要请我们去它家做客呢!

二、编故事:

1、 老师讲述《小溪流的歌》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流的家在哪儿?

3、 小溪流为什么不停地奔走?

4、 出示彩图:提示问题,学生根据提示编故事

5、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山泉娃娃从哪儿来?山泉娃娃在干什么?

三、天气播报站

1、 每天天气都在变化,你怎么知道冷暖情况的?

2、 老师播报天气预报。

3、 天气预报讲些什么内容?(风力、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

4、 想一想,听准听懂天气预报有什么好处?

5、 老师模拟第二天的天气预报,你觉得明天天气如何?

四、自读短文

1、 雾孩子也来和咱们交朋友了,我们一块儿认识它吧。

2、 有不认识的生字吗?想办法解决。

3、 读完短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4、 生活中,你见过雾孩子吗?它和你捉什么迷藏?

五、拓展学习:欣赏短文《雪娃娃》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天地包括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一个金钥匙。“笔下生花”三部分的内容。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通过金钥匙,明白应该围绕一个议题发表意见。

教学重难点:

编探险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明白作计划的好处。

教学构想:

畅所欲言,先小组交流,把从网上找到的资料或图片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全班交流,老师展示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并推荐网站,教会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初显身手,引导学生先制定计划,再编探险故事。金钥匙,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多方面的评价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教学准备:

电脑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畅所欲言,介绍自己查找到的一处奇观。

学生学习过程: 本次“综合活动”包括“畅所欲言”、“初显身手”

一、导课

课前同学们调查、访问了家人、邻居、老师,了解周围所发生的变化,搜集了一些关于“把聪明用在正地方”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明确交流的'要求

1、交流时条理要清楚,内容要充实。

2、可用数字、图片、实物来说明。

三、集体交流

四、总结

通过同学们谈这些例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找一找

活动前,教师从搜集历史上关于智谋的故事说起,引发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发现“智谋”。可以由家庭——社会,有校内——校外,由国内——国际。然后,让学生根据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一个主题,个人或小组合作。讨论后,要给时间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访问等,用自己的耳朵去听,自己动手搜集材料。

全班可以同意确定反映“智谋”的前因后果,以及整个过程。

六、写一写

写前引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选择一种表达形式,如记叙、说明的文体,小诗、新闻等,还可以以某一种物品自诩的口吻,写一篇童话,反映其“智谋”过程。

评价习作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习作内容的真实、科学等方面入手,使习作内容表达意思清楚,明确,反映社会一定的变化,有一定的条例,语言通顺。让学生在自评的基础上,小组内评价,教师参与评价。

七、说一说

结合找一找后出墙报的内容进行,也可以结合写一写他评时进行。总之,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等能力。

八、写一写

根据“笔下生花”的要求,展开辩论,据理力争,然后分别把四个人的想法写出来,讨论一下谁对谁错。

作业设计

预习下一单元《水》

板书设计:

智谋故事

围魏救赵 空城计 破釜沉舟

隔岸观火 调虎离山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12

一、解读课题,检查预习

1、齐读课题。

读课题有讲究,看谁能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样读,就回答了“谁”开天地?

怎样读,能回答盘古“干什么”?

昨天,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再次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知道了你们爱读书。但,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有位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我们试试,请同学们拿出笔,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

生默读,画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还有一句话这样说,“读书更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从这句话(指刚找出的中心句)里能读出哪个词?对!就是它!创造!(师奋笔疾书,粗粗的行楷字:创造)

三、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孩子们端好书,我们到书里找答案。请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指导朗读。

四、变换句式,启发想象

1、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身体都变成什么了?请大声地读第四自然段。

2、孩子们的回答,我终于明白,盘古把他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板书:化作万物)

(指着屏幕:第四自然段的系列排比句。)看,多整齐的句式!就像列队的士兵!我把红色送给女同学,绿色送给男生,黄色部分留给我自己。咱们合作朗读,共同分享这段美妙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老师和男女同学合作朗读第四段。感动盘古的无私和伟大,感受排比句的音律美和气势美。

句子美,我们读得更美!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浪接一浪,读来好有气势!

3、这些句子,我们换一种说法,看是不是更能抒发我们心中的情?

非常欣赏你的.想象力,你的语言感动了我!

我看到了,孩子们正插上想象的翅膀,越飞越高,在神话的世界尽情翱翔!

难怪有人说,“读书最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指板书:化作万物)读成一幅画(指变换的句式)!”孩子们,你们做到了!

五、学生读课文。

神话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还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我想,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让我们再去读课文,去体会盘古那雄伟高大的形象吧。

六、升华中心,布置作业

反思:本单元是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盘古开天地》讲述的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文辞优美。我用“创造”一词,将本课串起来,使学生兴趣盎然。开始,先让学生找到本文的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让学生从中找出中心词:创造,然后提出问题:盘古怎样创造了宇宙?最后又教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创造”。脉络清晰自然。介于本文是个神话,学生理解起来并没有难度。于是,我把时间用在了让学生充分地读上。尤其是第二自然段与第四自然段,我把它作为一个重点段,运用多种读的形式,使孩子们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并潜移默化地将排比句告诉给了学生。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学习日积月累、初显身手。

学习开卷有益,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练习习作。

教学重点:

进行字词、句子的积累。

教学难点:

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法学法:

讲授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指导学生做摘录笔记的方法。

二、读一读。

三、制定规则。

四、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诺言》。

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1.什么事诺言?谁说的诺言?说了什么诺言?

2.分角色读对话。

3.按照要求做摘录笔记。

4.交流笔记。

5.拓展练习。

6.实践作业:编排课本剧。

二、习作。

1.为你喜欢的游戏写规则和玩法说明。

2.考察我们的校园生活,你觉得那些地方需要建立规则?和同学们讨论,制定规则。

3.学生交流,并进行习作。

板书设计:

注意:

(1)观察游戏的过程。

(2)介绍时,语言要简洁,叙述要清楚。

(3)写后,思考有无遗漏。

第三课时

一、习作训练

【习作要求】

国有国法,家有家法,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和谐有序的'生活,选择以下一种情况写一写。

在规则面前,我……

为你喜欢的游戏写玩法说明和游戏规则。

二、导入习作主题。

本单元的学习中围绕的主题是什么?(规则),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写规则。

三、引领审题,打开思路。

指名说说规则在生活中的作用,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规则,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在规则面前,你是怎么做的?你见过哪些规则?

指导构思,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全班讨论。

四、完成习作。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理念: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将语文实践活动相机安排教学,让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感受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学目标:

1、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星、爪”

2、换部首,复习生字。积累ABB型的词语以及反义词,并能正确地运用。

3、认识动物,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4、阅读《谁来了》,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积累ABB型的形容词,初步感知这类词语的形式,体会表达的效果。

2、学习成对使用几组单音反义词。

3、背诵《绝句》,模仿短文《谁来了》进行续编。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准备参加“智慧大比拼”的'比赛。

2、宣布活动规则,并把学生分成两大组。

二、活动一:抄一抄。

1、出示拼音,照拼音读音节。

2、板书部分音节,适当补充一些w打头的音节。学生练写。

3、出示今天要描、写的字,指名读一读。

4、引导学生观察“耳、星、爪”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5、引导、参与学生评价、评比作品。

三、活动二:部首变换小魔术。

1、帮助学生弄明白例子的符号。以“推”为例:“推”字减掉提手旁,加上言字旁,就成为“谁”

2、小组讨论:“波、抱、把”的部首能换成什么?

3、比一比:看谁换字又快又多。选择一组换前和换后的生字,组词、搭配词组、造句。

4、在书上填一填

四、活动三:照样子说词语。

1、读“胖乎乎”“毛茸茸”,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胖乎乎可以用来说明什么?毛茸茸又是形容什么的?

3、以大组为单位,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语。比一比谁说得多?

五、活动四:填一填。

1、出示图片:大象、小白兔等,学生看图并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2、出示:“长—短、高—矮、大—小”这三对反义词,读一读。生生相互出句子填空、对答。

第二课时:

一、活动一:读一读,背一背。

1、课件演示:“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

学生观察黄鹂是什么样子的,柳树是什么色彩,以及黄鹂在柳树枝头干什么。

2、学生想像黄鹂会歌唱什么?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前的画面,再有感情朗读。

4、学生说诗意并朗读。

5、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情意境,有感情地吟诵。

二、活动二:自读诗歌并仿编句子。

1、边看插图,边听教师范读。

2、借助拼音自读短文,读懂短文内容。

3、借助插图评读短文。小组讨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

4、照样子说句子。

(1)小组交流、推选。

(2)全班交流。

(3)谈谈体会。

三、活动三:回顾自检。

1、共同评读。提出要求,在小组内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2、学生自己进行自评,要求实事求事。

3、教师点拔学法:

在学习中自检,就是养成经常“回头看”的习惯,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15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天地”包括“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三部分的内容。

教学要点: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和鉴赏能力。

2、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发言。

教学设计:

“畅所欲言”环节,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带“马”字的成语和成语古诗,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课外积累的兴趣。然后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初显身手”环节,引导学生查找与马有关的绘画、摄影、邮票、雕塑、音乐等等,这是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对孩子的艺术鉴赏水平和综合素养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交流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畅所欲言

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对马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也积累了许多关于马的成语,还有一些同学不仅积累了成语,还进一步了解的成语背后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马”字成语和成语古诗,谈谈自己的积累收获。

3、观看成语古诗《老马识途》。

4、完成课本练习:

二、初显身手

1、在上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利用网络搜集了许多与马有关的艺术品——绘画、摄影、雕塑、音乐等等。今天,就请你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介绍给老师跟同学。在说的'时候,要注意:尽量做到口吃清楚,叙述有一定的顺序和条理,能谈出自己喜欢这件艺术品的原因。听的同学要做到: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从中吸取知识,并且能够给发言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让他说得更好。

2、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各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4、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评价的也比较到位,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多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作业:

把自己对艺术品的介绍,整理成一篇小短文,写在练笔本上。

课后小结:在教学“笔下生花”时,我先引导学生放手写作。在动笔前考虑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金钥匙,重在指导学生有条有理的写好本次习作。有条理既方便别人阅读,也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负 需 限 棉 付 须 线 绵 先读一读,根据自己的理解组成词语,联系词语说说每组字有什么不同。

对于比较难分辨的需和须,可以集体,理解它们的不同,牢记各自组成的词语。

二、抄一抄。

辜负 杰出 奉献 争先恐后 单调 书籍 浸湿 郁郁葱葱 姹紫嫣红 风平浪静 绵绵细雨 集体读,指名读,说说自己还有哪个词语不理解意思。

三、读一读。

信 函 札 书 简 信札 书简 尺素 雁书 先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对于学生接触比较少的词语如:尺素、雁书,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讲解。

四、读一读,比一比。

1.三个战士谁也不舍得立刻拆开信,实在憋不住了,就从口袋里慢慢掏出慢慢撕开慢慢地读。

从这天起,他们每天把信掏出来读一遍,直到一字不差地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

2.他们没有立刻拆信,过了好几天,才把信掏出来仔细地读。

从这天起,他们经常读信,最后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了。

自己读,想想第一段比第二段好在什么地方?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多读几遍。

在班里交流。

作业设计: 在作业本上写比一比,组成词语,抄一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天地读一读,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 烽火连三月, 城春草木深。

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 白头搔更短, 恨别鸟惊心。

浑欲不胜簪。

1.自读古诗,在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都明白了什么。

2.教师重点讲解学生普遍不理解的地方,最后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把故事表达的意思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

3.背诵古诗。

(自己背,小组检查,集体背诵。

二、课外阅读。

1.布置课前预习,要求:运用各种方法,包括,问别人等,读通课文,把生字的读音注在课文中。

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

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或文章的意思标注在课文上。

2.在小组内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初步解决一些问题。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按照词语、句子、文章的含义等分别解决。

你喜欢读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2.学习写信的正确格式。

教学过程:

一、语文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1.布置调查。

读懂p116的《调查信的旅程》,理解两个问题:信怎么到了邮局,信怎么从一个地方的邮局到了另一个地方的邮局?谈谈自己准备怎样调查。

(可以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亲自到邮局采访邮局工作人员。

2.组成调查小组,课下调查信的旅程。

3.集体交流调查情况: ①汇报调查方法。

(是怎样合作完成的) ②汇报调查结果。

(其中信怎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答案有多种,比如通过火车、轮船或飞机等。

二、学习写信的格式。

(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和畅所欲言) 1.观察用过的信封,你发现了什么?(信封的格式) 2.结合金钥匙,教师讲解信封的正确格式: 邮政编码的位置在左上角,收信人的'地址在上面,中间是收信人的名字。

右下角是写信人的地址和邮政编码。

3.信的正文也有格式要求:先在左上角写你对收信人的称呼,要顶格,然后另起一行空两个格写内容。

最后还有致辞以及写信人的名字日期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笔下生花:写一封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信的知识,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写一封信呢? 1、我们书中有几位同学就想写几封信,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读115页中几个同学的话:

①我要给社区领导写封信,建议在小区里增设果皮箱。

②我要给守卫在森林的战士写信。

③昨天踢球时,我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写封道歉信。

④我想给外星人写封信。

2.他们的想法怎么样,你有自己的想法吗?说说看。

二、自己按照正确格式写一封信。

1.复习书信的正确格式:开头怎样,结尾怎样?

2.信封怎样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分别写在什么地方?) 3.自己按照正确格式写一封信。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17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天地”包括“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三部分的内容。

教学要点: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和鉴赏能力。

2、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发言。

教学设计:

“畅所欲言”环节,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带“马”字的成语和成语古诗,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课外积累的兴趣。然后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初显身手”环节,引导学生查找与马有关的绘画、摄影、邮票、雕塑、音乐等等,这是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对孩子的艺术鉴赏水平和综合素养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交流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畅所欲言

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对马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也积累了许多关于马的成语,还有一些同学不仅积累了成语,还进一步了解的成语背后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马”字成语和成语古诗,谈谈自己的积累收获。

3、观看成语古诗《老马识途》。

4、完成课本练习:

二、初显身手

1、在上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利用网络搜集了许多与马有关的艺术品——绘画、摄影、雕塑、音乐等等。今天,就请你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介绍给老师跟同学。在说的.时候,要注意:尽量做到口吃清楚,叙述有一定的顺序和条理,能谈出自己喜欢这件艺术品的原因。听的同学要做到: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从中吸取知识,并且能够给发言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让他说得更好。

2、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各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4、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评价的也比较到位,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多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作业:

把自己对艺术品的介绍,整理成一篇小短文,写在练笔本上。

课后小结:在教学“笔下生花”时,我先引导学生放手写作。在动笔前考虑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金钥匙,重在指导学生有条有理的写好本次习作。有条理既方便别人阅读,也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18

教学目标

1、练习使用修饰语,正确搭配形容词与名词;

2、积累表示数量多的词语;

3、学会分辨疑问句和反问句,能用反问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看法;

4、练习使用拟人手法写句子。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学唱郊游歌曲。)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今天我们一起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去郊游,你们看――(出示课题:语文天地。学生齐读。)

2、“语文天地”是个神奇的世界,那儿藏着数不尽的知识珍宝,等着我们去采撷呢。让我们一起坐上火车出发吧!(伴随《火车开了》乐曲)

二、写一写表示数量多的词语。

1、“采集林”车站到了。这一站我们将采集些什么呢?同学们请看。

2、(出示“许多”、“不计其数”两个词。)谁能读读这两个词?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都是表示数量多的词。)

3、对了,这一站我们一起采集表示数量多的词语。(出示题目:写一写表示数量多的词语。)请同学们将自己采集到的表示数量多的词语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小组派一名同学将采集成果记录下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智慧之花最多。(小组合作学习)

4、(“采集成果大比拼”,检查小组学习情况。采用竞赛抢答形式,教师将学生回答通过电脑打字投影出来,全班认读。奖励。)

5、在采集林中,我们采集了许多表示数量多的词语,有些小组还得到了智慧之花,没有得到花儿的小组也别泄气,下一站还有机会。让我们坐上火车继续往前走吧!(伴随《火车开了》乐曲)

三、练习使用修饰语。

1、“心语林”车站到了。这一站我们一起来说说话吧。说什么呢?同学们请看。

2、出示练习题,看谁填得多:

快乐的()鲜艳的()美丽的()简单的()

(1)你能把这些词语填充完整吗?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

(2)(检查练习情况:运用竞赛抢答的形式,以四人小组“开火车”每人把自己所填的答案念出来。)

(3)(注意强调填名词,避免出现“快乐的跳”之类错误。)

3、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出了这么多优美的词语。你们能从这些词语中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说一句话吗?(学生选词造句。)

4、同学们说得真精彩,相信下面的站点也会更精彩,让我们出发吧!(伴随《火车开了》乐曲)

四、学习分辨疑问句和反问句。

1、“智慧林”车站到了,看这个站名,你想说什么?(生说)对了,这一站要考考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反应最快。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出示练习题:想一想,哪一句话不用回答?

可我连一个穷人都不认识,你认识吗?

这是不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穷人就该老是穿旧的东西呢?

(1)自己读一读这三句话,看看哪一句不用回答?为什么?(第三句不用回答,它的意思是强调穷人不该老是穿旧的东西。)

(2)用不同的语气读这三句话。(一、二句用疑问的语气,第三句用强调的语气。)

3、出示三个句子,学生抢答,说说哪个句子不用回答:

这单元的知识你都掌握了吗?

难道我们不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吗?

小明为什么能当上“三好学生”?

4、每个同学自己创作两个问句,一个需要回答,一个不需要回答,然后上台考考大家。

5、同学们的创作真棒,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顺利通过下一站。(伴随《火车开了》乐曲)

五、练习拟人的说法。

1、“创作林”车站到了,语文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发挥想像力,就能创作出优美、生动的语言。

2、(课件出示小鸟的动画)你们看,谁来了?(小鸟)小鸟在做什么呢?(小鸟在跳舞、小鸟在歌唱、小鸟在前面带路……)

3、(出示课文中的例句:小鸟在前面带路。)小鸟在做什么呢?(小鸟在前面飞的样子像人在带路,作者用了拟人手法,把小鸟当成人来写。)

4、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瞧,连花儿也――(出示课文例句:花儿向我们点头。)

5、花儿为什么点头呢?(花儿被风吹动,样子像人在点头,这也是用了拟人手法,使句子更生动。)

6、(教师用“―”和“~~~~”分别画出“小鸟”、“花儿”和“带路、点头”,提问:)运用拟人手法时要注意什么呢?(事物的动作要和人的动作有相同之处。)

7、出示句子:小树_____。太阳_____。

8、学生独立思考后可与小组同学交流。

9、现在,就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用拟人手法创作出生动的句子。

10、(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创作,集体评价,颁发智慧花。)

11、写作文时用上拟人手法将使文章更能吸引读者。

六、总结:

这堂课,我们一起畅游了“语文天地”,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还采摘了智慧花,收获真不少。这次郊游你们快乐吗?学习语文是快乐的事,让我们一起快快乐乐学语文。(伴随《火车开了》的乐曲离开教室。)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19

教学目标:

1、学习日积月累、初显身手。

2、学习开卷有益,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学习习作。

教学重点:

用简洁、平实的语言表达说明性语言。

教学难点:

用简洁、平实的语言表达说明性语言。

课前准备:

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继续指导学生摘录笔记的'方法。

1、观察词语的特点。

2、摘录的方法二:可按不同的内型积累。

3、根据不同的内型积累词语。

4、读一读。

二、初显身手

1、玩游戏“传口令”。

2、寻找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3、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4、制定规则。

5、依照规则重新游戏,继续修改规则中的不足。

6、感悟规则的好处。

三、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诺言》

1、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什么是诺言?谁说的诺言?说了什么诺言?

2、分角色读对话。

3、按照要求做摘录笔记。

4、交流笔记。

5、拓展练习。

6、实践作业:编排课本剧。

二、习作

1、为你喜欢的游戏写规则和玩法说明。

2、考察我们的校园生活,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建立规则?和同学们讨论,制定规则。

3、学生交流,并进行习作。

板书设计:

注意:(1)观察游戏的过程。

(2)介绍时,语言要简洁,叙述要清楚。

(3)写后,思考有无遗漏。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20

教学理念: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将语文实践活动相机安排教学,让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感受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学目标:

1、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星、爪”

2、换部首,复习生字。积累ABB型的词语以及反义词,并能正确地运用。

3、认识动物,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4、阅读《谁来了》,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 积累ABB型的形容词,初步感知这类词语的形式,体会表达的效果。

2、 学习成对使用几组单音反义词。

3、 背诵《绝句》,模仿短文《谁来了》进行续编。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学生准备参加“智慧大比拼”的比赛。

2、宣布活动规则,并把学生分成两大组。

二、活动一:抄一抄。

1、出示拼音,照拼音读音节。

2、板书部分音节,适当补充一些w打头的音节。学生练写。

3、出示今天要描、写的字,指名读一读。

4、引导学生观察“耳、星、爪”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5、引导、参与学生评价、评比作品。

三、活动二:部首变换小魔术。

1、帮助学生弄明白例子的符号。以“推”为例:“推”字减掉提手旁,加上言字旁,就成为“谁”

2、小组讨论:“波、抱、把”的部首能换成什么?

3、比一比:看谁换字又快又多。选择一组换前和换后的生字,组词、搭配词组、造句。

4、在书上填一填

四、活动三:照样子说词语。

1、读“胖乎乎”“毛茸茸”,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胖乎乎可以用来说明什么?毛茸茸又是形容什么的?

3、以大组为单位,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语。比一比谁说得多?

五、活动四:填一填。

1、出示图片:大象、小白兔等,学生看图并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2、出示:“长—短、高—矮、大—小”这三对反义词,读一读。生生相互出句子填空、对答。

第二课时:

一、活动一:读一读,背一背。

1、课件演示:“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画面。

学生观察黄鹂是什么样子的,柳树是什么色彩,以及黄鹂在柳树枝头干什么。

2、学生想像黄鹂会歌唱什么?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前的画面,再有感情朗读。

4、学生说诗意并朗读。

5、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情意境,有感情地吟诵。

二、活动二:自读诗歌并仿编句子。

1、边看插图,边听教师范读。

2、借助拼音自读短文,读懂短文内容。

3、借助插图评读短文。小组讨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

4、照样子说句子。

(1)小组交流、推选。

(2)全班交流。

(3)谈谈体会。

三、活动三:回顾自检。

1、共同评读。提出要求,在小组内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2、学生自己进行自评,要求实事求事。

3、教师点拔学法:

在学习中自检,就是养成经常“回头看”的习惯,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2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字、词、句 教学设计

一、 描一描,写一写 1、 指导学生辨析:己已的区别,学生自由说说记忆的办法。 2、 指导学生描红,抄写。

二、 组字小魔术 1、 举例:娃----女+ 2、 学生回答练习 3、 比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表达,实践训练

教学设计:

一、 口语表达训练

1、 同学们,秋天来了,你们最想告诉爸爸**的是什么呢?你会怎么说呢? 2、 四人小组交流。(可以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进行) 3、 抽表现较好的同学在班内表演。其他同学评一评。为什么要这样评价? 4、 教师指导学生妥贴、流畅、用普通话表达。

二、 实践训练:布置教室

1、 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关于秋天景物的图画。(尽量要求是学生自己画的) 2、 学生评议图画,挑选最好的。 3、 讨论:怎样用这些图画布置教室更漂亮? 4、 班内推选代表布置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背诵训练

教学设计:

一、 朗读课文两篇短文

1、 个人自由有感情朗读 2、 同桌间相互听读 3、 小组内边讨论边练读。(运用课堂学过的方法通过重读重点词句,掌握句子缓急来进行练习) 4、 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进行朗读表演。(开成朗诵会的形式) 5、 师生共同评议朗读情况,总结朗读技巧。

二、 指导学生进行背诵

1、 教给学生背诵课文的方法:分段进行背诵;抓住关键词句联系进行背诵。 2、 学生背诵比赛、练习。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后说话、写话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同学们去观察了秋天了吗?我们周围你认为秋天最美丽的地方是什么呢?

二、学生自主表达

1、 那里的秋天什么最美? 2、 那里的秋天美在哪里? 3、 你能用上第一单元学过的词句来形容你看到的景物吗?

三、 事例赏析,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1、 例文解析 2、 观察景物的`方法:要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观察。

四、小练笔

1、 用几句话写写你观察到的景物,尽量写出景物的颜色、形状、味道等。 2、 对先完成的同学进行修改,全班讲评。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22

教学目标:

1、通过“畅所欲言”,引起学生对“角度”这一单元主题的更深理解和思考,帮助学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处理事情。

2、通过“初显身手”培养学生有平日里,在生活中要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问题,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3、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本单元的习作旨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进行习作。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畅所欲言

一、对比导入:

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个同学的作业,你们互相传阅,告诉我你想说些什么?(生说)你们知道老师要说什么吗?(师说)为什么你们和我说的不一样呢?因为你们和我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二、交流

1、回忆生活中是否有两人看待问题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的事情(学生互相交流)

2、你当时怎么想的?

三、讨论:

有时,老师和你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意见分歧,这时该怎么办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初显身手

一、课前准备:学生每个人为校园画一幅画或拍一张照片。

二、展示:

三、畅谈:说说自己画这幅画的理由、拍这张照片的考虑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指导

习作内容:假如我是……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让学生说说自己打算写什么内容,既可以把自己当成某人,也可以把自己当成某物。

二、指导选材:

1、引导学生选准写作的角度,真正地从选择的立场出发,进行思考,充分想像。

2、要注意恰当、合理地进行表达。

三、范文引路

四、学生写作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1、通看学生作文,找出共同的问题。

2、找出典型的文章三到四篇。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时,也要注意主人的角度,既可以和写作者站在同一个角度阅读,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进行阅读。

4、集体再修改

5、誊抄作文。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23

教学要求:

1、口语交际,根据主题“心愿”来谈自己的心愿。

2、朗读小诗,试着创作小诗。

重点难点:

1、谈自己的心愿要真实。

2、学会整理创作。

教学过程:

一、畅所欲言:

1、根据主题总结本单元,发问:你有什么心愿?指名发言,同学点评。(注意条理、合乎情理)

2、老师总结。

二、笔下生花:

1、提起诗,你知道哪些类?

2、自渎诗,看看内容有哪些不同进行分类。

3、收集材料,说一说自己的心愿或有趣的事。

4、观擦诗在格式上的特点。

5、尝试编小诗。

6、生写诗,师巡视指导。

7、点评初作,继续修改。

三、金钥匙:

交流自己的兴趣,展示自己。

四、单元小结:

学完此单元,从创新、合作、说与写等方面进行评价;

从学习态度、习惯、情感方面进行评价。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3

教学分析:

本教材有:抄一抄,读一读,背一背、初显身手,开卷有益…

教学目标:

掌握抄一抄、读一读,背一背等部分内容。

教学重难点:

大小写字母互换练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下面加点的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嫩草,散步,竖琴,善良,忘记,绿蒙蒙

二、你能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吗?写完了拼一拼。

CHUN,TIAN----YU,DIAN--------

FENG,ZHENG--JIAO,BU--------

LI,XIANG-----,MENG,LONG------

三、抄一抄:

布置,嘱咐,毛茸茸,秘密

翅膀,建筑,翩翩起舞

沙哑,飘洒,疲劳,朦胧,蓬勃

四、读一读:

春回大地春意盎然满园春色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欣欣向荣万紫千红莺歌燕舞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五、读一读、比一比:

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

她飞到天上,会好好想想的。

她一直望到老师的背影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

老师的背影慢慢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

你觉得哪一句更好呀?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读一读、背一背: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初显身手:

以《春天的脚步》为题办个小展览:

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有诗、画、文、歌……

三、开卷有益:

以自读为主学习《雨在歌唱》:

查找生字、词;

提出不懂的问题;

有感情朗读……

四、金钥匙:

认识“文房四宝”。

五、自检:

讨论时,听到不同的意见,我能够做到:

心平气和

认真思考

吸收别人正确的意见

你还能想到些什么?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篇24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八单元语文天地。

一、 字词句运用

1. 每天我们都会遇到许多事,我们的心情也常常会随之改变, 看,这个小朋友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了,多高兴呀。

猜猜她为什么这么高兴?

2、看老师的表情,生:生气。每当你们上课不认真时我就很生气。

能做做生气的样子吗?师:(面向全班),你们什么时候最生气?

3、再看,这个呢?这个小女孩张大嘴巴,很害怕。

这个呢?这个小女孩皱着眉头,很(难过).

你有过害怕或者难过的心情吗? 谁能说说当( )的时候,我很( )。

4、小结:刚刚我们学了四个字:一起读读,高兴、难过、生气、害怕。有没有发现这四个词语都是描述的是我们的(一种心情), 其实表示心情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比如 (慌张,后悔,喜欢,着急,羡慕)

5、运用。

我们不仅要会说这些词,还要会运用这些词。

*哎,昨天我做了一件坏事,现在想想我真不该做,我好(后悔)哦。

*马上就要交卷了,我还有许多没写完,我真(着急)。

*每次写完作业妈妈给我讲故事是我最(喜欢)的。

*我好朋友友考了100分,我真(羡慕)他。

过度:同学们这堂课的表现真好,为了表扬你们,给你们一个猜个谜语。

二、 谜语导入

1、红冠子,白外衣,每天早上喔喔啼,它叫人们早早起。 (大公鸡)

2.你见过大公鸡吗? 看!4.(大屏幕出示大公鸡的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你看到什么?红红的鸡冠,白白的羽毛。

3.我国明代杰出的大画家大诗人唐寅,他也喜欢大公鸡,为它画了一幅画,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板书课题)。

5.图上的大公鸡真美丽,诗中的大公鸡更美你们想读吗?

教师范读,生听老师大声读,学生小声指读。(注意停顿)孩子们停顿提示自由读,指名读

1、孩子们,你们读得真不错,但是最厉害的呢,是能够听老师的意思,读出那行诗来。认真听,看看老师读的是哪行诗,把它读出来。

好威风的一只公鸡啊,头上鲜红的鸡冠,不必裁剪,天生就像一顶将军帽。

诗人写道——生齐,第一句。

2、它浑身雪白的羽毛多么引人注目!看,它就像一个大将军,昂首阔步向我们走来了。诗人写——生齐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

生回答:漂亮的大公鸡、威武的大公鸡。(师板书)

师抽生读第一二句,看看谁读出的大公鸡最漂亮,师生评议。读出威风,有力。

3.这可是一只不一般的公鸡,平时他是不轻易说话啼叫的。读这行的时候啊,我们轻一点——第三句。齐读

为什么呢?——

因为它有重大的任务,等太阳出来,它要大声催促人们赶紧起床,快快去做事!

师:是呀,它一叫家家户户都开门了。哪一句————

师 :1.公鸡一声啼叫,千家万户把门开。农民要 。小学生要--------------工人要------------司机要------------------交警要-----------------

师总结:是呀,大公鸡天一亮就起床了,叫醒了睡懒觉的小朋友,帮助了他们,大公鸡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向大公鸡学习,每天早早起床不睡懒觉。你喜欢这只勤劳的大公鸡吗?

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有力。

现在我们把这首诗变个样子来读一读。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千门万户开。

现在我们把这首诗变个样子来读一读。

男孩女孩比赛读

三、 师:孩子们,好书不厌百回读,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要多读多练,反复读,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坚持这样做,你就能把语文学得很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