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大学生顶岗实习认识与心得(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大学生顶岗实习认识与心得 篇1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的思维交流过程,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如何,需要通过一定方式了解。课堂提问即是方式之一。课堂提问不仅作为教学方法,还被作为了解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情况的反馈手段。提问过程即信息反馈过程。充分利用提问反馈,捕捉信息,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不利用提问反馈,收不到信息,或提问不当,信息反馈受阻,则将影响教学效益。因此,要取得好的、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学效果,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提问方法。
科学的提问有七条标准:
1. 问题的整体性。
感觉是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感知,是思维的基础。没有事物整体上的感知,也就无法深刻认识事物本身。语文教学是一个大系统,而这个大系统又是由许多小系统组成的。我们的教学,或者以单元或者以一篇课文作为最基本的单位,在教学中,设计提问时,要有一个整体的考虑。
2. 问题的趣味性。
心理学认为,内发性的动机是很重要的,而内发性的动机的中心是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思维的强大动力。如果教师所提问题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即使去思考了,也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思维,学生的主动性就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实践表明,在提问中,如果把未知的因素混杂于一些熟知的因素中,这一混合必将更加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得到了能力。
3. 问题的激发性。
心理学认为,增强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于引起无意注意具有重要的意义。课文中往往有些内容不被学生所注意,但却是应该着重理解的。教师可抓住这些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增强这些内容对学生大脑刺激的强度,以激发学生去思考。
4. 问题的争论性。
这里所说的问题的争论性同上面的问题激发性是不同的。激发性问题是教师根据学生易忽略的问题,把已学或未学之内容变成能激起争议的问题,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而争论性问题是问题本身就已具备了争论的焦点,教师只需抓住这个焦点,设计有关问题,以增强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便能更强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5. 问题的比较性。
这类问题是在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同时,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这样训练既可以使学生的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也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6. 问题的明确性。
不明确的问题会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定向,失去目的性,而造成胡思乱想的心理状态。提问要明确,一是要抓得准,摸得透,有的放矢;二是要问题措词确切,回答的活动范围要小,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不至于产生岐义。
7. 问题的联想性。
思维心理学认为,启发是一种联想活动。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的训练显得十分重要。
大学生顶岗实习认识与心得 篇2
时间来到了十一月中旬,全区期中联考要开始了,散漫的学生与焦急的老师形成鲜明地比,仿佛这次考试是为老师准备的,现在压力来到了我这一边。
由于上次月考的成绩靠后,所以我决心提高成绩,改进了上课,作业和测试的方式与力度,再加上课程数量的`增多,我认为会卓有成效,结果作为“揭幕战”的语文考试由于题量与时间的关系,多数同学并没有写完,收卷子的时候我的心就凉了一半了,一切就等成绩出来那天见分晓了。
这次的期中联考我并没有监考工作,但是这不代表我没有工作,我被安排和其他几位老师一起负责试卷的分发与装订,外加检查每份试卷的填涂是否合格,任务很艰巨,可以说我们是这次期中联考的最后保障。我个人还要吹开考和结束的哨声,也可以说是期中考试赛场上的裁判,一切由哨声开始,一切也由哨声结束。
周五一切都结束后,我本以为网上阅卷不会有我什么事,但是你的工作总归跑不掉,所有老师都被安排了判卷工作,我十分“幸运”的分到了三百多份作文,这是我第一次判作文,看了几份后就开始为学生的作文水平抓狂,看来做老师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学生顶岗实习认识与心得 篇3
在各大门户网站和平台上,提起“顶岗实习”,师范大学的名字必不可少,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有知名度。
我在大三的时候选择了顶岗实习,我选择的学校是正定四中。
20xx年4月25日上午,靳老师,魏老师,吴老师来到正定四中看望实习生并指导工作。老师们的到来让我觉得我们是我校的'一部分,师大的老师和领导们高度重视顶岗实习,是我在外实习的坚实后盾。
我们几个人准备了讲课还有说课。老师们听了王志芬讲的数学课,她讲的是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复习,师大老师和正定四中的吴校长都在教室后面和我们一起听课,并认真记录,不时交流。之后,魏老师把我们叫在一起,给我们提出几点建议。然后,小组内其他组员进行说课,并录像,发给魏老师,以后进行指导。
师大的老师和领导们也给我们每人一箱完达山牛奶,关心我们的顶岗生活。在接下来的实习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用心工作,顺利完成顶岗实习。
大学生顶岗实习认识与心得 篇4
经过这三个星期的实习,我终于明白做好一名人民教师并非是一时半刻的事情。
正如正如众多的老师所说所说的那样,授课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结合这次遂溪县第四小学见习活动,细细体会,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恰当。因为老师授课的时候,不单只要按照自己备好的内容来传授知识,同时亦要应对学生的突然提问以及随时为学生提供解答技巧。之前,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备好课,按照自己思路授课就行了,但后来发觉自己许多的想法不切合实际,很难达到一名合格教师的基准。
此外,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角色不能一成不变,要学会变换,进行合理地调配。通过听老师们的讲课,发觉这里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点是:教师很善于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把课堂的气氛弄得挺活跃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一个成功的教师不是重在将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在教学中给学生指引一条学好知识之路。
最后,我亦明白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作为管理者,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教师作为学生们的朋友,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教师作为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我希望我能再接再厉,与学生们共成长,未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大学生顶岗实习认识与心得 篇5
实习也快半个月了,跟单位的各位前辈们,已经是从开始的胆怯不敢交流,到现在的熟识。对于我本来就学过单证实务方面的,一个月的.接触单据,使我对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单据有了一定的了解,经理也开始让我帮一些前辈填单据,比如出口货物明细单、装箱单、商业发票等。
我很紧张同事也很兴奋,因为很怕自己的疏忽会把数据填错了,但又觉得自己已经慢慢地在步入工作状态中,所以我为自己加油鼓气,同事们也很耐心,经理也让我仔细,努力点,多学点。其实我以后做业务的话,不太会这么详细的接触操作,但为了更能了解业务流程,所以经理才会如此安排,可以让我学的更透彻点,更好的做好业务方面的操作。
大学生顶岗实习认识与心得 篇6
这一周最兴奋的就是各个教室装上了电子白板,以后上课多媒体教学就很方便了,其实这样更有助于课堂教学和学生深刻形象直观地理解上课内容。由于刚处于电子白板的试用期,所以现在还没开始使用,上课一直在用后黑板,但这样的话课堂纪律就有点乱了,后面的学生不好好学习,总要维持秩序,前面的同学因为个矮看不到,中间的同学总是说话,不过总体还是不错的。下周一周二就要进行第一次月考了,都在赶进度,英语要讲到第三单元,一方面要赶进度,一方面要好好巩固,就像当年的运筹帷幄一样,既要照顾好新课教学进度,还要两头兼顾做好复习课。现在有时候闲暇时刻放松玩空当接龙一样,有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进行反思。人云:人生如棋,人生如牌,当系统或者人生给安排一副什么样的牌,是好牌就要想着应该如何尽快地尽善尽美的打得够漂亮,是差牌也很正常,毕竟人生本来就很糟糕,没什么值得好去炫耀的,那就好好安排部署如何让结局看起来不是那么的惨淡,人生就要能静下心来,沉淀下来,好好反省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好好反省自己来到这一个月到底有何收获,到底有何进步,反省自己的不足,时刻提醒自己做的还不够,要想办法去充实自己,如何才能够做得最好, 我现在能面对自己的问题,只是没有很好的执行力,没有实际的行动,现在就是要把脑子里的转化为肢体上的,要明白只有行动才能改变自己,突破自己,现在的实习生活,平淡平和,缺少点血性,缺少点年轻人的激情,现在生活太过于安逸,这样不好,毕竟在奋斗的年纪应该摒弃安逸享乐。
锦瑟流年,花开花落,岁月蹉跎匆匆过,而恰如同学少年,在最能学习的时候选择最正确的人生道路,毕竟错过了人生最难得的吃苦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就会浅薄。如果老天垂怜,给了我们有约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我么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向前奋斗的勇气。只有在经历过风吹雨打之后,也许会伤痕累累,但是当雨后的第一缕阳光投射到我们那苍白、憔悴的`脸庞时,我们应该欣喜若狂,并不是因为阳光的温暖,而是苦了心志,劳了筋骨,饿了体肤只会,我们仍屹立在前进的路上,做着坚韧上进的自己,其实不论我们在哪里,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我们有一颗永远向上的心,中就会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方向。
所以,我们不要再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没有人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为了到达终点,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加油吧,实习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