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以案说法》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以案说法》心得体会 篇1
今年暑假,和往年一样,各式各样的暑期培训铺天盖地袭来,一个又一个的讲座让我们充足了电。近日,教育局组织了自学江苏省教育系统“六五”普法指定用书《以案说法——教育法律问题的处理》一书,感慨万千:
一、注重职业道德
真正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关爱和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每位教师应在教书育人,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积极做高尚师德的践行者。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是实施义务教育、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义务教育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是人生成长、发展的知识和思想基础,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担负的责任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对被教育者有传授知识、进行品德教育的职责,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应起到示范作用。
二、提升法律意识
作为人民教师,要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必须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宣传法律知识、贯彻法律知识。当然,前提是要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知法、懂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认真履行职责,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坚持做到 “为人师表”,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三、严格依法办事
这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关键。学法是前提,用法是目的。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使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依法解决问题。学生出问题是正常的事情,一旦问题出现,必须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教育和处理,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白是非曲直,做到防微杜渐。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
四、加强法制教育
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屡增不减,是法制观念淡薄的结果,作为人民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常识是必要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时,生理和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心理上充满着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反抗性的矛盾,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而且他们的人生阅历浅,社会环境却又非常复杂,社会上对青少年诱惑的东西太多,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也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如一些非主流文化,网络上负面消极的东西,虚拟的网络世界,扭曲的价值观等。 所以如果没有正确得法的引导,他们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地遵守并践行“依法执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执教就是我们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们喜欢的教师。
《以案说法》心得体会 篇2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法律基础知识,但知识限于一些基本的公民权利和法律概念,并没有深入了解。曾经对法律学科存在误解与畏惧,误解在于我曾经认为法律方面的学科是很枯燥乏味的,适合记忆力好的人学习,畏惧在于我以为学好的关键就是背法条,能熟悉所有法条更是非常艰难与辛苦的过程,所以很害怕对于法律学科的学习。
起初选以案说法这门课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拓宽眼界,掌握一些法律常识。记得以前经常看法制频道,那时更多的是对各种类型案件的好奇,而慢慢走入法律的学习之后,就感受到了背后的博大精深,社会无法则不立,法律指引着我们的生活,指引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很大一部分罪犯犯罪的原因都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触犯了法律的。作为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我们未来的工作与法律紧密相关,即将走入社会的我们一定要知法、懂法、用法,尤其是熟悉法律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保障。
很幸运能够选到陈军老师的课,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案例讲解。老师的授课方式独特之处在于采取了很多与同学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来分析案例,每节课堂的案例导入都深深吸引了我们,以案例为引而不局限于单纯理论知识的学习,生动活泼,十分有趣。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更是创造了课堂的轻松气氛,学生畅所欲言,老师专业点评,在对比中发现不足,取得进步。尤其是案件模拟,开展模拟法庭,以真实的手法演绎,让我们身临其境,深入体会案件相关人员的想法与心理。
陈老师给我们放的《秋菊打官司》更是让我记忆犹新,这部电影是张艺谋导演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作品。作品中,善良质朴的农家妇女秋菊因为村长打伤了自己的丈夫并且不愿意道歉,就去乡里,县里,市里上访,在这些方法都无效之后,秋菊又选择了去法院打官司。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讨要一个说法。然而,到最后两家和好之后,秋菊却得知村长被拘留了。电影情节没有一点悬念,也没有跌宕起伏,然而却发人深省。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农家妇女的善良质朴,还有法制在中国施行的状况。这些,都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无奈。可以说,这部电影极好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使身处这种时代背景下的每个人去认真思考传统文化和现代法治之间的关系。
以案说法这堂课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法学案例体验,让我认识到法学学习也可以从一个感兴趣典型案例深入挖掘而立足于一个中心扩散开来了解相关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抽象的法学体系,从实际出发,学习效率更高。作业的安排也很合理,让我们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进行分析,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是第一次尝试,总而言之,收获颇多。
以上便是我对“以案说法”课堂的心得体会,感谢老师这个学期的教导,您辛苦了!
《以案说法》心得体会 篇3
很高兴这学期能选到《以案说法》这堂课,让原本对法律一窍不通的我在一次次的案例分析中提高了自身的法律素养,也改变了我对学习法律的认知。
在我的观念中,学习法律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这不仅意味着要有端正的态度,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因为浩瀚如海的法律条文,在等着我们去翻阅去学习,这就意味着要用简单的头脑记住复杂的知识,因而许多时候,我只会羡慕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滔滔不绝的讲出各种法学理论,而自己却从来不想成为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但以案说法的课堂颠覆了我对法律学习的传统认知。以案例导入的方式进行法律的学习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不仅仅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亲身去调查研究法律案件,也有了机会去和法学专业的学生沟通,交流学习经验。同学们都很认真,在案例导入时将其做的很精彩,同学们很乐于观看,这样,在比较新颖的方式中学习各种法律案件背后的法律常识,既轻松又印象深刻。
电影的放松环节我非常喜欢。《十二怒汉》这部电影,如果不是课上放的话,我一定不会主动去观看,毕竟年代久远。但是我很庆幸和大家一起看了这一部电影。“法律是强势稳定的,但宽容的力量比法律还强大,我们又能做什么呢”,这是片尾结束时的一句旁白,在这部电影里看见的是人性、社会、良知由表及里的一种挖掘,当我们在剥开每一个陪审员表面的强势、光鲜后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也都能由这个男孩案件背后的推理来触动自己的过去。这部电影还告诉我们民主在严肃中又允许一些儿戏,但是同时又会有纠偏机制。但是他们的意见没有被剥夺,而是被尊重,同时,更多理性的意见又可以化解一些偏执的负面影响。而民主制度下的政治也是如此,我们曾经惊讶美国人怎么能这么娱乐政治,其相关的笑料有些巧妙、有些恶俗,但是这本身也是一种政治态度,或许不那么务实,有现实意义,但是却以这种姿态对一些现实意义的政治行为产生着影响,所以当然也要包含进来。这部电影值得我们去反复观看,其中对人的捉摸让我一直无法理清自己的思绪,我在这12位主角间不断跳跃,不断寻找他们陈述中的漏洞,然而片中他们那些让人得以信服的推测却始终未给出由官方证实的理由,是不是这只是一种对我们世界宽容的幻想呢,是不是在法律的强制下对宽容的一种憧憬呢?一部好片值得反复回味!
同时,我还意识到了计划的重要性。每节课老师有自己的规划,安排每个星期每节课要做什么,哪个小组哪些人负责,时间安排是几点到几点,讲座、交流、看电影,丰富多彩,老师的细致令我钦佩。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我们总在认为自己做不到,其实把计划制定好一步一步去做就可以了。
经过这学期《以案说法》的学习,感觉收获颇多。许多事情只要用心去做,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在学习法律的这条路上,我希望自己可以走的更远。以上便是我对《以案说法》课堂的心得体会,感谢老师这个学期的教导,您辛苦了!
《以案说法》心得体会 篇4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每天我们都会遇到一些与法律有关的东西。我曾经以为法律只存在与那些正式的场合和特殊的人群之间,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神圣的 法律没有多大的关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充实,我发现我错了,法律不仅仅存在于法庭上,它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不会平静,我们的许多权益也不会实现。生活在这个法制社会,如果我们不懂得足够的法律知识,我们可能会丧失很多合法权益或者做出一些违法行为。
在这学期我选了以案说法,通过学习这门课让我知道了很多的法律知识,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人身财产或者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如何使用法律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在这门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的都是一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婚姻法,民法,上课边讲相关的知识点又列举一些案例进行讲解,我觉得我们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同时我们也懂得应该怎样使用,碰到什么要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法律知识来解决,老师的案例分析很全面很详尽,在分析案例的同时也让我们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我觉得这种讲解方法很好。虽然我们不是法律专业的学生但我也学到了一下法律知识只是没有那么的精通与熟练。
我们知道:法律是一种公平的规则,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为手段。法治和法律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法律一般限于宪法。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与我们的生活事事相关。
进入大学以来,我也算见识了不少大学的课程,可惜的是有些课程等到将来我们走出校园以后就再也不会用到,至少我们专业的同学没人打算将来从事如今专业所学的工作,所以如今学的那些专业课,将来能用上多少,都是一个未知数,学起来有些“浪费感情”,还有些我个人比较偏激的认为完全没有用处的课程,更是给人“鸡肋”的感觉——学之无用,弃之没分。不过,以案说法到是为数不多的几门让我和同学们都觉得对将来进入社会后很有帮助的 “实用”课程之一。
《以案说法》心得体会 篇5
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我接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限于一些基本的公民权利和法律概念。在家里,我也经常和爸爸一起看"今日说法"等一些法制栏目,感觉挺好玩的,更多的是对各种类型案件的好奇。而这段时间通过学校开展一系列"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平安校园"普法教育活动的学习之后,我感受到了法律的博大精深,明白了社会无法则不立,文盲的另一种解释就是指不懂法的人。
开展《以案说法——典型案例汇编》读本读后感征文活动是这次校园普法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我被读本中的案例深深震撼、打动了。读本不局限于单纯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以各种类型的案例为引导,摆脱了枯燥无味的法律说教,显得生动活泼,发人深省。
通过读本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一些人之所以成为犯罪分子,往往就是因一些小事引起的,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有的人违法犯罪往往开始于思想、道德和生活细节上的腐化堕落。还有的.人认为,打一点"擦边球"无所谓,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以案说法——典型案例汇编》里,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些人心存侥幸,屡屡向法律法规挑衅,终将得到应有的惩处。大家都应当从这些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自觉地防微杜渐,避免一失足铸成千古恨。
我们学校有些同学,虽然老师一再强调未成年人不得骑行电动车、摩托车,而且就在身边也身边发生过中学生骑电动车、摩托车而发生的血淋淋的惨痛事故,但是他们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在放学后、节假日里,路上偶尔都能看到他们骑着电动车、摩托车一路狂奔,有的甚至还超载。他们明知道无证驾驶机动车是违法的,但是为了逞一时之快,为了拉风、耍酷,为了"高人一等",把遵纪守法都抛到了脑后。这些同学知法犯法,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当做儿戏,如果不思悔改,最终将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害人害己。
通过学习,我感觉收获颇多,虽然我已经是一个中学生了,但其实在心理上和思想上还是没有真正成长。以前我错误地以为违法犯罪离我还很远,总想着法律跟我们根本扯不上关系,认为在农村,我身边很多人都是法盲,不也平平安安地过了一辈子?完全没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看了读本中的案例之后,我才深深意识到无知的可怕,很大一部分人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应该遵守哪些法律法规,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触犯了法律的。
通过学习,我理解了"法律是把双刃剑"的含义,她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同时也是我们保护伞、武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纪,不成体统。作为中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我们一定要知法、守法、用法,自觉增强法制观念,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以案说法》心得体会 篇6
节假日,我津津有味地看了《以案说法》这本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因为可以用法律这一把利剑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帮助别人,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其中,我对“电信诈骗案”最感兴趣。它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电信诈骗以及如何防止电信诈骗的“六个一律”的方法。看了这些知识,我受益很大。想起几年前邻居老奶奶受电信诈骗伤害的事。那天,她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我是你儿子的朋友,他生了重病,正在医院抢救,您赶快把钱打过来。”老奶奶一听儿子生重病了立刻慌了神,信以为真,急忙拿出银行卡,火急火燎地直奔银行,把钱取出来,转到那人所说的账号中。等老奶奶走到家,静下心来感觉不对,立马给她儿子拔电话:“喂,儿子呀!你身体好不好呀?”“好呀,妈,你怎么了?”儿子疑惑不解地说。老奶奶捶胸顿足地说:“完了!完了!刚才有人给我打电话,说你生病了叫我汇钱给他!”“哎呀,一定上当了,快到公安局报案!”她儿子急忙说。要是这些人早点知晓这一方面的知识,也不会受骗上当了。
自从学习了《以案说法》这本书后,我就暗暗下定决心做法律知识的义务宣传员,把法律知识撒播到需要的人群中去。周末到了,爷爷奶奶又照例到联奎公园听山歌,唱山歌了。我灵机一动,何不趁这个机会,把刚学到的法律知识向他们宣传宣传一下。我把这个想法告诉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拍手叫好,爸爸妈妈也一致赞同。爸爸还对我说:“孩子,做一名优秀的宣传员不容易,你要多查找资料,资料找到后还要多练习。”我对自己信心十足,忙了整整一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第二天,我们兴冲冲地奔向公园,趁唱山歌的休息时间,我落落大方地向在场的爷爷奶奶介绍防止电信诈骗的“六个一律”的.方法。并把刚学到的法律知识绘声绘色地讲给他们听“爷爷奶奶,除了电信诈骗,社会上还有网络诈骗、传销诈骗等等五花八门的诈骗方式……诈骗分子虽然狡猾,但我们只要多学习,擦亮眼睛,再厉害的诈骗分子也拿你没辄。”“小朋友,你说得太好了!”“太棒了,小姑娘,我们为你点赞!”赞美声不绝于耳,“你能每周都跟我们讲讲吗?”我兴奋又激动地点点头。
法律知识它是一把伞,在狂风暴雨中给我们遮风挡雨;它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它是一粒种子,从小就在我们心中扎根发芽,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