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 篇1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雪山上的达娃》。看完之后,我懂得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都要坚强、勇敢的去面对,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篇文章主要讲在西藏边境小城亚东,离家出走的幼犬“达娃”与年青边防战士“黄月亮”相遇。这次偶遇,让达娃来到了海拔4500米的云端哨所,开启了一段传奇的成长经历。在雪域哨所长达半年、几乎与世隔绝的大雪封山期,达娃与年青的边防战士相互陪伴,共同成长。他们一起面对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高山哨所蚀骨髓的孤寂,共同经历惊心动魄的雪崩、雷暴,共同守卫国土,共同聆听并见证一代又一代西藏军人为国仗剑,为国奉献的故事。
当我读到“他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方法,就脱下自己的棉衣,裹在小树身上”时,我体会到了黄月亮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即使大家都肯定小树活不了,但他却坚定地把自己的棉衣给了小树,尽自己一切所能保护小树,黄月亮那坚定的'信念令我敬佩不已。当我读到“宋老兵想都没想,就脱下自己的鞋给黄月亮穿”时,我体会到了宋老兵是老兵,容易生病,更应该注意保暖才对,可他却在这寒冷的冬天,把自己的鞋借给了黄月亮这个年轻人,宋老兵这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像书中黄月亮、宋老兵这样的人。有一天,我和邻居一起到小区里学习骑自行车,一开始,我们都要家长扶才能勉勉强强骑得去。我骑了很久还是学不会,正当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看向了旁边的邻居,她调整好姿势,一副自信的样子,她微笑着对我说:“我们都加油,我们行的!”我在她的眼睛里看到了坚定、看到了鼓励。我似乎也一下子被她点燃了斗志,浑身充满了干劲。我和她同时骑出去。我目视前方,脚下用劲,之前不听话的自行车居然顺顺溜溜往前驶去。后来,我想也许是邻居坚定的目光让我有了信心,也像她那坚持不放弃,最终我才学会了骑自行车。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书中黄月亮坚持不懈的精神、宋老兵关爱他人的精神吧,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余咏因)
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 篇2
在高原,每一种生命都很伟大,无论是军人;是藏族百姓;是大树;是杜鹃;是羚羊;还是可爱的小狗。
在西藏边境小城卫东,离家出走的幼犬“达姓”与年轻的边防战士“黄月亮”相遇,“黄月亮”一见到“达娃”便喜欢上了它,“达娃”也喜欢“黄月亮”。于是“黄月亮”带着五个月大的达娃来到了海拔4500米的`云端哨所,开启了一段传奇的成长经历。
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都有小狗的影子,那些调皮可爱的小狗在夜晚来临时站岗放哨,在大雪纷飞时开路扫雪,叼着称重的篮子爬上十几级台阶为军人们送饭。我印象最深的是达娃帮宋老兵暖脚。宋老兵在抢修线路时,把鞋子给了不小心丢了鞋的“黄月亮”,因此冰坏了脚,“达娃”便用自己的体温给宋老兵暖脚,直到恢复正常。
雪山上小狗们不是名犬,它们看上去普普通通,但它们和高原战士们一样勇敢坚强,不畏风雪严寒。它们不仅是战士们的伙伴,更是他们的战友,虽然他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它们绝对配得上军犬的称呼!
在雪域哨所长达半年、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学封山期,狗狗与边防战士一起应对极端恶劣地高原环境、高山哨所蚀人骨髓的孤寂,共同经历惊心动魄的雪崩、雷暴,共同守卫国土,共同聆听并见证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为国仗剑、为国奉献的故事。
他们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 篇3
这个暑假我看了很多课外书,其中有一本《雪山上的达娃》让我感触很深,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流了多少次泪,只知道读完时,我的眼睛是红的,因为里面的故事真的太感人了。
这本书用了17篇小章节,讲述了在西藏边境小城亚东,离家出走的幼犬“达娃”与年轻边防战士“黄月亮”相遇,因为这一相遇,让达娃来到了海拔4500米的云端哨所,也开启了一段传奇的成长经历,在雪域哨所长达半年、几乎与世隔绝的大雪封山期,达娃与黄月亮相互陪伴,共同成长,他们和其他战士一起应对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共同经历惊心动魄的雪崩、雷暴,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共同守卫国土,为国奉献的故事。
文中感人的瞬间有很多,有军犬森格叼篮子爬58级台阶给值勤的兵哥哥们送热乎乎的饭菜、有宋老兵因为把鞋让给黄月亮而导致腿冻僵,还有森格因为救排长导致腿受伤,有可能落下终身残疾,等等,还有很多感人的事件,其中为宋老兵暖脚这个故事最让我感动,一次黄月亮和宋老兵还有罗布次仁去完成抢修电路任务,在回来的途中,遇上了雪崩,黄月亮的鞋脱落不见了,宋老兵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鞋给黄月亮穿,而他的右脚却被冻僵了,根本迈不出步子,要想想零下二十多度啊!得多冷啊!兵哥哥罗布次仁见状,立即俯身背起了宋老兵赶往哨所,回到哨所,大伙为宋老兵暖脚的一幕幕让我忍不住掉泪了,排长还解开了自己的大衣,把宋老兵的脚放进自己怀里,通过体温让宋老兵的脚慢慢变暖,这一幕幕就连达娃都被感动了,排长真好,宋老兵真好,罗布真好,兵哥哥们都真好。
看完这本书,我打心眼里敬佩这些如战士一样的军犬和勇敢、不惧艰难的兵哥哥们,没有他们的无所畏惧,坚守边疆,哪来我们的安定生活,我向他们致敬,并想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 篇4
今天我看了《雪山上的达娃》,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边防战士,他们为了守护我们的祖国,舍去了回家探亲的时间,很多战士多年都没有回家看望过自己的家人。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安居乐业的生活。
这本书讲的主要内容是一只叫达娃的一条小狗离开了它的妈妈,可是达娃没有慌张而是十分的冷静,后来他被一对年轻的青年男女发现了,就把达娃送给了兵哥哥,从那时开始达娃的命运就改变了,这个兵哥哥叫黄月亮。黄月亮的爸爸也是一个边防兵,他爸爸在一天晚上因过度的疲劳失足落入了悬崖,临死前写了五封信,可是都没有寄出去。当我看到这五封信时,我十分感动,信中包含着一个父母对儿子深沉的爱,可他同样爱祖国。和小家相比,他把大国放在前面。还有就是黄月亮种的小树活了,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十分的开心,因为这是果东拉哨所的第一棵树。
这本书里面,让我最感动的是《为宋老兵暖脚》。罗布、黄月亮和宋老兵在修好电话线返回的时候遇上了暴风雪,黄月亮的鞋被埋在了雪堆里面了,宋老兵把他的鞋给了黄月亮穿,最后回来时宋老兵的脚已经冻的不能动一下了。这天晚上,果东拉哨所的所有人为宋老兵暖脚,这些战士之间的战友之情令人感动得落泪,同样宋老兵舍己为人的精神也令人钦佩。
我最喜欢书中的黄月亮,他十分的热爱学习,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情况下还是每天读书写日记。我要向黄月亮学习,学习黄月亮那爱学习的精神。
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 篇5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是军旅作家裘山山的儿童小说《雪山上的达娃》。小说讲了在西藏边境亚东,一只只有五个月大的幼犬“达娃”走失后与边防战士黄月亮偶遇,后面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
黄月亮把他的新伙伴“达娃”带回了海拔4500米的雪山哨所,这是人迹罕至的果东拉军营哨所,哨所里的人都很喜欢活泼可爱的达娃,过了几天黄月亮带达娃认识了三位前辈,三只大狗,分别是:拉姆、森格和纳亚。就这样达娃变成了黄月亮的小跟班,陪着黄月亮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思念父亲的夜晚,度过了漫长的大雪封山区,度过了生病和艰难的日子。他们一起种了红柳树,黄月亮把小树用棉衣裹起来,即使知道小树可能活不了也决不放弃。在这里他们一起应对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共同经历惊心动魄的雪崩、雷暴,共同守卫国土,共同聆听并见证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为国仗剑、为国奉献的故事……
我很喜欢这本书,我真想要一只和达娃一样的.狗伙伴!也羡慕达娃和黄月亮的感情,他们互相帮助,彼此陪伴,共同成长。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勇敢面对,找到解决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成功的曙光!
雪山上的达娃读后感 篇6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情满雪域高原,发扬“老西藏精神”,传承爱的奉献。——题记
暑假,我读了《雪山上的达娃》这书,一个一个故事让我颇受感动,热血沸腾。
故事讲述了在西藏边境小城亚东,离家出走的幼犬“达娃”与年轻边防战士“黄月亮”相遇。这次偶遇,让达娃来到云端哨所,开启了一段传奇的成长经历。在雪域哨所长达半年、几乎与世隔绝的大雪封山期,达娃与年青的边防战士相互陪伴、共同成长。字里行间,我体会到浓浓的战友情,父母情,祖国情,无不彰显着爱的宽广与坚韧,爱的无私与忠诚。
战友情:温暖
他们在爱中长大,感受高原力量。他们一起应对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高山哨所蚀人骨髓的孤寂,共同经历惊心动魄的雪崩、雷暴……
当雪崩时,黄月亮弄丢了鞋子,宋老兵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鞋子让给了他,导致自己的脚失去知觉。战士们日日夜夜守候着宋老兵,轮流把宋老兵的脚抱在怀里,用体温让宋老兵受风雪侵蚀的脚慢慢恢复知觉。这般温暖,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关爱他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父母情:理解
黄月亮不顾母亲反对来到高原哨所,只为感受生父二十年前拥有的光辉岁月。当他与幼犬达娃相遇,在黄月亮执行任务时,达娃不吃不喝地守在哨所门口,等候着他回来。在达娃陪伴下,黄月亮替战友们打电话报平安,“听小黄哥哥喊爸爸妈妈,他可劲儿喊,在每一通电话里都喊好几遍。他的眼圈儿一直是红的,声音一直是哽咽的。”
历经大雪封山期间的成长,黄月亮不只是为了父亲,他深深爱上了这个纯白世界。他逐渐理解父亲和母亲,这种父母与孩子之间无私的爱,值得我们加倍珍惜。
祖国情:奉献
正如黄月亮信中所写:“有一种情感,不是友情却赛过友情;有一种情义,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这是一种小到怜惜走失的小狗,大至恪守军人职责的情义,它以爱的丰富和赤诚,诠释了熠熠闪光的当代军魂。这是一种“老西藏精神”,在雪域高原将视为一座灯塔。这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当代青少年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更应吃苦耐劳,增长知识,强健体魄,磨练意志,长大后精忠报国,为祖国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