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读后感 篇1
这几天我读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周幽王。自从周宣王去世他继承了王位之后,就从未管过国事,他整天宠着他的妲己——褒姒(历史上有名的美女),甚至曾为了博得她的一笑,他让通风报信烽火台上的人假装燃放烟火,让军将们出门迎战,军将们刚风风火火跑出城外却发现一个敌人也没有,只得又风风火火撤回兵营,褒姒见众将们如此滑稽,终于给周幽王一个惊喜——哈哈大笑起来。以后,周幽王就时不时的就用烽火调戏众将和诸侯,周幽王也终于博得了褒姒的欢心。周幽王为了自己的褒姒烽火戏诸侯,不管国事,最后众将和诸侯实在忍受不住,决定再也不管周幽王了。当周幽王最后一次点燃烽火的时候,也就是敌人真的来攻打周幽王的时候,众将诸侯没有一个出战,最后周幽王被敌人不费吹灰之力活捉了……
我觉得周幽王作为一个国君掌握着国家大权,就应该全身心地治理国家、造福百姓,一心为老百姓着想。可是他荒淫无度,为了自己的'享乐而不顾国家大事和老百姓的安危,最后落得一个如此可悲的下场!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明白了:每个人肩上都有自己的责任,不能为了自己一时的享乐而置其它任何事于不顾,都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该做的事情当中。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读后感 篇2
我是一个电视迷,不爱看书,家里的书柜里虽然也有很多书但我都不爱看。就是看了也只是随便翻翻,很少全面细致地领会,然而今年暑假看的《
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烽火戏诸侯》了。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周宣王去世以后,儿子姬宫涅继位,也就是周幽王。周幽王不理朝政,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四处找美女。有位名叫褒某的大臣劝谏幽王,周幽王不但不听,反而把褒某下了监狱。褒某被关了三年,褒某的家人为了救他出来,就在乡下买了一个挺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了幽王,又为她取名“褒姒”。
幽王得了褒姒,十分高兴,便把褒某放了。褒姒进宫后,没有开过一次笑脸。为了让她笑,幽王出了个赏格,说谁让王妃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金子。虢石父替幽王想了个鬼主意。周幽王听了,便带着王妃上了骊山,把烽火点了起来。附近的诸侯见了,连忙带兵马赶了过来,结果扑了个空,王妃见了果真笑了。诸侯们敢怒而不敢言,只好回去了。后来,犬戎兵真的打过来了,幽王立刻把烽火烧了起来,可是诸侯们因为上了一次当,谁也不理会他们了。最后,周幽王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
看了这个故事,我认为周幽王是一位无能的君王,因为贪恋美色,只为王妃一笑,而乱烧烽火,因而失去了诸侯们的.信任,导致最后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保。从这个故事,我联想到了一个小故事《狼来了》,故事中的牧童也不就是因为失去附近村民们的信任,才会让狼吃掉了所有的羊吗?
由此可见,赢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重要呀!我曾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个故事,它令我想了又想。但每一遍都在告诉着我同一个道理,做人应该守信,失去了别人的信任,是很难挽回损失的!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读后感 篇3
心得读书学习是件乐事,《论语》中有许多是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等等。其他的书中关于读书的名言也很多,比如《劝学解》中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老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刘向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书的好处不必多说,今天重读《东周列国志.幽王烽火戏诸侯》颇有感触。故事很多人都懂,周幽王为了博得爱妃褒姒一笑,无故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结果在犬戎包围镐京的时候,再燃狼烟向各诸侯求救的.时候,各诸侯未发一兵一卒。最终导致犬戎攻进郦宫,幽王被杀。周幽王也落了个荒淫无道、贪图享乐的骂名。
一代帝王,为博自己红颜知己一笑,烽火戏诸侯,至少做了自己想做之事。当今,有多少人能做自己想做之事呢?我们一直都在小心翼翼地活着,怕领导不高兴,怕朋友生气,怕这怕那。周幽王至少做了自己想做之事啊!哈哈,缪论一番!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读后感 篇4
今天,爸爸给我讲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故事讲的是西周时的周幽王,他娶了个很漂亮的妃子,这个妃子整天冷冰冰的,脸上没有笑容。为了让这个漂亮的女人一笑,周幽王想尽办法,但都没用。后来,有个大臣告诉了周幽王一个办法,周幽王就按照这个办法,带着漂亮的妃子去郊游,他们登上烽火台,周幽王下令点燃烽火,那些在外地的'诸侯看见烽火,以为有敌人来了,连忙带兵来救幽王。这个漂亮的妃子看见这么多人都上当受骗了,不由得笑了起来。
再说那些人赶到了周幽王这里,发现没有敌人,是周幽王跟他们开玩笑,他们很生气,但是没办法,就带兵回去了。过了不久,周幽王又点燃烽火骗了各地诸侯一次,大家非常生气,就再也不相信周幽王了。后来,真的有敌人来了,周幽王急忙叫人点燃烽火,但没有一个人带兵来救,周幽王很快就被敌人杀死了,她的漂亮的妃子也被敌人抓走了。
听着听着,我不由得想到《狼来了》这个故事,故事中的小男孩也是几次故意骗人说狼来了,人们去救他时,发现他在撒谎,后来狼真的来了,他大喊狼来了,就没有人相信他了,谁也不去救他,小男孩就被狼吃掉了。听了这个故事,我感到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能撒谎骗人,要不然吃亏的是自己。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读后感 篇5
周朝的幽王是个昏庸残暴的天子。他即位后,信任几个奸臣,不关心国家大事,不……这是书上对周幽王的介绍。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叫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今天我拜读了由这个故事编成的一本书。里面有两个段落:千金一笑为美人和戏弄诸侯遭杀戮。
这个周幽王在夺得美女褒姒以后,由于她一直不笑,所以周幽王就点燃了烽火戏诸侯博得了褒姒一笑,让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的诸侯都以为发生了战争大家连夜纷纷赶来助战,但是后来听解释说没事,致使诸侯们认为幽王戏弄了他们。后来由于西戎部队的.侵犯,周幽王点起了烽火台,诸侯们以为幽王又在开玩笑,都没有来帮助他,幽王不得不逃离。但最后还是惨死在了乱刀下。
由此可见,周幽王这样的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大家一定不能学他哦。而且做人要诚信,一定要努力学习知识。用知识来应付一切困难。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读后感 篇6
今天,我在历史书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叫——烽火戏诸侯。
大家都看过“狼来了”这个故事吧!放羊的孩子假装喊“狼来了”,让救他的人上当了,而他却觉得这样的恶作剧很好玩,等到狼真的来了,就没人去就他了,放羊的孩子便成为了狼的“盘中餐”了。在古代周朝还真有类似的事情,第十位国王——周厉王的孙子——周幽王是一个只会成天吃喝玩乐根本称不”君子“这两个字的国王,他贪恋美色,为了让一个从来都不笑的美女”褒姒“笑一下,最后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第一次点燃烽火的时候,那些诸侯们还以为有敌人来了召集军队前去迎战,没想到,什么敌人嘛!连个人影都没看见 诸侯们这才明白了,原来他们上了周幽王的当,诸侯们便悻悻的走了,有一天,敌人真的来了,周幽王再怎么点燃烽火,想让军队来,那真是是比登天呀!最后还不是自己吃了亏,周幽王啊,他是“吃不了,兜着走。”我觉得那些诸侯们像极了上当的农民,而周幽王则像放羊的孩子,敌人像那只狼,周幽王的`结局和那放羊的孩子很是一样,周幽王是家破人亡,放羊的孩子是他的小命没保住。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做人要诚实,那你希望自己有一个不诚实的朋友吗?欺骗别人的背后你会遭受到的代价你一无所知,但是当你遭受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人再会帮你,再去信任你。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诚实带到每一个人的身边,不在过被欺骗的生活!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读后感 篇7
一翻开语文书 , 《烽火戏诸侯》便展现在我的眼前,读完这篇文章后我颇有感悟。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周幽王为了讨宠妃褒姒的欢心,竟然听从一位大臣荒唐的建议:点燃烽火台。各路诸侯被戏弄了,很恼火,再在敌军进攻的时候没有派兵,结果西周灭亡。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到做人一定要有“信”。正如弟子规所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意思是说:凡是开口讲话,要讲信用,答应他人的事,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和花言巧语是不能用的。昏庸无能的周幽王为了和褒姒取乐,竟然听从了那位大臣荒唐的建议!诸侯们被戏弄了,便决定下次再也不派兵来了。敌军进犯都城,周幽王一看大事不妙,马上命人点火。可是这已经无济于事了,因为诸侯上次被周幽王戏弄了,这次他们认为周幽王又在和褒姒取乐,所以他们决定不出兵。周幽王后来被杀死了,西周也随之灭亡。因为周幽王不讲诚信,西周亡了国。可见诚信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诚信为荣,失信可耻。”
我还想到一篇名为《狼来了》的文章。牧童为了好玩,竟然三番五次的捉弄善良的人们。后来真的有狼,牧童大声喊:“救命!”没有人相信他。结果他的羊被咬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如果你整天来戏弄人的`话,久而久之,没人会相信你,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不会帮助你。
“言必信,行必果。”希望大家都做一个诚实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