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读后感

知远网

2025-10-29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虞美人》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虞美人》读后感 篇1

在中华情节目中,听任志宏读这首词,任老师的声音真可谓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品味之余,心灵再受震撼,年少时便已成诵的词竟然有了新的韵味,时过境迁,现在读来,心境全然不同。 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少年的心,总是放荡不羁的,年少的时候,不识愁滋味,就算听雨也要找一个浪漫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人陪在身边,那时候是无忧无虑的,没有经历人生的风雨,心中有着豪情与壮志,就算忧愁,也只显得淡雅与悠然,也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在悠闲与得意中,会为了春花与秋月而不由发出感叹: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一个昏字,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恰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他通过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写的是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达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使其“听雨”嘎然而止。 蒋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听雨的三个场景,便是人的完整的一生。听雨僧庐下的场景,令我记起了刘禹锡的《代悲白头翁》。人至暮年,回首前尘往事,心境大抵都是这样的。今日小雨飘零,心中悲苦,是有此感!

《虞美人》读后感 篇2

就像王国维先生所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我们现在对古代文学大略地简概也喜欢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样包含时间的概念。诗歌在唐代发展到极为成熟、辉煌,后世没有人再能超越,因此词更有发展之地,到宋代达到了极致。更确切来说,词的兴起与唐代经济发达,五七言诗繁荣,有密切关系。众所周知,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为适合市井需要的各种艺术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保障。词最先在民间流行,后来为文人士层接受,并采取这种体制创作,经李煜等人之手,渐渐由宴间助兴的功能演变为表达士大夫情怀的文体。就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南唐后主,精音律、工书法,艺术造诣极高,尤以词名世。因为,醉心声色犬马,最终国亡且被幽禁、不免被投毒药而死。作为一个词人,李煜绝对是一个境界高妙的词人,但作为一国之君,他绝对是一个荒淫误国的君主。他不眷恋君主之为,然而历史却把他推到了这个位子上;私下揣摩,他是真性情的人,他是宁为一词人,也不愿身处高高庭院而束缚了自我。他的词前期写宫廷享乐生活的感受,不乏沉迷与陶醉的情绪;后期因境遇的变化,写亡国之痛,血泪至情。无论其词前后题材变化有多大,但都贯穿一个特点:“真”。词的感情处理上,少有理性的节制,一任真实情感的宣泄。《虞美人》便是他后期亡国经历下的一首绝好之词。

《虞美人》是李煜亡国囚居汴京时所作,是一首表达亡国之痛,感叹人生苦短的词。起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设问,非常概括凝练,将春去秋来的自然变化和过往时间的难寻一并展现在读者眼前;可知,李煜面对这样的节气自然变化时内心无限愁苦,深感度日如年的煎熬。“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将亡国之痛和人事无常缓缓道来,不加掩饰,往事如风,但是此刻不能潇洒,因着囚居与屈辱,愁怨与悲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倘若你要问“我”的哀愁有多少,“我”便会答你,就像那江滔滔向东流去的春水啊,数不清!

《毛诗序》里说:“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但是李煜的亡国之词中只有自伤之情,却不见对亡国后百姓的忧愁,何也?因为,他是一个率性而为的`词人,他以纯真质朴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彷徨无依,但是缺乏理性的节制只能停留在一己之悲的狭隘情感上,而无对自己反省,更不用说是忧民之心了!在这一点上,比之后世词人的忧国忧民、豪放如东坡者,李煜是小家碧玉了些。

艾青在《诗论》里头说:“意象是诗人从感觉向他采取的材料的拥抱”、“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可知,意象的选取是非常严格,而且是最能体现诗人情感与意图的东西。这首词里,春之花,秋之月,东风吹过的小楼,玉砌的雕栏,向东流去的春水;不管是实还是虚,都传达出了与自然永恒相反的人生无常。那玉砌的雕栏想必还是在那伫立着,但是朱红的颜色早已斑驳,故国的一切还在李煜的心中,像一个霉菌总是隐隐发痛。

《虞美人》读后感 篇3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是南宋词人蒋捷的一首《虞美人·听雨》。蒋捷是南宋末年中的进士,可叹尚未一展鸿图,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便告覆亡。一心想效力宋王朝重整山河的蒋捷,郁郁寡欢,退隐江湖,栖息于太湖中的竹山岛,恪守气节,终不出仕,过着飘零凄苦的生活。他的词作多抒发亡国之痛,山河之劫,读来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有道是“物感于心,情发于衷”。蒋捷以敏锐的艺术触觉,深入到每个事物、每种境遇难以触摸的地步。到老来终于对人生大彻大悟的蒋捷,从伴随人一生始终的风雨中,提炼了“听雨”这一典型情景,融为富有韵味的诗境--就那么几十个字,三次听雨,概括了人的一生境界:青春的张扬和激情、中年的奔波与流落、晚年的凄苦与无奈。道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情仇爱恨。尤其是到最后僧庐下听雨,寥寥“一任”二字,便将人生的悲哀和无奈写到了无法言说的极致。

人生的`境界如此纯美,而这种境界只属于敏感的心灵。它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体验,犹如月光、花香和清新的空气,弥漫在人生的旅途中。悲欢离合是人生永远的主题,恩怨情仇是人生永恒的旋律。因为有遗憾,我们才追求完美;因为有苦难,我们才珍惜幸福;因为有离去,我们才眷恋尘世。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疯狂归于平静,万事终成云烟,“从容走过”便是人生的理想境界。

《虞美人》读后感 篇4

最近我又重读了李煜的《虞美人》,这首名词我在童年的时候就会背诵,但是童年的我并不理解词的含义,只是喜欢优美词句罢了。今天重读这耐人寻味词、不由觉得格外的亲切和伤感,它似乎把我带到秋风扫落叶的季节,让人感到无限的惆怅。不是吗?李煜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佳句,完全是发自他内心的呻吟和凄然,词的内容象征着国破人亡,江山已去,美好的往事如同梦幻一般、又象过雨烟云,悲惨的场面仿佛展现在我的.眼前,年年岁岁,凄凄惨惨,害的人心惶惶,一切怎不叫人心破碎。

当李煜写到“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他完全沉浸在亡国的旋涡中,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声名狼藉,情绪非常低落,精神支柱完全崩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多么真切的诗句,使我百读不厌,我的身躯仿佛已陷入东流的春水中去了。

《虞美人》读后感 篇5

指尖在书纸上摩掌,文思在诗文中飞扬。

我的指下是李煜的《虞美人》。我在李煌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中哀叹;在李煜那哀愁漫天的情思中为他惋惜。思绪起伏跌宕。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文才出众,晓畅音律。无奈命运戏弄,本该舞文弄墨的你,却披上了龙袍,坐上了龙椅;更可悲的是,南唐倾覆,帝王被俘;你一腔的思乡忆园之情,只好用笔倾诉于诗中。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浪漫,秋月高洁,这秀丽的景色本令人心驰神往,可在你的笔下却显得那么哀伤。一切美景在你眼中不过是了无生气;一切奢华在你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我的.心,抽动了,我仿佛看见了你那苍凉的背影,你的心。难道已经这般绝望了吗?

你对故国的哀叹和你那似乎冰冷的心触动了我的心弦,很深、很感伤。

“何时了”三个字正点出了你的心酸,你不知道往昔的岁月是何时过去的。以前的一切欢笑、奢华,仿佛成了一场迷梦,真实却又陌生;哀伤、寂寞,仿佛成了一段未知的小路,孤单、却又不得不面对。

你厌倦、你哀伤、你追忆。

我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我不明白上天为何对你如此不公,为什么要你成为皇上?或许,若你不是皇上,你可能会更快乐吧?不用去面对文武百官,不用去面对天下百姓,只是待在家中诗情画意、论文品酒。

可惜,历史无法改写,命运不会改变。看着你留下的那一连串决绝的音符,我多想上前拉住你的衣襟,告诉你生存的勇气。

你哀叹,一切的一切在你眼中。物是人非。

“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愁绪的深洋中,你渲染了全诗的高潮。通过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对比,我看到了你那亡国的愧疚难当,以及你那落空的寂寞与悲哀……只觉得心中一片空檬,空荡荡的,人仿佛同心一起进人了你的悲情的世界。月光下似乎看到:你眼角有泪,冰凉、品莹;你语语呜咽,脸庞更显苍白。

你声声硬塞,接过太宗所赐的毒酒一饮而尽,你痛苦而又解脱。

你去了,走得很轻,很安详。我闭上双眼,用指尖抚摸着你落空的悲哀,才发现,那是一朵绽放在血泪中的《虞美人》。

《虞美人》读后感 篇6

不抛弃,不放弃!——题记

望着窗外秋叶凋零,心中不禁泛起叠叠伤感,忧忧恐惧。我的思绪也随着落叶飘荡,飘荡在《虞美人》里,沉浸在这颇有凄凉但未凄凉到底的诗境中。

诗人独自站在高台上,展望落叶枫飞,孤雁独鸣,心在那瞬间破碎!在这一切的一切都失去美好时,可诗人还满怀希望,渴望枯柳吐新枝,孤雁重入群,渴望世间温情:一枝梅暖心窝……

相信乐观可以让诗人看到更璀璨的明天!

对面的你,也许正面临失败,正站在窗前沮丧;也许正面临抉择,在十字路口独自徘徊;也许站在桃花下默默流泪,绝望……请昂起头,看那蔚蓝的天际一样宽广,前方同样光明,即使有再大的风和雨,也有海阔天空的一天。请不要退缩,不要悲伤,乐观向前看,迎风向前冲,最初的梦想一定会到达!

也许你曾听说过她,世界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请别只羡慕那朵娇艳的成功之花,把目光聚焦在她承受过的风雨和经受过的伤痛上。在超越梦想的途中,她像一只背着千万重的窝牛,在苍茫的大海上艰难的爬行,一点点往前挪,对友劝她放弃,但她没有,她用乐观感动着对友,鼓励他们往前行:“看成功就在那!”终于,她站在世界的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成为世界永远永远的number one!

不要惊讶,因为乐观,所以成功!

乐观是盲人手中的拐杖,是饥渴者眼前的一杯水,是疲劳者身前的一张椅子,是人间最美的烟火,最有活力的生机,上帝赐予的'最好礼物!

请别浪费它,好好利用它,它就是你的左右臂,会协助你完成人生的梦!

做一棵乐观的小苗,即使栉风沐雨,也要相信自己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做一条执著的溪流,即使坎坷重重,也要坚信自己能流进澎湃的大海;

做一只顽强的海鸥,即使风雨再大,也要相信自己能飞过茫茫太平洋!

让我们带着笑踏上深深旅程!

一朵蓝色的雪花,飘落在残碎的雪球旁。最后的泪,孕育着最初的梦!

笑迎风,向前冲吧!!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只需乐观!——后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