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忠诚胜于能力》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忠诚胜于能力》读后感 篇1
在读完了公司新员工培训教材《忠诚胜于能力》之后,我收获不少。以前,只觉得人们口中所念的忠诚只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并不觉得忠诚这个词里还有什么门道,而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对忠诚这个词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爱国,不能做有害于国家的事情,这便是忠诚。以前,忠诚似乎是军队的专用词,一提起忠诚就会想到军人。军令如山倒,要求的就是军人的绝对服从。国家在选拔军人的时候也是注重个人的政治素质,是不是有坚定地政治素养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会得到重用。而现在,对于忠诚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军队层面、国家层面了,企业也越来越看重员工的忠诚度。至于一个人是不是能够在激烈的社会上站稳脚跟跟他是否具备忠诚的品质也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常常谈论关于人才的话题,那么什么是人才?德才兼备的人才叫人才。一句简单的话就概括出了人才二字里面的深层含义:有德无才不行,无德有才更不行,而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先要有德然后才要求有才。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人才,谁就会走向成功。优秀的企业在选拔员工的时候,并不单一地注重员工的才能,同样看重的还有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及忠诚度。虽然说忠诚并不代表一个人的才能有多大,但忠诚却可以影响员工能力的发挥。试想员工对公司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他如何能尽心发挥自己的才能,有再强的能力也成了空话。维真集团董事长理查德·布兰森曾经说过,忠诚可以说在每一层次上均占有主导地位。任何对公司忠诚的员工都能够创造出忠诚的客户来,而后者又反过来吸引了神色飞扬的股东。这说明忠诚的艺术和忠诚关系的建立是使现代企业真正有效运转的关键所在。
看到忠诚胜于能力这几个字就让我想到公司的口号——“忠诚第一,能力第二”,从这句口号上也足以看出公司十分注重员工的忠诚度。小方向上说,我们要忠于自己的部门领导,忠于我们的部门团队,大方向则是忠诚于我们的公司。只有忠诚于自己所在的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才有可能得到1+1>2的结果。忠诚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种品质,而是更多成为一种责任意识。我们有责任去尽心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有责任帮助公司走好更加光明的未来,因为自从我们加入公司的那一天,我们的利益就跟公司的利益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忠诚于公司,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双赢。
再来看看能力问题。其实,有了忠诚就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一旦你有了忠诚的态度,你就会有积极地工作态度,就会喜欢自己的工作,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感恩,在面对工作的时候就能保持积极的心态,这样自己的能力很自然的就可以得到发挥。本书的作者在书中第一章就举了下面一个例子:
我的一位邻居张姐,在发家高级酒店做保洁员,她对自己的工作总是抱着一种感恩的态度。她的笑容总是让人如沐春风。
一次,张姐在下班的路上,遇到了一位打听另一家酒店的外国人,她摊开地图,详细地写下了行走路线。
在外国朋友辞别道谢之际,张姐有礼貌地回应:“不客气,祝你顺利地找到。”接着她又补了一句:“我相信你一定会很满意那家酒店的服务,因为那儿的保洁员是我的徒弟。”
“太棒了!”外国朋友高兴地笑了起来,“没想到你还有徒弟!”张姐的笑容更灿烂了:“是啊,我做保洁员已经15年了,培养出好多徒弟,而且我敢保证我的每一个徒弟都是最优秀的保洁员。”
这位外国朋友非常疑惑,于是问她:“是什么让你对自己的工作保持这样的热忱呢?”张姐笑着说:“我的工作给了我生活,给了我乐趣,所以我非常感激这份工作!”
在讲完这个故事后,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给我一份重要的工作我一定会做得很好,现在这么平凡的岗位很难激起我的工作热情。而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都在从事着平凡的工作,就一个城市而言,市长只需要一个,而保洁员却需要几百,甚至几千人。张姐之所以能对自己的工作保持如此的热情,就是因为她懂得感恩。
因此,我们要树立忠诚意识,知道忠诚不仅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是不是能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忠诚胜于能力》读后感 篇2
海军陆战队能够成为美国精锐,在于有一批又一批世界一流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伴随着海军陆战队的成长.而世界的微软、IBM、沃尔玛等企业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世界一流的企业,是因为始终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员工在和这些企业一起奋斗,与企业共命运。
当美国第一任财长汉密尔顿遇到伯克的时候,立刻被伯克不可复制的才华所吸引,但很快汉密尔顿就发现了伯克在出色的才华之外的致命的缺点:就是缺乏忠诚----他对所供职务没有忠诚、对汉密尔顿没有忠诚,对朋友没有忠诚,这家伙忠诚的就是钱.他无视汉密尔顿的信任,无视其忠告,在市场上翻云覆雨,大玩黑幕交易的把戏,最后导致朋友、亲随、亲戚...大批的人破产,自己也因为欠债进了监狱。
忠诚是一种责任。这是我体会最深的一点,书中有几句话让我非常受启发:忠诚不谈条件;忠诚不讲回报;忠诚是一种义务;忠诚是一种责任;忠诚是一种操守;忠诚是人生最重要的品质。确实是这样的,只有把忠诚理解成这样,忠诚才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忠诚才能赋予我们工作更大的激情。
这本书中谈到了“识别忠诚的五项标准”:
①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在个人利益上不会斤斤计较。
②勇于承担责任,有任务不推委,工作出现失误不找借口。
③总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开展行动,即使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也会主动维护公司的利益。
④绝不利用职权或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
⑤忠心不表现在口头上,而是拿业绩来证明自己是忠诚的。
对照这几项标准我感觉自己很多方面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忠诚使自己的工作变得有意义,也是让自己更加有意义。书中一个章节讲到“荣誉来自忠诚”。为荣誉而工作,就是主动争取做得更多,承担更多的责任;为荣誉而工作,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为荣誉而工作,就是为企业分担忧虑,给上司以支持,给同事以帮助;为荣誉而工作,就是替他人着想,为客户着想,把自己异的工作成果奉献给社会;为荣誉而工作,就是展示你的才华,展示你的无私和无畏,展示你迷人的工作形象;为荣誉而工作,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你的职责,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工作,忠诚于企业,在捍卫企业荣誉的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荣誉。他自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人们也会把的荣誉给他。
这一段话深深震撼着我,回想平日的工作确实是这样,有时虽然失去了一些暂时的利益,但得到的是别人的尊重;有时虽然多做了一些,但得到的是更多的支持和拥护。就像我们的团队,我们除了工作时间还付出了很多业余时间,思考一些问题,做一些格外的工作,协助和支持其他部门同志的工作,就是这样才得到了大家认可,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我想这就是互相影响吧,只有互相影响互相忠诚才能得到双赢的效果。
忠诚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忠诚不是愚忠,而是要以自己的业绩来证明,做到忠诚会让自己得到荣誉,我们应该用极强的执行力去执行这种忠诚。再就是我们应该忠诚于公司、忠诚于职业、忠诚于上司、忠诚于同事,忠实于自己。
《忠诚胜于能力》读后感 篇3
忠诚——一个让人听了肃然起敬的词,古往今来,无论是伟人,还是英雄,之所以能流芳百世,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忠诚,或忠诚于帝皇,或忠诚于党,忠诚于自己内心的信念。对自己信仰的事物持续着至死不变的信念,也许这就是我们对忠诚这个词大体的印象吧。也许我们都只把“忠诚”二字停留在名人的身上,而几乎没有想过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与忠诚有什么关系。
感谢领导给与我如此珍贵的机会阅读了《忠诚胜于潜力》,读了这本书之后,让我学习到了忠诚与工作生活的深一层次的关系,也明白了忠诚其实与自己每一天都联系着。
当阅读了商界赞美诗后,发现其实只要换个心态,老板和员工也能够相处得十分和谐,跟一家人一样,彼此关心,彼此照顾。当然这都务必扎根在忠诚的基础上。没错,老板不是雇用我们,而是给我们一份工作,一个舞台,让我们自由发挥,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在那里我们能够发挥我们的智慧,做好每一个任务,做好每一个细节,为老板创造价值的同时,更是体现了自我价值。所以我们就应忠诚于我们的工作,即是忠诚于老板,更是对自己选取的忠诚,对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忠诚。缺少了这点基本的信念,是不可能在一个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的。
我们既然做出了选取,就就应相信自己的选取,去努力做好自己眼前的每一份工作,每一个细节,哪怕是上班不迟到,不早退这点小事,都就应用心对待。不是有句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就是小事都没做好是不可能做大事。作为一个管理人员,更是要做好带头作用,这样才能让他人信服。
忠诚不仅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职责,正如书中所说,忠诚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义务。你是一个国家的公民,你就有义务忠诚于国家,因为国家给了你安全和保障;你是一个企业的员工,你就有义务忠诚与企业,就有义务忠诚于你的老板,因为老板给了你就业的机会……总之,忠诚不是讨价还价,忠诚是你作为社会主角的基本义务。每个人都就应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你不可能离开群体独自生活,你生活在群体中,你时刻享受着别人的劳动成果,你就就应明白回报,回报给你机会,给你幸福的人,团体,社会甚至国家。
忠诚既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潜力,而且是其他所有潜力的统帅与核心,缺乏忠诚,其他潜力就失去用武之地,没有人喜欢不忠诚的人,没有哪一个公司欢迎不忠诚的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因为有忠诚在,就有团队的凝聚力在,这是现代企业取决胜负的关在。忠于公司,忠于职业,忠于老板,忠于同事,更加重要的是忠于自己。
再次十分感谢公司和我的老板,它不仅仅让我认识到自己平时工作的不足,更加深了我很多知识,给了我更多提升自己潜力的机会,对这样的公司这样的老板,我只有更有职责的去执行忠诚,与公司同命运,并带领我的团队去执行忠诚,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里深深体会忠诚给我的力量,做好每一个细节。我相信,只要我坚持着忠诚,必须能够得到更多更珍贵的东西,能够更加成功的走完事业上的旅程。
《忠诚胜于能力》读后感 篇4
读过《忠诚胜于能力》一书,对忠诚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忠诚的面很广,可以指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对上级、对朋友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忠诚老实|忠诚勇敢|忠诚可靠|对祖国无限忠诚等。
忠诚既是古今中外予以赞誉的一种美德,又是事业成功的一块基石。中国文化非常讲究忠诚。“一臣不事二主”的观念具有很深的影响力。在中国,几乎到处都能见到关公庙,关羽因为“挂印封金,千里寻主”而成为忠义的化身,成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典范。关羽无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还是作为一个民间传说的主角,都被罩上耀眼的光环。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他还说过,不忠诚于统帅的士兵就没有资格当士兵。“士兵必须忠诚于统帅,这是义务”。
忠诚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统帅与核心。缺乏忠诚,其他的能力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代企业竟争激烈,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更多情况下是指“知识型员工,企业大厦的建构的支柱就是由知识员工所组成的。日本企业明确提出用人的基本原则是“忠诚第一,能力第二”、中国企业用人讲究“德才兼备、西方企业用人注重“价值观认同,其实质都是需要对组织、对企业的忠诚。应当说层面越高的成员就越需要其对组织的忠诚。知识员工一般处在企业内的中高层面,因此,如何提高知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就显得日益的重要。
一个企业要有好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忠诚。那么怎样才能把工作干好,才是对公司的忠诚呢?每天欢欢喜喜,热爱他所做的一切,视其为享受,于是,生命就是一支悠扬动听的歌谣。快乐工作是一种于已于人于公司都有益的职业态度,是一种高效的工作状态,更是一种通往成功的捷径与方法。你的笑容会感染你的上司,同事与客户。为此你和你所在的企业都将获益良多。只有带着热情的态度去工作,用一种快乐在于积极的心态,像亿万富翁般快乐工作,保持热情主动的精神,以老板的头脑对待公司,甘于从平凡小事做起,专注使工作做得更完美,这样才能把工作干好。同时应确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为成功勾画一个蓝图,量化工作,一步一步完成,及时修正目标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做事追求高效率,管理时间,就是管理快乐,珍惜时间的每一分钟,始终抓住重要的事情做,拒绝拖延,现在就去做;另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微笑带来好人缘,建立双方平等基础上的尊重,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团结互助才会双赢,服从上司是你应尽的天职,成为同事的知心朋友。
忠诚是成就优秀员工的重要的品质,当一个企业的员工都具备了这样优秀品质,这个企业也会成为优秀的企业。忠诚是企业疑聚力之魂,动力之源;是员工在企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取得成就的助推器。像有些人为什么会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真是工作枯燥乏味、薪酬体制不合理、甚至低得不能养家糊口、自己没有被重视吗?不是,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在为谁工作。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如果发生了偏差,那得到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截然相反的。就如同敷衍和认真这两种工作态度一样,敷衍的结果就像故事中的鲁西一样自己为自己造一所精制溢造的房子;而认真的结果得到的会是一麻精美的别墅。
人生就像一场没有里程的马拉松比赛,每个人都是场上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要看你是否有速度,更要看你是否有耐力。只有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才会在马拉松比赛中胜出,也只有对自己负责,对所作的每一件事情负责、对每个人忠诚,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人生的马拉松比赛中,责任是你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缺乏责任,缺少忠诚,使你对到底在为谁工作、你工作的方向是什么等问题永远是一头雾水。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需要明白你是在为谁而工作,需要知道人生的方向。就好像一个人在大海中行驶,如果不知道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对他来说都不是顺风。相同的道理,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那么努力地工作,到底是为何而做,为谁而做,那么无论他换多少个工作,永远都不会遇到更好的下一个老板。只要抱持忠诚精神和负责态度,每个人都可为工作赋予全新的境界,从工作中找到尊严和成就感。
实质上个人、企业和社会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有互为因果、互为依存的关系。你不忠诚于企业,企业必然不会对你有回报。就像昆明院蔡院长所言:“一个对社会没有价值的企业必然被社会淘汰,一个对企业没有价值的员工必然被企业所排弃,一个对员工没有价值的企业必然被员工所抛弃”、同时三者之间又形成了一个“一个员工服务企业,企业服务社会,社会回馈企业,企业回馈员工的价值链”。
《忠诚胜于能力》读后感 篇5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也不再是过去几十年“一贯制”的“铁饭碗”,而是随时都有下岗的可能。进入21世纪,工作机会已成为企业给员工的最大福利。而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利润是生存之本,为此企业老板常常要解雇那些不努力工作,不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甚至有损企业利益的员工。不管任何时候,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都势必存在。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我们都要学会珍惜,都要认真负责地对待,只有这样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失职,在面临老板追究责任时,就是考验我们人品和工作态度的时候。如果面对自己的失职一味的找借口,互相推诿,只会给上司留下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印象,使他对你的人品大打折扣。我们要给上司留下这样一个印象: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失职了就去承认,不要给自己找理由辩解,因为出了问题再说什么其实都是借口。那些选择找出种种理由来推卸责任的人,也许一时不会失去这份工作,但是老板和周围的同事看在眼里,谁愿意和一个不愿承担责任的人在一起工作呢?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是不可能获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也不可能赢得上司的信赖和尊重的,因为如果人人都推卸责任,无形中就会提高沟通的成本,削弱团队协调作战的能力。逃避责任的结果就是,把自己本应承担的失职转嫁给了社会或他人,而一个人如果习惯了逃避责任,一天到晚的想着如何欺瞒他人,那么他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责任心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了。而如果他肯将这些精力和想法用到工作中,就一定能在工作中取得卓越的成就……
《忠诚胜于能力》读后感 篇6
一路从学生道走来,我学到最多的是如何形成、加强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一路从学生道走来,我听到最多的是如何依靠能力存活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但一路从学生道走来,我疑惑最深的却是为何许多能力突出的人却依然沉浸在抱怨之中。
在细细品读了邱庆剑先生写的《忠诚胜于能力》一书后,我深刻体会到原来我们很多人把能力定格在了过于狭小的空间,把能力作为解决自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素质。而作者紧紧围绕忠诚这一话题,以美国海军陆战队为典型榜样,阐述了忠诚是胜于“一切能力”的能力,认为忠诚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实现其它能力完成工作、完善自我、成就集体的精神能力。同时还表达了,我们只有通过与公司共命运、为荣誉而工作、用生命去执行才能说明我们正在完成忠诚这一职责。
少年时代的我们或许都认为,忠诚的品质只属于关羽、文天祥、刘胡兰等等英雄之士,但我们应该明白他们来自于我们这个社会群体。因此还有很多看上去平凡的人,包括我们公司在工地上尽心尽责的监理人员,因他们的忠诚而使我们敬重。忠诚是一种圣神的能力,却也是一种很普通的能力。它的神圣在于它的弥足珍贵,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虽然它得不到大众的热心追捧,却任然在发出它那令人感动的闪光;它的神圣在于它的超越一切,在被其它各种能力团团围住之下,虽然常被短视的人们刻意抛弃,却依然能在知心人的心中支配着其它能力,向世人展示它的不平凡。而忠诚的普通来自于它的无处不在,它不仅停留在人们目光聚集的焦点,也会存在于那角角落落;它的普通也在于谁都可以拥有,它如同时间一样,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公平的拥有,给我们享用它的机会。忠诚这一圣神而普通的能力,虽然我们不是英雄,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拥有。
作为浙江万事达集团的一员,虽然我们不用表达不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壮烈情怀,但忠诚作为我们热爱工作岗位、关心公司发展的表现,同时也是自我实现价值的途径,没有理由我们不去拥有、不去实践。我们的公司是一个追求共同利益的团体,我们完成的价值自有公平的回报,而我们没有得到的正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忠诚的人可能一时得不到众人的关注,但时间将会让这一现象彻底改变,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这一精神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