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乌塔》有感

知远网

2025-10-26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读《乌塔》有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读《乌塔》有感 篇1

在我们四年级上册,曾经学过一篇课文,那就是27课——《乌塔》。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写“我”去欧洲旅游的时候和一个小女孩住在一起,她就是14岁的乌塔。乌塔告诉“我”,她是趁这次放暑假一个人来欧洲旅行的,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还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然后还要去希腊。她还说,自己为了这次旅行就预备了三年,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从第七段中,可以看出她为了预备这次旅行,安排得很细、很周到、很周密,而且预备充分、计划性强。也可以看出,乌塔盼望这次旅行已经盼了很久。就是说,乌塔对外面的世界布满了好奇和热爱生活。她恨不得用一天的时间就能周游世界好几周。

你们发现了什么?没错,乌塔说这全是她自己做的,而且说的时候语气平静缓和,好像是理所当然的。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的国家——中国里面,那可算是一个大新闻了。看了这篇课文,很多同学都希望自己也能一个人周游世界一周,那这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有两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就是这问题出现在我们自身上。现在想想自己,你是否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呢?你是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的教育方法。我举一个例子吧,比如:一个五年级的女生一个人在家,突然家里的门铃响了起来。她以为有坏人,竟然吓得哭了起来,一直哭到她的爸爸妈妈回来。只是她的邻居按错了门铃,居然也能把一个五年级的人吓哭!和乌塔相反,这个五年级的女生胆小如鼠,生活不是不会自理,而是不敢自理,没有信心。乌塔呢,有事敢大胆地做,并且有自立意识,能够自力更生,独立生活能力强,做事有恒心、有毅力,敢于大胆地预测。牛顿说得好,没有大胆的预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为什么那个五年级的女生那么胆小?因为她没有勇气,没有勇气去锻炼自己。

第二个答案,就是家长的'问题。现在,很多的家长天天都要“护送”自己的孩子上学放学。我知道家长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怕孩子遇上坏人,被坏人拐走,或者是迷路了。可是,生活中有那么多好的机会,家长们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孩子锻炼呢?越怕这样的事情发生,就越要让孩子去锻炼,从小抓起;越锻炼,才能越降低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不仅是这样,很多家长都很溺爱自己的孩子。家长们,你们这样做,只会害了我们啊!

家长们,希望你们看到我的这篇文章,就不再继承这样做下去,为你们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打好良好的基础。孩子们有出息,你们也才能尝试骄傲、自豪的滋味,在别人面前有面子啊!

读《乌塔》有感 篇2

今天,我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名叫乌塔,她一个人游览了欧洲和意大利,最后还要去希腊。我听了以后为她担心,我问道:“你一个人在外面旅游不害怕吗?你不怕遇到坏人吗?”她淡定地回答:“每到一个新地方,我先查当地警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困难寻求帮助。再寄一张明信片或打电话给家里。”她还说:“而且为了这次旅行,我准备了三年呢!这几年里,我一直在看有关于这些书籍,还画好日程表和路线,旅费还自己挣呢!

理解完这篇课文,我觉得乌塔很独立、自立、生存能力。她不像我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们每天要父母叫,催促着起床。而乌塔不用别人叫着起床和吃早餐,而且还自己发传单赚钱。我们每天还父母百般呵护,乌塔的父母不在身边,只有自己照顾好自己才能养活自己。我们都是通过看电视、网络、看书等来了解世界,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乌塔却不这么认为,她认为读书不能完全了解世界,这不完美。很多家长都把孩子握在手心里精心呵护,舍不得放手。而乌塔的爸妈能放开手。爱,不是把他(她)握在手心里,而要懂得放手才叫真正的爱!温室里是长不出参天大树。

我们要向乌塔学习。她知道自立、勇敢,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习的品质。而不是说要学其他人出去玩的无准备,只有一颗想玩的心出发。我们的家长也要知道放手,不要把孩子盯在眼皮子底下不放,孩子就没了自由,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快乐的',人、生活的用处就是自由生活,不受严厉拘束。

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自立、自强、勇敢的重要性,生存能力强无人管你,你也也能好好生活,生存能力弱,就像无头的苍蝇乱飞、乱撞,最后流落街头……

读《乌塔》有感 篇3

今天我们学了新课——《乌塔》。主要内容大约是,“我”在罗马着着人环游欧洲的故事。

我就得乌塔是个生活经验丰富、自理能力强、热情活泼、做事有计划、做事有主见、有礼貌的小女孩。她自己一个人环游欧洲,再想想我们能吗?我们能做到吗?不能。因为外国的孩子都很坚强,为什么呢?因为外国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他们了。而我们的父母在我们从小就一直宠我们,就让我们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难道外国的孩子想去哪里就去那里吗?不是。因为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比如说文中的乌塔。乌塔用了三年时间在准备这次旅行,所以她有了充足的准备,就可以独自外出旅行了。

想外出旅行的孩子必须有经验。文中的乌塔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她不像我们一样到了站就开始疯玩。而是到处寻找当地警察局的号码,以便遇到危险请求帮助。这就是有经验的孩子,万一有危险乌塔就可以拨打警察局号码,请求帮助。

总之来说,外国的孩子比我们中国的孩子坚强,所以我们要加油!

读《乌塔》有感 篇4

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

她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人打个电话或寄张名信片,还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她为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可见乌塔的独立性很强,做事很有主见。

我顶多也就和朋友去个离家两三公里的地方玩玩,和她比起来,我可真是惭愧啊!

现在我知道了,为什么雄鹰能翱翔天空,是因为它有一对狂风也吹不折的翅膀,千里马跑千里,因为它有一双铁锤也锤不断的腿,我们要学习乌塔自立的生活技能,长大才能闯世界。

读《乌塔》有感 篇5

乌塔是一个独立性强、计划周密的姑娘,我五体投地的佩服她的勇敢和细心,同时我也想到一个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我决定要坐班车去学校,就对爸爸妈妈说:“我要一个人坐班车上学。”爸爸妈妈同时点头同意。我背上书包,连蹦带跳地向上车的地方跑去。刚走下楼就听见爸爸冲着我大喊:“儿子,你的'语文书落家里了。”我仔细一想:不对!我昨天应该把书装进书包里了,还做了个记号,不会忘的。不过还是去看看吧。我快步走上楼梯,推开家门,结果爸爸手里拿的是一年级的语文书,只不过经历一番“盛装打扮”,变得和新的没多大差别,我气得火冒三丈说:“班车都快走了,现在该怎么办?”爸爸说:“我来送你吧。”便把我送到了学校。而我所谓的“独自出行”计划,就连这栋楼都没有出去就破灭了。

这就是中国式家长对孩子的所谓“爱护”。但我们终究是要长大的、独立的。我想:如果我也出生在一个类似乌塔一样的家庭里,我父母的这种“爱护”会不会变成真正的爱护呢?

读《乌塔》有感 篇6

今天,我读了乌塔一篇课文,课文写的是一个14岁的女孩一人游欧洲,她独立自主而我们就像被关在笼子里快窒息的小鸟,我们是多么渴望能够在窗外的蓝天上自由的飞翔。家长爱我们,但那是溺爱。

我知道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家院子里有一个大姐姐,她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但因为在家里,她不整理房间,不洗自己的衣服,也不和别的小朋友沟通,家务事她也一概不管,***妈只让她学习,星期六、星期天***妈也不让她干家务,只让她上补习班,所以她成了十足的书呆子。她去上大学,不会自己洗碗,不会自己叠被子,但别人都会,她就有了别人什么都会,而我却什么都不会的心理,她自己因为承爱不住压力,所以精神失常了。

我要告诉和我同龄每一个人的家长,给孩子撑起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让孩子有自由的空间,那么,中国的'孩子也能像乌塔那样,独立自主,自力自强。

我从小就喜欢听爸爸妈妈讲故事,等我长大后,妈妈就给我买故事书,让我自己读书。最近妈妈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中外民间故事》,我刚一打开这本书就深深的喜欢上了它。

这里面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孟母三迁、孟姜女哭长城、木兰从军、月下老人、狠心的后娘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吉恩的明天。故事是说美国有一位不爱读书的少年,还老偷东西,最后被学校开除了。他的父母也很不喜欢这个儿子,于是吉恩就成了流浪儿。有一次,他看到一家饭店上门上挂着这样一块牌子明天吃饭不要钱,可是第二天他来到这家饭店,没有免费吃上饭,而这家饭店仍然挂着那块明天吃饭不要钱的牌子,他反复读着牌子上写的这句话,突然想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从此他努力向上,变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孩子。这个道理是:虽然明天看着美好,但却是虚幻的,只有眼前的今天才是最美好的。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也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一到周末留的家庭作业,就总是希望明天在写,然后幻想着明天的美好,最终,这写家庭作业都堆到了周日的晚上,拼命的赶完了所有的作业你会发现,明天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只有珍惜今天,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努力,才能收获到真正美好的明天。

这本书里还有其他的很多故事,都非常有意义,我知道这些故事来源于民间,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洁、善良的心灵,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思索。

总之,《中外民间故事》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很多人生道理,教我学会了坚强、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我真的太喜欢这本书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