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弟子规读书心得(精选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弟子规读书心得 篇1
《弟子规》的学习对我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在班级管理方面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首先,《弟子规》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每一段语句都是三个字,既押韵、好背、琅琅上口,又不乏童趣。让严肃可敬的规矩变成一种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直击心灵的是两个字“孝”和“教”。”“孝”是我的立身之根,“教”是我的立业之本,理解这个根本,就向“做一名优秀而幸福的教师”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学生也不例外,只有学生学会了感恩父母,树立正确的思想观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通过解读本节内容,让学生学会恭敬顺从父母,体谅父母的艰辛,化孝为其动力,提高学习成绩。
《弟子规》中的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的欢欣快乐,可不是有性的东西可以媲美的.。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匪浅。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读书心得 篇2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
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这个感觉还是自己写比较好吧。毕竟你都在学弟子规了,想想自己的做法是符合弟子规的要求吗。要么就不要学,不要这样流于形式。弟子规教育的是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
弟子规读书心得 篇3
这一阵子,我们一直都在背《弟子规》。里面有不少的真理,简直可以说是经典之作,但是再伟大的东西也有不对的地方。
我认为它里面有很大部分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如: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这里,前两个可以说是正常的,应该的。可是,最不怎么样的就是:过犹待,百步余。大家都知道,当今社会,节奏比较快,时间非常宝贵,但“弟子规”就有这个问题:路上看到老年人必须看着他走远,而且必须看年长的'人消失在地平线上,才可以行动。这么一来不就乱了吗!我不管古代生活是怎么一回事,但我绝对知道:这样的规则在现代世界,就是不适用。可我还要记住一点,这只是它的一部分,其他部分也……还可以……。
弟子规读书心得 篇4
读弟子规有感!读弟子规有感我被一本薄薄的《弟子规》所吸引,这册小小的书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查了《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的资料,翻开他的的创作目录,竟有数十册之多,什么《学庸发明》、《四书正伪》、《水仙百咏》等,可是其中流传最广,名声最大的就是《弟子规》。《弟子规》全文仅仅1080个字。为什么它能使我百读不厌呢?是它,教会我如何尊重别人———要孝顺父母;是它,帮我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要守信;是它,让我学会了生活方方面面注意的问题———要仔细。记得第一次打开《弟子规》,我便被“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惊呆了,原来我国古代早已把这种行为作为第一规范了,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也一样,之前妈妈叫我,我经常不回应。
妈妈叫我干活,我也经常不理不睬。从看到这句话后,我就彻底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妈妈很高兴,别人也夸我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继续往后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现在大多数家庭和我一样只有一个孩子,平常自己总是独霸一方。一旦放假,问题就来了,我和表哥无论大小事务互不相让,吵架、打架变成了家常便饭,妈妈、爸爸对此头痛不已,读了这句话我才懂得我们两人“兄道敌,妹道凶,兄妹争”就是不孝的表现啊。是啊,我俩吵架、打架的时候,妈妈、爸爸都不得不停下手上的活来劝架,这不是给大人添麻烦吗?从此我就尽量克制自己了。比如前几天姐姐骂我很难听的话,我本来准备马上回击,可还是忍住了。事后我跟姐姐讲她说的不对,他也向我道了歉,避免了一次吵架。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条读书学习的方法正切中我的要害,我读书时眼在书上,嘴也在念,可心经常飞到九霄云外。自从读了这句话,我就开始在学习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而是专心致志地学习,读书,写字、上课认真听讲。就是因为这样我的学习效率才大大提高,以前做作业总是需要半天甚至还得熬夜,现在只要不到1个小时就够了,剩余的时间我就可以巩固今天学的'知识了。《弟子规》教会我的东西太多了,每当我读起它,就会想起卫老师课堂上讲过的话“现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结果孩子们成了龙,却没有成人。”既不孝顺,也不与他人好好相处。我相信,我读了《弟子规》,肯定在成人成才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捷径。我同样相信,每个读《弟子规》的孩子,都能成人成才、国家的栋梁。
弟子规读书心得 篇5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
弟子规读书心得 篇6
《弟子规》是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重要读本之一,记得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开始诵读《弟子规》。当时班主任陈老师带着我们在早读课上诵读《弟子规》,要求我们逐段过关,最后把全文背出来。到现在我们还经常诵读《弟子规》。
《弟子规》告诉我们,按照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应该遵守哪些规矩。诵读《弟子规》能使我们感受古人的孝顺,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试着为父母和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弟子规》中的`很多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孟子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成。”教会了我:在父母和长辈叫唤我的时候要立即回应,叫我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拖拖拉拉。父母和长辈对我所说的,我要专心聆听,态度诚恳地接纳。“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教会了我:犯了错误时能够改正错误,就等于没有做过错事一样。假如犯了错误而加以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比如,我们班里有些同学因口角是非打架后被老师抓住了,他们不但不承认错误,还把责任推给对方,这是非常错误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句话对我的感触也是很深的。以前我早上起床的时候总是想多睡一会,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学完《弟子规》后,每天早上妈妈一叫我起床,我都能一骨碌就爬起来,刷牙、洗脸、吃早餐,然后上学。我学会了“惜此时”,注意做事的效率。
我不仅要把《弟子规》学好,更要把《弟子规》的警示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关心、孝顺父母和长辈的知书达理的人。
弟子规读书心得 篇7
《弟子规》这本书是我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看的一本书,我看得很认真,因为爸爸说这本书不仅故事十分精彩,而且,其中还蕴藏着许多人生的道理,我这一生都受用不尽。
《弟子规》虽然字数不多,但是里面的话全都是道理。其中,又教人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的;又教人学习方法的;有教人知书达理的,丰富的故事数不胜数。我最喜欢的是:“事勿忙,忙多错;勿危难,忽轻略”。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稳重不可急忙,急忙容易出错。做事还不能害怕艰难险阻,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我对这句话感受颇深,因为我性子急,做事会事与愿违,所以我以后要加以改进。
《弟子规》让我树立了感恩、报恩的思想,“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从这里,我深切感受到:受人恩惠要时时想着报答,对别人的'怨恨要尽快忘记;对别人怨恨的时间越短越好,对别人报恩的时间越长越好。是的,假如我们常怀感恩之心,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弟子规》还告诉我们:“人有短,切勿揭;人有私,切勿说,道貌岸然,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我想:这段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多么重要啊!
《弟子规》真是一本好书,假如人人都能来认真阅读,按照要求去做,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安宁,更加和谐,更加融洽,我们的世界会越来越美好。
让我们学《弟子规》、品《弟子规》、仿《弟子规》、行《弟子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