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听讲座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听讲座心得体会 篇1
早上,去宸宸学校听了一个育儿讲座,主题是“怎么说,孩子才会听”,针对2—3岁——人生第一个反抗期——孩子容易出现的总是给予解答,老师是一个很棒的心理咨询师和幼教师,教给我们几条很重要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也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一、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当孩子拿了一袋糖不愿分享时,不要强迫他,他的东西有权决定要不要分享,可以先给孩子嘴里放一颗糖,再把他的口袋装满糖,然后再要求他分享,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再满足别人,这样比强迫更有效。
二、让孩子在平静中入睡
有的'孩子会很难入睡,睡着了也不踏实,那么,在睡前和孩子聊聊天,回忆一天当天做过的事,回忆可以增强记忆力,也可以让孩子说出希望,明天想做什么,想吃什么,想买什么样的书……这样做对他的睡眠质量有益。
三、学会批评孩子
批评孩子前先说你爱他,否定孩子做的错事但不要否定对他的爱,要用严肃的表情和温和的口气,批评切忌时间太长,3岁前不超过30秒,6岁前不超过1分钟,简单明确,如果时间过长会让孩子烦躁,更加叛逆。
四、孩子为什么爱打人
很多喜欢打人,有暴力、攻击行为的孩子,都是过早的看了奥特曼、超人等动画片所以在六岁前不要给孩子看,年龄小的孩子没有这方面的需要求,也不要给孩子买剑等玩具,即使文静胆小的孩子也不要玩。
五、潜意识暗示法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孩子的听力是最早发育最晚成熟的,听力是开放式的:比如有时候他正在专心的玩玩具,但听到妈妈向爸爸要遥控器时,会马上去把遥控器拿来,所以,我们就利用他这一能力。
在孩子入睡后,把自己的愿望对孩子说出来:宝宝,妈妈很爱你,妈妈希望你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你要胆大勇敢一些、要多吃些饭……总之你希望孩子怎样,就对他说出来。
有人曾经用这个方法帮助孩子戒过安抚奶嘴、戒过吃手、戒过厌食,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非常深远,所以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心理暗示。
孩子在2—3岁,很难安静下来听妈妈讲很长时间的话,那么就利用孩子入睡后这个最安静的时间,多给他一些心理暗示吧,我们一起尝试一下?
听讲座心得体会 篇2
开学前夕,参加了安阳幼儿师范学校培训中心岳素萍老师讲授的《快乐每一天,我的心情我做主》心理健康培训,岳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鲜活的案例,使我受益匪浅。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通过参加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训,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让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懂得了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训就像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扫去了我心头的烦燥;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几度迷惘徘徊的心灵;就像冲破晓雾的第一道阳光,使我豁然开朗!我相信在此次的培训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理论知识,而且学到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它让我建立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工作、学习、生活,碰到问题不消极对待,而是想办法解决,学会了情绪调节,使我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
当面对消极的生活事件时,我学会了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当面对残酷的生活现实时,我学会了换个角度说服自己;当工作受到挫折时,我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做情绪和压力的主人。并学会做出客观的分析,正确的判断,哪些方面是不可改变的`,哪些方面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情,说服自己愉快地接受,对于可以改变的地方,尽自己能力做出改变,乐观对待发生的心理冲突,做到胸怀坦荡,乐观开朗。如果我们是树,那么心理健康就是阳光,只有拥有阳光灿烂的心态,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播撒快乐,收获幸福!
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要善于调控情绪,学会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的平衡,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特别是在幼儿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幼儿身上。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我来说,永远受益,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为了孩子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会继续学习,继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并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听讲座心得体会 篇3
职业教研室组织的两天的专家讲座,听后受益匪浅;特别是李迪老师的班级成长日记、牛晓红老师的有趣、有料、有效的口才锻炼方法和任民教授的教师成长的六个和谐让我茅塞顿开。顿悟出许多道理,也给自己重新规划了今后的工作生活。
李迪老师每天都坚持写班级日记的习惯对我触动很大。另外教师的情绪和心情直接影响学生,作为班主任,每天都需投入大量的情感和精力,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善于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够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行为。教师愉快的心境,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潜质得以发挥,而且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和谐,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置身于愉快的学习气氛中。
宽容是一种修养,“乾坤以有亲可久,君子以厚德载物。”宽容待人,主动为学生着想,关心和帮助学生,能为学生接纳,受学生尊重,也就能更多地体验做教师的喜悦。英国谚语说得形象:“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容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学会宽容,也是教师成就事业的需要。
任民教授告诉我们要有个健康的身体。一个人要先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他的观点是要我们学习植物和动物的精神。我们学习梅兰竹菊,用淡泊美丽照亮幽暗的角落。我们学习动物的精神,睡眠充足,想睡就睡,饮食有节制,肚子饿时才进食,每日都运动,永远不为昨日事烦恼,也不为明日事担忧。身体的确很重要。做为教师,我们常见的职业病有眼病、咽病和颈椎病等。平时我们一定要多锻炼,防微杜渐,使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他用一个公式告诉我们:生命=活着+责任+贡献。一个人要想活得轻松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生命中。他对幸福的理解是有个伴、有个窝、有点钱、有好友,学会简单化生存,穷富一样活。对待工作,我们不仅是谋生,还要把它当作事业来做。对待学生,教师能救人,也能伤人。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感到你心中的爱、宽容、理解、关注和接纳。宽容和理解可以使人理智、使人悔过,它能唤醒人的良知,带来无可估量的教育效应。被关注的孩子最有动力。教师学会接纳他,连同他的缺点,要允许他偷偷地改正。
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有一颗上进心。不要以为专家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只要我们每天坚持做好七件事,我们也会成为专家。
1、早起30分钟。
2、晚睡30分钟。
3、读20页好书。
4、背一首好诗。
5、背5个英语单词。
6、写一篇教育日记。
7、做一件好事。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做任何事都贵在坚持。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教师也应要与时俱进,朝着新的目标努力,应加强师德修养,充满爱心,更应更新教育观念,随时适应教育改革及角色转换。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进行学历进修。我们还要认真地进行理论学习,坚持阅读教育专著,坚持写理论学习笔记。
听讲座心得体会 篇4
12月19日我听了韩学荣教授的心理健康讲座感觉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韩老师从健康的定义、健康的标准、健康与不健康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讲述,感觉老师讲的这些都很贴切实际,很实用,尤其对于我们老师工作压力大,听完讲座心里感觉轻松了很多,感觉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了。并且在课上听的很轻松没有感觉累,一天时间觉着过得很快。并且在以后教育学生上和自己。
自我调节上受到很大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会有万能的、普遍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怎么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让孩子们喜欢你。学生在喜欢你的基础上,就会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并且愿意学习,因为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二、在我的心里上,老师的讲座让我释放了很多压力。首先让我知道生活是五颜六色的,当我们工作和生活上有压力时,我们要学会把心思放下来把担子放下来,学会自我调节。另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必须要学会独立生活,在生活中要有最起码的独立性。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我们要试着适应环境。
总之,人无完人,金无足金,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该怎么过怎么过,高兴也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呢?
听讲座心得体会 篇5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团队执行力,着力打造沿河品牌学校,促进学校更进一步的发展,学校安排于20XX年11月14日下午,听了由深圳道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孙老师主讲的“执行力与学校发展”的讲座。其中谈到的执行者应当具备的六心——爱心、公心、责任心、宽容心、平常心、律己心。“爱心”放在首要位置,让我感触很深。
作为一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执行者,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深刻领会,始终保持这“六心”,用这“六心”去严格要求自己。从爱心这一层面来说,我的体会是:
一、要热爱自己的事业
“做一天蜡烛,就要发一天光;做一天春蚕,就要吐一寸丝。”这就是我的从教观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是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也是一个人从事教育事业的必要的心理准备。
二、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必须关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热爱首先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
作为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爱也需要教师倾注相当的热情,对他们给予各方面的关注,从心灵上、思想上、身体上、学习上去关心、热爱、帮助、把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怎样去关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外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过程育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的成果。 “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热爱自己的学生是搞好教育教学的保证。
听讲座心得体会 篇6
10月11日-20日在川大我参加了多位专家的培训活动,这次培训会很成功,我聆听了多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后,可谓是受益匪浅。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要做一个智慧的老师
提高教育效,原来我知道教师的任务是要“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听了刘文江老师讲座后,我知道作为一位教师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不仅传道、授业、解惑,为适应时代发展更要激趣、启思、导疑,做一名智慧的教师。
做一名智慧的教师,就要懂得坚持。做一名智慧的教师就要懂得尊重。听了刘老师“一些案例”时候,我不仅明白学生对老师做法的感激,现在的我更是了解到那位老师那份给予学生尊重的宽容和仁者的智慧。
做一名智慧的教师要会反思。“我们真正的收获不在于吃了多少东西,而在于消化了多少”这是在刘老师讲牛的反刍时候提到的,用在教师的身上就是要学会反思,反思的过程就是在消化自己的所得将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
做一名智慧的教师还应当学会“违规”,不按规矩出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做一名智慧的教师要懂得利用惩罚,在惩罚体现教师的聪慧;做一名智慧的教师更要学会创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别出心裁;
做一名智慧的教师要有多层次的思维方式;做一名智慧的教师要留意细节,感受以小见大的乐趣……智慧有时候是在不断探究摸索和学习中升华出的一种灵感,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积累总结,将灵感转化成一种经验,做一名真正的智慧教师。
二、学生的培养
应先注重其人格的培养,而不要只注意学习,即先教会其做人,后教会其做事不同的道德修养决定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也决定着不同的行为举止,以鲜活的案例来教育学生,引导每一位学生以遵规守纪为荣,以对社会、集体、家庭、自己要有责任心为荣,以心怀感恩为荣,引导学生,感恩父母,启发学生,感恩社会、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并引导学生感受在实施这些行为后的幸福感和快乐,把不给别人添麻烦作为每个学生做人的底线。
三、启动学生的内驱力是最好的教育
由责任感等后天形成的社会性需要所产生的内驱力是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一个真正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教师,应该把激趣、启思、导疑,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为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作为一个人,不能总想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更要用乐观的心态去喜欢你必须要做的事!如李晓琼老师列举的让学生经常做的“游戏-我的生命线”;设计班徽;成长档案袋的充分利用和定期整理,做为自我教育的一个措施;开好主题班会;责任感教育;感恩教育等。
启动学生内驱力的教育必须是爱的教育,必须是尊重的爱,我们要反思我们对学生的爱是否是尊重的爱;是否是理智的爱;是否是真诚的爱;是否是适时的爱;是否是泛滥的爱;是否是公平的爱;是否是符合角色的爱。
四、教育学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
听了程跃专家的讲座后,我感觉到教育的目的是唤醒而不是改变,教育的手段是引导而不是训斥,教育的方法是关爱而不是溺爱。老师对学生的'爱要讲方法,能让我们的学生体验到每一个教师对他们的爱才是最关键的,要学生认可才行。我们的教育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减少教育过程中一些障碍和无效教育,我们的教育效果会更好!
五、用精细化管理
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很多情况是我们没有坚持,也没有监督学生坚持,没有让学生养成好习惯。习惯决定成败,中学生的一个特点就是自制力较差,可能一个故事甚至一句话就能激起他们好好做人,努力学习的冲动,但往往只是个冲动,不能持久,所以要用精细化管理,培养好习惯,大体都采用魏书生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承包制。开始时我也是这样做的,后来,感觉操作难度大,执行的不好,所以不少方面在下滑,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这一方法再落到实处。
在听了李晓琼老师《六年影响一生》的报告后,我收获最多的是爱中的智慧:爱是基础,爱生智慧。只有真心地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教育学生。当你真心爱学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没有困难的工作,爱学生就会想出教育学生的办法来,就会享受工作的乐趣和育人的幸福。她的那套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她智慧的结晶,也是她爱教育的证明。我很喜欢她把教育资源深挖掘并无限放大的观点,她说:活动不在多,一个顶十个;不干一举一得的事,爱干一举多得的事。她提醒大家:大声地训斥,会把孩子屏蔽起来,不知你在说什么。这些我应该注意。她善于用学生管学生,每天让学生查口算、留作业、查卫生、桌椅摆放、作业完成、红领巾、课间违纪、擦黑板、擦窗台、收发作业等,在学生管理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教育。这些我也可以尝试。
通过这次听讲座,观念得到了更新,学得一些有用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中,我会把专家的理论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生成自己的见解,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注意挖掘活动中的教育因素进行活动育人。我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爱中实施教育。我力争做一个快乐、智慧、幸福、研究型的老师。我力争使自己的工作再上新台阶,再登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