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读后感

知远网

2025-10-25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震动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震动读后感 篇1

友谊能够震动人心,友谊能够震撼心灵。有了爱,就多了一份友谊。《震动》这本书告诉了我什么是爱,什么是友谊。

这是一本需要带手绢读的书,因为里面的一部分故事情节会催人泪下。书里讲述了俞前进、顾芳芳、钟雷、宋佳玲、黄春荣和元帅这六位少男少女是如何在大地震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从天而降——地震啦!原本平静的泗坪镇,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灾难降临了,这六位少男少女的生活也完全被改变了。在危险重重的大山里,黄春荣的腿被山石砸的血肉模糊,顾芳芳的腰被山石砸受伤了。钟雷他们几个没有因为之前的'矛盾而对黄春荣怀恨在心,相反他们竭尽全力、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两名伤员。

在没有水和食物的考验下,黄春荣他们没有因为身体虚弱而抱怨,则是咬紧牙关,奋力地上山觅食,寻找水源。找到食物时,没有人偷偷躲在一旁独自享用;找到水源时,他们总是先把找到的水递给受伤的两名同学,好让他们补充水分;危险来临时,没有人像缩头乌龟一样逃避……六位少男少女齐心协力同灾难作顽强地斗争。你瞧,他们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元帅的生命,机智果断的钟雷竟然想到了用尿液来解决渴的问题。这实在让我佩服不已,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令我诧异。

仔细想想,黄春荣和钟雷原本是一对冤家,但是在大地震的发生下,二人好像都学会了宽容,你宽容他,他宽容你。黄春荣饥饿难耐的时候,钟雷大方地把鸟蛋让给他吃;他渴了的时候,钟雷把找到的矿泉水递给他喝:并且在大雨纷纷的时候,钟雷为了不想让黄春荣感冒,背着他朝“避雨处”蹒跚走去,背上的黄春荣还时不时地关心钟雷。虽然他们在这次大地震中经历许多艰难困苦,但是他们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看来,最是珍贵朋友情。

患难见真情,烈火见真金。我希望这六位少男少女的友谊地久天长!

震动读后感 篇2

每一次阅读《震动》,我心灵的最深处都会被触动!会被深深地震撼

当我第一次看见着本书时,不相信这是一本需要带手绢阅读的书,可是我错了,诚如宣传所言,我哭了,我的确被着本书“震动”了!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看到了大地震中那些舍己为人的奉献者,看到了世上最重要的东西——互帮互助。我能说,这本书使我变得更加坚强!

在差生黄春荣面前,何平老师选择了不顾自己姓名去找他;初三学生季洁为了救同学,生命永远停在了17岁;同学李全有自己幸免于难,便竭力去寻找失踪的同学;钟雷为了不让自己的伙伴饥饿,冒着被鸟啄和被石头砸的危险去找鸟蛋;女生顾芳芳主动要求脱下鲜艳的衣服,以便吸引飞机而获救;俞前进为了找人来救被困在山里的同学,当毒蛇咬了自己中指时,自己把中指咬断了······能不说,这些不能震撼我们的心?

在困难面前,我们一定要想着别人,不能凡事只想着自己,也要为他人着想。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希望,要想团结,不需志同道合,只要每个人都用真诚去面对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学会谦虚,学会倾听,学会冷静,在必要的时候让步,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行!就像那次年级篮球比赛,我们全班同学都在努力——篮球健儿奋勇拼搏,不顾一切地抢球,运球,投篮;拉拉队员用热情的舞蹈鼓励这些健儿们;同学们高昂的呐喊声又给健儿们增添了多少信心!虽然这次我们输了,但我们那坚持不懈的信念永不可摧!加油!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变得更加团结,变得更加坚强!

震动读后感 篇3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买了许多书,其中我最爱看的是《震动》这本书。《震动》这本书主要讲了男生黄春荣和钟雷要在郊外决斗,宋佳玲为了阻止他们的决斗,和女同学顾芳芳感到郊外制止。这时候,大地震爆发了。六名少男少女被困在了郊外,(当时俞前进、元帅也在场)回不到镇上了。在缺水缺食,又有人受伤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几个少年中,性格和人生经历完全都不同,其中好几个都是别人眼中的“坏男孩”,可是,在这次大地震中,他们却和睦相处,患难与共,最后,用自己的方法拯救了自己。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元帅的奶奶和俞前进。元帅的奶奶在地震爆发后,她被压到了倒塌的房子里。

为了能再次见到元帅,她靠着四只土豆和一些泥土为生,顽强的活了下来,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俞前进呢,他在这次地震中和朋友被困在了大山中,过了好几天,都没有人来救他们,最后,朋友们相处了一个办法:让俞前进到镇子上叫人来救他们。在路途中,俞前进很不幸的被一条毒蛇咬到了手指,他毫不犹豫地把那根手指咬掉,完成了拯救他人的任务。

书中有位老师,奋不顾身地救自己的学生。这样的事迹我们看过,可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的那种感动是难以言喻的。在老师的'心中,每个学生都一样,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在危难时刻,老师的舍己是伟大的印证。即使没有灾难做背景,老师的关爱也显而易见。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或是朋友,都是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人,与他们的联系都是自己最珍贵,斩不断也不想斩断,既然如此,那就该好好珍惜。

震动读后感 篇4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震撼人心的小说《震动》。从翻开它的那一刻起,我便被曲折的情节、细腻的人物描写、跌宕起伏的小说情景深深吸引,跟着作者走进了爱的世界,感受到了坚强的'力量,看到了熠熠生辉人性善的光芒。这本书照亮了我的心灵。

本书主要讲了一群中学生在地震灾难中的故事。男生钟雷和黄春荣因女孩宋佳玲而结仇,宋佳玲让男生元帅去帮助他们,可元帅却让他们到山中决斗。这时,突如其来的地震把他们困在郊外,在缺水缺食的情形下,他们团结一心,坚强不屈,经历了种种磨难,终于走出大山,成功获救。

在地震中,六名性格不一的少男少女走到了一起。他们中有些人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有些人是自私自利的孩子,还有些人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女生。地震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重新面对世界。在地震中孩子们互相帮助,舍己为人,在生死考验中他们选择了要好好活着。地震虽然毁掉了他们美丽的家园,但却没有毁掉他们坚强的意志,反而增强了他们要好好活着的决心。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生命的强大、坚强的力量和生存的希望;我看到了人们在顽强抵抗死亡时的生命信念;我还看到了一张张不屈服的脸。是坚强、是信念、是希望的力量让他们活了下来,让他们在废墟上看到了阳光!

在大灾难面前,人们选择坚强;在平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坚强。妈妈常常指出我生活上、学习上的一些坏习惯,因为好面子,我会哭,会反抗。妈妈每次都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坚强些,错误并不可怕,改正了就是好孩子!”现在回想起来,我有些惭愧,和《震动》里的主人公的遭遇比,我的挫折又算什么呢?就像周华健的歌唱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要学会坚强,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绚丽!

震动读后感 篇5

一场8.1级地震的突然袭来,让人有些不知所措。一栋栋倒塌的楼房,一具具前一秒还活蹦乱跳、后一秒却已无声无息的尸体,一个个号啕大哭的孩子,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仿佛只是一场场悲伤的情景,殊不知,灾难也可以让人成长、坚强。

这本名为《震动》的小说,正是讲述了六个少年在地震来临之际,被困在山里,可他们并不放弃生的希望,依然坚强勇敢地抓住命运的双手,最终成功获救的故事。这六个少男少女,性格迥异:元帅是个不爱上学的人;钟雷是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黄春荣是平常人眼中的小混混;宋佳玲是个老师眼中“空有一副漂亮的脸庞”的人;俞前进是一个偷过东西的人;顾芳芳则是一个人们眼中的骄蛮公主。这六个少男少女,在艰难时刻,卸下包袱,坦诚相对,互帮互助,终于在彼此的信任之下,走出了深山。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勇敢,什么叫坚强,什么叫奉献。钟雷、元帅、宋佳玲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下,决定把他们的生死放在曾经是一个“小偷”———俞前进的手上,而俞前进也不负重望,为了救助同伴,他不惜在手指被蛇咬之后,狠心咬断那根指头。十指连心哪,那钻心的'疼痛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痛啊!而何平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为黄春荣还在废墟中,不惜舍弃生命也要救他出来。元帅的奶奶在地震来临之时被压在废墟下时,只要一想到元帅,就斗志昂扬,仅凭3个土豆支撑着她脆弱的生命。

读完书后,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淌着,灾难无情人有情,这是真正的一次心灵上的“震动”!

震动读后感 篇6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寒假又步着冬姑娘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寒假中,我不仅参加了集训营收获了许多知识,也读了很多书,《震动》便是其中之一。

《震动》这本书讲述了六名性格差异巨大的少男少女,因不同的原因相遇在郊外山坳里。突然,一场大地震爆发了。六个人被困郊外,其中还有三人是大家公认的“坏男孩”,他们缺水缺食又有人受伤,正当陷入绝境的时候,一名叫俞前进的男孩独自冒险回到了镇上,找到了救援人员,最终六人奇迹生还的一件事。

似乎这是一个在别人眼中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但却给予了我最大的启发。

书中最感人的一幕就属别人眼中的俞前进冒着生命危险独自走出因地震形成的山沟,却不幸被毒蛇咬伤,为了能让其他五个人成功脱险,他不惜咬下自己的手指……最终他找到了救援人员,救出了他们。读到这的时候,泪珠已在我的眼眶中打转,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但也许我告诉你,俞前进曾经是个老师家长同学眼中的“小偷”后,你又会做何感想?

没错,如果我提前告诉你,你还会相信我所说的吗?

我们不能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世间万物,不能对某些人或事物抱有成见,难道一个“小偷”就不可能不惜牺牲自我吗?难道一个“小偷”就不能去救人吗?

这就是我们戴上了“有色眼镜”的结果。“有色眼镜”是在我们为人处世等个个方面不可有的,不要因为一个人从前怎样,而否定他的'现在和未来,不要因为他的缺点而忽视他的优点。

我希望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摘下“有色眼镜”,去正确的看待一个人,一个事物,不在抱有一定的成见。也许,你会从此发现你的身边的那些人,原来更好的一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