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木兰从军》教案(精选29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木兰从军》教案 篇1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难点:
1、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方法:
情境法、合作法
教具准备:
挂图 生字卡 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
2、出示花木兰出片,告诉学生她的名字叫花木兰,今天我们要学习花木兰的'故事。
3、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4、板书课题,齐读、
4、解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二 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2、标出自然段小节,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课文中生字。
(1)、自由轻声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注意什么地方?
(3)指名认读生字,分析难读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教学2个多音字
“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指名举例。如:将来、将要、将军。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如:干将、将士、大将。
“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四、指导描红写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
2、自编儿歌,记住字形。
3、教师范些,学生描红。
4、自由练写生字。
《木兰从军》教案 篇2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二年级 (2)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课前诵读《木兰诗》
教学课题:12 木兰从军
教材分析:
《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木兰的形象,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刚健特点,又是中国劳动妇女善良勤劳淳朴勇敢的象征,至今仍然有积极的影响。全文就像连环画一样,笔法简练,画面清晰:木兰代父出征,征战沙场、重试女儿装。在这个故事中,花木兰爱亲人、爱祖国、勇敢、刚毅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共个自然段,开篇即写木兰是古代英雄。寥寥几笔活化了人物,为日后成为“将军”打下伏笔。接着又以较多笔墨写了木兰从军的原因,她想到了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年幼”,这是她对亲人的爱。“为了国家应该去打仗”则又反映了她对祖国的爱。这些是木兰这个人物身上最为闪光的优秀品质。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才有日后战场上的勇武、威猛,屡建战功。而最后一段中的“惊呆了”则急转直下,原来“花将军”却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从而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遐想空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老师曾经学过一首北朝民歌,记忆深刻,今天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给大家听。(师背诵《木兰诗》第一段)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师:看完视频,想必你们对木兰有了更深的理解了?今天老师就领大家学习一篇有关花木兰故事的文章——《木兰从军》。(生齐读课题)
2.从课题知道这位大英雄的名字叫:木兰。讲了她一件什么事情呢?什么叫“从军”,谁能来说说。再读课题。
3.据我了解,古代像“从军”这类体力劳动一般都是男子承担的的,不信你们看看,“男”字怎么写的?(出示:男)
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吗?是啊,连农田里干力气活的都是男子,从军打仗这么危险应该男子承担了。
可是课文第一节却这样写道: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中心句: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A.谁来读一读?想想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把你的理解放到朗读中告诉大家。
B.师:听出来了,他强调了女英雄。加点:女英雄)
集体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对呀,怎么花木兰一个女子也去从军呢?他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女英雄呢?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2.播放配乐朗读课文,然后介绍时代背景
介绍花木兰的年代: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长河中,有一个王朝叫北魏,魏就是花木兰的祖国,当时,魏魏的北部有一个柔然的部落,势力不断扩张,逐渐威胁到木兰的祖国——魏,于是朝廷就下达了紧急征兵文书,要和柔然展开一场战争。木兰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年代。(介绍完拉黑幕)
三、初读指导
……
第一关:后鼻音的字
名字 征兵 朝廷 年龄
(你要提醒大家什么?征,第一声。征的两个意思,选择)
第二关:轻声字多音字
燕山 燕子
将军 将士
(yan作为第一声时,是特定的名称)
第三关:难点字
披战袍 跨骏马 渡黄河 过燕山 (注意读好四个动词)
焦急万分 替父从军
女扮男装 赫赫战功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理解:替 赫赫)
第关:朗读课文,指名分节读课文
(出示要求)
经过五关的挑战,我看的出来,同学们都已成功掌握了本课的字词,我宣布,我们胜利了,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掌吧!礼花和掌声送给你们。
3.整体感知课文
思考:这时,读了课文,你能说说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吗?
(用上“因为……所以……”)
找到书上一句句子,指名生来读。
齐说
视频感知当前的故事
播放视频,师配上解说
南北朝时期,北方经常发生战争,魏国派兵驱逐侵略者,但是将士死伤严重,继续补充兵力支援前线。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木兰听到了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第二天一早,木兰女扮男装,毅然决然地替父从军。
“将”师范写,生描红
四、完成习题
1、描字帖
2.选择词语
紧急 焦急
上级下达了( )的任务,要求战士们立即出发。
五.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木兰从军这篇课文,读了生字、新词和课文,知道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那么木兰走上从军道路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木兰从军》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设计:
一、继续学习:
1、出示花木兰图片(穿战袍),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板书:英勇善战
2、出示花木兰图片(穿女装),你又觉得她如何?板书:文静俊美
3、两个不同的花木兰,你喜欢哪一种?
4、课文中哪儿写了她英勇善战,哪儿写了她文静美?自己先在课文中找一找,(指名说)
5、指导学习方法:你喜欢哪种花木兰,就去学习相应的部分,准备怎么学呢?(圈出重点字词、边读边想、和同桌讨论)
二、自学课文
1、喜欢花木兰英勇善战的同学介绍花木兰。
(1)你喜欢哪种花木兰?能介绍介绍吗?(指名读第3节,投影出示第3节一句文字)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想象:木兰在渡黄河,过燕山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是呀,多么不容易呀,再来读读这句话。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木兰取得发赫赫战功,她到底取得了哪些战功呢?哪位同学向我们介绍一下。
所以说,木兰出示:“在多年征战中,她为立下了赫赫战功”。
齐读这一节。
2、学习第四节:
(1)还有的同学喜欢文静俊美的花木兰,通过第四节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2)想象:面对女装的'木兰,将士们会怎么想的呢?
指名读“木兰胜利回乡后……姑娘”
齐读。
3、学习第二节:
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呢?
你从哪知道的?(第二节)
那还有什么原因呢?(板书:为国为家)
指名读这一节。
齐读这一节。
这么勇敢的姑娘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呢?
指名说。(木兰对父亲说:
木兰对弟弟说:
木兰对妈妈说:
4、扩展练习:
此时此刻,我们一定也有话想对木兰说:
(小黑板出示)我想说:花木兰,你!
三、欣赏歌曲。
四、作业:
板书: 木兰从军
为国为家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木兰从军》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学具安排:投影、生字卡、录音。
养成教育训练点:
1、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的良好课堂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
2、听课文录音。
听后提问:木兰是谁?
从军是什么意思?花木兰是女儿家,她女扮男装,替谁去从军?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说说每段的意思。
三、精读训练
理解第一段。
1、指名读。
2、口头填空。
花木兰。
3、小结。
4、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认读生字词。
2、 指名背第一段。
二、精读训练
1、理解第二段。
(1)自读。画出写局势紧张的'词语及花木兰十分着急的原因的句子。
(2)读后交流。
理解文书征兵年老多病。
(3)花木兰是不是干着急呢?从花木兰说服全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可以看出她怎么样?
(4)指导朗读。
2、理解第三段。
(1)观察图一。
看,这是花木兰从军后驰骋沙场的英姿,瞧她跃马提枪的威武形象,一看就知道她英勇善战。
(2)课文是怎样写她从军后的情景的?读一读,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读后交流。
(4)指导读第一句。
(5)指名读第二句。
理解赫赫战功。
从这句可以看出木兰自强自信,所以开头称她女英雄,结尾又说她是花将军。
(6)指导读第二句。
(7)指导背诵。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征 病 幼 男 胜 利
四、作业
抄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背诵第一、二、三段。
二、精读课文
理解第四段
1、看插图二,说说胜利归来的花木兰装束有什么变化?
2、自读课文,画出写将军们恍然大悟的句子。
3、读后交流。
4、指导朗读、背诵。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脱 穿 将 勇
四、作业
抄写字词。
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是《木兰从军》第一课时,读通课文,走近木兰,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是我这一课时定下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花木兰爱国爱家的女英雄形象呢?我认为第一课时应以放手让学生阅读为主,扫清文字障碍;在学生的大声朗读,反复诵读中,在教师的有效点拨中,达到读得读准、读通、读顺,最终使学生放下书本仍能记得内容为止。有了这样的思考,我把《木兰从军》的第一课时,定位在
其一:怎样让孩子们正确、流利的读通、读顺课文,认识本课的两个多音字。我主要通过孩子的大声朗读,自纠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字词的方法,打好读课文的基础,达到读通、读顺文本。
其二:使孩子们初步感知人物品质。为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两个问题“如果你是木兰的家人,你会怎样劝阻她?”“如果你是木兰,你怎样说服家人?”让学生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木兰从军》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复习部首查字法,能比较熟悉地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字典、投影仪、课件。
2、课前组织学生搜集花木兰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环节
一、创设教学情景
1、听动画片歌曲。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女英雄花木兰。板书课题,齐读。
(出示文中第一幅插图)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名字 征兵 父亲 年老多病 女扮男装 胜利 将军 将士 朝廷 年龄 战袍 渡 燕山 赫赫。
(1)自由读。
(2)思考: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第二环节
三、学习成果展示
1、开火车读,及时正音,评价。
2、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3、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四、教师精讲点拨
1、教学两个个多音字。
将 燕 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2、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评议。
3、再读课文,把你认为文中最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读顺为止。
第三环节
五、巩固训练提升
1、学习生字。
2、用同样的部首查字法查“廷”“康”“起”三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告诉老师,说说你是怎么查的。
第二课时
第一环节
一、创设教学情景
1、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女英雄,名叫木兰(板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从军”就是替父当兵。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
3、设疑。
(1)木兰为什么要从军?
(2)为什么称木兰是“女英雄”?快打开书本找找原因。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熟课文。
2、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第二环节
三、学习成果展示
1、你找到木兰从军的原因了吗?
2、根据回答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1)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是呀,情况多么危急呀!所以朝廷要——紧急征兵,谁来读好它?指名读。
(2)木兰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是——焦急万分,谁来读好它?(指名读)她急什么我不太明白?如果你就在现场看到文书,那请你们是支持父亲去,还是反对他去呢?请说出理由。(引导学生从“家”和“国”两方面来思考)
所以木兰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齐读)夸夸木兰
(3)她的家人会同意木兰从军吗?为什么?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小组讨论、表演)指名表演,评价。
四、教师精讲点拨
1、过渡: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一路上跋山涉水,餐风饮露。
2、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红色的字都是动词,从“披、跨、渡、过”这一连串的动词你读出来什么?
(2)请把你的体会朗读出来呢?夸夸木兰。
(3)经过千辛万苦,木兰到了战场上,你觉得战场上的木兰怎样?同学们想象一下,花木兰在战斗中的表现。
(4)经过多年的征战,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谁来读这句话?你为什么这样读?(读出时间之长、功劳之大)
(5)再读这一段,体会木兰的英雄形象。
3、木兰终于胜利回乡了,穿上了心爱的女装,(出示第二副插图,结合理解“文静秀美”)将士们看到了女装的花将军会……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体会将士们的惊讶。指导读文中最后一段话。
4、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称木兰是“女英雄”了吗?(出示第一自然段再读)
第三环节
五、巩固训练提升
1、学习生字。
2、背诵课文。
2、展开想象,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 )女英雄。
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考虑到故事发生的年代距现在较远,所以我采用了动画片《花木兰》片断导入,意图拉近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回答问题时,提醒他们应当说一句完整的话,并做到声音响亮。我觉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在教学第二段时,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并请他们演一演。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这么做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情感投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当然,在本课教学中还有一些值得思考、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如何熟练操作多媒体课件,以更好地为课堂服务,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质量。
《木兰从军》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抓住“紧急、焦急万分、赫赫战功”等词语,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从而体会出花木兰爱国爱家的品质。
2、通过抓住“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来学习课文第二段。从而带领孩子理解国之忧和家之忧。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对“披、跨、渡、过”动词的比较理解,认识一个英勇善战、英姿飒爽的木兰。
4、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诵读《木兰诗》,给孩子以中华语言文字的熏陶。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于关键字词的理解,运用反复体会诵读的方法,体会花木兰爱国、英勇的特点,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
一、复习词语,导入课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古时候有个女英雄,她的名字叫(花木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齐读课题《木兰从军》。
1、复习生字词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课的生字词(开火车读 齐读两遍)
出示词语:
征兵 朝廷 战袍 理应 父亲 弟弟 胜利 将士 燕山 将军 渡黄河 女扮男装 赫赫战功 焦急万分 年老多病
2、出示“理应”(指名读)
(1)指名理解词义(可用扩词法)
(2)理应的意思就是道理上应该这么做。
(3)今天顾老师又交给大家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把这个词分解了,分别给它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花木兰是个女的,在当时,她应不应该去从军?自读课文的第二段,思考问题。
2.花木兰她不应当去从军的理由是什么?(多请几个孩子说不能从军)
3.从当时国家的制度来讲,花木兰是一个女子,她是不能去从军的。从身体条件来说,花木兰是一个女子,比较柔弱,她也不适合去从军。可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去从军了,因为她有一个理由,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那国之忧、家之忧又何在呢?
(一)理解国之忧
1、国之忧是什么?(北方经常发生战争)齐读本句(
2、齐读“紧急”。理解“紧急”的意思。
那么国家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下达这么大的“紧急”征兵文书啊?
(快要打败仗了)如果战争失败了,我们失败了,将会有是什么后果?多请两个(国土被侵吞,老百姓流离失所)
3、如果此时此刻,战场上没有我们的士兵在打仗,行不行?等待我们的只有国破家亡啊。同学们,此时此刻,国家正处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您能读出当时国家情况的紧急吗?(多请几个)齐读
(二)理解家之忧
1、国之忧是如此,那么家之忧又是怎样的呢?(出示描写父亲和弟弟情况的句子)
2、父亲年老,弟弟年幼,他们无法承受战场上那么激烈的斗争。可是,国家在此时正处于危难之中,家里又没有人可去打仗。那你们说一说,此时,国忧和家忧加在一起,花木兰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儿的?(紧张,焦急万分)
3、出示“万分焦急”
(1)读好,理解“焦”的字形。
(2)读好“家之忧”
(3)“国之忧、家之忧”连以来读。
4、总结为国为家分忧(重点突出“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木兰身为一个女子,却有着一颗保卫国家的忠心,所以,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父亲年老,弟弟年幼,木兰身为一个女子却有着一份保卫家园的责任,所以,他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三)通过扩展其他人物形象,体会木兰的决心
1、于是,花木兰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的时候,爸爸、妈妈、弟弟都极力地反对,他们怎么忍心让家中唯一的女儿,唯一的姐姐去从军呢?
(出示家人的对话)请你跟你的同桌两个人,想一想,说一说。(开始)(出示对话)
2、分别请孩子和父亲、母亲、弟弟对话
3、花木兰就这样女扮男装去了战场,此时此刻,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呢?(指名说,勇敢,孝顺,坚强)
(四)引入《木兰诗》的描写
同学们,木兰诗中也有几句是描写这段的。(音乐键入)师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哎)。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就这样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征途:“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让我们一起读读。
比较句子:“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征途:“穿战袍,骑骏马,过黄河,爬燕山,来到了前线。”
2、你觉得哪句话好?你读出了什么?还是和你的同桌说说,两个人商量商量。
3、谁来说说?(要指名说说)为什么披战袍比穿战袍好?(披讲出了英姿飒爽)跨骏马(一气呵成,动作干练的形象)渡黄河(强调了速度快)“渡黄河”指过黄河的过程很艰难。如此之难,花木兰有没有退缩?为什么是过燕山不是爬?指名读(过燕山)
4、你们看这四个字用得过好啊,面对着滚滚的黄河水,木兰毫不畏惧,面对着巍峨连绵的燕山,木兰勇往直前,在我们以后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会运用合适的动词,这样能够帮我们更好地树立人物形象。
5、我们再一起去品读品读这句话。
6、在多年征战中,你们知道花木兰征战多少年吗?在这12年里,木兰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什么叫做赫赫战功?什么样的成绩才能被称为赫赫战功?
7、花木兰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啊,而且在战场上,取得了和男子一样,甚至比男子更加了不起的成绩,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那此时此刻你又看见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呢?谁能动情的说一说?
8、引入《木兰诗》
木兰在战场上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看一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面对着可汗百千强的赏赐,木兰她什么也不要,她只要( )。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图)大家看,木兰顺利回家以后,脱下了战袍,穿上了心爱的女装。将士们来看木兰,他们会有什么表情,又会有什么动作,还会说些什么呢?你能学学吗?还是请你在下面和你的同桌练一练。(女孩子当木兰,男孩子当将士)
2、男女生上台表演
3、我们谁也没有想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4、引入《木兰诗》
你看木兰回乡以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五、总结课文
1、是啊,同学们,谁也没有想到木兰是名女子,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征战12年,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在这一切之后,她只是回到了家乡,什么都不要,所以人们说花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2、我们从这位古代的女英雄身上学到了很多,咱们今天学了课文,也知道了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诗》。课下,和你的父母一起去读读。
《木兰从军》教案 篇7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难点:
1、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方法:
情境法、合作法
教具准备:
挂图 生字卡 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
2、出示花木兰出片,告诉学生她的名字叫花木兰,今天我们要学习花木兰的故事。
3、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4、板书课题,齐读、
4、解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二 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2、标出自然段小节,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课文中生字。
(1)、自由轻声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注意什么地方?
(3)指名认读生字,分析难读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教学2个多音字
“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指名举例。如:将来、将要、将军。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如:干将、将士、大将。
“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四、指导描红写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
2、自编儿歌,记住字形。
3、教师范些,学生描红。
4、自由练写生字。
《木兰从军》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复习部首查字法,能比较熟悉地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字典、投影仪、课件。
2、课前组织学生搜集花木兰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环节
一、创设教学情景
1、听动画片歌曲。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女英雄花木兰。板书课题,齐读。
(出示文中第一幅插图)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名字 征兵 父亲 年老多病 女扮男装 胜利 将军 将士 朝廷 年龄 战袍 渡 燕山 赫赫。
(1)自由读。
(2)思考: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第二环节
三、学习成果展示
1、开火车读,及时正音,评价。
2、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3、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四、教师精讲点拨
1、教学两个个多音字。
将 燕 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2、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评议。
3、再读课文,把你认为文中最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读顺为止。
第三环节
五、巩固训练提升
1、学习生字。
2、用同样的部首查字法查“廷”“康”“起”三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告诉老师,说说你是怎么查的。
第二课时
第一环节
一、创设教学情景
1、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女英雄,名叫木兰(板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从军”就是替父当兵。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
3、设疑。
(1)木兰为什么要从军?
(2)为什么称木兰是“女英雄”?快打开书本找找原因。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熟课文。
2、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第二环节
三、学习成果展示
1、你找到木兰从军的原因了吗?
2、根据回答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1)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是呀,情况多么危急呀!所以朝廷要——紧急征兵,谁来读好它?指名读。
(2)木兰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是——焦急万分,谁来读好它?(指名读)她急什么我不太明白?如果你就在现场看到文书,那请你们是支持父亲去,还是反对他去呢?请说出理由。(引导学生从“家”和“国”两方面来思考)
所以木兰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齐读)夸夸木兰
(3)她的家人会同意木兰从军吗?为什么?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小组讨论、表演)指名表演,评价。
四、教师精讲点拨
1、过渡: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一路上跋山涉水,餐风饮露。
2、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红色的字都是动词,从“披、跨、渡、过”这一连串的动词你读出来什么?
(2)请把你的体会朗读出来呢?夸夸木兰。
(3)经过千辛万苦,木兰到了战场上,你觉得战场上的木兰怎样?同学们想象一下,花木兰在战斗中的表现。
(4)经过多年的征战,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谁来读这句话?你为什么这样读?(读出时间之长、功劳之大)
(5)再读这一段,体会木兰的英雄形象。
3、木兰终于胜利回乡了,穿上了心爱的女装,(出示第二副插图,结合理解“文静秀美”)将士们看到了女装的.花将军会……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体会将士们的惊讶。指导读文中最后一段话。
4、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称木兰是“女英雄”了吗?(出示第一自然段再读)
第三环节
五、巩固训练提升
1、学习生字。
2、背诵课文。
2、展开想象,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 )女英雄。
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考虑到故事发生的年代距现在较远,所以我采用了动画片《花木兰》片断导入,意图拉近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回答问题时,提醒他们应当说一句完整的话,并做到声音响亮。我觉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在教学第二段时,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并请他们演一演。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这么做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情感投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当然,在本课教学中还有一些值得思考、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如何熟练操作多媒体课件,以更好地为课堂服务,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质量。
《木兰从军》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学具安排:投影、生字卡、录音。
养成教育训练点:
1、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发言的良好课堂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
2、听课文录音。
听后提问:木兰是谁?
从军是什么意思?花木兰是女儿家,她女扮男装,替谁去从军?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说说每段的意思。
三、精读训练
理解第一段。
1、指名读。
2、口头填空。
花木兰。
3、小结。
4、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认读生字词。
2、 指名背第一段。
二、精读训练
1、理解第二段。
(1)自读。画出写局势紧张的词语及花木兰十分着急的原因的句子。
(2)读后交流。
理解文书征兵年老多病。
(3)花木兰是不是干着急呢?从花木兰说服全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可以看出她怎么样?
(4)指导朗读。
2、理解第三段。
(1)观察图一。
看,这是花木兰从军后驰骋沙场的英姿,瞧她跃马提枪的威武形象,一看就知道她英勇善战。
(2)课文是怎样写她从军后的情景的?读一读,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读后交流。
(4)指导读第一句。
(5)指名读第二句。
理解赫赫战功。
从这句可以看出木兰自强自信,所以开头称她女英雄,结尾又说她是花将军。
(6)指导读第二句。
(7)指导背诵。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征 病 幼 男 胜 利
四、作业
抄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背诵第一、二、三段。
二、精读课文
理解第四段
1、看插图二,说说胜利归来的花木兰装束有什么变化?
2、自读课文,画出写将军们恍然大悟的句子。
3、读后交流。
4、指导朗读、背诵。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脱 穿 将 勇
四、作业
抄写字词。
板书:
12、木兰从军
女 (扮) 男 (装)
花木兰 花将军
胜利归乡
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是《木兰从军》第一课时,读通课文,走近木兰,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是我这一课时定下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花木兰爱国爱家的女英雄形象呢?我认为第一课时应以放手让学生阅读为主,扫清文字障碍;在学生的大声朗读,反复诵读中,在教师的有效点拨中,达到读得读准、读通、读顺,最终使学生放下书本仍能记得内容为止。有了这样的思考,我把《木兰从军》的第一课时,定位在
其一:怎样让孩子们正确、流利的读通、读顺课文,认识本课的两个多音字。我主要通过孩子的大声朗读,自纠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字词的方法,打好读课文的基础,达到读通、读顺文本。
其二:使孩子们初步感知人物品质。为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两个问题“如果你是木兰的家人,你会怎样劝阻她?”“如果你是木兰,你怎样说服家人?”让学生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木兰从军》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难点是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齐读课题:木兰从军)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从军”是什么意思?(参军)
3、课文里的多音字一定要认读清楚。出示:
将军 燕子
将士 燕山
4、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
朝廷 征兵 年老多病 女扮男装
赫赫战功 胜利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指名读 齐读
5、你能任选其中的一两个词语来说说课文的内容吗?
二、精讲课文: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花木兰,感受这动人的传说故事!课上,我们要做到八个字: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能做到吗?
1、自由读课文。想想:(出示)花木兰是一位( )。相机贴:姑娘图、将军图
2、过渡: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竟然从军,还成了一位将军,花木兰为什么要从军呢?读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3、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哪一自然段写出了木兰为什么要从军?出示:第二段
⑵战争会给人民带来怎样的痛苦?
⑶正因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⑷当木兰看到征兵的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她的心情怎么样?读读书上的句子。
出示: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她为什么焦急万分,她是怎么想的?
那是怎样的心情啊,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令你焦急万分的情况吗?
是啊,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难怪木兰心急如焚,焦急万分。体会木兰当时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出示:第二段
⑸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木兰觉得自己理应——?(引读)
⑹可木兰是个女子,古时候女子是不允许上战场打仗的,家里人也不放心啊,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老师现在就是木兰的家人了,你们是木兰,来说服家人,敢试吗?
师:父亲我虽然年纪大了,可是木兰啊,那战场可不是女儿家去的地方,来是让老父去吧!
生1:爸爸,你别担心,我不是一个胆小鬼,我一定能替您打败敌人的 。
生2:爸爸,你年老多病,到了战场上,看不清,跑不快,还是让我去。爸爸,相信我,一定会赢的'。
生3:如果真的牺牲了,那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值得。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听听母亲的话:木兰啊,你上战场娘不放心,还是别去了吧。
生1:妈妈,您不用担心,我是一个很勇敢的人,相信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生2:妈妈,我知道,你更需要爸爸来陪伴您。如果我真的牺牲了,您也不要伤心,还有弟弟、妹妹他们照顾您呢!
师:弟弟还小,不懂事,他说:姐姐,我不让你去,在家陪我玩吧。
生1:弟弟国家有难,我们不能光想着玩啊,等姐姐打玩仗回来,一定好好陪你玩。
生2:如果我们打不赢敌人,那就什么也玩不了了啊!
师:亲戚邻居们也舍不得木兰,他们会说:“让别人去吧,战场上也不缺你一个。”
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想,谁会上战场上打仗呢?国家会灭亡的。
……
⑺你们讲的很有道理,终于,她说服了——?引读,出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木兰的出征仅仅是为了家人吗,还为了什么?板书:为国为家
你觉得木兰是个什么样的女英雄?出示:花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
总结:带着对这位女英雄的崇敬,一定能把这一段读得更精彩。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引读:木兰告别了亲人,范读
①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的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②这句话中,有几个动词用得特别传神,找一找。出示,红点
③看看图,你觉得披上战袍,跃马横枪的花将军怎么样?
想像一下,刀光剑影,危机四伏的战场上的花将军一定是怎样的?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是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对木兰行军艰难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她的英勇善战,才在战争中立下了——?出示,点出:赫赫战功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
⑤看看图,边读边想像,读出花将军的飒爽英姿,英勇善战。自由读,指名读。(真是我们女孩子的骄傲,我仿佛看到花将军在驰骋沙场,英勇杀敌。)女生齐读
⑥这么精采的文字,谁能背下来。出示:木兰告别了( ),( )战袍,( )骏马,( )黄河,( )燕山,来到了( )。在( )中,她为国立下了()。
⑦这时,你觉得木兰是一位怎样的女英雄?出示: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
⑧十二年的戎马生涯,出生入死,浴血沙场,就是七尺男儿也难以忍受其中的艰辛,更何况木兰还是个姑娘呢?是什么在力量在支撑着她?木兰在多年征战中想到的是什么,她是为了什么?指板书,齐读:为国为家
5、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过渡:这仗一打就是十二年,木兰总算胜利回乡了,穿上了心爱的女装。看看图,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现在的木兰是怎样的?
出示: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
⑵当将士们看到这样的木兰,会有什么反应?把你的理解溶入你的朗读。再想像一下将士们惊讶的样子,你会读得更好一点。齐读
⑶一位姑娘为国为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她是一位真正的女英雄。
A让我们满怀敬意地再来读读课题:木兰从军
B让我们朗读全文,去感受这动人的传说故事。
三、课后拓展:
讲一讲: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如穆桂英、江姐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朋友听。
《木兰从军》教案 篇11
一、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幼儿很少会知道古代人物。设计这节课是为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古代的事件。《纲要》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听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充分考虑到“幼儿在活动中有机会听说,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情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图说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在阅读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逐步理解故事内容。
2、能根据图标的提示,不断丰富对话内容。
3、能够积极与同伴交流。
三、活动难重点
1、难点:能根据图片创编对话内容
2、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四、活动准备
1、花木兰玩偶。
2、动画片《花木兰》
3、幼儿用书第5册第1—8页
4、挂图《木兰从军记》
5、语言磁带或CD
五、活动过程
(一)自由谈谈故事
1、出示玩偶“花木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下面我们请她出来吧!
“你们认识她吗?她给你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认识或不认识,像士兵……)
2、幼儿说说花木兰的故事。
“她是花木兰,在她身上有一个故事,你们猜猜看她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打战的故事)
(二)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故事
1、集体看挂图《木兰从军》,重点观察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及画面背景,请幼儿讲一讲。
教:刚才小朋友已经猜了很多了,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花木兰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教:看这些图片,再观察里面人物的动作、神态及画面背景。请小朋友说说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2、幼儿看图讲故事。
3、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刚才有很多下朋友都讲的很好,现在请小朋友跟着我一起说说这个故事,好吗?”
(三)自由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阅读幼儿用书,根据人物之间的对话图标,引导幼儿创编对话内容。
教:你们认识这个图标吗?这个是人们对话的内容在里面,可是今天我已经把图标里面的内容删掉了,现在请你们来说说他们会说一些什么话呢?
2、幼儿两人一组,相互讲故事。
教:现在找到你们的好朋友,把你想到的内容编成一个故事给你们的好朋友说说。
六、活动结束
1、
2、结束
七、活动延伸
欣赏童谣《花木兰》,并可配上快板进行说唱。
《木兰从军》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大意。
会认16个字,会写8个字。认识一个多音字“为”。
熟悉课文内容,知道我国古代英雄人物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以及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会讲木兰的故事。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生搜集我国古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激趣引入
1.(出示课件)师生一同欣赏花木兰的影片。
2.让学生讲一讲看到的景象。
3.学生打开书指读一遍课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打基础,理清思路。
*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互相解决。
2.引导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
3.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吗?
4.在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
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
在认读生词和生字时,教师有意识的从简到难,是帮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循序渐进地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很好的记忆。
*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站”、“征”、“扮”三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在田字本上很好的写字了,但是要求孩子认真并写规范。
*课内延伸
1.讲一讲课下搜集的.故事,评选出“故事大王”。
2.把课文以及课外故事中的好词.好句整理在小本本上。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够对祖国古代的英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也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增进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木兰从军》教案 篇1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
2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3板书课题,齐读
4解题
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
名字征兵父亲年老多病女扮难装胜利将士朝廷年龄
战袍渡燕山赫赫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a将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B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5)教学生字字形
(6)齐读
3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
6讨论交流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文中最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读顺为止。
三复习查字典
1复习部首查字法
2用同样的部首查字法查“廷”“康”“起”三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思考:花木兰是谁?
二精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2自然段
1第2自然段有几句话
2默读课文,思考:花木兰为什么从军?
3讨论交流,边讲边练习朗读
4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
5四人小组交流
6指名说,师生评议
7课文读到这儿,你们觉得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
8指导朗读
9练习背诵
(二)第3自然段
1花木兰告别了家人,从此开始了她的戎马生涯,这时的花木兰又是怎样的.?
2指名读
3出示
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1)指名读
(2)木兰告别了亲人后,怎样?“披、跨、渡、过”这一连串的动词能不能调换,为什么?从这些词,可以看出什么?
(3)指导朗读
4什么是战功?“赫赫战功”呢?
5同学们想象一下,花木兰在战斗中的表现。
6看插图1,你觉得此时的花木兰怎样?
7指导朗读
8练习背诵
(四)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2看图2,说说当将士们知道英勇善战的花木兰原来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时会怎么想?
3指导朗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钦佩之情。
4练习背诵
三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填空
花木兰是一位()女英雄。
2课文给我们讲述了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3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
12木兰从军
女扮男装
爱国爱家
替父从军
《木兰从军》教案 篇14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木兰从军》这篇课文,课外进行了练习,谁还想来表演一下?
二、学习会写字,记忆字形。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有什么特点,找一找哪些字已经会了,哪些字容易写错,再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易写错的字。
“犯”字的右边是“?”不要写成了“巳”。
“武”字不要多一撇。
(2)左右结构的字有:接、犯、保、场、姐。
先让学生去观察字形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再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在什么位置,为写好字打基础。最后再根据构字方法进行字形的记忆。“接、场、姐”是比较明显的形声字,左表形,右表声。
(3)上下结构的字有:靠。
(4)独体字:卫。
(5)半包围结构:武。
2.学生练习写字。
3.讲评学生写字作业。
三、自由积累词语。
1.读读课后词语库。
2.说说自己新积累的词语。
四、创作小剧本。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都可以写成剧本,一些有趣的课文、故事也都可以改成剧本。自己找小伙伴合作创编一个小剧本,并排练出来,我们进行一次表演比赛。
《木兰从军》教案 篇15
一、动画导入,复习巩固。
1、画面上这位英姿飒爽的姑娘大家还认识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木兰从军》,上节课我们通过了解了“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老师这儿有几种意思,谁来选一选?
2、美国迪士尼还把她的故事拍成了动画片呢!想不想看?不过首先要过字词关。(复习字词)。
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花木兰为什么要从军?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木兰所处的那个时代看看木兰的故事吧!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①故事是从朝廷的一份紧急征兵的文书开始的。
什么是“文书”?
②为什么这份征兵文书会那么紧急呢?(划出“紧急”,出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③谁能给“经常”找个近义词,你从这句话中能知道什么?(战事不断)
简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状况。
④如果不派兵去支援,战争就要失败了。失败了会有什么结果呢?(国破家亡,百姓无家可归)
⑤这样的情况多么危急呀?谁来读出情况危急的样子。(读第1、2句)
(2)木兰看到文书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焦急万分)
3)木兰为什么着急?
出示:“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①年老多病是什么意思?
给“年老多病”的“病”选择字义。
国家正处在危急时刻,保卫国家是每个男子的义务,可是木兰家一个是年老多病的父亲,一个是年纪太小的弟弟,到底谁能去呢?这样的情况怎能不让人着急的!谁能读出焦急万分的心情?指名读。(她想:……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瞧你皱着眉,真是位焦急的小木兰啊。
让我们一起体会下木兰的心情吧!齐读。
4)于是,木兰想到了自己,她觉得——(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①“忧”是什么意思?(忧愁,烦恼)
②国家的烦恼是什么?(出示:“国忧: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③家里的烦恼又是什么?(出示:“家忧:父病弟小,难以出征”)
④如果不出征,行吗?为什么?(国家土地不保,受敌人欺侮,百姓们都会失去家园。)
木兰一心想到的是国家和自己的家人。(板书:为国为家)
⑤(“理应”加点)给理应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应该)
本来是男子应尽的义务,可是木兰的父亲和弟弟都不能去,所以她觉得保家卫国也是她应该做的事。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木兰,你能用一个词来夸夸她吗?(出示:(爱国爱家)的花木兰)
过渡:就在国家危机,家庭着急的时候,木兰没有袖手旁观,真是个爱国爱家的女英雄啊!我们一齐来读好这段话?(再次出示:那时候,……为国为家分忧。)
2、想象情节,感知英雄形象。
⑴于是,木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为什么“女扮男装”?
介绍:在当时,男主外,女主内,当官、打仗都应该是男子的事,女子是不允许当官和打仗的。一经发现,是会被砍头的,
(2)她的家人会同意她去吗?(不会)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出示:说服)
如果你是木兰会怎样说服父亲、弟弟、母亲呢?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想好充足的理由。
交流。(引导学生围绕“为国为家”的中心说。)
(老师分别表演木兰的父亲、母亲、弟弟,让学生做木兰,来说服家人。
①父亲:(年老多病的父亲拄着拐杖说)师:木兰,行军打仗刀剑无情,你是一个女孩子,敢和敌人拼杀吗?我怎么能让你一个女孩子去冒险呢?还是我去吧。(心系家人、爱家、勇敢)
②母亲:木兰,你可不能去,你是一个女孩子,被人家知道了是要被杀头的。(机智)
③弟弟:(弟弟跑过来抓着姐姐的衣角说):姐,我不让你去,你走了就没人和我玩啦!
④师:现在国家有难,我不能再陪你玩了,你也应该懂事了,在家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呀。
(5)此时此刻,木兰一心想到是国家,是亲人,却从未担心过自己的安危。让我们一起再来夸一夸这位爱国爱家的女英雄。(再次出示第二自然段)
出示《木兰辞》片段,带领学生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纵然有再多的不舍,也没有办法,木兰的家人只好含着泪答应了,就这样,木兰收拾好行装告别了亲人和家乡,踏上了从军之路。
1、随机出示第三自然段。
“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1)组织读,圈出几个表示动作的字。(出示:披、跨、渡、过)
①你从这几个词感受到了什么?(木兰很神气,很威武、马不停蹄,盼望早一点儿来到战场,为国出力)
谁再来读一遍这几个词,读出木兰的飒爽英姿。
(2)指导看图:你们看,木兰正跃马提抢,驰骋沙场,奋勇杀敌。
出示:在多年的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赫赫战功”什么意思?我们一起看看。
(3)师述:在多年征战中,白天行军,木兰紧紧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害怕被别人发现,她从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还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这样的日子木兰过了多久?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划出:多年)
3)从第四段中找一个词来夸夸她出示(英勇善战)的花木兰
让我们一起学一回英勇善战的花木兰。(齐读这一段)(出示:披战袍,跨骏马……立下了赫赫战功)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12年以后,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回到亲爱的家人身边,穿上她心爱的女装。
(出示图片)大家看,这就是穿上女装的花木兰。这是怎样的花木兰?
出示句子: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发现,英勇善战的花将军,原来是为年轻的姑娘。
读到这里,你有问题要问吗?(问得好,十二年,那么长的时间,怎么会没人发现呢?
小结:是啊,正是因为战火不断,马不停蹄;更是因为木兰是一个自信自强的女子,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你们听听她是怎么说的。(欣赏京剧:花木兰片段。)
五、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一小节,记住这位伟大的女英雄。
出示第一节。
六、拓展
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你知道有谁吗?如穆桂英、江姐、梁红玉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七:布置作业
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想象当时的场景,写下来。
《木兰从军》教案 篇16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学生学习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并说说木兰怎样说服家人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木兰的优秀品质。
四、学习任务: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知道木兰为什么从军,感悟木兰品质。
2、学习课文三自然段,了解木兰从军时的情况。感悟木兰品质。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从木兰着女装感悟木兰品质。
五、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军是军队的意思,那么从是什么意思呢?(参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木兰从军》。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木兰从军的故事,了解木兰是怎样的人,她有什么优秀品质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还要把这篇课文背下来。
3、预期效果:想要达到这个我学习目标吗?那我们需要过三个关,完成三个学习任务,大家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任务呈现: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知道木兰为什么从军,感悟木兰品质。
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读课文,回想一下课文主要给我们写了什么时候的木兰。相机板书:准备替父从军的木兰、上战场、立战功的木兰、胜利归乡的木兰。那我们先一起进入第一关,了解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木兰。
自主学习:1、第一关的任务是: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木兰为什么从军?找出有关句子画出来多读几次。
展示交流:
1、生交流默读思考所得。
2、师在学生交流中借机指导理解课文内容,北方经常发生战乱后果怎样?(将士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3、木兰看到征兵文书,想到了什么?想到父亲、弟弟,看出木兰是怎样的人?想到国家,看出木兰的怎样的人?
板书:爱国爱家
4、她怎样说服家人的呢?师扮家人,生扮木兰,反复饰演,说服。
5、指导朗读。
6、采用多种形式读,直到背诵。
任务二
任务呈现:了解上前线、立战功的木兰。
第一关完成任务的'同学为自己大声喝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第二关关口贴着一幅画,请大家先观察。这是的木兰可以用哪个词形容呢?
自主学习:
1、观察课本第一幅图。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由几句话组成?每句话写了木兰的什么事?
展示交流:
1、第一句话写了什么?找出动作的词做好标记。
师引导想象:在过滚滚黄河时木兰会遇到什么危险?在过燕山时又可能会遭遇什么?(历经艰难、遭遇危险)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
2、第二句话写了木兰什么?
抓住理解“赫赫战功”,了解木兰。
3、此时的你说对木兰说写什么?
任务三
任务呈现:了解胜利归来后的木兰。
经过多年征战,木兰他们打败了敌人。胜利归来。我们进入第三关,了解胜利归来后的木兰。
自主学习
1、观察第二幅图,找哪一个是木兰。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从中勾画出形容胜利过来后的木兰一个词语。
展示交流:
1、说说找到的是那个词。
2、抓住“脱下心爱的女装”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木兰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才脱下女装,穿上战袍的。
3、当将士们看到穿着女装的木兰时会说些什么?
小结:从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木兰的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我们现在检测大家达到学校目标的情况。
检测:
我会填:
1、木兰是个( )的女英雄。
2、木兰告别亲人,( )战袍,( )骏马,( )黄河,( )燕山。来到前线。在多年征战中,木兰( )立下了赫赫战功。
《木兰从军》教案 篇17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起英雄,你们会想起谁?
2、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英雄,播放《花木兰》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大家想知道刚刚看到的这位英勇的将士是谁吗?想知道关于她的故事吗?
4、出示课题,解题“从军”一词的意思。
二、精讲课文:
(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一个“女”字,初步让学生模糊地感受到木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英雄。然后设下疑问: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女的是不能从军的,而木兰怎么会去从军,成为一位女英雄的呢?让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进入第二小节的学习。
(二)、小组合作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并解决问题。
出示:花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
你认为应该填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将句子补充完整,表达情感,内化文本语言。
相机出示:
答案1、填热爱爱国
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理应”是什么意思?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危急关头,花木兰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多爱国呀!)
答案2、填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1)出示: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指导读(带着担忧焦急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
(2)木兰想为国为家分忧,可是朝廷只征招男子当兵,木兰想到了一个办法,在文中找出来。(出示图片)木兰从一个美丽的女子装扮成了一个英勇的战士。
出示: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3)、花木兰的家人会同意让一个女孩子去当兵吗?他们为什么不同意呢?(A担心花木兰B当时社会对女子的偏见)
(4)语言拓展训练:说说木兰的家人会怎样劝阻木兰,木兰又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呢?
(A)先讨论一下,花木兰可以说哪些话说服家人?
(B)请组里来演一演。
齐读(读出木兰替父从军的坚定的决心。)
(5)、作业设计
木兰对父亲说:“ ”
答案3填:英勇、了不起、勇敢,
随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你从中会发现什么?。(动词很多。)
(2)、这些动词顺序可以颠倒吗?
(3)、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瞧
指导朗读:出示书上的从军图: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看,硝烟滚滚。瞧,她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并通过想象谈话:木兰在征战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的?进一步体会木兰征战中的艰辛与这“赫赫战功”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最后将自己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
答案4填:文静、俊美
相机出示:将士们前来探望她,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师:指导读如果你是花将军手下的将士,看到花将军突然换上了女装,你会怎么想呢?是呀,将士们惊讶的发现,昔日这位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试着读出那种惊讶。(指名读)
(太让人惊讶了!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
(1)、自由读
(2)、男女生分读
6、总结全文
文静俊美的女英雄为国分忧,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
三、指导背诵:
你们愿意赞一赞这位女英雄吗?那么就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记下来吧。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大家很快快地背下来吗?
四、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名、兵、父、弟、男
(1)、同学交流记字方法。
(2)、给这些生字找朋友(组词)
(3)、描红。
《木兰从军》教案 篇18
活动目标:
1.在阅读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逐步理解故事内容。
2.能根据图标的提示,不断丰富对话内容。
3.能够积极与同伴交流。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活动准备:
1.花木兰玩偶。
2.动画片《花木兰》
3.幼儿用书第5册第1-8页4.挂图《木兰从军记》
4.语言磁带或CD活动过程:
(一)自由谈谈故事1.出示玩偶"花木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下面我们请她出来吧!
"你们认识她吗?她给你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认识或不认识,像士兵……)2.幼儿说说花木兰的故事。
"她是花木兰,在她身上有一个故事,你们猜猜看她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打战的故事)
(二)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故事1.集体看挂图《木兰从军》,重点观察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及画面背景,请幼儿讲一讲。
教:刚才小朋友已经猜了很多了,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花木兰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教:看这些图片,再观察里面人物的动作、神态及画面背景。请小朋友说说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2.幼儿看图讲故事。
3.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刚才有很多下朋友都讲的很好,现在请小朋友跟着我一起说说这个故事,好吗?"
(三)自由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阅读幼儿用书,根据人物之间的'对话图标,引导幼儿创编对话内容。
教:你们认识这个图标吗?这个是人们对话的内容在里面,可是今天我已经把图标里面的内容删掉了,现在请你们来说说他们会说一些什么话呢?
2.幼儿两人一组,相互讲故事。
教:现在找到你们的好朋友,把你想到的内容编成一个故事给你们的好朋友说说。
《木兰从军》教案 篇19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的主角是谁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故事,《木兰从军》
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问题?
二、读文识字
1、就让我们快快的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和他打招呼,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快快和她成为朋友!
学生自由读文
2、出示生词,带生字读词语
3、去掉拼音,再次认读
4、猜一猜:
一下子抽掉羊脊梁骨“兰”
读一读“成为”“为国”你发现什么?“为”是多音字,你还知道有哪些多音字?
“份”“扮”比较一下,又发现了什么?
5、开火车认读生词,
6、变换语境认字
花木兰,武艺精,替父从军去出征,
换下女装穿战袍,英勇善战立大功
战争持续十二年,为家为国一份情,
待到战争结束时,探望士兵都吃惊,
赫赫战功木兰立,女扮男装传美名!
7、这里的词,有哪些你不懂?需要大家帮帮忙?
“探望”什么时候我们会用到这个词?
“战袍”看看我们课文中的插图,打仗的时候,和平长穿的衣服一样吗?
三、读文感悟
1、理解了词语会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我们来仔细读读课文,看你能不能解决自己提出来的问题,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预设:赫赫有名:非常有名,联系生活谈一谈,你在生活中知道谁赫赫有名?
3、“说服”木兰为什么要说服家人?是怎样说服的?读文,感悟。想象,如果你是木兰会怎样想?会怎样去说服自己的`家人?
4、“惊呆”当时是怎样的表情?会说些什么?为什么惊呆?(打扮原因,英勇善战原因)
5、“心爱”的女装,说明了什么?木兰为什么要脱下心爱的女装呢?花木兰为什么会成为英勇善战的将军?她从小是怎么做的?
6、你觉得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自己练习朗读最喜欢的一段,想一想怎样读的更好,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四、语言积累
把你喜欢的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勾下来,多读一读。
五、搜集有关花木兰的故事。
《木兰从军》教案 篇20
教学要求: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木兰爱亲人、爱国家和勇敢、刚毅的优秀品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在课下老师了解到许多同学喜欢听故事,今天我就请一位同学把《木兰从军》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好不好?
2、学生讲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读课文。
2、师:花木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学生思考发言。
三、再读课文,阅读理解,指导朗读。
1、师:你最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能说一说理由吗?
2、学生自读喜欢的段落。
3、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学生朗读,说理由。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并板书。
第二段联系《弟子规》中的首孝悌,注意体会木兰的思想矛盾,心情复杂,读出木兰最初的矛盾和做出决定后的坚定、果敢。
第四段联系唐诗《从军行》、《出塞》、《凉州词》引导学生构想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善战。
第五段中,教师点拨:
如果你是和木兰出生入死十二年的将士,看到一身女儿装的花将军,你会是什么表情?为什么惊呆?后来又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佩服?
引导学生带着既惊讶又佩服的`感情读。
1、按照板书梳理木兰的成长过程。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指名读课文,同学评价。
四、引导评价,鼓励多角度思考: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拓展:
1、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女英雄?
2、花木兰这个女英雄的形象,深得大家的喜爱。大家通过各种形式来传唱、歌颂她。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由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演唱的豫剧《花木兰》选段。(播放豫剧《花木兰》)
3、这篇课文是由我国北朝时期民歌《木兰诗》改编的,在课下有的同学找了资料,许多同学已经会读了,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木兰诗》。(出示《木兰诗》课件)
六、选择性作业:
1、喜欢《木兰诗》吗?那就背一背吧!
2、搜集女英雄的资料,开一个小小故事会。
3、把花木兰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4、喜欢唱歌的同学学一学豫剧《花木兰》吧!
《木兰从军》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大意。
会认16个字,会写8个字。认识一个多音字“为”。
熟悉课文内容,知道我国古代英雄人物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以及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会讲木兰的故事。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生搜集我国古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激趣引入
1.(出示课件)师生一同欣赏花木兰的影片。
2.让学生讲一讲看到的景象。
3.学生打开书指读一遍课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打基础,理清思路。
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互相解决。
2.引导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
3.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吗?
4.在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
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
在认读生词和生字时,教师有意识的从简到难,是帮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循序渐进地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很好的记忆。
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站”、“征”、“扮”三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在田字本上很好的写字了,但是要求孩子认真并写规范。
课内延伸
1.讲一讲课下搜集的故事,评选出“故事大王”。
2.把课文以及课外故事中的好词.好句整理在小本本上。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够对祖国古代的英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也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增进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木兰从军》教案 篇2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3.继续加强言语交际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1.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2.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请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伟大的名字——木兰。(板书:木兰)木兰姓花,人们又叫她花木兰。
2.看,这位就是花木兰,(课本插图)说说你看到的花木兰。
课文中人们称花木兰是一位-------?(板书:女英雄)
3.小朋友,说到“英雄”,感觉怎样?你知道哪些英雄?英雄是很了不起的,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第一自然段:“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4.过渡:为什么称木兰是英雄呢?这还得从木兰从军说起,(补充板书:从军)齐读课题。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学习第二节
1.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二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多读几遍,努力体会一下木兰的心情。
2.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1)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那你一定能读出焦急来,试试看。
(2)什么情况下,你也曾“焦急万分”过?想象说话。
(3)那木兰是在什么情况下焦急万分的?读出有关的`语句。
(4)什么是“紧急征兵的文书”呢?(出示草拟的征兵通告)
(5)指导读句(你能带着这份焦急读好这句话吗?)
3.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木兰焦急万分,想到的是什么?请大家自己读读,细细品味,看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交流
(1)如果父亲去出征,会怎样?(想象说)再焦急地读这句话。(指读后评读再齐读)
(2)如果弟弟去出征呢,也许会怎样?再焦急地读这句话。(齐读)
(3)谁愿意扮演木兰,连起来读读,读出你的担心和焦急。
(4)从这份担心与焦急中,你已经看出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尊老爱幼)
4.父亲去不得,弟弟也不能去,那就去跟官府说,我们不去当兵行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再回到“文书”中寻找答案)
(敌人侵入,国土不保,人民受尽敌人欺侮,过着痛苦的生活。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
5.呀,真是国难当头!木兰想到这些时,觉得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同学们,这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为国为家)
想到这里时,木兰的决心是------(坚定)指名读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从容和坚定)齐读。
6.读这一节,体会木兰的焦急,感受她为父亲、弟弟着想的表现吧。(分男女生读)
7.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木兰毅然决定。
出示读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8.可是,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人又怎会同意一个女孩去出征呢?可是木兰却用诚意说服了家人,假如你就是木兰,你会怎样说服家人呢?(两人合作,一人演木兰,一人演其中的一位家人,练习说服。)
9.课堂表演。
(1)学生展示表演。
(2)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10.此时此刻,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指板书答:花木兰是英雄,因为她()。
11.过渡:就这样,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漫漫从军之路。从军的路上会一帆风顺吗?
三、学习第三节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语文,看到语言文字,就应该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感悟文章的学习方法。
3.自由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想象:木兰在渡黄河,过燕山时,会一帆风顺吗?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渴了------饿了------天黑了--------她真是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
尽管木兰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
5.是啊,多么不容易呀!再读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她跋山涉水的画面)
6.同学们,此时你觉得木兰怎样?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男子汉的英姿勃勃、潇洒)
7.谁来把木兰的英雄气概读出来?
(指生读,男女生赛读,集体齐读。)
8.是呀,木兰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前线。那么,战场上的木兰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和木兰来个近距离的接触。
师述情景:(略)
(1)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英勇善战)
9.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什么是“赫赫战功”?在这里“赫”是很大很突出的意思,两个赫呢?很大很大很了不起的战功。
(2)谁能读出战功之大?
10.此时此刻,你能说木兰不是英雄吗?
11.过渡:木兰从军整整12年,终于胜利回乡了。轻轻捧起书没,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节
1.战士们看到了什么?表现怎样?
2.采访: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将士,你会说些什么?
3.读到这儿,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作为男生的你想说些什么?(是啊,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4.这是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请小朋友搜集有关女英雄的故事,开展女英雄介绍会。
2.喜欢讲故事的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木兰从军》教案 篇23
活动目标:
1.在阅读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逐步理解故事内容。
2.能根据图标的提示,不断丰富对话内容。
3.能够积极与同伴交流。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活动准备:
1.花木兰玩偶。
2.动画片《花木兰》
3.幼儿用书第5册第1-8页4.挂图《木兰从军记》
4.语言磁带或CD活动过程:
(一)自由谈谈故事1.出示玩偶"花木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下面我们请她出来吧!
"你们认识她吗?她给你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认识或不认识,像士兵……)2.幼儿说说花木兰的故事。
"她是花木兰,在她身上有一个故事,你们猜猜看她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打战的故事)
(二)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故事1.集体看挂图《木兰从军》,重点观察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及画面背景,请幼儿讲一讲。
教:刚才小朋友已经猜了很多了,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花木兰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教:看这些图片,再观察里面人物的动作、神态及画面背景。请小朋友说说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2.幼儿看图讲故事。
3.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刚才有很多下朋友都讲的很好,现在请小朋友跟着我一起说说这个故事,好吗?"
(三)自由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阅读幼儿用书,根据人物之间的`对话图标,引导幼儿创编对话内容。
教:你们认识这个图标吗?这个是人们对话的内容在里面,可是今天我已经把图标里面的内容删掉了,现在请你们来说说他们会说一些什么话呢?
2.幼儿两人一组,相互讲故事。
教:现在找到你们的好朋友,把你想到的内容编成一个故事给你们的好朋友说说。
《木兰从军》教案 篇24
教学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起英雄,你们会想起谁?
2、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英雄,播放《花木兰》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大家想知道刚刚看到的这位英勇的将士是谁吗?想知道关于她的故事吗?
4、出示课题,解题“从军”一词的意思。
二、精讲课文:
(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一个“女”字,初步让学生模糊地感受到木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英雄。然后设下疑问: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女的是不能从军的,而木兰怎么会去从军,成为一位女英雄的呢?让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进入第二小节的学习。
(二)、小组合作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并解决问题。
出示:花木兰是一位( )的女英雄。
你认为应该填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将句子补充完整,表达情感,内化文本语言。
相机出示:
答案1、填热爱爱国
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理应”是什么意思?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危急关头,花木兰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多爱国呀!)
答案2、填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1)出示: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指导读(带着担忧焦急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
(2)木兰想为国为家分忧,可是朝廷只征招男子当兵,木兰想到了一个办法,在文中找出来。(出示图片)木兰从一个美丽的女子装扮成了一个英勇的战士。
出示:她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3)、花木兰的家人会同意让一个女孩子去当兵吗?他们为什么不同意呢?(A担心花木兰B当时社会对女子的.偏见)
(4)语言拓展训练:说说木兰的家人会怎样劝阻木兰,木兰又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呢?
(A)先讨论一下,花木兰可以说哪些话说服家人?
(B)请组里来演一演。
齐读(读出木兰替父从军的坚定的决心。)
(5)、作业设计
木兰对父亲说:“ ”
答案3填:英勇、了不起、勇敢,
随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你从中会发现什么?。(动词很多。)
(2)、这些动词顺序可以颠倒吗?
(3)、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瞧
指导朗读:出示书上的从军图: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看,硝烟滚滚。瞧,她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并通过想象谈话:木兰在征战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的?进一步体会木兰征战中的艰辛与这“赫赫战功”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最后将自己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
答案4填:文静、俊美
相机出示:将士们前来探望她,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师:指导读如果你是花将军手下的将士,看到花将军突然换上了女装,你会怎么想呢?是呀,将士们惊讶的发现,昔日这位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试着读出那种惊讶。(指名读)
(太让人惊讶了!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
(1)、自由读
(2)、男女生分读
6、总结全文
文静俊美的女英雄为国分忧,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
三、指导背诵:
你们愿意赞一赞这位女英雄吗?那么就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记下来吧。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大家很快快地背下来吗?
四、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名、兵、父、弟、男
(1)、同学交流记字方法。
(2)、给这些生字找朋友(组词)
(3)、描红。
《木兰从军》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木兰从军》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木兰从军》教案 篇25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的主角是谁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故事,《木兰从军》
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问题?
二、读文识字
1、就让我们快快的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和他打招呼,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快快和她成为朋友!
学生自由读文
2、出示生词,带生字读词语
3、去掉拼音,再次认读
4、猜一猜:
一下子抽掉羊脊梁骨“兰”
读一读“成为”“为国”你发现什么?“为”是多音字,你还知道有哪些多音字?
“份”“扮”比较一下,又发现了什么?
5、开火车认读生词,
6、变换语境认字
花木兰,武艺精,替父从军去出征,
换下女装穿战袍,英勇善战立大功
战争持续十二年,为家为国一份情,
待到战争结束时,探望士兵都吃惊,
赫赫战功木兰立,女扮男装传美名!
7、这里的词,有哪些你不懂?需要大家帮帮忙?
“探望”什么时候我们会用到这个词?
“战袍”看看我们课文中的插图,打仗的时候,和平长穿的`衣服一样吗?
三、读文感悟
1、理解了词语会帮助我们理解课文,我们来仔细读读课文,看你能不能解决自己提出来的问题,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预设:赫赫有名:非常有名,联系生活谈一谈,你在生活中知道谁赫赫有名?
3、“说服”木兰为什么要说服家人?是怎样说服的?读文,感悟。想象,如果你是木兰会怎样想?会怎样去说服自己的家人?
4、“惊呆”当时是怎样的表情?会说些什么?为什么惊呆?(打扮原因,英勇善战原因)
5、“心爱”的女装,说明了什么?木兰为什么要脱下心爱的女装呢?花木兰为什么会成为英勇善战的将军?她从小是怎么做的?
6、你觉得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自己练习朗读最喜欢的一段,想一想怎样读的更好,读给自己的同桌听。
四、语言积累
把你喜欢的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勾下来,多读一读。
五、搜集有关花木兰的故事。
《木兰从军》教案 篇26
一、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幼儿很少会知道古代人物。设计这节课是为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古代的事件。《纲要》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听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充分考虑到“幼儿在活动中有机会听说,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情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图说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在阅读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逐步理解故事内容。
2、能根据图标的提示,不断丰富对话内容。
3、能够积极与同伴交流。
三、活动难重点
1、难点:能根据图片创编对话内容
2、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四、活动准备
1、花木兰玩偶。
2、动画片《花木兰》
3、幼儿用书第5册第1—8页
4、挂图《木兰从军记》
5、语言磁带或CD
五、活动过程
(一)自由谈谈故事
1、出示玩偶“花木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下面我们请她出来吧!
“你们认识她吗?她给你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认识或不认识,像士兵……)
2、幼儿说说花木兰的故事。
“她是花木兰,在她身上有一个故事,你们猜猜看她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打战的故事)
(二)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故事
1、集体看挂图《木兰从军》,重点观察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及画面背景,请幼儿讲一讲。
教:刚才小朋友已经猜了很多了,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花木兰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教:看这些图片,再观察里面人物的动作、神态及画面背景。请小朋友说说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2、幼儿看图讲故事。
3、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刚才有很多下朋友都讲的很好,现在请小朋友跟着我一起说说这个故事,好吗?”
(三)自由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阅读幼儿用书,根据人物之间的`对话图标,引导幼儿创编对话内容。
教:你们认识这个图标吗?这个是人们对话的内容在里面,可是今天我已经把图标里面的内容删掉了,现在请你们来说说他们会说一些什么话呢?
2、幼儿两人一组,相互讲故事。
教:现在找到你们的好朋友,把你想到的内容编成一个故事给你们的好朋友说说。
六、活动结束
1、
2、结束
七、活动延伸
欣赏童谣《花木兰》,并可配上快板进行说唱。
《木兰从军》教案 篇27
教学目的:
1、抓住“紧急、焦急万分、赫赫战功”等词语,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从而体会出花木兰爱国爱家的品质。
2、通过抓住“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来学习课文第二段。从而带领孩子理解国之忧和家之忧。
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对“披、跨、渡、过”动词的比较理解,认识一个英勇善战、英姿飒爽的木兰。
4、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诵读《木兰诗》,给孩子以中华语言文字的熏陶。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于关键字词的理解,运用反复体会诵读的方法,体会花木兰爱国、英勇的特点,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
一、复习词语,导入课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古时候有个女英雄,她的名字叫(花木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齐读课题《木兰从军》。
1、复习生字词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课的生字词(开火车读 齐读两遍)
出示词语:
征兵 朝廷 战袍 理应 父亲 弟弟 胜利 将士 燕山 将军 渡黄河 女扮男装 赫赫战功 焦急万分 年老多病
2、出示“理应”(指名读)
(1)指名理解词义(可用扩词法)
(2)理应的意思就是道理上应该这么做。
(3)今天顾老师又交给大家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把这个词分解了,分别给它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花木兰是个女的,在当时,她应不应该去从军?自读课文的第二段,思考问题。
2.花木兰她不应当去从军的理由是什么?(多请几个孩子说不能从军)
3.从当时国家的制度来讲,花木兰是一个女子,她是不能去从军的。从身体条件来说,花木兰是一个女子,比较柔弱,她也不适合去从军。可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去从军了,因为她有一个理由,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那国之忧、家之忧又何在呢?
(一)理解国之忧
1、国之忧是什么?(北方经常发生战争)齐读本句(
2、齐读“紧急”。理解“紧急”的意思。
那么国家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下达这么大的“紧急”征兵文书啊?
(快要打败仗了)如果战争失败了,我们失败了,将会有是什么后果?多请两个(国土被侵吞,老百姓流离失所)
3、如果此时此刻,战场上没有我们的`士兵在打仗,行不行?等待我们的只有国破家亡啊。同学们,此时此刻,国家正处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您能读出当时国家情况的紧急吗?(多请几个)齐读
(二)理解家之忧
1、国之忧是如此,那么家之忧又是怎样的呢?(出示描写父亲和弟弟情况的句子)
2、父亲年老,弟弟年幼,他们无法承受战场上那么激烈的斗争。可是,国家在此时正处于危难之中,家里又没有人可去打仗。那你们说一说,此时,国忧和家忧加在一起,花木兰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儿的?(紧张,焦急万分)
3、出示“万分焦急”
(1)读好,理解“焦”的字形。
(2)读好“家之忧”
(3)“国之忧、家之忧”连以来读。
4、总结为国为家分忧(重点突出“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木兰身为一个女子,却有着一颗保卫国家的忠心,所以,她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父亲年老,弟弟年幼,木兰身为一个女子却有着一份保卫家园的责任,所以,他觉得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三)通过扩展其他人物形象,体会木兰的决心
1、于是,花木兰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的时候,爸爸、妈妈、弟弟都极力地反对,他们怎么忍心让家中唯一的女儿,唯一的姐姐去从军呢?
(出示家人的对话)请你跟你的同桌两个人,想一想,说一说。(开始)(出示对话)
2、分别请孩子和父亲、母亲、弟弟对话
3、花木兰就这样女扮男装去了战场,此时此刻,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呢?(指名说,勇敢,孝顺,坚强)
(四)引入《木兰诗》的描写
同学们,木兰诗中也有几句是描写这段的。(音乐键入)师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哎)。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就这样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征途:“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让我们一起读读。
比较句子:“木兰告别了亲人,踏上了征途:“穿战袍,骑骏马,过黄河,爬燕山,来到了前线。”
2、你觉得哪句话好?你读出了什么?还是和你的同桌说说,两个人商量商量。
3、谁来说说?(要指名说说)为什么披战袍比穿战袍好?(披讲出了英姿飒爽)跨骏马(一气呵成,动作干练的形象)渡黄河(强调了速度快)“渡黄河”指过黄河的过程很艰难。如此之难,花木兰有没有退缩?为什么是过燕山不是爬?指名读(过燕山)
4、你们看这四个字用得过好啊,面对着滚滚的黄河水,木兰毫不畏惧,面对着巍峨连绵的燕山,木兰勇往直前,在我们以后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会运用合适的动词,这样能够帮我们更好地树立人物形象。
5、我们再一起去品读品读这句话。
6、在多年征战中,你们知道花木兰征战多少年吗?在这12年里,木兰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什么叫做赫赫战功?什么样的成绩才能被称为赫赫战功?
7、花木兰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啊,而且在战场上,取得了和男子一样,甚至比男子更加了不起的成绩,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那此时此刻你又看见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呢?谁能动情的说一说?
8、引入《木兰诗》
木兰在战场上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看一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面对着可汗百千强的赏赐,木兰她什么也不要,她只要( )。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图)大家看,木兰顺利回家以后,脱下了战袍,穿上了心爱的女装。将士们来看木兰,他们会有什么表情,又会有什么动作,还会说些什么呢?你能学学吗?还是请你在下面和你的同桌练一练。(女孩子当木兰,男孩子当将士)
2、男女生上台表演
3、我们谁也没有想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4、引入《木兰诗》
你看木兰回乡以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五、总结课文
1、是啊,同学们,谁也没有想到木兰是名女子,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国征战12年,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在这一切之后,她只是回到了家乡,什么都不要,所以人们说花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2、我们从这位古代的女英雄身上学到了很多,咱们今天学了课文,也知道了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诗》。课下,和你的父母一起去读读。
《木兰从军》教案 篇2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教师板课题)谁还记得“从”的意思?(参加)那么木兰从军的意思就是一起说:(木兰参加军队)非常正确
二、复习巩固:检查生字词
(1)字词看看谁还记得这些生字词指名读
(2)两个多音字
三、精讲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花木兰是我国()的一位()指名说师重复一般提到英雄这个词你首先想到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板书“古代”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穿越时光隧道走近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那是北魏末年,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听听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你对战争有了怎样的认识?(危险)战争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前方士兵战死,需要补充新的士兵,就要征兵)生交流(边防将士死伤无数,边疆百姓流离失所。)
看一段片子?师:看,这就是敌人肆意攻犯的场面。他们践踏我们的领土,杀戮我们的百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家园遭到破坏,我们的国家受到威胁。而我们前线的将士死伤惨重,急需补充兵力支援前线作战。所以,朝廷才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木兰家收到这份征兵文书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随着课文一起感受这动人的传说故事吧!指名读课文第二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花木兰是位怎样的女英雄。我相信你们能合作的很好。试着完成填空。
1、出示:花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
2、汇报交流。
学习第二自然段:一位(热爱祖国)的女英雄,你从哪一句知道的?
分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你来读一下。
“理应”是什么意思?
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危急关头,花木兰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多爱国呀!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她。(齐读)。从大家的声音中,老师只能感受到她一点点的爱国,再读一遍。
还觉得花木兰是一位(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女英雄,你是怎样知道的呢?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
出示: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指名读,读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焦急万分)
指导读(带着担忧焦急的语气。)
a、自由读。
b、指名读。
师:是啊!朝廷下达了紧急文书,父亲年纪大了,又有病,不能打仗;弟弟年幼,还不够当兵的年龄,真是火烧眉毛,着急万分,于是,木兰决定替父从军。战争是那样的残酷,做为爱他的家人来说会同意吗?她要怎样一一说服家人呢?当其中又经过不少的曲折,请大家展开想象,说一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附言)
木兰的父亲会说:女儿,还是让父亲去吧,父亲年纪大了,死不足惜。
木兰说:父亲,你让我去吧,你年老多病,我虽是女孩子,可也年轻力壮,上了战场能杀更多的敌人。
木兰的母亲会说:女儿,你不能去呀,战场上太危险了,母亲不放心啊。
木兰会说:母亲,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现在国家有难,战场上需要我。
木兰的弟弟会说:姐姐,你走了,谁陪我玩呢?
木兰说:好弟弟,你长大了,姐姐走后,要学会照顾爹娘,记住了吗?
弟弟点点头:恩(评: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思维,锻炼思维能力)
a、小组交流b、指名表演
同学表演,老师做旁白
……补充女扮男装的原因
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从木兰想的、说的,我都可以看出木兰心中有亲人、有国家,我们的女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份情感。(女同学齐读第二小节)
小结:正因为木兰懂得了尊老爱幼、为国分忧,于是他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路途遥远,在路途中又会遇到哪些危险呢?
学习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随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a、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你从中会发现什么特点?(动词很多。)
b、老师认为这个“渡”字用得非常好,谁来说“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c、生:过。
d、师:哦,那么过马路能不能说渡马路呢?
e、生|:不能渡是用船渡过水。
f、师:那“渡”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呢?(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g、生:噢,我懂了,从里过叫渡,像,渡水。解放军横渡长江。还有什么“渡”。
生:渡船、渡口、摆渡、过渡、飞渡。
h、师:(微笑着点头)还真不少呢!因为是水里过。所以“渡”的左边是三点水,我们轻轻的把字典合上,放回原位。我们来欣赏一下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巨浪滔天,水流湍急,滚滚向前,想要渡过它十分的不容易。而木兰却为了报效国家,为国分忧,甘愿冒着被滔滔黄河水卷走的危险,不畏艰难,毫不退缩,勇敢地迎着风浪前进。终于险渡了黄河,来到了燕山脚下。
再看看高耸入云的燕山,好过吗?不容易!此时此刻,你觉得花木兰是位怎样的女英雄?(英勇)
师:是啊!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那木兰在战场上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听:(录音、征战简介)所以说在多年的.征战中他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赫赫”什么意思?这时我们觉得花木兰又是一位(善战)的女英雄。花木兰太值得大家学习了。请大家来夸夸她。(自由读)静听音乐,想画面,再齐读)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音乐,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滚滚。瞧,她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是因为热爱祖国,让我们跟随音乐,再次感受这位英勇的女英雄吧!
配乐诵读。
学习第四段下面老师想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师范读,你觉得花木兰又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女英雄。说出你的理由来。
学生读第四段
师: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指导读(太让人惊讶了!看图,领悟惊讶。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
a、自由读b、男女生分读(女生先读,调动男生,你们应该更惊讶一些,你们佩服了12年的花将军,竟然是个女的)
总结全文
文静俊美的女英雄为国分忧,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老师边总结边整理边板书。)
四、感情升华,赞英雄。
师:木兰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她怀着对亲人、对祖国的爱心走上战场,凭借着超人的勇气和高超的武功,立下了赫赫战功,真不愧是位女英雄,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赞赞花木兰吧!
花木兰是位()的女英雄。
生:花木兰是位英勇善战的女英雄。
生:花木兰是位爱祖国的女英雄。
生:花木兰是位尊老爱幼的女英雄。
生:花木兰是位勇敢不怕牺牲的女英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拓展延伸:除了今天认识的花木兰,古今中外你还知道那些女英雄?也许他们不是战场上的英雄,但他们的事迹堪称英雄
穆桂英、刘胡兰、江姐、李灵、邰丽华……
这些女英雄正如一段豫剧中所唱到的那样:《谁说女子不如男》,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还可以加上你的动作。
播放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
五、指导背诵:
你们愿意赞一赞这位女英雄吗?那么就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记下来吧。谁来告诉大家你平时怎样来背诵的?(学生自由发言)(看图来背、多读多背、想意思来背、抓重点来背……)
好!大家的方法真多,今天老师为大家再提供一种背书的方法,动词串连----------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这些动词连成一条线,就很容易把内容记住。比如,第四段中(木兰)回乡,脱、穿上、(将士们)探望、发现。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习背诵。
《木兰从军》教案 篇29
一、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幼儿很少会知道古代人物。设计这节课是为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古代的事件。《纲要》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听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充分考虑到“幼儿在活动中有机会听说,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情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图说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在阅读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逐步理解故事内容。
2、能根据图标的提示,不断丰富对话内容。
3、能够积极与同伴交流。
三、活动难重点
1、难点:能根据图片创编对话内容
2、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四、活动准备
1、花木兰玩偶。
2、动画片《花木兰》
3、幼儿用书第5册第1—8页
4、挂图《木兰从军记》
5、语言磁带或CD
五、活动过程
(一)自由谈谈故事
1、出示玩偶“花木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下面我们请她出来吧!
“你们认识她吗?她给你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认识或不认识,像士兵……)
2、幼儿说说花木兰的故事。
“她是花木兰,在她身上有一个故事,你们猜猜看她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打战的故事)
(二)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故事
1、集体看挂图《木兰从军》,重点观察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及画面背景,请幼儿讲一讲。
教:刚才小朋友已经猜了很多了,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花木兰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教:看这些图片,再观察里面人物的动作、神态及画面背景。请小朋友说说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2、幼儿看图讲故事。
3、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整地讲述故事。
教:刚才有很多下朋友都讲的很好,现在请小朋友跟着我一起说说这个故事,好吗?”
(三)自由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阅读幼儿用书,根据人物之间的对话图标,引导幼儿创编对话内容。
教:你们认识这个图标吗?这个是人们对话的内容在里面,可是今天我已经把图标里面的内容删掉了,现在请你们来说说他们会说一些什么话呢?
2、幼儿两人一组,相互讲故事。
教:现在找到你们的好朋友,把你想到的内容编成一个故事给你们的好朋友说说。
六、活动结束
1、
2、结束
七、活动延伸
欣赏童谣《花木兰》,并可配上快板进行说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