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篇1
做学问首先一般得知道了解该领域内别人研究过什么、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即最好首先写一篇综述性的文章,但是综述性文章写作的最佳时期是当你阅读了该领域大量的论文以后,并且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之后,此时你在综述中不仅能够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分门别类进行梳理,而且也的确能够提出一些真知灼见了。
写综述,首先得学会阅读学术论文,学会总结别人的观点,但是综述中仅仅罗列别人的观点还不行,还要有自己对该研究内容的思考,这样才能用一根思想之线把已有的珍珠一颗颗串起来。根据我自己的经验,遇到有价值的`论文,一般我会在一个记事本中写一些总结,主要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刊物、主要内容以及阅读此篇论文时候的感受,尤其是阅读该论文时我的想法,会纪录比较详细,比如论文的写作思路、用词值得借鉴啊。
还有比如文中想法有创意,但是感觉还不够完善,似乎可以改进,结合自己以前的研究经历和经验,特别容易产生新的想法,尤其是交叉领域,所以说要经常多关心一下相邻领域的专家最近都在干什么.总之,阅读论文的时候,你的思维一定要活跃,不要一片空白,否则你还不如出去好好放松一下自己。阅读时最好脑中有些没有解决、令你迷惑的问题,此时你就好比一个有准备的头脑,看到这篇论文,说
不定吧唧一下,问题在灵光之中得到解决.这种善于发现问题的人,一般是很有学术研究潜力的人,只要坚持不懈,必有大成!
这样阅读学术论文有几个优点:
(1)产生新的想法,获得idea;
(2)以后学术论文的引言写作也用得着,反过来看自己曾经看过的论文,不会感觉似曾相识那么陌生;
(3)养成良好的思维总结习惯,这些笔记将来说不定是一辈子的财富;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篇2
两个多月的毕业论文终于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活也将随之结束。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月里,我付出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回想起来还真有不少的体会。
刚拿到题目时,我对课题充满了新鲜感,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查阅了大量关于课题的文献,使我对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使我对自己的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做实验的两个月中,孙老师每周至少来实验室两次检查我的实验进度和解答我在实验过程中的疑惑,还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我们一起讨论问题。在整理论文阶段,老师不辞辛苦的反复为我修改论文,并为我的答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两个多月的实验对我的耐性是一种考验,使一颗大四本来十分浮躁的心平静了下来。这段时间不管是假期还是周末我都是在实验室过的,特别在实验后期测样品性能时,由于时间比较紧,我每天都是一大早就起床去实验室了,先在二楼把样品烧上再上六楼做光催化并利用间歇时间配第二天要用的溶液,时间到了又到二楼拿样品,还要为分散性称好样,中午从来没在宿舍睡过,最多是在实验台上趴会,晚上回到宿舍两腿发软浑身酸痛。虽然很累但是我感觉特别充实,尤其当看到自己的实验有规律时,心里会有一种成就感。
经过两个月的`实验,我对自己也有了新的定位。那就是不能再把自己当做“小学生”了,干什么事情都要别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们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要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我认为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很重要的。
毕业论文是对我大学四年所学基础知识的专业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通过撰写论文和毕业答辩,我觉得对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也使我变的更加自信、成熟。
“团结、合作、谦虚”这三个词我的体会也比较深。做任何事包括做实验都不是孤立的,不是你“闭门造车”,而是一个需要和他人交往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团结,要有合作精神,要注意和他人的沟通,要谦虚,不懂就问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总之,在整个实验操作和论文完成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的是实验的艰辛和收获的充实,感受到的是一种坚持不懈、契而不舍的科研精神。对我以后的深造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我再次向导师和我的同学表示深深的感谢,我将继续努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篇3
光阴似箭,转眼间,四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已接近尾声,回顾已逝去的日子,感觉过得还蛮充实,在这最宝贵的几年里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还是跟上了岁月的脚步,留住了许多转眼即逝却又很有价值的东西,总算没有蹉跎岁月。然而,在知识的海洋里总是会有很多的方面是自己从未涉猎,仍需努力去学习去领悟的。甚至有些知识可能你只学了一些皮毛的东西,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却常常感到棘手,就像写作。
是的,我们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习造句,写作文,但是我们一直学习的都只是一种文学性的写作,只是一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文字而已,但当到了你要在一些科技杂志或文刊这种讲究科技理论追求真实的书刊里发表你自己的科研成果或对于科研的一些见解时,却与你所学过的写作方式却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当跟邓老师学习了《科技论文与写作》这门课程后发现其实科技写作并不是随意地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而是必须要追求严谨真实,并且还必须要注意遵循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道德的规则。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并且是以科技新成果为对象,采用科技语言、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并按照一定的写作格式撰写,经过正规严格的审查后公开发表的论文。写科技论文的目的是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明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接受同行的评议和审查,以图在讨论和争论中渐进真理。因此,撰写科技论文时是绝对禁止抄袭等败坏学术风气的不良行为的。
科技论文写作具备有创新性,科学性,准确性,学术性,规范性等特点。创新性就要求作者在撰写科技论文时必须要注重科学研究理论的新颖性,要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而科学性和准确性则是指科技论文表达形式的科学性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即科技论文的结构严谨、思维符合逻辑规律、材料真实、方法准确可靠、观点正确无误;学术性即理论性。学术性是科技论文同其他科技文章的基本区别。所谓学术是指系统和专门的学问,是指有较深厚的实践基础和一定的理论体系的知识。科技论文学术性是指一篇科技论文应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规范性则要求作者必须按一定格式和要求进行规范写作。如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应规范,文字表达应规范,语言和技术细节应采用国际或本国法定的名词术语、数字、符号、计量单位等。科技论文要求准确、简明、通顺、条理清楚。
另外,科技写作中一个必须要注意的方面是一定要遵循学术道德规范的.规则。科技论文的写作、发表都必须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这不仅是对原创作者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是自己的学术道德水平的体现。在当今的学术氛围下,树立有利于学术道德建设的道德观念是每个科研人员必须的思想准备。只有共同遵守学术道德,才能在质的层面提高我国论文的水平。
这些都是通过学习了邓老师的课程后所获得的非常实用非常有价值的知识,一定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帮助的。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篇4
论文写作是一个一边思考和一边探索的过程,难免也走了一些弯路,我蓦然回首,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还记忆犹新,深有体会,下面谈谈对论文撰写的几点体会:
一、选题要准确。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论文写作也是一样,选题要结合自身情况,量体裁衣,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一个符合自己实际的题目。如我所处的浙江地区,是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在身边发生了不少融资难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影响还没消去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所以我选择了将“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作为题目。题目一旦论证确定,就要树立目标和信心,坚定的写下去,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我们不断地去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切忌犹豫不定,一定要相信自己,选定的题目是有科学依据的,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写下去,这一点,信心最重要,这是我们论文写作的动力和支撑。
二、研究思路要清晰。题目选定了,我们就围绕论文进行深入的论述,思路最重要,思路决定出路。论文写作,总有一个思路,是按时间顺序,历史发展顺序,战斗行动顺序,还是逻辑顺序。例如在本文中从分析事物的一般顺序出发,先描述了现状;分析了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再到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什么。由表及里的.确定论文的思路。
三、论据要充分。论文论文,重在论证。论文的重点在于解决“为什么”,可以不完整,但一定要亮出自己的观点,把道理讲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观点,论据一定要充分,在论文中我们深刻探究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先后从中小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中进行探讨,这样论据充分了,我们的论文才显得丰满,论点才能站得住脚。
四、文中脚注和参考文献要全面。在论文写作中,不可能不引用别人的观点,不过论文写作中要标注出来,这是研究的需要,不能算抄。
论文撰写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的去完成,在论文的字里行间凝结着导师和作者的心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预祝在一起并肩战斗的兄弟姐妹顺利通过!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篇5
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已基本完成了毕业设计。在编程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仅是编程开发方面的专业技能,更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和耐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设计和开发,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基本开发完毕,系统功能基本符合借阅管理的需求,由于时间比较紧迫,该系统还有些不足之处,比如有些界面做的不够漂亮,不够人性化,有的操作有点繁琐,这些都是后续工作可以更好完善的。因为对图书馆的调研不够精确,所以有些问题没有考虑到,导致有些实现的功能不够周全,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对于一些复杂的代码还需要进一步的`修改,使之更加简捷易懂。
在开发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当调试时,出现,页面加载不进去,以前我们只知道单一的调试方法,即点击调试按钮,不知道代码出错信息在哪里,很难调试成功,后来经过到网上搜索信息,以及请教老师和同学,渐渐的懂得了如何调试程序,这需要在相应的函数添加断点,按F10,分段调试,一点一点调试,就能可找出错误出现在哪个地方,然后再不断的调试。
在创建数据库时,会出现,主键和外键的先后创建问题,以及当创建了表和字段的主外键和关系后,需要修改数据库时,会出现主外键的问题,这时就要考虑修改数据表的先后问题了。
在创建登录界面的功能时,刚开始理解的有点错误,导致后来登录界面没有更实际的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改,终于修改成功了,编程并不是最难的,修改程序,调试程序往往是最繁琐,最耗时间的,但是通常,只有耐心的,一点一点的调试,才能发现系统的不足,才能让系统的功能更好更全面的实现。
大学的生活很美好,也很值得留恋。在这里,找到了良师益友,也学到了在别处学不到的知识。随着毕业设计的完成,随之而来的便是毕业,意味着和同学、老师分开,真的有很多不舍。
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问题,有些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很是苦恼,就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他们总会很耐心的给以帮助。老师在检查程序时,总是耐心地指出程序中明显的不足,使我明白怎样去改正,完善系统的功能。老师在给我检查毕业论文时,批注写的很仔细,写明了需要修改的地方,和仔细的指导,使我更加方便地对论文进行改正。老师那温和的态度和深厚的学术修养使我终身难忘,真的很感谢老师耐心的指导和同学热心的帮助。
感谢计算机系的每位老师,每一次课他们都很认真地对待,很耐心地讲解。感谢我的母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美丽的校园、庄严的教学楼、干净的教室,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是我心中最珍贵、最美丽的记忆。不管将来走到哪里,依然记得我的母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我曾经学习和生活的母校。
最后祝我的母校,蒸蒸日上,更创新高!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篇6
当看到冬季小学期的课程表时,发现有论文写作的课程,我心怀期待,因为从大三开始自己就对论文写作在开始探究,也和其他老师探讨过如果加深自己的写作水平。听完秦前红老师的课后,有几点感受颇深:
首先,多读书后方能思。当老师讲到他硕士复试时问学生大学读了什么书的时候,自己也在脑袋中过滤自己的知识储备。扪心自问,从大一到大三,阅读量似乎在下降,究其内因,或许是自己去参加一些比赛锻炼自己的其他能力而可支配时间减少,终究还是自己懈怠了。认真回想,除去自己初高中的书不谈,自己大学看了的书大概有熊红文的死刑密码、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巴尔扎克的幻灭、柴静的看见、杨绛的我们三、钱钟书的围城、麦加的暗算和解密、梁晓声的欲说、路演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饶雪漫的左耳、辛夷坞的晨昏等,最近在看的`乡土中国。发现自己的阅读量真的很缺乏,而且自己看的书大部分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偏于文学类,而法学类的书看的非常少。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思想的碰撞和知识量的输出。听到秦老师说自己每天阅读2-3小时,出门会带一本书,自己深感惭愧,我希望自己在剩下的大学时光,努力的充实自己,沉潜自己。
其次,得工具者得学术。我曾经不懂的工具的重要性,觉得有百度似乎可以阅无数,后来在民法总论的杨芳老师的课堂上,这是第一位介绍工具的老师,她介绍了北大法宝和中国知网,也是她开启了我工具重要性认识的启蒙。秦老师也讲到工具的重要性,这坚定了我努力去探索一些工具掌握咨询的决心。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我们依靠传统的方法获得咨询只能落后于他人,而且碎片化的信息,未尽体系化和整理的信息,我们掌握起来也不能使我们将视野打开,努力的探索工具的用法,踏踏实实每一步。
最后,对生活怀忧患意识。其实当老师谈到这个问题时,我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一些科学家。他们发明一些东西其实都是生活中存在问题需要去解决的,他们努力的进行科研,发明出一些工具,让我们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方便。如果科学家不细心发现生活中的不便之处,或许也就没有所谓的发明了。正如正是因为传递讯息的不方便,有了电话,交通的不方便,有了交通工具,台式电脑的不方便,有了笔记本,平板等等。而我们写论文,也是需要一种忧患意识,对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现存在问题,需要解决,我们便可以写作来阐述。一切皆源于生活。
很感谢这短短的两天课程,让我见识了大家风采,感谢所遇到的人,茫茫人海,一切的相遇,是偶然,或许也是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