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教师节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教师节心得体会 篇1
教师,无论是这个词还是这个职业对我来讲很熟悉,与我有缘分。从小时候起,我就生活在教师的家庭。爷爷和父亲先后在村里教书,考学时奶奶又想让我读师范院校;虽然后来选择了军校,以为能和教师这个职业脱钩了,没成想毕业两年后自己又做了三年的教师师。
老师,这个词让我仔细琢磨的时间是我学习《师说》这篇古文时,韩愈对老师职责的定义是:传道、授业、解惑。当时自己还真的拿这几个词与以前教过我的老师做比较,想更深入的理解其内涵,但最终也就是看山是山的初级阶段。等我当了老师后,我对这个词应该说有了自己的理解,一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二是要凭良心教好每一节科;三是要启发同学出现的每一个闪光点。转业地方从事其他工作,特别是有了孩子后,我越来越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很重要,老师的责任很重大。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往小了说,是一个家庭、几个家庭、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希望;往大了说,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可以这么说,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一个不尊重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教师节,从1985年确定以来,在我们家每年都要过,每年到了这一天,我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从以前看爷爷、父亲领奖品、受表彰,到自己领奖品、受表彰,到现在孩子读书后,给老师准备礼物等等。现在对建军节、建党节、劳动节及诸如此类的节日不是很敏感了,而唯独教师节,每年到9月份,都会想到,要过教师节了,会想起以前教过我的老师们,不知他们现在身体怎么样了,个别有联系的老师还会打电话送去我的祝福。
在明天教师节到来之际,祝福天下的老师们身体健康,舒心快乐,桃李天下。
教师节心得体会 篇2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这个朴素而伟大的字眼,在万千学子的心中扎了根。
洁净的教室中萦绕着淡雅的书香气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犹如海上的波涛,一直有规律地进行着。讲台上,老师一边翻阅着教纲,一边用他那沾满粉笔末的手紧紧握住粉笔,在黑板上留下苍劲有力的字体。听,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来自谁?那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李xx。
在教学工作进行前后,李xx总是那么严谨。在学校的课程表上,每一天都安排了语文课,长期大量备课和不断为我们操心事情使他愈发劳累。可是如果习题讲错了,他还会在第一时间赶到教室为我们纠正错误;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了,他还会悉心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如果班级落后了,他也会着急地指出我们应该改正的缺点。
在严谨工作的同时,他也是我生活中的引航员。记得我刚转入学校,心中不免产生疏离感,又十分内向,不敢和同学玩耍。李xx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有时间便找我谈心,最后融入了班集体,这让我倍感温暖。在一次偶然中,我们向李xx问起了未来,他只是回答道:“谁都无法肯定自己下一秒会如何,我们只能把握好现在啊!”忽然,我眼前仿佛蒙上了一层薄雾。老师,这个简单朴素却很伟大的字眼,第一次让我感到了责任,它可能只是你成长路上万千轮红日中渺小的一簇火苗,但在老师眼里,你永远都是他那明眸中的一整片星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陪伴我成长的那句“老师,您好”始终印在我的心间。
教师节心得体会 篇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我在早操路过操场时听见广播播放,突然想起今天是九月十日,乃一年一遇的教师节,差点忘记了。不过现在趁此机会,我在这里祝愿:老师们都节日快乐,老师们辛苦了!
俗话说得好,穷什么都不能穷孩子,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什么都可以拉下,就是不能拉下教育。这句话在我的身上有一个很好的诠释。
作为一个农村人,小时候在城市读书,艰难可想而知,当时的借读费是一笔大费用,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钱的地方,比如,租房子,家里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教育,比起农村需要更多钱,父母出自农村家里本来就是贫困家庭,又没有什么特长,只能用力气去挣很少的辛苦钱,但即使如此我的父母还让我和弟弟在城市中学习,只是因为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只有在城市才有良好的教育机会,有了一个好的学习才会不再走他们的老路!
我的父母也十分不容易,支付了我十几年的学习费用,有了这一笔钱家里就可以有很大改善,或许就会使的家庭生活翻天覆地。
在这个时候我同样感谢他们,虽然我现在没有达成他们心中的,令他们无比失望,不过我还是要衷心感谢他们想要说一句:爸爸妈妈,我让你们失望了!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教师节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是我过得第xx个教师节,在这很平淡的日子里学生给了我一些惊喜。
这个我刚刚接手的班级,我各方面管理得比较严格,开学到现在我一直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面对他们,有时他们的一点点小错误都会遭来我的大声呵斥,很多时候我觉得我都快失去了母性的温柔了!对他们我都极少露出笑容,我以为学生害怕我了,对我只是敬畏了,再也没有了以前我和学生之间的那种友情了!
今天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那些学生集体鼓起掌接着齐声说:“刘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随后,学生纷纷把他们自制的贺卡递给我。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贺卡和那些稚嫩的面孔,我心里充满感激的同时感到很自责。
那么可爱的学生,我却一直在抱怨这的工作环境,对他们关心不够,很多事情处理方式过于粗暴,也许我已伤害了某些幼小的心灵。我深深向学生鞠一个躬,用沙哑的声音(昨天感冒,声音哑了)向他们说了一声谢谢!接着我先自我检讨起来,我觉得我很有必要向学生检讨,我对他们太严格了,要求高了,毕竟他们还是孩子,这2周来,我对他们真的太严肃了!仔细想想,这的孩子虽然学习基础比较差,但都很乖的,全班49个学生没有一个是很调皮的,每当我悄悄走进教室的时候,都很安静!
我想我在对他们严厉的同时,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他们中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有学生中贺卡里说,我像她们的姐姐一样,那我更应该给予她们一些关怀和爱才是,的确如林海音的所说的那样: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还是在爱里长大的!宝山这有着旖旎风光的地方,却不被很多人发现,就像这群有着聪颖智慧的孩子们一样,却很少得到别人关注!我想我会慢慢适应和喜欢这的!
教师节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9月19日,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在远教室集中学习、王晓光书记和周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感受颇深。现将心得体会简单总结如下:
首先、要做一名好老师,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这是教师职业的航标。只有坚定航标,并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不断进取、不断开拓、不断创新,才能心怀国家和民族;才能明确意识到教师所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其次、要做一名好老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的核心工作是教书育人,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合格的思想道德品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施行素质,在教育教学中,才能以身作则、以德立身、以德育人。
第三、要做一名好老师,要有扎实的学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给学生一滴水,道德必须要求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而宽博的学业知识,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做到知识的源泉永不枯竭。而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就要求教师要有更加专业的教学技能,才能在学习、处世、生活等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第四、要做一名好老师,要求教师要具备一颗仁爱之心。教师心中有爱,才能激发爱、培养爱、传播爱。用爱去感悟学生,滋润学生的心田,与学生做朋友和贴心人,拉近师生距离,为教书育人奠定夯实基础。
第五、要做一名好老师,还要求教师要有大局意识。教育不是单一的,而是全面的;也不是局部的,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为共同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报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砖添瓦。
教师节心得体会 篇6
今天,9月10日,又是教师节了,没有假的节。
专门为教师设定的这个节,让教师受到特别的关注,就像为新闻工作者,为护士设定一个节一样。对于特定的一类从业人员以及这个行业来说,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不至于就可以惊天动地。教师这一古老的职业,人员众多,事务繁杂,作用很大而动静不大,古今中外,都只是普通至极的身份,其从业者从来没有得到过特别的推崇和耀眼的殊荣,除了其中个别的从业者之外,比如孔子。而那样的大儒的成就,也未必出于自己的学识和教学的出色。在过去的中国——现代学校尚未普及的时候,私塾里的先生不是为下一轮的科举考试的等待,就是考场失意之后的安顿,“九儒十丐”之说,坐实了那一班儒生的委顿情状和尴尬神色。
在现代的语境下,其实并没有必要特地分离以便突出某一种身份的,除非那一种行业还没有得到平等的公正的待遇,从法律上到舆论上,从政治上到经济上。
1985年9月10日的那个教室节,声响是比较大的,有鲜花,有贺礼,有会餐。几年之后,还陆续出台了《教师法》《教育法》,为依法治教提供了法律基础,尽管实际的执行不尽如人意之处仍然不少。
起头的那几年里,教师节前后,都以歌颂教师为主基调。“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工程师”什么的。据说一句是列宁的,一句是加里宁的,都是从俄国舶来的说法。偶尔也听得到“天地君亲师”的土话。这些,就像湖州人念叨“人生只合住湖州”一样,常常听得到。——不知道,“人生只合扬州死”的诗句有没有扬州人在念叨?
过了一些年,调子就有点变了,转为倡导教师主动奉献,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反对有偿家教什么的,不再提改善教师待遇。其中有几年,还有纪念教师节的“主题”被推出来,结合慰问、晚会、座谈什么的,组成套餐。热闹是有的,温度却没有,做个秀,走个场而已。在这个节点上,不开开会,说说话,拍拍照,似乎就怕冷了场一样。
近几年里,节的气氛,就越来越淡了——也许是像我这样老师,感觉上自然而然的迟钝了许多,反过来觉得教师节的味道寡淡了许多罢?
确实有不少耸人听闻的有关教师校长的负面新闻让大家脸上挂不住,好像老师的声誉也没有什么可以再败坏的了,让一些关心的人痛心疾首。其实,这多半是因为社会各界对教育这个说也绕不开的话题的高度关注有关,也跟有些对教师的溢美之说有关(比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比例来说,但当哪个老师的摔个跤,人家就很容易以偏概全,而一个又一个官员的犯事儿,似乎就可以见惯不怪。
当媒体上呼吁警惕潜规则进校园,卫护最后一方净土的声响里,恭贺教师节,就显得有点别扭。那就讲高考吧,老百姓满意的教育,诸如此类。
领袖可以走下神坛,大师可以走下圣坛,为什么老师就不能走下杏坛呢?走下杏坛,老师是父母,是子女,是需要养家糊口的普通工薪阶层的一员。当老师的,当然要守功德,守法律,守规矩——包括这一职业的特定的规矩,但他们不能够也不应当承当不适当的责任,充任家庭失教、社会失范、人性扭曲的替罪羊。
看到网上的一则新闻:当地时间9月1日下午,在英国北部的利兰市,圣玛丽天主教技术中学发生火灾。肇事的是5个熊孩子。他们也许是因为不想上学,竟然一把火烧掉了整栋大楼。这几个十几岁的孩子被捕之后不久就白保释了。不知道之后会如何归因,那个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会作何感想,或者说,当地的舆论又会如何言说?
教师的烦恼,学校的麻烦,可能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吧。
自己的节日来了,30多年的教师生涯,照理可以写点儿“教师节有感”什么的文字,但清晨起来,心里一片平和,难以兴起微澜,也许是时间长了,心里早已经习惯了,光荣什么的,光辉什么的,灵魂什么的,都已渐渐耗散,温度和明度,甜度和鲜度,都淡淡的了吧?总之不觉得今天和往日有何不同了,除了上个星期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教师节期间购物优惠的广告,于我而言,前几天花了200圆购买了400圆钱的电话费,这个倒是实在的。
教师节了,总觉得随个礼总还是应该的,于是就有了这么些拉拉杂杂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