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知远网

2025-10-19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煮酒论英雄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篇1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四大名著中的一本,书名是《三国演义》。书中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传奇,构成了一本让人津津有味、百看不厌的历史书。

这本书生动有趣的写了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中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三国演义》里让我记住了许多英勇威武的人物,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仁慈宽厚的刘备……,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等一系列计策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没考好的分数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读完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潮流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大势,祖国和平统一,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难怪人们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篇2

三国演义是一部跨度近一个世纪,出场约四百个人的长篇历史小说。当然了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还是《曹操煮酒论英雄》。这篇故事我读了以后深有感触,回味无穷。

文章主要讲了刘备与曹操回到许昌后,因曹操怕汉献帝与刘备联手攻打自己,便借喝酒谈话之名。来试探试探刘备到底有没有称王称霸的野心。刘备已知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便带着关羽和张飞逃出了许昌。

从这回中,我可以从文中曹操对刘备说的话:“玄德兄,最近在干大事啊!”看出曹操是一个十分有计谋、有心计的这么一个人,他怕任何一个人破坏了他的事业,成为他统一天下的绊脚石。因此他才想要杀了刘备。况且刘备按皇室辈分来算,汉献帝还得叫他叔叔呢!还有曹操说的这句话还别有用处,他其实是在试探刘备。想要看看刘备这回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也正就是这句话使得刘备为之一怔,半天说不出话来,让刘备更加的清楚曹操并不是一个等闲之辈呀!还有干大事,刘备现在这个样子怎样干大事呢!他也是为了打消刘备打天下的信心!

而刘备其实也是在暗暗使计,他每天在菜园子里浇水种花,一副与天下无争的样子,凸显出了他并不是块攻打天下的料。正是这种表现才让曹操对刘备的疑心减少了。应该说刘备这一计使的十分漂亮,也十分不容易,换成其他人,哪个人可以完全埋没掉自己的野心呢!

我还从文中曹操对于刘备回答的评论看出,曹操是一个十分狂妄的人,他看不起所有与他争执天下的人,像刘表、公孙策、袁绍这样兵多粮足的军队也没有看在眼里。曹操又再一次的暗示刘备不要与他来争夺天下了,让刘备惧怕自己!

当曹操说,当今天下能称的上是英雄的人就只有你我了。当曹操的声音刚落,就响起了一阵雷声,刘备手中的筷子一下子掉到了地上。这一举动让曹操心中的一块石头放了下来,对刘备彻底放松了警惕,像他一样连打雷声都怕的人都能来打天下?笑话!

唉!可惜的是曹操太低估刘备,当曹操想起来了的时候,刘备和兄弟二人早已逃到了荆州。三国正如《曹操》这首歌里唱的一样:尔虞我诈是三国,分不清对与错啊!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篇3

东汉末年,出了一位乱世英雄,姓曹,名操,字孟德。

曹操,这个名字,在大多数人来看,会自然而然的解释为奸诈。但,在我心中,他也称得上是英雄。

大家都知道《曹操煮酒论英雄》吧!就是这点让我不禁更敬畏曹操。曹操请刘备喝酒,在酒桌上,曹操问刘备现在天下谁是英雄,刘备说好多个当时有名的人物。曹操都不认同。刘备反问曹操认为天下谁才算是英雄?曹操对说:“天下英雄,就只有你和我而已!”刘备以为是身份败露,筷子都吓掉了。正好天上打雷,刘备借口说是被雷吓的。曹操也信以为真。读完这段,人们都说曹操雄心太大,不是英雄。而我,从曹操的一字一句中读出了真正的英雄气概。一个充满自信和勇气的将士,比任何有谋士、战将,兵多粮广的将士都能更胜一筹。

曹操,这个名字烙印在我心中。

我再次咀嚼“曹操”这两个字眼,为什么人们听到这个名字,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奸诈狡猾呢?

我觉得,他的奸诈狡猾正是他用兵的计谋。俗话说:“事贵应机,兵不厌诈。”谁都想统一天下但谁能真正行动呢?谁没有雄心,谁不是出谋划策地打仗呢?

统一天下,说得当然轻松,但谁又能做到呢?我觉得曹操,如果雄心再小一点,用计不过分点儿,他就能一统天下了。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大海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篇4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一言,使刘备吃了一惊,手中筷子都惊落了。那时正好打雷,刘备便找借口说:“是雷声惊吓了我。”曹操便认为刘备是平庸之辈。——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的煮酒论英雄。

但是,三国历史上真的只有两位英雄吗?这两位又称得上英雄吗?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曹操,从少年时便有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预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不过,曹操一生为人多疑,曾因为听到磨刀声而错杀了吕伯奢全家。

刘备,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人善良。早年以卖草鞋为生,后与张飞,关羽在桃园三结义。随后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于公元223年夏托孤于诸葛亮,一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使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刘备过于意气用事,在关羽死于东吴之手后,不顾诸葛亮的劝告,大举兴兵攻打东吴,被打败后在白帝城托孤。

其他人呢,诸葛亮,司马懿,关羽,周瑜……也都各有缺点。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都是为了成就小我,而不是为了造福百姓。由此看来,他们都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英雄?这个问题很简单,那些一心为人民着想,而不顾自己的人。

举个例子,那平凡而伟大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诚恳待人,他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热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百姓的贴心人。为了改变兰考县面貌,焦裕禄同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他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把群众的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摸索自然条件和客观规律,从而找到了改造客观世界、战胜自然灾害的正确途径。

在兰考的除“三害”斗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焦裕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好党员。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同志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其实,除了焦裕禄,还有许多平凡的人也在默默做出自己的奉献,如维持治安的警察,守卫边疆的战士,救死扶伤的医生护士等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都是真正的英雄。

英雄,一个不平凡的字眼,却被一些平凡的人所称呼。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像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吧!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篇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若问中国历史中,那一段历史最出名。我认为莫过于三国了。战国时期,烽火连天,七雄并立,也有不少故事,不少演义,但也远远不如三国来得精彩。三国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人物,太多的传奇,太多的英雄。

英雄!人人敬仰,人人追求,但究竟怎样才算是英雄?有人说刘备是英雄,"三国演义"中,十分刻意地把刘备塑造成一个大忠大义之人。人人都说刘皇叔仁义无双,但我心中不觉为然。就拿那个著名的刘备摔孩子的事来说吧。赵云在曹军阵中七进七出,一番凶险将阿斗救出,刘备以为不值,遂将阿斗摔在地上。这样做,倒是对得起部下了,那对阿斗又如何呢?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又懂什么呢?他又凭什么要遭这份罪呢?刘备的仁义此时又到哪去了呢?刘备摔孩子,不过就是为了拉拢人心而摆出的姿态罢了。而刘备所打下的江山,无论是荆州,益州,汉中,手段都算不上光彩。最可怜的就是荆州的刘璋,满心欢喜的迎来了刘备,想不到是引狼入室,被刘备来了个反客为主。由此看来,刘备的仁义不过是拉拢人心而已。它是一个政客,一个成功的政客。在我眼里,要做好一个政客,欺骗是必修课,耍心机更是必不可少,为什么中国古代许多文人仕途不顺?就是因为他们有气节,不会耍心机,搞阴谋,不会用欺骗来伪装自己,而是一脸正气的以真面目示人,最终大多都被排挤,不得成功。而刘备做到了,但它不是英雄。刘备不是英雄,那曹操,孙权之辈就更不算了,因为他们都是政客,是这场天下棋局的奕者,他们都在为自己的目的操纵者那些棋子般的芸芸众生。心怀鬼胎的人,又怎么会是英雄?

关羽很英雄,但看那外貌就让人心生敬畏。魁梧的身材,泛着红光的脸庞,那飘逸的长须更增添了他的不凡。关羽之武就更不用谈了,一己之力过五关斩六将,"武圣"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而水淹七军又更显出他智的一面,可谓是智勇双全。而千里走单骑,是让关羽忠义的面貌显露无遗。关羽智勇忠义可谓齐全。这样的人不是英雄的典型吗?虽然关羽最终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但不是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吗?那个乌江自刎的楚霸王,人们至今还念念不忘,以成败来评定英雄,未免太过狭隘了。一个英雄总要有些个性的。

或许关羽是有些骄傲了,它还尤其对他那副美髯自豪不已。这的确是一个缺点,但更是他的一个个性,一种人格魅力,让我们敬仰,尊其为英雄。就像那个猛张飞,太猛了,孟德有点傻,让人觉得有些呆头呆脑,只知冲锋陷阵,典型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张飞不是英雄吗?长坂坡上一声怒吼,吓得几万曹兵不敢动弹。张飞当然是英雄,而猛更丰富了他的英雄形象,一定程度上讲,就是猛塑造了张飞这个独一无二的英雄。

关羽,张飞都是英雄,他们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们的简单,他们不像刘备曹操那样有着深不可测的心计。他们心里很简单,就是跟着大哥打天下,他们不用伪装自己,可以尽显自己的本色,不管是缺点还是优点,所以他们是英雄。就像后世的岳飞,他的心里也很简单,就是收复宋氏江山,而不是把心思放在朝中的明争暗斗上,结果他成了英雄,却丢了性命。似乎很少有英雄能够善终,而害死他们的又往往是那份英雄的单纯。单纯的英雄总是斗不过心计深重的政客,让人不禁扼腕悲痛。

或许,这就是英雄的宿命与悲哀吧。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 篇6

青梅煮酒论英雄中(主)要讲述了:刘备天天浇水种菜,因为怕曹操怀疑自己,就装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有一天,曹操邀请刘备来自己的园子里喝酒聊天。刘备来到了曹操的园子,曹操问:“你知道这世上有哪些英雄吗。”“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和刘章、张绣……”刘备说,“是英雄吧?!”“这些只是区区小人。”曹操说“英雄只有你、我两人。”刘备的筷子不知不觉地掉到了地上。正在此时,天空响炸雷,刘备装作受惊的样子,将筷子捡起道:“雷霆的威力好大呀!把我的筷子都震掉了。”曹操大笑:“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这么震的雷,怎么不怕?”见此,曹操便不再怀疑刘备有争雄天下之心了。

为了防止曹操再起疑心,加害自己,他更加努力地种菜,并且对付袁术,领兵五万去了徐州。后来,袁术被刘备击败,吐血而死。

读了这篇故事,我受到了深刻的启发:蛮力永远战胜不了计策。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