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1
奥地利的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5篇,分别向我们展现了15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在这15个最具有历史意义瞬间,人星闪耀,那一刻,便是永恒。
群星闪耀时,我认为一定是记录那些功名显赫人物,然而,不完全正确,那些闪耀过的群星,虽然在那一刻,使得天空澄澈,宇宙清澈,然而也可能只是一个,还可能很小,并不起眼的星辰在那一刻闪过光,改变了许多东西,然后消失。正如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陨落,是因为那个无名星辰忘记关闭那扇卡尔卡门,在她敞开的那一刻,就将拜占庭推进灭亡的深渊,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歌德的老年热恋悲歌;滑铁卢战场上拿破仑的一分钟以及鲁热神佑般的《马赛曲》创作……
这本书记得不全是那种被神化了的人,还有一些小人物心态而又因各种原因留下一些辉煌的人。如巴尔沃亚对未来有渴求,这种毫不崇高的初衷,反而会使他有更大的发现,使他不往前行。巴尔沃亚虽渴望被人敬仰发现太平洋的伟大功绩。可同时他的缺点过于明显,他的优点和缺点都鲜明无比,但人的本性不可能是一白如纸或一黑如墨。
在这本书中,有些语言令我震撼,如亨德尔独自:睡觉!睡觉吧!睡着了可以忘记一切,忘记任何痛苦。
人类星光璀璨时辰,也未必是那显赫的人物。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2
“一般地,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平淡无奇,微不足道的小事和人物组成的,那些崇高而难忘的时刻都属于凤毛麟角。”这是在书中内容简介和序言中都出现过的一段话,也正如这段话所说的一样。在这本书中所述说的历史,都是真实的而又在那个年代看来平凡的事。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他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中学毕业后到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十六岁便在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座。茨威格的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危险的怜悯》等。皆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故事是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事,我喜欢茨威格用如同诗一般地形式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事表现出来。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罪与罚》。在他的人生经历中走过了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在这篇文章中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判死刑,准备行刑前的这一瞬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世界忽然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在这一瞬间的变化,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写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谅了所有的人,也乞求所有人的宽恕”的心理变迁过程。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形象瞬间跃然纸上,鲜活生动起来。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地感受当时他的心理。
这就是我读过的一本书,他所诉说的故事真实却又让人感觉印象深刻,深切的了解了在那我们并不存在的年代所发生的一切。就像歌德称历史为“上帝的神奇作坊”一样,这些只是在这座庞大的作坊里平凡的事,但他们却又属于自己的光辉,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华。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3
已是深夜,罕见的有了几颗星辰,在深蓝的天空中若隐若现。我望着那一颗颗星辰,望着那夜空,突然想起一本我常看的书,便是《人类群星闪耀时》。
这本书是茨威格的一本传记,林林总总记载了十二个改变人类历史的事件,包括“拜占庭的沦陷”、“滑铁卢的一分钟”,“南极探险的斗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也便是南极斗争了。
故事讲述了斯科特一行人前往南极,与阿蒙森等人抢夺第一,不幸落败。在归途中,五人互相打气,仍不幸身亡,但他们却为英国带去许多珍贵样品的故事。
从文章所讲述的故事来看,斯科特一行人确乎是落败了,但他身为一个失败者,仍然可以去尊重胜者,为他们宣告胜利,对他来说,能迈出这一步确乎已经是极大的成功。而他们在归途中,互相取暖,即使同伴受伤也不离不弃,即使天气恶劣也不放下献给国家的岩石样品。即使失败那又如何?再爬起来就是了,他们的精神在整个人类历史的天空中,就像一颗星辰,亮眼而又独特。这种精神让阿蒙森感到羞愧,也是不足为奇的罢!我想着。
十二个历史瞬间,十二位传主,十二颗星辰。他们或是成功,或是失败,但他们都是一样的,都是做出过无比大的贡献的人。这样的话,又何苦去计较失败呢?只有你把失败当作成功看待,才能照耀属于你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这样的失败,何不等于成功?
寒风吹过,满地金黄的梧桐树叶,又是一年寒冬,临近岁尾。年初,获友人赠书,相约年底出500字书评,总觉时间尚早,转眼仅剩月余,又不想敷衍了事,遂决定重读,一周内出书评交差。
《人类群星闪耀时》,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有历史上最优秀的传记作家的美誉。以其独特的传记文学的笔锋,展现了人类历史上十个绚丽的瞬间。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到南极洲的探险,从歌德到尼采,从人物的角度去切入历史的叙述。历史,真正伟大的艺术创作,已经把进程以及时刻表现的十分完美,恰如“东家之子”,增一分则太红,减一分则太白,恰到好出的微妙。通过这十个瞬间,作者像历史致敬。
长河,我们一直用以形容历史。这条长河在过去的漫长岁月,无数次改变其流向,这些改变往往在一瞬间被决定,从而改变接下来的人类历史,影响了成千上万人。无数闪耀人类文明天空的巨星,或瞬间的灵动,或微小的疏漏,被推上神坛或被命运抛弃,成就了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历史,真正的历史。在历史的某个片段,可能某一天,或者某一天的某一个小时,某一分钟,这种生死攸关,但又更富戏剧的一瞬,被忽略的凯尔卡门,流星般闪耀的鲁热,滑铁卢战役的格里希,这样的一瞬,永恒篆刻,被历史记忆,瞬间即永恒。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4
前些天,普通话考试,抽到说话题目:《我的读书生活》,巧的是,前天刚读完《人类群星闪耀时》,所以本来担心说不满的三分钟到最后不够用了,一旦自己特别喜欢某本书或者某种事物,谈论起来,一定是有很多话可以说,甚至会强烈安利给别人。奥地利其他作家的作品读过的不多,读的最多就是茨威格,他的《断头皇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还有就是这本《人类群星闪耀时》了。茨威格写过一句话让自己印象很深刻,是关于他的作品的:“如果我写了一千页,一再修改之后,八百页被扔进了字纸篓,只留下二百页精华,我也绝无怨言。”这句话就说明了他一直追求着创作艺术精品,自己也拿来勉励自己。貌似茨威格最负盛名的作品就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了,但是自己最喜欢的反而是这本传记性质的书,2018也是二刷了。
这本书可以说属于传记类的,但是故事性很强,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也很丰满。茨威格在本书中选取了十四位英雄,而这十四位英雄则分别代表了决定世界历史的十四个瞬间。这十四位人物,分别是:太平洋的发现者巴尔博亚;攻陷拜占庭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 穆罕摩德;以抱恙之躯写出了名满天下的《弥赛亚》的亨德尔;一夜才思涌现创作了《马赛曲》的鲁日;滑铁卢战役中因部下的一秒犹豫而全军覆没的拿破仑;被心爱姑娘拒绝后潜心著作,并重新焕发精神的老年歌德;黄金国的发现者苏特尔;临刑前一秒被意外特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五败五战,仍不退缩为美洲和欧洲铺设电缆的菲尔德;为理想出逃的列夫·托尔斯泰;第二个带领队员到达南极洲的英国探险队长斯科特;冒着重重危险回国的列宁;为民生事业奔走一生的西塞罗;一战时期去欧洲开会的总统威尔逊。
这其中,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或者事物有以下几个:
1、拜占庭的陷落
这章在历史书上曾粗略学过一点,至今的记忆是: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统治延续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从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据了欧亚非等多地的经济、军事要道。
印象仅限于此,但是本书让自己重温了那段历史,并且以讲述故事的形式,这让自己看得更津津有味。 穆罕摩德攻打拜占庭时,因为对方城墙太过坚固,于是回国开始建造大炮,大炮建成后派人从崇山峻岭间运了过去,那时我觉得人的力量真大。后来继续读,发现 穆罕摩德做的事还有更令自己吃惊的,那就是把他的舰队从外海经岬角运到金角湾内港!也就是携带数百只船舰翻山越岭!当时自己就震惊了!茨威格在书里说:“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现正是非凡意志的真正标志。”深以为然。可以说,摩罕默德的种种非凡行为为后来他们的战胜提供了可能,然而,在真正的交战中,最终拜占庭帝国失败的原因令自己唏嘘不已。一个悲剧性的意外事件,往往对历史做出神秘莫测裁决的那神秘的一秒钟,一下子决定了拜占庭的命运。只因为有一扇小门没有关,所以几个土耳其士兵潜入了拜占庭,最终守城军队土崩瓦解。实在是戏剧!
不过,作者早在序言中说:“一个影响至今深远的决定系于唯一的一个日期,唯一的一个小时,常常还只系于一分钟,这样一些戏剧性的时刻,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个人的生活中,在历史的演进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其实,这也解释了书中很多故事带给自己的遗憾和戏剧感。
2、亨德尔的复活
读完这一章,去云村搜了一下让亨德尔名满天下的《弥赛亚》,在评论里看见好多人留言是从《人类群星闪耀时》过来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表达了对亨德尔的敬佩。自己也是如此,亨德尔也是全书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亨德尔52岁从脸到脚右半边完全中风,后来在朋友的劝说下去温泉治疗,医生告诉他只能在滚烫的温泉待三小时,他为了好好活着,靠着冒死的意志力,一天待九个小时,结果,命运的奇迹发生了,它不让不朽的精神在会灭亡的肉体中消失,于是,亨德尔痊愈了,紧接着就投入到工作中去。然而,遗憾的是,不幸仍然围绕着他,在一种生活十分困难,情绪十分低落的情况,一次偶然,他创作了《弥赛亚》,就是这部作品,将亨德尔的灵魂托举起来,将它带到浩瀚的宇宙里,并永久地在永恒的宇宙里回荡。也就是通过这一章,自己第一次深刻感悟了为什么网易云音乐打开时的那五个字:“音乐的力量。”可以说,在我所有的经历或者体验中,认为亨德尔的经历是对这五个字最好的诠释。正如作者茨威格在书中写的亨德尔创作《弥赛亚》之后的生活那样:“闸门已经打开。音响之河又年复一年奔流不息。从此以后,无论什么都不能使亨德尔低头屈服,无论什么都不能使复活者再度失去生活的勇气。他在伦敦创建的歌剧院再次破产,持有债券的债权人再次对他催逼:但他昂首挺立,经受住了一切令人不快的事件,年已六旬的老人沿着他的作品的里程碑无忧无虑,毫不在乎地走他自己的路。有人给他制造麻烦,但他懂得如何体面地战胜它们。他日渐年迈力衰,双臂瘫痪,两腿风湿痉挛,但他依旧以不知疲倦的心从事创作,永不中断。最后,视力也不行了;在写作《耶弗塔》的过程中,他失明了。犹如失聪后的贝多芬,他虽双目俱眇,依然不知疲倦地、不可战胜地创作不已……”读这段时自己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眼泪默默地流,尽管在以后的生涯里,岁月都没有轻饶过亨德尔,但那有如何?音乐已经让这个老人从精神上重新复活了,再大的苦难也不在成为阻拦,他已经拥有充分的斗志去面对他们,克服它们。正因为亨德尔做的够好,所以他才能在人生的终点骄傲地在心里说:“我已经做的够好了,我可以坦然去见上帝了。”大师亨德尔带给自己的感动太多,这一章读完好久都没有平静下来,希望自己在以后的人生中也可以保有像大师一种精神,就是把自己的路走好,把自己的人生过好,爱过,恨过,奋斗过,生活过,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努力过,并满怀激情过每一天,那样自己也可以在最后对自己说:“我相信自己做得很不错了。”
3、飞越大洋的第一句话——菲尔德
这一章讲的是自从电发现以后,欧洲一下子被连了起来,但是唯一遗憾的是只有美洲还被排除在这个链条之外,所以有了一个大胆的横跨大洋铺设电缆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者,就是菲尔德。菲尔德当时是名年轻的巨富,每天都是悠哉度日。但当他听到这个计划时,他毅然决然地把他的整个身心,全部财富投入这项事业。而他的第一次尝试,却因为一个小小的技术上的`差错毁掉了好几年的工作。菲尔德又进行第二次尝试,不幸的是,由于风暴,要铺设的电缆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他们不得不放弃选择返航。两次失败,所有的人都在怀疑这个计划的可行性,甚至有人提出把剩下的电缆出售,这样可以减少一点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菲尔德的意志仍然没有动摇,他一定要再试一次!第三次,终于成功了,维多利亚女王的祝贺通过海底电缆,传到了大洋彼岸,人们欢欣鼓舞。然而,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一天,电缆便停止了工作,人们愤怒了。昨天还被大家称为功臣的菲尔德,今天就不得不面临人们的谩骂诋毁,像个罪犯一样的逃避。这样的生活,他过了六年,那条停止工作的电缆也在海底沉默了六年。然而,六年之后,菲尔德又出现了,还是这个人,怀着同样的信念,同样的信赖,从沉默的流放中,从恶意的诋毁中又复活了,他又出发了,这一次,电缆终于向欧洲传送出了清晰的讯号,成功了!
瞧,这就是人的意志的伟大之处,变不可能为可能,在行进的路上哪怕遇到再多的苦难,也仍然拥有从头再来的勇气。这是我从菲尔德身上学到的。
除了他们,还有很多人的故事让我从中感悟到了很多,这本书真的很不错。去体会一下十四位英雄人物和十四个历史瞬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勇敢,执着,不屈。“虽千万人吾往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时,书中的语言也很值得自己学习,尤其是作用在写作中。茨威格很擅长用比喻和对比等手法,这样带给读者感触就格外强烈,可以借鉴一下。自己读的译本是潘子力和高中甫先生共同翻译的,很不错。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5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著作的。在黑暗的星空中,总有一个个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它们“决定一切,也将改变一切”。
作者的语言风格与跌宕的情节就足以能让人深陷其中。许多历史瞬间之中的十四个被本书所记录。书中,我们为一扇忘关的城门而叹惋。然而历史犹如人生,业已失去的瞬间不会因为抱憾的心情而重返,仅仅一小时所贻误的东西,用千年的时光也难以赎回。我们为格鲁希仅一秒钟的考虑而导致的滑铁卢惨败而惊讶。为美国商人菲尔德始终不动摇的精神而深感敬佩。
在十四个群星闪耀时刻中,英国探险队斯科特等人的英雄壮举与爱国精神感令我敬佩。第二个到达南极点的他们深感绝望。遭遇了无数艰难困苦最终换来的却是南极点上所插的挪威的旗帜。归途中不幸全部遇难。然而恰好是这次壮烈的牺牲与失败,“变成对人类的大声疾呼,最终却结出了果实”。”在卓越的对抗中,壮烈的死亡可以生出新的生命,一次毁灭也可以生出攀登高峰的奋起意志”在1912年上演的这场悲剧并没有被历史所埋没,而是将它照明夜空,成为星辰。在书中,还可以看见许多历史的选择,最终的结果有的令人扼腕,有的令人惊喜。
每个人类群星闪耀时刻,对历史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仅仅是一瞬间的一个举动,就可能使历史格局改变。这看起来是难以置信的。请翻升《人类群星闪耀时》,在书中,会找到这个疑问的答案。
在黑夜中,有群星刺破黑暗,闪耀着永恒的光芒,这就是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6
从人类诞生以来,一直到20世纪,地球上还有一个谜,在世人目光前隐藏着她的羞涩,这就是她那被肢解、受折磨的躯体上两个很小很小的尚未遭到人类的贪欲荼毒的地方——南极和北极。由此拉开了南极争夺战的序幕,这场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时代的悲剧。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作者里斯蒂芬·茨威格也就是南极争夺战的作者是一位伟大的奥地利作家。他的一生中著作等身,举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都有作品问世,其中最使他享誉世界文坛的是中短篇小说和传记。他对自己非常严格,精益求精地追求他的每一件作品。他曾经说过:“如果我写了一千页,一再修改之后,八百页扔进了纸篓,只留下二百页精华,我也绝无怨言。”可见,他用艺术家挑剔的眼光看待他的作品。因此,他被世人公认为二十纪上叶德语中短篇小说三大名家之一。
斯科特是一位普通的英国海军上校,他冷酷,他刚毅,但是他却有一颗不平凡的心。他的意志如钢似铁,为了组建探险队,不惜牺牲了自己的财产。他是多么的伟大,人间的一切都不能让他屈服。是他那高尚的品质——坚忍不拔,造就了他的伟大。他们离开英国,想到自己的家乡,他们默默告别了温暖,告别了太阳。这一去,有些人将可能永不返回。但是他们心系国家,想到自己带领着这标志,前往无人征服的那一带,让他们信念倍增。他们是多么的伟大,是他们那探索未知的信念,造就了他们的伟大。在那暗淡的几个月里,人人都分配了一定的工作,每个人都尽力把他的科学知识传给另一个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交谈中完善、增加。他们是多么伟大,是他们那高贵的品质——团结协作,造就了他们的伟大。他们中最后被挑选出来的几个人,继续寂寞地向未知的地方走去,去探索那未知之地。他们是多么伟大,是他们那高尚的品质——勇于探索,造就了他们的伟大。他们内心的希望之弦绷得是那么紧,胜利就在眼前,他们伸出双手要去揭开地球最后的秘密,只要做一次最后的冲刺,就到达目的地了!最后他们于1月18日抵达极地。他们是伟大的,因为他们到达极点成功了!
但是同时他们是悲剧的,因为他们“忍受千辛万苦,饥寒交迫,种种痛苦,所为何事?”“无非为了实现梦想,现在美梦结束了。“在他们之前已经有人来过!因而他漠然的眼睛里只看到一片悲凉。他们是悲剧的,是角逐失败之悲。斯科特的日记写到了他生命的最后那一刻,写到他的手指冻僵。他希望有人会发现这证明英国民族勇气的信,是它支撑了他做出如此超乎寻常的努力。他们是悲剧的,是全体覆没之悲,是生历死亡之悲。
这是一个伟大的悲剧,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这样壮烈的博斗中,英雄们的死,死犹胜生,是他们的奋发向上与坚韧勇敢使无穷的意志从失败而复活。诗人有时也创作这种亘古以来一切悲剧中最壮美的悲剧,而生活却上千次创作了这样的悲剧。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篇7
你在山顶上看过夏日的日落吗?那种壮美、静谧、庄严的谢幕之后,只留一缕绯红色的云霞,远山更加肃穆深沉,天空更加暗灰神秘。清晨的光芒万丈、午时的白日炎炎,在这一刻都归为沉寂。大地和苍穹在一丝落寞中,漫溢出阔大的苍凉之气。
读完《人类群星闪耀时》,我的心里涌出的也是这样一种苍凉。茨威格用14个故事,带我们走近14位巨星(其中也有大事迹小人物)的生命某个决定性的时刻,大多数却都在生命终止之前。与其是人类群星闪耀,不如说是人类巨星陨落时。
茨威格不愧是伟大的传记作家,且不说他的笔法多端,14个人物的描写形式各异,有诗歌、有戏剧、有故事,短短的篇幅,有的涵盖了人物的一生,有的选择放大某个切面,有的凸显了人物最重要的思想……然而,最伟大的是,他深深地走进了每个人物的内心深处。即使他们有的是探险家,有的是政治家,有的是作家,无论是哪个领域,原来伟大的人和伟大的人之间,是心意相通的。也许,茨威格比他笔下的某些人物还要了解他们自己。
说说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人物吧。
临终前出走的年事已高的托尔斯泰,最后一次鼓起勇气,与自己的生活和阶层彻底决裂,以践行他的毕生思想,他的灵魂在升入天国的那一刻终于不再矛盾,他得到了解脱。
伟大的作曲家乔治。腓特烈。韩德尔在中风后,以强大的意志力战胜了偏瘫,冲破生命的阻力,犹如在枯树上开出无比绚烂的花簇,写出了自我救赎、救赎无数世人的歌剧《弥赛亚》。
难以想象,70多岁的歌德爱上了19岁的少女,如同陷入初恋的漩涡,最终在失恋的打击下,化痛苦为力量,写出了举世瞩目的《浮士德》;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走向地狱的刑柱上,经历了从死到生那最为可怖,而又最具希望的生命瞬间,重新走回人间。
他们的故事,在作者精炼又深刻的浓缩下,我似乎看到,是痛苦,是劫难,让本已熠熠发光的耀眼的星,升华为真正的巨星,他们的余辉在人类的天空永不泯灭。
也有人,如同划过天际的流星,我们虽不记得它的全貌,而那闪烁的瞬间却永久定格。比如写出法国国歌《马赛曲》的作者,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军中上尉,他的一生默默无闻,他的曲子也曾声名寂寂,但是上帝将灵感砸中了他的一霎那,他照亮了人类。
开启了美国西部淘金大门的苏特,以敢闯敢干的冒险精神,创造了富可敌国的财富,最终却因发现金矿,断送了自己的所有,沦落为众人皆欺的乞丐。他也曾经如日中天,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决定了滑铁卢战役成败的格鲁希,是一个小人物,然而透过他,我们看到了拿破仑的陨落。即使没有格鲁希,也或许有另外一个小人物,在关键的事件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那么历史会改写吗?
还有其他几位,不一一赘述,作者由点入面,用浑厚有力的笔力,让我们洞见了伟大的人物的内心。每一个故事,读起来都让人心潮澎湃,心弦动颤,似乎看到太阳冉冉升起,又壮伟坠落。品读之后,大地一片苍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