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阿弥陀佛么么哒》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阿弥陀佛么么哒》读后感 篇1
看过了很多故事,我在想如果我在微博上@你,你会一人一琴来到秦巴山地中的一个小学吗?好想坐在高高的稻草堆旁听你的歌,我保证不说话。你故事里的主角每个都是传奇之于我,我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人生活在不同次元的世界里,因为相信美好,平淡的生活也充满了希冀。虽然自己永远也过不了那种生活,虽然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单一世界的劳动去生活,想走出现存的世界还要计算着工资,其实说到底,还是自己能力不够,努力不够,梦想不够强大到支撑我去远行。
看多了娱乐圈的分分合合,虽然离我很遥远,却让我不愿相信,我宁愿这世界多些美好,少些丑陋。还好故事里那真实的爱情,起码让我在爱情的道路上失去信仰,即使蛛网查封了我的炉台,我依然应该固执的在美丽的雪花上写下相信未来。
最近时常觉得人之浮躁,文字的意义何在?可还是爱写,爱想,纵是无人能赏,毕竟我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还是懒写,因为总也生不了钱,看我是功力的,文学应该是纯粹的呀,可是故事从我这走过,我终有一天要让我与我相伴,温暖我余生岁月!
感谢大冰,感谢小芃芃,有一天我可以看你这么多故事!
《阿弥陀佛么么哒》读后感 篇2
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大家越追捧什么,我在心底就越抵触。大冰的书前两年特别火,毫无例外地我的书单里都没有大冰的书,也没有对大冰有过多少了解,即使我们学校也承办过“大冰的小屋”的音乐会。
大冰现在依然很火,微读上,他的文字已经被加了很多批注,图书馆里的书也已被翻得散页,书店里的封皮也被翻得发皱。
前两天和人聊天,他应该算是大冰的一个粉丝吧,谈起大冰的作品,他如数家珍,大冰的每个故事,每个经历,他都能对我娓娓道来,从他口中谈出来的大冰好像和我之前认知的不太一样,原来大冰的文字也不是那么乏味嘛,也不是那么没有营养嘛。
先从这本书开启对大冰的了解,读着读着才发现,这本书并不是大冰写的第一本。
第一篇故事读的时候身上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也不知道是空调温度太低了,还是故事太动人了,被小小少年的懂事感动的稀里哗啦,以后的每篇故事也都是那么动人,也让我忍不住怀疑生活中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故事,真的有人在过这样的生活吗?可是大冰在一开头又说你要相信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只不过,可能他们暂时还没有出现在你的朋友圈而已。
痞气、戾气、江湖气还有一身才气的大冰,你好呀!
《阿弥陀佛么么哒》读后感 篇3
一直很想把大冰的这几本书看完,这周开始的这一本书,它让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路人甲,我们平庸着,却在各自的世界有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书中的十二个故事,有感动有搞笑。让我知道真的有一个“江湖”的世界存在,而这样的世界是如此的多姿多彩,也让现在有些迷茫的我知道,不管现在做出怎样的选择,去尝试就好,不要给自己就下遗憾。做自己想做的事本身就是一种洒脱。书中的故事也让我知道,只要你想做的,什么时候都不晚,不要把生活过得如此单一,多尝试些新的生活,或许会遇见最美丽的意外。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对我的感触真的很大,看完书中的生活也明白不是没有这样的生活,只是你的圈子里没有而已。很感谢在书中看到了自己想要寻找的生活,四处旅行,去遇到意想不到的人,意想不到的事,看陌生的风景,体验不同的生活。可能是见过的经历的生活太少,以前天真的想要去做一个浪迹天涯的人,逗逗陌生的小猫,做一些善良有意义嗯事情,真是太美好了,去看看外面的生活,一直流浪流浪……
读到一个孩子的心愿:15岁的孩子因白血病离开,虽然这种事情因为电视上经常上演早已不再稀奇,但是当书中那么真切的呈现出来,特别是小越阳最后的遗愿和用心良苦让自己几度哽咽。除了惋惜悲伤,我觉得有一点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这一点在小越阳更在大冰,那就是关于歌曲的版权。小越阳把自己的歌交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嘱托他公开版权;对于一个素未谋面的小孩,大冰信守承诺,在商业化已经铺天盖地的时代坚守公开版权,谁都可以谱曲演唱。我觉得如果说越阳还对商业化运作不太了解不明白其中利益的话,那大冰肯定再熟悉不过,仍能做到今天这一步真的让人觉得弥足珍贵。小越阳说:真遗憾,还没来得及给这个世界留下点儿什么就要离开了。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尽全力最后一搏通过大冰给世界留下了这个故事留下带有生命的温度的歌。那我们呢?我们还来得及给这个世界留下点儿什么,但是我们会珍惜这个来得及然后努力去留下点儿什么吗?
故事《凭什么》也给我就下了深刻印象。“老谢的理想不停地夭折、不停的生长,不停地从头来过。“莫操心我,最穷莫非讨饭,主要不死就会出头……我只是不服,凭什么我自己的理想,不可以靠自己去实现,”有人说,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可我总觉得除了被尊重,人还要自我尊重。真正的尊重,只属于那些不怕碰壁、不怕跌倒、勇于靠近理想的人。”
一个心愿就是如果去丽江可以去看看那个汇聚了如此多故事主人公的大冰的小屋,在现实中感受这纸上的故事。
做一个善良、勇敢的人。
《阿弥陀佛么么哒》读后感 篇4
读完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首先,善良是一种天性,善意是一种选择。或许善良,或许邪恶,都仅在我们一念之间。我相信人性本善。每个人从一开始,其实都是善良的,只不过在后来,一些人因为环境等的影响,没有守住内心的善良,最终走向邪恶的道路。但不管环境有多恶劣,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能够坚守自我。这些真正坚持自我的人,最终收获的将会是成功的人生。对于人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我们都可以选择如何去对待。
第二,任何一种长期单一模式的生活都是在对自己犯罪。我们的生活,本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总是在寻求安慰,我们也总是被教导着要寻求稳定的人生,但人生何曾有过稳定的时候。每个人的人生,总是起起伏伏,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我们明知有多项选择的权利,却不去主张,更是错上加错。在这世上,又有谁能够说你我没权利过上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我们要知道,没有任何一种生活方式是天然带有原罪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只有我们自己可以评判。
第三,人除了被尊重,人还需要自我尊重。小时候,我们总是被教导着要尊重别人。但有的时候,我们总是忽略了自我的尊重。一个人,真正对自我尊重,他才能够真正感到活着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我们需要尊重别人,但我们更需要学会自我尊重。
第四,世上没有什么命中注定。所谓的命中注定,都基于你过去和当下有意无意的选择。所以,不要再抱怨人生。因为我们每一个将来都是由我们每一个现在所决定的。我们的人生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书中说到: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因果最大,但因果也是种选择。确实如此。正所谓有因才有果。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所以,我们需要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
第五,真实的人生,本就琐碎。人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差。不管何时,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柴米油盐、简简单单的生活。每个人的人生都要处理很多事情,但不管事情的大小,我们都应该认真地对待。我们的人生,本就琐碎。所以,我们更应该坦然地面对真实的人生。
第六,有趣比有意义更重要。我们要去选择有趣的活法。我们来到这世间,并不是为了接受苦难、体验生活。因为,我们活着,我们就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应该去感受活着的乐趣。所以,在人生中,我们应该活出自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别人嘲笑,你也要坚持自我。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最后,只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努力让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
《阿弥陀佛么么哒》读后感 篇5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阿弥陀佛么么哒》。之所以看这本书是被书名所吸引,一声阿弥陀佛和么么哒的结合,就能看出此人身上既有着桀骜不驯,可能还有点玩世不恭,又可能同时有悲天悯人,幽默风趣的心性。好吧,这样的人,他的生活也必是充满色彩的,或许有黑,有白,也有灰,更或许别的什么颜色更多些吧,反正,有滋味的生活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正在被俗世凡事缠身,无法负责任的来一场走就走的旅行,那么就读一下这本书吧,因为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十二不同的人生轨迹,每个人都倔强倨傲,每个人都在与时间里不可选择的生活同行,在这十二条轨迹里你可以找到自己向往的,也能找到自己同情的,更能找到自己未曾经历过的,总之是一场足不出户的人生百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态度,无论你认可还是否定,那都是别人的生活。你只可以选择让自己的心置于哪块地方,一直倾晒在阳光下,还是偶尔的来场春雨濛濛,还是一直在月下独酌。 我希望的是,生活多滋味,有滋有味的,随性随心。阿弥陀佛么么哒?
《阿弥陀佛么么哒》读后感 篇6
我看这本书的目的,其实是想研究一种价值观理念,在旅行者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毕竟我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男,我并不认为我的生活方式一定正确。
不过我试图找到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给自己更好的生活体验。所以我放下偏见来研究下这本书。原本的我对于旅行者有种偏见,认为这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四处旅游最后能留什么资本给自己在这世间生存。
怂恿别人追求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的生活是不负责任的。对的,没看这本书前,我还真以为大冰是那种一味推崇江湖旅游的作家,看过他作品后,很开心发现他写的还是很理性的。
看完这本书,发现跟我的预想不太一样。本以为是旅游故事而已,突出情感描写情义是理所应当的。但大冰明显借由这12个故事,最后把本书升华至一个普世的观念:阿弥陀佛么么哒。
一、故事详情不讲,总结下这本书提倡的观念,大冰在书中清晰表达出来了:
没有哪种生活方式是错的,但长久单一的生活模式确实是错的,这样对不起你生活中本应该有的精彩;而知道自己有这种权利选择其他人生选项,却不去主张改变,就是错上加错。
生活理念就是,惜缘不攀缘,重视生活,坚持有趣的活法。还有书最后升华的观念,世人多戾气,多年几句阿弥陀佛么么哒,或能消去些戾气,简而言之,便是诱导善意,选择善良。全书也确实写了些人情世故和江湖险恶,但着重还是主张江湖的善意,里面挺多故事都是有关情义,例如小s和皇后镇,大冰和银匠铺。
看到这里,我就得出一个感想:
旅行的人,不是不知道现实险恶,但他们相信又更多的人是善意的。因为他们感知到的世界是善意的,他们才常常旅行,期待遇到善意的人和事。尤其流浪歌手们,用音乐跟陌生人交流,他们是无比真诚的,用真诚能换来世间许多的善意。
后面想到,不旅行的人是不是觉得这世界对自己是不善意不友好的。这样两种不同的外界感知,造就的可能是两个互相不能理解的人群。
二、关于理想
我觉得必须跟作者的背景联系起来,书中故事主人公大多是作者身边朋友,尤其多民谣流浪歌手。
正是因为有了音乐有了诗,老谢在精神上得到许多自由,所以他离开穷山里,独自走出校园大门去做一次梦,打工攒钱搞创作写诗,多次散尽钱财从头再来。抛开理想这两个这么大的词,其实我觉得这些歌手只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音乐中找到了归属。
所以我的理解是:
流浪歌手历尽磨难,还在做音乐,这其实不叫坚持,他们从不觉得苦,被现实打击了,也不苦了自己。对他们来说,不能做音乐,才是苦了自己。历尽磨难不是必要条件,有些有才华又幸运的音乐人年少成名,不能说他们不热爱音乐。音乐的存在,对音乐人来说,已经是世间对他们莫大的馈赠。总有一些事,别人想要拦住你不让你做,你自己都不答应,非做不可。
就像唱歌这件事,对于歌手来说。
对我来说,这些个有关音乐的故事,没有什么参考意义。很多人同样在做着,自己乐意做非做不可的事情。例如打拼事业,写作,看英文原著书等等。
音乐尽管是门艺术,但不适用于所有人,看了大冰的书就想学吉他的人,不如想想哪些事情是你非做不可,不做不开心的事。
如果没有,那就创造出来一个,想要有生活有故事,不只有学吉他做音乐这一条路。
三、最后的最后
看完这本书,对大冰有个初步的感官了解。我大概得道个歉,所有我所担心的盲目的行为,大冰书中都有指出。
同时大冰文章里既有强烈的煽动力,也有现实的困难。大概这本书的意义在于:
把人心中本来就有的那颗种子发芽长大一点点,尽管不足以让人迈出那一步去改变人生,但知道世上有这样一些人过着自己向往的生活,就已经是莫大的鼓舞和宽慰了。
《阿弥陀佛么么哒》读后感 篇7
合上这本书已经很久了,《阿弥陀佛 么么哒》那12个真实的故事中那曲折的情节和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无法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
《阿弥陀佛么么哒》,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就被书名的惊世骇俗惊岂不是有些玩世不恭的味道?本想随便翻一翻,不曾想,仔细看下去,有些惊喜、惊叹、戳心、含笑流泪、乃至哽咽出声,情不自禁。至此我才认真地搜索大冰。大冰他曾是山东卫视的主持人,是浪荡天涯的流浪歌手,一人一鼓、十年余间、边走边唱、行遍天涯;是油画师、业余皮匠、业余银匠;他玩民谣、玩手鼓、也玩命、是一个老背包客。
这本《阿弥陀佛么么哒》有着十二个不舍得读完的江湖故事。作品有情有义、有侠义魂、有赤子之心、有如一碗酒,可以慰风尘壮侠胆。十二个故事,每一篇都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主角,人物形象饱满,故事生动感人。印象最深的是《小善缘》 。“若干天前,大黑天莅临小屋,这段小善缘已燃发芽生叶。小屋若是个道场,大黑天就是护法……” 这只叫大黑天的鹰对小清新歌曲单循环播放的执着。印象更深刻的是大冰的小屋,那是一群过客散人的加油站,是一群流浪歌手的心灵港湾。在他们风雨飘零的路上有这样一间温暖的小屋,不论来自何方都可以得到短暂的停留和栖息。
每当读到《小善缘》 这篇文章时我总会想到《三字经》 中的这样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大千世界,不一定人人都很成功,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英雄豪杰,但人人都可以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良是一种天性,一种选择。美好的事不会来的太快,糟糕的事也不可避免,但善意地对待自己乃至世界,这样的生活一定不会差。
我相信,善意是人间中永恒的向阳面!缘深缘浅,缘聚缘散,惜缘随缘莫攀缘。阿弥陀佛么么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