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黄大年心得体会

知远网

2025-10-17心得

知远网整理的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黄大年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黄大年心得体会 篇1

昨天,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黄大年的先进事迹,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这位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xx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20xx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到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我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是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随时“添水”、“换水”,不要使自己的一桶水成为“陈年老水”。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学生的越来越广泛的知识需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向书本学习,多读教育经典,多读专业著作,多读教育报刊,多读人文书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丰富的学识,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争做一名人民群众满意的人民教师。

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黄大年心得体会 篇2

根据桦甸市教育局党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学习《教育部关于追授黄大年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决定》的要求,桦甸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党支部积极行动起来,以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崇尚先进,走近先进为步骤,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开展了“学先进 赶先进 当先进”的主题活动。

在党支部副书记宋井华的带领下,分成了五个小组进行学习,每位教师开展了认真的阅读,大家被黄大年的事迹深深吸引和感动。黄大年教授恪尽职守,热爱自己的职业,他常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他用行动阐释了师者之行、之德,是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的一面镜子。在学习交流中,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勇于奉献、敢于创新、脚踏实地、努力拼搏。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园、爱事业、爱师生,争当优秀教师。教师们在学习基础上人人写出了心得体会。

主题活动的开展让教师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相信二幼教师一定会把黄大年的精神传承下来,把“学先进 赶先进 当先进”演绎得更加完美,更加动人。

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黄大年心得体会 篇3

著名物理学家黄大年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学习黄大年,要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更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

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他在英国旅居了18年,但英国毕竟不是中国,身处的那片土地不是他的祖国,他的心中依然牵挂着并且关注着中国。于是,在听到祖国的召唤后,他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这才是他的国家,才是他热切盼望的土地。

黄大年同志的归国,开启了国内深地探测关键装备攻关研究的新时代。黄大年是满载着荣誉归来的,可回国后他并没有享受安逸,而是投入大量精力到工作中去,并组建了全国优秀科研人员团队。因为他知道,他是带着责任与使命回来的。他致力攻关的“航空重力梯度仪”在国家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可是西方对中国却实行最为严格的禁运和封锁,一切都只能依靠中国自身。5年间,黄大年从不放弃任何努力,他的项目也因此汇集了数百名来自高校和中科院的优秀科技人员。2016年6月,黄大年作为首席科学家组织的“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项目”通过了评审验收,中国用5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的路程。国际地球物理界为之惊叹:中国进入“深地时代”!

报效祖国才是最大的成功。当我们去评价成功的时候,一些人可能更看重个人的得失。黄大年同志则认为,作为高端科技人员,应该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报效祖国更有价值。对于“为什么回来”这个问题,他给出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情结”,是因为他惦记着养育他成长的这块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很多像黄大年同志这样充满爱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回来参与建设。黄大年同志对祖国充满信心,也更希望祖国越来越好,所以他回来了。回国后的黄大年,正如《人民日报》所评价的,“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回国7年的时间中,他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出差,每天都工作到凌晨1、2点。这份坚持,这份毅力,究竟是为了什么?不仅是一名科学家对科学的崇高追求,更是一名中国人对建设国家的炽热之爱。

2016年11月29日,黄大年晕倒在飞机上,手里还死死攥着笔记本电脑。他醒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个人危难之际,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国家利益,这是一份怎样的情感,其中又饱含了对祖国多么深厚的感情?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途中,正是一位又一位像黄大年同志这样优秀的科学家,我们才不断追赶并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垄断”。这些科学家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中国的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他们是时代的英雄,不应被我们遗忘。他们是爱国的典范,也应被我们铭记。

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黄大年心得体会 篇4

教育部授予黄大年老师为全国优秀教师时,我对这样一位身处同一座城市、在学界举足轻重的老师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每条消息与报道我都认真阅读,透过文字,我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报国心切、矢志不渝的当代中国科学家的形象。这次,我更是仔细聆听了在座领导与老师们对黄老师的讲述与评价。先生的风骨、爱国的担当、对学生的热爱、对事业的专注,越发令人动容和钦佩。作为刚刚步入自然科学研究的晚辈与后生,我一定会以黄大年老师为榜样,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勤勉刻苦,努力钻研,回报社会。

一是学习黄大年老师至诚报国,以爱国之心绚烂生命底色。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从黄老师身上,我深切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赤子之心。“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我们只有把人生理想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把个人梦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个体奋斗的价值才能得到升华,人生才能实现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非凡意义。

二是学习黄大年老师矢志奋斗,以创新之志勇攀科研高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黄老师带领团队参照国际最高水平、瞄准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弯道超车”的重点,用5年实现了50年的技术飞跃。黄老师启发我们这些科研新手,运用系统思维合理安排攻关,秉持融合理念拓展作业面,在碰撞中寻求突破,在差异中做大增量,通过交叉融合带来“化学反应”与“裂变进程”,从而释放出无尽的创新空间。采取更为开放共享的态度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深度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充分利用全球的学术创新资源,“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科研创新。

三是学习黄大年老师甘为人梯,以育才之情标注生命高度。黄老师曾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始终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立德树人、化育英才,提升着人生的厚度、生命的`高度。作为师范大学的学生,更当以黄老师为标杆,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情操,夯实学识根基,深化仁爱之心。花落春未了,薪尽火相传。黄老师等众多科学家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们开创了伟大的事业,更是树立了一种信念,让我们这些后辈不断追随,任时代轮转,初心不改。

黄大年老师在他的入党志愿书中写道:“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着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愿意追随黄大年老师的足迹,做一朵投入民族复兴建设洪流中的小小浪花,不负时代,永不停歇。

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黄大年心得体会 篇5

黄大年的精神境界,让人想起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提出的“自燃型”的人。稻盛和夫说,物质可分三类:只要点火就会燃烧的可燃性物质;即使点火也不能燃烧的不燃性物质;靠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性物质。人也一样,要想成事,必须靠自我燃烧,因为热情和激情是成事的基本品质。只有自身刻苦努力,并用热情和激情感染周围的人,才能带领团队不断开拓进取。

“自燃型”的人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内心始终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永远保持一股坚韧的拼劲和干劲,在干事创业的路上,总是能够做到披荆斩棘、勇往无前。作为科学家的黄大年,正是这种“自燃型”的人。无论是搞科学研究,还是教书育人,黄大年无时无刻不在“燃烧”着自己,照亮了我国科学事业,擎起了学子们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黄大年将自己所追求的科学事业与对祖国深厚的爱紧紧的连在了一起。面对重重困难和阻挠,黄大年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更加坚定要回到祖国的决心。心怀强烈的爱国责任感,黄大年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我国科学研究事业,让我国在某些科学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这一切都离不开黄大年夜以继日、孜孜不倦的奉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黄大年有几个特别的绰号,“另类科学家”“科研疯子”“拼命黄郎”,无论哪一个绰号,都是黄大年的真实写照。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勇于创新,面对困难永不放弃,才有了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的重大成果。同样是干事创业,而黄大年却能把科研这项事业干的淋漓尽致,可谓是“自燃型”人才的模范典型。

“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投身科研事业,助力祖国强盛,这就是黄大年的梦想。正是因为对祖国深厚的爱,迫切希望祖国能够繁荣昌盛,注定了黄大年为科学事业奉献一生,舍生忘我、无私无畏。他常说,“我有一身本领,想尽快教给学生”。他深知中国要不断走向强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培养人才刻不容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相比理论知识,黄大年身上无私奉献、全情投入、攻坚克难的“自燃”精神更值得学子们争相学习。

斯人虽去,精神永存,黄大年的“自燃”精神将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继承遗志、燃烧激情、实现梦想。黄大年为祖国奉献终生的炽热情怀,像一颗种子,播撒在无数人身边,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在中华大地“茁壮成长”。黄大年的“自燃”精神将指引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青春力量。

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黄大年心得体会 篇6

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黄大年同志已经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创造出了有价值、有意义的无悔人生。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学习黄大年同志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甘做人梯、淡伯利名、乐于奉献的精神,关键是要常怀“三心”。

对组织常怀忠诚之心,涵养静气。“对党忠诚老实”“永不叛党”,是党员的义务,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入党誓词中的庄严承诺。黄大年同志在7年左右的时间里,为了让相关科研水平有更快进步,黄大年把自已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祖国,夜以继日地工作,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是一位放弃海外优越生活、把生命奉献给国家的科学家,一听到《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就流泪的海归赤子。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要像黄大年同志一样,带头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纲领,坚持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把提高对党的忠诚度作为党性锤炼的终生实践,做一名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

对群众常怀关爱之心,滋养和气。“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失公仆之心”。黄大年,始终深怀敬业之情。他诲人不倦,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倾尽心血的职业理想;他刻苦钻研,始终把赶超世界一流和抢占科技制高点,作为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为了让祖国的科技水平获得巨大幅度的提升,黄大年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要像黄大年同志一样,都要像黄大年等时代楷模那样,始终做到干一行爱一样,干一行钻一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用“绣花”功夫抓好工作落实,以“工匠”精神成就伟大事业,不能“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坚持以自己的敬业之情焕发生命之光。

对工作常怀责任之心,培养锐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人生有限,但品格的力量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高度。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黄大年同志义无反顾、选择回国;为了科学事业后继有人,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了国家重要领域尖端技术的发展,他不计名利、殚精竭虑……这是一种将自身生命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大智大勇”、“大德大爱”。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要像黄大年同志一样,本着一切为民的责任担当,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用“实干”加“巧干”成就党的事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