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二十四节气作文(精选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1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最早人们管它叫“启蛰”,后来改叫为“惊蛰”。
一到“惊蛰”,冬眠的小动物们在被雷声震醒后,争先恐后地从原来冬眠的地方爬出来;睡了一个冬天的树儿、草儿也不甘寂寞,纷纷撞进春妈妈的怀抱;习惯了冬天里的慵懒的人们也都加入了这个万物复苏的队伍,开始了忙碌的新一年。这个时候的天气是雨水渐多,一冷一热的,要多穿衣服注意保暖。
遇到这个节气经常,老天脾气就特别怪,会打雷,每次打雷都让我很害怕,因为声音特别重,比放烟花还响。每次到了打雷的时候,天空外就会闪出一道亮光,这时我都会牢牢捂住自己的耳朵,有时候打雷的时间特别长,捂得我手都又酸又麻。听外婆说,这是老天爷在惩罚坏人呢?不过,打完雷下完雨之后的空气特别好,让我精神气。小动物们似乎也喜欢在雨后活动,树上嫩绿的芽儿显得格外嫩。鸟儿跑到树上叽叽喳喳。长辈还告诉我,这个时候农民伯伯们都开始种地了,我们吃的粮食都是靠他们的辛苦劳动长出来的哦。
“惊蛰”真是一个让我喜欢又害怕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2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3
谷雨,位于二十四节气表的第六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谷雨时节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
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4
转眼间,秋天已过了一半。
此时此刻谁又没有思念的人或事呢?你说,当时我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和奶奶去园里抓鸡,结果反被鸡啄?或者是去锄菜?又或者此刻我还正搬两椅子,准备在门外开始写作业?
说实话,还真记不大清了。
不过想起那次秋分,爷爷和奶奶带着我走了好久。我穿着个皮筒靴,随时准备下田,不过走了有一会儿,才发觉背后的镰刀有点不好行动。脑瓜子转了转,就将它放到了爷爷的担子里,那时我满头大汗,还没干活就已气喘吁吁。
等到了自家田里时,才知锄稻草还能这么累,那时我也就比这草高了个十几厘米的样子吧。兴许太久没来,把这稻田给忘了,拿起锄头挥了几下,又累了。
太阳下山,远处依旧留有我们金黄的身影,锄田真累啊!回过头来看爷爷奶奶手上的老茧,满满的心酸。
一个茧,一份劳作,一抹皱纹,全是岁月的流逝……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5
我很喜欢夏至,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就在那天出生的。
听妈妈说,我出生第一天晚上,就不好好睡觉,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又吵又闹,整个医院只有我在“独唱”。我想,这可能那天正巧碰上了夏至,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所以我睡不着觉。从那以后,多少个夜晚,我都让妈妈疲惫不堪,妈妈的白发就像夏至的白天一样疯长。
上幼儿园,我的肚子又开始“捣乱”了。夏至来临,我一会儿吃西瓜拉肚子,一会儿吃冰激凌发高烧,医院就好像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我想,这都怪我出生在夏至,酷热炎炎,我就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冷饮。多少次医院来来回回,等我的病好了,妈妈额头的温度却像夏至的热气一样“节节高升”。
念小学后,我的耳朵又开始“调皮”了。夏至时分,蝉鸣阵阵,我做作业时候,总是无法集中精力,一会儿伸伸懒腰,一会儿打打哈欠。我想,都怪这夏至的蝉儿,让我昏昏欲睡。在这个时候,妈妈总是不胜其烦地提醒我,屋子里妈妈的“唠叨”和屋外的蝉鸣交织在一起,合成了这个夏至里最好听的声音。
我最喜欢夏至了,每年在这个时光中,我格外能感受到妈妈的爱。在我渐渐长大的岁月里,爱与夏至,都成为我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6
寒冷刺骨的天气渐渐消失,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和阳光正向我们走来。也意味着雨水的到来和降雨量的逐渐增加。杜甫有著名的诗为证: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明春天是万物萌芽开始生长的季节,也是雨水最多的时候。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2月19日以后,就到了24节气中第二个节气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量逐渐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2月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3月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量增多现象的节气。
你看,那雨水轻轻的落在屋檐上,落在草丛里,落在树叶上。叮叮咚咚”,这雨水带走了冬天,带来了春天。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雨水咕噜噜”从房顶落下来,很快便连成一串儿闪烁着晶莹剔透的透明项链,一下子又汇成一条清澈的小溪,春雨落在树丛里,便噼噼啪啪”敲响了春姑娘的小铜锣,在叶尖悄悄地汇成一口小巧玲珑的小清潭。这雨水虽然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不便,但是他给农民伯伯们肥沃土地,浇水,给农民伯伯们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我喜欢24节气中的雨水,因为他带走了寒冷的冬天,带来了美丽的春天。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7
古人有诗云:“露深花气冷,露降蟹膏肥。”如今秋意渐浓,凉气渐生。转眼间,而我们自己家乡的迷人的白霜、火红的枫叶、紫宝石般的葡萄,马上就要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绝美之处。
漫步于山道中,抬起头来,层层叠叠的山林,映照出了枫叶往日的美,树上的枫叶落了下来,跟随着风一起在空中漂浮。只见一棵大枫树下,坐着一个熟睡的农民,手里拿着一个篮子。脸上透出一丝笑容。日光射出一道长长的斜光,经过层林如染、如烁彩霞般枫树林是那样的庄重、深沉和含蓄,甚至每一片枫叶都变得成熟而优雅。这也难怪杜牧会写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的名言绝句!
山道中的林间小路上,也铺满了鲜红的“地毯”。现在每走一步都像和大地在窃窃私语。这时,我仿佛和大地融为一体。我的身体变成一棵苍天大树。而我的皮肤变成了一片片即将掉落的叶子,上面布满了白霜。
穿过山道林间,来到一片水果种植基地,霜降后的葡萄“甬优一号”自然是甜心心牌。密密麻麻的葡萄似座座珍珠塔如堆堆翡翠,每一棵葡萄都像是一个个工匠雕刻出来的宝石。我不禁拿了“紫宝石”放进嘴里,一股又香又甜的味道在嘴里弥漫开来。哇!这味道简直可真是使人口生蜜意啊!
枫叶流丹、硕果累累的秋天马上就要过去了,让我们好好跟它告个别吧!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8
初秋,最让人可喜的自然是桂花。常常是花还没见,香已经到了,引着你去寻找它的踪迹。立在桂树下,绿叶间的花儿,一团团,一簇簇,让人似乎笼罩在淡黄色的影子中,如梦似幻。
银杏呢,在夏天尽情展示它的风采,绿色的波浪层层叠叠,随风起伏。它翠绿得仿佛在发光,独属于夏天的,绿色的光芒。
如今一细看,才瞧见藏在叶间的果子已压弯了枝头,熟得快跳下来了,也有些许果实已藏入草叶之中。
它们把全部热情都献给盛夏或秋初,秋天过了一半。到了秋中,不免显得有几分凄凉。桂花渐渐发黑,萎缩成一团。银杏叶边缘变黄,不再有夏天的活力了。
秋中,仅仅是凄凉吗?走出校门,翻过这个小山坡,穿过那片树林,去看看吧!
满树橙红坠满枝头,一个个小柿子莹润可受,让人惊羡得移不开眼,熟透的柿子掉在地上,鸟雀难以抗拒它的诱惑,争先恐后地从远处飞来啄食。兴许,它们会和种子一起去往更远的地方。
满眼金黄延伸到天边,沉甸甸的稻穗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大阳暖洋洋地照着。
秋天过了一半。在此,调谢与生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属于秋天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