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12.13国家公祭日演讲稿(精选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12.13国家公祭日演讲稿 篇1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12月13日,也是国家公祭日。设立国家公祭日,让远去的硝烟重新浮现,让人民遭受的苦难再度重温,举国公祭,为的是在不断坚守和平发展向往和平的同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们对和平的祈愿,许愿墙上的种.种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对于过去我们不是抓住不放,是想在历史的惨痛经历中不断珍惜现在的和平,懂得珍惜,并对过往的屈辱和苦难时刻警惕,不断砥砺人性道义,审时度势,铭记历史牢记使命,用浓浓的爱国情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入侵南京,进行了40多天毫无人性的大屠杀,残害了30多万生灵,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无法将这一天这一天承从记忆中抹去,这一天满是屈辱和苦难,时刻提醒着我们肩上的的责任心中的使命。
那么当历史翻过这一页,留给中华儿女的是远去的黑暗和光明的`未来,如今的中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位国人都应该以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中华民族像羔羊般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远去,中国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有能力保证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伟大国家。
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们无怨无悔,甘心奉献个人的青春铸就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这种精神,是爱国的是理性的,更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的。我们要把这种爱国精神落到行动上,时刻牢记时代使命,在奋斗前进的路上永不停歇。把国家民族放在人个的前面,努力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12.13国家公祭日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紫金山含悲,秦淮河低回。87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举世震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这是中华民族永远抹不去的伤痛,也是人类文明最惨烈的悲剧之一。
87年来,我们曾以无数方式祭奠、悼念、追思南京大屠杀的死难同胞,以无数方式探讨这场屠杀带来的思考: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和平的共识、战争的伦理、人性的自觉与人道的尊严。现在,我们终于设立和迎接来了国家公祭日,以肃穆的仪式来悼念历史,让澎湃的感情集中表达,必将促使民族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促使一个民族汲取历史力量、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
公祭日,展示了我们的人文精神与民族性格。历史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历史锻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浸透热血的土地是每个民族的.朝圣之地。当波兰人为奥斯维辛纪念馆献上鲜花,当德国人在大屠杀纪念碑林中默哀,也让我们重回87年前那座血与火的城市,阅读写在大地上的民族史,感受那种紧紧挽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深情与民族精神。
公祭日,让我们学会以宽阔的历史视野正视、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已过去87年,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近79年,我们用肃穆的国家公祭仪式提醒着自己,保持历史的痛感,但不煽动民族的仇恨;敦促日本正视历史、反思战争、检省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余孽,但不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经历过深重苦难的民族,更应怀着宽阔的历史眼光,更应懂得珍惜和捍卫人类的核心价值。
公祭日,也让每个普通中国人找到带着历史感的活法。它让史书上的文字变得意象丰沛,让每个人的生活获得了历史的重量,也让一个民族的几代人之间,有了心传和默契。正是在这个低头默哀的瞬间里,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角色的你我,都抹平了差异,仅仅成为十三亿中国人中的一个。
有象征意义的是,半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几乎参加了每一次抗战纪念日。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周年纪念日,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9月30日“烈士纪念日”,领导人参与国家公祭,是国际惯例,也是规格和意义的象征,更与每个普通中国人的情感互相呼应,表达了整个社会在民族情感上的同频共振。
12月13日,为同胞默哀,为中华祈福,在灾难的创伤中培育人道态度与和平精神,在屈辱的历史中学会自立自强。今天,我们这样缅怀历史,正是要历练出迎接美好未来的气度与力量。
12.13国家公祭日演讲稿 篇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今天是12月13日,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特殊日子吗?
大家说得很对。12月13日为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什么要把这一天作为国家公祭日呢?这是因为84年前也就是1937年7月7日,日军对中国发起了侵略战争,在12月13日攻入南京对南京同胞展开血腥屠杀的日子。
国家公祭,既是对自己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也是对那些犯罪者的警示,警告这个罪孽深重又不愿悔改的邻国;同时告诫我们的国民,保持警醒状态,不要有片刻的忘却与麻木,绝不能忘却历史、忘却苦难。我们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尽管历史的书卷在不断地翻动,但落后挨打的悲痛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血泪不止。作为阳光下的八中少年,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民族责任,认识到自己在思想上和能力上的问题和不足,为此,我们一定要做到:
一、珍爱自己,茁壮成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这段话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作为八中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强健的体魄来武装自己;同时,明善恶,知是非,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能力,保证自己茁壮健康成长,才有建设国家的能力。请记住:我们怎么样,我们的国家未来就会怎么样!
二、关爱他人,懂得感恩。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父母只会索取,不会回报的人,一个对老师的付出只有抱怨,不懂感恩的人,一个对同学睚眦必报,毫不宽容的人,长大后,会为了灾难深重的人民而牺牲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所以,我们要懂得回报父母和师长,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感谢他们的付出;我们要懂得宽容同伴和同学,用我们包容的心容纳他们的不足;我们要关心我们的家人和朋友,用我们的爱心让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和谐而温暖。
三、砥砺奋斗,无悔青春。青少年是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奋斗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最醒目的注脚。青年人不奋斗,谁来引领时代?青年人不拼搏,谁来开拓未来?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真正有意义的`青春,必然是用奋斗来打磨的。火总向上腾,人要往前走。同时代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八中人心中都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都有一份演绎精彩人生的进取心;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的人生舞台上定有你个人完美的演绎,为国尽力的人群中定有你执着的身影。永远记住,你脚下的土地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样。让我们用行动,一起见证一个更好的八中,见证一个更好的中国!
12.13国家公祭日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寒而深感耻辱的日子;是“现代文明史最黑暗的一页”。这,已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永久的痛苦的记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血泪史。
多少年风雨沧桑,河山巨变,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了屈辱和苦难。我们应该时刻告诫自己“勿忘国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的'耻辱是昨日的惨痛记忆,是今日我们前行奋进的不竭动力。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两大主题,让我们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南京大屠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今天我们站在国旗下,我们为祖国的腾飞而骄傲自豪,为祖国的繁荣而心潮澎湃,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要自觉地把今天的学习同祖国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富强复兴结合起来,明天我们就成为国家最合格的建设者。
同学们,作为明德学子,我们就要践行“坚、苦、真、诚”校训奋发图强,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不断实现自我梦想,共筑中国梦。同学们,加油!
今天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2.13国家公祭日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师:
大家好!
87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生灵涂炭的悲剧、满目疮痍的痛楚,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是让人痛彻心扉,每一次重温之时总是让人悲痛不已。
山河肃穆,草木含悲。这是一个令无数人为之疼痛的日子,这是一段需要被铭记的历史。
昭昭前事,警惕后人。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灭种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沐浴于改革开放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悼念遇难同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鲍墟中学组织开展了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纪念活动。
各班组织召开了以"勿忘国耻,牢记历史"为主题的班会,向学生宣讲国家设立公祭日长远意义,反应了中华民族的成熟与强大,体现了我国对于维护和平的坚定信念,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
12.13国家公祭日演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19)班班主任XXX,今天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这里跟大家一起缅怀逝者,祭奠30多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空一座城,等三十万亡魂,点一盏灯,祭朗朗乾坤,怀一颗心,求人间安稳,哀一个国,念我千古华夏人。
巍巍金陵,钟山花雨。岁月奔腾,时光不腐。1937年12月13日,日寇在南京开展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同胞无辜遭难。这,定格成为一个民族永恒的集体记忆。
战争,是冷酷无情的刽子手,使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人民流离失所?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自2014年以来,每年12月13日,爱好和平人士相聚南京,以国家的名义,用最深的情意,共同祭奠南京遇难的同胞。这个日子拥有她独有的名字:“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日的设立警醒我们不能再重复战争,重复战争带来的伤痛,重复战争后千疮百孔的世界。历史不仅关乎过去,更关乎现在和未来。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咀嚼苦难、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重申和平与正义的价值,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87年过去了,我们依然会剧痛袭来。足可慰藉的'是,不再有87年前那样的寒冷、羸弱和无助。今日抬首,再见她挺拔身姿。
勿忘南京!勿忘“12·13”!勿忘她绵延千年,波澜壮阔的厚重历史,勿忘她遭受惨绝人寰,痛彻心扉的沉重苦难,勿忘她坚韧不拔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
近代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无数次经历了战争磨难,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今日之中国,已是一个有足够能力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逝者往矣,永驻人心,这是一个民族的人道和正义。生者前行,瞻望未来,这是一个国家的光明与希望。战争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弱小,那么强国,就是避免战争最好的方式。那么身为学生的你们,应该怎么做呢?
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身为学生的你们应当树立理想,努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最后让我们一起回忆刻在南京 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照壁上的一段话:
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
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
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
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12.13国家公祭日演讲稿 篇7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12月13日。
从日历上看,这不过是一年中一个普通的日子,可是1937年的12月13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一个让人的心会痛、会恨、会流血的日子。
1937年12月13日那一天,可恶的日本人侵占了我们中国的南京城,并在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残杀了三十多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这些人中,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活靶子、有的被活生生的推进长江、有的成为细菌实验的牺牲品!这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这屈辱的历史我们又怎能忘记?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日本鬼子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中国人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201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的这天,南京城都会拉响警报,以此悼念在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阵阵撕人心肺的警报声是在提醒每一位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中国人一定要铭记历史、一定要勿忘国耻、一定要振兴中华,一定要捍卫和平!
多少年风雨沧桑,河山巨变,我们中国人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经过了8年抗战、3年解放战争早已摆脱了屈辱和苦难,扬眉吐气了!冲天而起的蘑菇云,打破了列强的核垄断;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向世界宣示中国再不是“东亚病夫”;中国高铁跑出了中国速度,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航天技术也一次次地征服太空,从世界航天大国迈向了航天强国;一批批的高精尖武器装备以及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中国解放军,都让世人再次认识了一个生机勃勃、一个繁荣富强,一个不可欺侮的中国!
今天,我们站在国旗下,为祖国的腾飞而骄傲自豪,为祖国的繁荣而心潮澎湃。不论我们走向何方,不论我们身在何处,只要我们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祖国和我们是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祖国光荣,则我们光荣,祖国耻辱,则我们耻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同学们,你们是初升的太阳,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为了自己、为了国家、更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强盛,请记住祖国历史的创伤,请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