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诚信小故事》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诚信小故事》读后感 篇1
小时候,我一直拿诚信当儿戏,经常对父母撒谎,有时候气的他们张嘴就教育我,我却屡教不改,反而越来越严重。我一直以为,说了真话反而会被父母所责骂,直到有一天,我阅读了《诚信的故事》这本书,我才对“诚信”这两个字改变了原先的看法。
这是一本教育书,红彤彤的封面,白纸黑字,却记录着不少关于诚信的故事,读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并使人进步,甚至令人放飞梦想,我二话没说,翻开它就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其中,有个故事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八世纪英国有个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拦住了。因为看男孩儿可怜便买了小男孩一根火柴。他本以为小男孩拿了他的一英镑就再也不想回来找零了。于是第二天,小男孩的弟弟帮他送来了零钱,并对绅士讲了他哥哥为了找钱被马车撞的事,这时,绅士感到错怪了小男孩了,并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决定去看看小男孩儿。
到了小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儿的祖母在照顾受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儿连忙就说:“对不起,我没能给您把零钱送去,失信了!”当了解到两个小男孩的亲生父母双亡时,他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了起来。
看这就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世界上没有哪一样东西是比得上“诚信”的。诚信,使我们的心变得纯洁,品德变得美好。那些为了逃避惩罚,为了得到一点小利益与赞赏而说谎的行为是愚蠢的,不诚实的代价就是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只要失去了信誉,也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到头来不就是搬起石头往自己的脚上砸吗?
一颗诚实的心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当你播下一粒诚信的种子,你的心灵上收获的就是无价之宝。我们从小就是要做诚实守信的人,这样不久自己会心地坦荡,别人也会信任你,做人也昂首挺胸,使自己的气质无与伦比。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会得到许多人的热心帮助,当只要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就会永远失去朋友对你的信任,而朋友的信任,往往比小便宜重要的多。
孔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何其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杌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是的,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转,个人也会因为失去诚信而终获苦果。
诚信,可谓是人一生的财富,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诚信存在,哪怕你所有事情,所有能力都是最好,最优秀的,可就唯独丢了“诚信”,那你也就没什么用了。读了这本书,是我明白了十分重要的道理,改变了我对“诚信”的看法。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有很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阅读,发现。读书,放飞自己的梦想,学习新奇的知识,改变错误的看法,使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中,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诚信小故事》读后感 篇2
诚信像一本好书,教给我许多知识;诚信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方向;诚信像一支画笔,描给我成长的道路。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在一串失败后,朋友们主动伸出的那一双双温热的手,是为徘徊在路边的陌生人指路后,看到他脸上的粲然一笑。
《诚信故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有许许多多讲诚信的人,例如晋文公打动诸葛亮、诸葛亮帮助刘备治理天下,毛泽东还钱等等都是因为诚信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和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道也。”这些名人格言,是对诚信美德的最好概括,也讲诚信要从说真话、守信用开始。诚信是什么?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就是诚实守信,这是诚信最起码的标准。不管是对自己认识的人也好,还是对不认识的人,都要真言无伪,以诚信待人。
诚信,外表表现为坦荡忠诚,内心表现为高度的自信。人生之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如果没有诚信与美德相伴,认识道路上也就缺少阳光变成灰色人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诚信的人是表里不一的。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正如乔叟所说,“真诚是人生最高的美德。”的确,无论你高低贵贱,也无论你是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信用,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诚信对一个人而言,有时候与眼前利益相斥,很多人缺少一种长远的眼光看待,实际上,诚信只有一次,只要你有一次丧失了诚信,你的信任度就会下降,甚至还会出现信任危机。
许诺一定要承担兑现,守信是取信于人的第一要素,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体现了对自己的尊重。讲信用是忠诚的外在表现,具有魅力的人,首先应该是守信用的人,诚实的人,靠得住的人。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莎士比亚说过:“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信呢?失去诚信,你所拥有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也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像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失去别人对你的基本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的小伙,每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稳重踏实的演员总比一个奸诈精灵怪的角儿更受观众的青睐。
选择诚信,因为是正确之眩在你一一权衡过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在人生与风浪的洗礼中,有了诚信,你就用最阳光的心情高唱吧。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诚信小故事》读后感 篇3
最近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一百个诚信故事》。看来这本书,我才知道诚信是那么重要,诚信能让坏人变成好人,能让敌人变成朋友,能化干戈为玉锦。如果没有诚信就会失去朋友,失去亲人,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
我从报刊中也曾经也看到过这样的事例,当一个商人与一个老板谈一笔生意,再谈自己的货物时,一个劲地吹嘘自己的东西则怎没怎么好,开始那老板还相信他,但是经过几次接触发现这个人他没诚意,后来就不与他做生意了。别的人最后的下场只能是破产。
由此,我也受到很大气发。我觉得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应该从小养成,我现在就要求自己做一个有信用得人,对同学要守信用,对爸妈要守信用。
《诚信小故事》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了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故事,它主要写了一次毛主席过生日时请章士钊和他的女儿章含之等人到他家吃饭。毛主席听说章含之在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便要求她教自己学英语。章含之原以为他是说了玩的,不料一周后,毛主席果然派人打来了电话,并约她星期日下午去。从此,章含之一边教毛主席学英语,一边也就成了毛主席向章士钊借书、还书的交通员,毛主席并对她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人与人之间永远也少不了诚信,也使我认识了什么是诚信。希望我们能更加得诚实,更加的守信,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诚信小故事》读后感 篇5
最近我读了关于诚信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曾子杀猪的故事,这是一则流传了很多年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名叫曾参,他很有学问。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她的小儿子要跟着,曾子的妻子则对儿子说:“好孩子,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
曾妻从集市上回来,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像是真要杀猪的样子,便劝阻说只是哄骗孩子一时的权宜之计,不可当真。曾子说:“不能和小孩随便开玩笑。孩子小,还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事事都模仿着父母的言行。现在你向他说谎话,这是教孩子撒谎呀。母亲现在说谎,孩子长大后向别人说谎,怎能这样教育孩子呢?”曾妻听了,认为曾子说的对。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妻把肉炖给孩子吃了。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而宋朝的梁颢的故事,也是关于诚信的完美典范。他自幼酷爱读书,但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所以他只得跟邻居借,然后连夜赶抄,抄完后再仔细研究。但他向来对书籍爱护有佳,说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从来没因为自己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而失信于他人。即使天寒地冻,哪怕彻夜不眠。邻居因此被他感动,后来将他的书随意借给他看,什么时候还都行。
后来梁颢因为读了很多的书,中了状元。由于小时候培养的诚信品格,深得宋朝皇帝的赏识,被连连提拔。
是啊,诚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它能使你赢得别人的尊重,从而走向成功。无论何时,诚信,我们永不可丢。
《诚信小故事》读后感 篇6
有位年轻人拥有了“健康”、“美丽”、“诚信”、“机遇”、“才学”、“金钱”、“名誉”这七个背囊。渡船开出后险象环生。他的朋友说:“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这位年轻人思索片刻后,把“诚信”抛进了水里。如果换了你,你会怎么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今天,我读了《诚信的故事》这本书后,深有感触。
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曾子杀猪”这一个小故事。故事讲的是: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去赶集,孩子也要去,母亲不让他去,就允诺说回来杀猪给他吃。孩子信以为真,可等到母亲回来后,母亲却反悔了。曾子知道了,二话没说,就把猪杀了,并且对妻子说:“答应做的事就得做到,人要讲诚信。”妻子惭愧地低下了头……
是呀,对孩子就应该说到做到,不然,这不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数,又有什资格教育孩子呢?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千金”。既然许诺了,就应该去做,绝不能随便说说当儿戏。曾子这样做,说明他把信守诺言看得非常重要,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记得有一次,妈妈对我说去医院上班,其实是和我的阿姨们一起去打麻将了。因为我不想耽误妈妈的工作,所以便没说什么。到了晚上妈妈回来了,我才知道妈妈骗了我。当时我心里十分难过,很不是滋味。我知道世界上肯定还有很多的父母偶尔会骗自己的孩子,但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不再高大?
记得还有一天,我去老师家弹古筝,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十元钱,当时我兴奋极了。十元钱可以买我喜欢的东西,玩具、零食、书……越想越开心。忽然,有一个念头在我脑中闪过,这是钱是别人的,应该还给失主,可不知是谁的?是否可以交给警察叔叔呢?到底怎么做?我左思右想。这时,老师的话语在我耳边响起:“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于是,我明白了我该怎么做。警察叔叔微笑着对我说:“你真是个诚实的孩子。”那一刻,我觉得无比的快乐,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诚信的可贵。
诚信是美丽的,也是平凡的,只要每人都拥有这点,那世界就会更加地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