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知远网

2025-10-14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精选1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1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认识8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情感: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重、难点: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教法:读中感悟,自读自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资料

流程:

一、谈话引入,读读交流

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爱因斯坦的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体会:

1.生活中的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交往时的语言、外贸、神情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三、课:引导学生交流,从生活中的爱因斯坦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四、积累内化: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自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实践活动

课外搜集一些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发明和生活中的故事和鱼肚有关科学家的书籍。

板书:

相撞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相遇伟大

相邀执着追求

夸小孩儿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2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认识8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情感: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重、难点: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教法:读中感悟,自读自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资料

流程:

一、谈话引入,读读交流

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爱因斯坦的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体会:

1.生活中的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交往时的语言、外贸、神情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三、课:引导学生交流,从生活中的爱因斯坦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四、积累内化: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自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实践活动

课外搜集一些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发明和生活中的故事和鱼肚有关科学家的书籍。

板书:

相撞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相遇伟大

相邀执着追求

夸小孩儿

关于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4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3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认识8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情感: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重、难点: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教法:读中感悟,自读自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资料

流程:

一、谈话引入,读读交流

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爱因斯坦的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体会:

1.生活中的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交往时的语言、外贸、神情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三、课:引导学生交流,从生活中的爱因斯坦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四、积累内化: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自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实践活动

课外搜集一些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发明和生活中的故事和鱼肚有关科学家的书籍。

板书:

相撞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相遇伟大

相邀执着追求

夸小孩儿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体会爱因斯坦的伟大品格。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介绍爱因斯坦的资料,了解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揭示研究主题

1、出示课后练习第5题:讨论一下,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说说理由。

2、明确本课的研究主题是“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

3、自读课文,找文中小女孩的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读懂人物语言。

[“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以此研读文本,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上课伊始揭示研究主题,能使学生目标明确,以最直接的方式进入文本研读。]

(二)一议“最伟大的人”

1、议题: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2、自读课文,找出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的句子。

3、交流句子:“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

4、说说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师生交流利用课前搜集的爱因斯坦的资料来说明。

5、读好小女孩父亲的话。

[课前收集资料是这一学期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师生资料的交流,能很好地补充文本对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这方面介绍的不足,使学生对爱因斯坦有个比较全面地了解。]

(三)二议“最伟大的人”

1、议题: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2、找句子:“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3、读句子,理解句意,从文中找写爱因斯坦衣衫不整的句子。

4、议议:“衣衫不整”说明什么?爱因斯坦注意的是什么?

5、读句子: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6、补充介绍相关小故事,感受爱因斯坦醉心科学研究的精神。

[小女孩看的是表面,学生对小女孩同龄,也许会赞同小女孩的看法。因此,要引导学生透过表面去感悟爱因斯坦不注意生活小节背后醉心科学研究的精神,资料的补充,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的精神品质。]

(四)三议“最伟大的人”

1、议题:爱因斯坦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人吗?

2、找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3、读句子,说说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爱因斯坦很谦逊)

4、分角色朗读小女孩与父亲、爱因斯坦的话。

[读议感悟了爱因斯坦的品质,让学生把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是对文本语言的反刍和又一次的解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更深刻了。]

(五)四议“最伟大的人”

1、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2、发表看法,不同看法辩论。

3、找文中描写爱因斯坦神情、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爱因斯坦的平易近人、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特点,感受其人格的伟大。

4、小结: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方面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忽略生活小节,是为了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科学研究上。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却很谦逊,关爱孩子,乐于与小孩交往。他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补充介绍有关资料)所有这些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尊敬。爱因斯坦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与敬仰。

[前“三议”是理解文中人物对“最伟大的人”的看法。这第四议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受文中人物的影响,学生对“最伟大的人”的看法会有些分歧,通过辩一辩的形式,让学生思想碰撞,在辩的过程中交流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与感悟,在进一步感受人物思想品质的同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主题延伸

1、课外借阅介绍中外伟大科学家方面的书籍,了解更多的伟人。

2、收集爱因斯坦的名言,把最受启发的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古今中外,像爱因斯坦一样的伟人有许多,通过阅读有关书籍,让学生了解伟人的精神品质,使其思想与灵魂受到洗礼。爱因斯坦在治学、做人方面有许多名言,让学生收集有关名言,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第一学时预设:

第一教时

重点:

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人物爱因斯坦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说说你心目中的爱因斯坦。(板书:爱因斯坦)

2、师述: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有人却当了他这位大学教授的老师,是谁?(板书:小女孩)(小女孩叫苏菲)

老师在这儿要说的是,苏菲就是一位上帝,至少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们会这么认为。请看例子: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衣着也是不注意的,长年披着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袜子,不结领带,裤子有时既没有绑皮带,也没有吊带,他和人在黑板前讨论问题时,一面写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下滑的裤子用手拉住,这种情形是有些滑稽,而他的头发却留得长长的,不加修饰。这对当年“贵族学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来说是惊异的事,难怪他们要希望上帝叫他把头发剪掉。

大学生们的希望,小女孩却做到了。(也可联系书上句子,句子见下:

①“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②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

3、师:所以老师说小女孩是上帝!你们同意吗?

4、过渡: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从中又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文中找找答案吧!(板书:与)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并把它们放到课文中去,读通读顺课文。

二、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读文(按上面要求)

A老师在读的时候,都不自觉地要读错,大家读这些时要注意:

善意的提醒:

撮zǔo冲chòng女孩一笑趿tā拉撞着zháo

踱duó步教jiāo我谈些啥shá你得dě学会

B检查读文,评价。(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愿意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当评委。)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

三、初步理清条理

提示:按时间来划分。(相撞、相遇、相邀、相处)

四、作业

1、抄词(学生之间善意提醒怎样写对写美)。

2、朗读课文。

第二学时预设(为第二稿):

第二教时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建立起丰满而又立体的爱因斯坦这一人物形象!

2、认识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认识爱因斯坦的平凡)。(虽然放入教学重点,但未想出好的方法。)

教学措施:紧扣课文,自读探究,适当拓展,角色体验,经过五种渠道来建立:

1、学生(作为读者)读文时初步建立的印象;

2、小女孩父亲心目中的爱因斯坦形象;

3、小女孩心目中的爱因斯坦形象;

4、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评价;

5、小女孩母亲心目中的爱因斯坦形象。

一、谈话导入,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由到,再到,最后。这其中文章着重写了他们之间的三次交往。

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去学习课文,去走进爱因斯坦,全面地认识爱因斯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过渡:先请大家读课文,读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三次交往的段落,请你边读边思考,自由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出些体会。

二、全方位、立体式地走进爱因斯坦,建立其形象

(一)作为读者,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1、读文(三次交往中的一次),写体会;

2、对话交流,相机感情朗读

咱们来交流一下读后的体会吧!

①第一次交往(句段出示略)

(人物特点:宽容、坦荡的情怀,有礼貌、不拘小节等)

注意点: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②第二次交往(句段出示略)

(欣慰、天真、平易近人、幽默、有礼貌、谦虚、不耻下问、诚实等)

注意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但愿你肯教我。”

A、你认为爱因斯坦他会对付的是什么?

他怎么对付的?能找出文中的句子来读一读吗?

B、你还能找出有关事例来说明吗?

(出示材料:

年轻时的爱因斯坦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

有一次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爱因斯坦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

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C、师:是啊,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个惜时如金的人,他几乎分分秒秒都用来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所以他有这么一句名言(出示):

D、一个人被工作弄得神魂颠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这的确幸运。——爱因斯坦

③第三次交往(句段出示略)

(人物特点:知错就改、虚心、热情、忘我工作、平易近人、不耻下问等)

④小结:爱因斯坦这一人物特点。

⑤课文写到了哪几种人物?

下面我们随着他们的目光,去认识他们心中的爱因斯坦。

(二)作为小女孩的爸爸,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1、出示句子: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

2、指读,读出父亲的兴奋。

3、齐读。(板书:最伟大)

4、议议: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兴奋?小女孩父亲心中的“伟大”是什么?

(三)作为小女孩,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1、出示句子: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板书:有趣,童话中的人物)

2、出示句子: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a、读句b、换个说法c、读好反问语气(板书:不可能伟大)

3、句子: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a、读句b、换个说法c、读好反问语气(板书:谈不上伟大)

4、小女孩心目中的“伟大”的标准又是什么?

她能这么说,又反映她是个怎样的人?

她能这么做,又能说明什么?(板书:天真直率乐于助人)

(四)作为爱因斯坦,感受他自己心中的形象

1、出示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板书:并不伟大)

1、引用拓展材料(爱因斯坦自评):

我完全知道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兴趣、专一、顽强的工作,以及自我批评使我达到我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爱因斯坦

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

——爱因斯坦

讨论:在爱因斯坦心目中,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

3、师: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地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

(五)作为小女孩的母亲,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出示句子:爱因斯坦教授,我女儿跟您在一起时,你们都谈些啥?

(板书:令人尊敬)

三、齐读全文

四、小结本课

这节课,通过当五种角色,我们认识感受了爱因斯坦,他……

下节课我们将进行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主):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平易近人直率

诚实谦虚乐于助人

童心平等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情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教学重点:

在品词、品句、品文中真正融入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读中悟情、情中明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板书:爱因斯坦)你认识爱因斯坦吗?简介爱因斯坦;(板书:小女孩)为什么要在“女孩”前加“小”字?

2、想想课文可能写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三、检查自学,学习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五、理清课文分段。

六、书写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2、设定悬念导入:父亲告诉女孩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女孩纳闷什么?为什么纳闷?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读课文吧!

二、学习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找出有关女孩纳闷的句子。

2、多媒体展示句子,提问:纳闷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的'意思?为什么纳闷?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并不伟大。

3、多媒体展示有关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请生填填。运用文中的写法仿写自己喜欢的人。

4、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期坦是怎样的?过渡:还有什么令小女孩纳闷呢?联系上文找出父亲说的话。

5、指导朗读,读出父亲高兴、激动、崇拜的心情。

6、提问: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是怎样?

7、播放小博士的介绍,父亲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8、老师小结。

三、精读感悟第4、5自然段。

1、多媒体创设情境,范读。

2、提问:你认为老师朗读的怎样?为什么要这样读?

3、相机出示句子:“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怎么谈得上伟大?”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天真、直率。

4、“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但愿你肯教我。”同桌练读,指导朗读,抓住“温柔的目光”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女孩做个鬼脸“但愿你肯教我”,从品读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感悟爱因斯坦的爱心、童心、虚心。

5、提问: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随机出示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指导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噢”的读法,感悟爱因斯坦的平易、谦逊。

6、分角色朗读,老师小结。

四、学习第6—8自然段。

过渡: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这是怎么回事?

1、默读、提问:“吓了一跳”怎么理解?为什么?

2、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变成了什么样的?假如你是小姑娘,面对变了一个人的爱因斯坦,你心情会怎么样?指导朗读,师生接读“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3、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变?

4、小女孩使爱因斯坦的什么发生变化?师描述生想象房间“一塌糊涂”请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收拾好房间的情景,你能用哪些词语来说说?

5、老师小结。

五、延伸明理。

1、提问:为什么爱因斯坦房间凌乱,穿着不整?爱因斯坦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什么?

2、引导:正因为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所以无暇顾及生活小节,甚至连走路都在埋头思考问题。同学们,从这些平凡的生活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爱因斯坦?

3、提问:你认为爱因斯坦伟大不伟大?

4、作者是怎样塑造爱因斯坦的伟大?体会写法选用平凡的生活,通过刻画爱因斯坦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的伟大,这是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5、老师小结。

6、师生共赏爱因斯坦名言。

六、布置作业:

小练笔《伟大与平凡》。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6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认识8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情感: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重、难点: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教法:读中感悟,自读自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资料

流程:

一、谈话引入,读读交流

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爱因斯坦的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体会:

1.生活中的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交往时的语言、外贸、神情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三、课:引导学生交流,从生活中的爱因斯坦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四、积累内化: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自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实践活动

课外搜集一些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发明和生活中的故事和鱼肚有关科学家的书籍。

板书:

相撞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相遇伟大

相邀执着追求

夸小孩儿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情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教学重点:在品词、品句、品文中真正融入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读中悟情、情中明理。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板书:爱因斯坦)你认识爱因斯坦吗?简介爱因斯坦。

(板书:小女孩)为什么要在“女孩”前加“小”字?

2、想想课文可能写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三、检查自学,学习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五、理清课文分段。

六、书写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参赛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句子,品读人物对话,领会课文内容。

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2、设定悬念导入:父亲告诉女孩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女孩纳闷什么?为什么纳闷?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读课文吧!

二、学习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找出有关女孩纳闷的句子。

2、多媒体展示句子,提问:纳闷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的意思?为什么纳闷?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并不伟大。

3、多媒体展示有关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请生填填。运用文中的写法仿写自己喜欢的人。

4、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期坦是怎样的?

过渡:还有什么令小女孩纳闷呢?联系上文找出父亲说的话。

5、指导朗读,读出父亲高兴、激动、崇拜的`心情。

6、提问: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是怎样?

7、播放小博士的介绍,父亲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8、师小结。

三、精读感悟第4、5自然段。

1、多媒体创设情境,范读。

2、提问:你认为老师朗读的怎样?为什么要这样读?

3、相机出示句子:“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怎么谈得上伟大?”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天真、直率。

4、“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但愿你肯教我。”同桌练读,指导朗读,抓住“温柔的目光”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女孩做个鬼脸“但愿你肯教我”,从品读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感悟爱因斯坦的爱心、童心、虚心。

5、提问: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随机出示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指导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噢”的读法,感悟爱因斯坦的平易、谦逊。

6、分角色朗读,师小结。

四、学习第6—8自然段。

过渡: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这是怎么回事?

1、默读、提问:“吓了一跳”怎么理解?为什么?

2、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变成了什么样的?假如你是小姑娘,面对变了一个人的爱因斯坦,你心情会怎么样?指导朗读,师生接读“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3、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变?

4、小女孩使爱因斯坦的什么发生变化?师描述生想象房间“一塌糊涂”请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收拾好房间的情景,你能用哪些词语来说说?

5、师小结。

五、延伸明理。

1、提问:为什么爱因斯坦房间凌乱,穿着不整?爱因斯坦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什么?

2、引导:正因为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所以无暇顾及生活小节,甚至连走路都在埋头思考问题。同学们,从这些平凡的生活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爱因斯坦?

3、提问:你认为爱因斯坦伟大不伟大?

4、作者是怎样塑造爱因斯坦的伟大?体会写法选用平凡的生活,通过刻画爱因斯坦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的伟大,这是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5、师小结。

6、师生共赏爱因斯坦名言。

六、布置作业:小练笔《伟大与平凡》。

关于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情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教学重点:在品词、品句、品文中真正融入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读中悟情、情中明理。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板书:爱因斯坦)你认识爱因斯坦吗?简介爱因斯坦。

(板书:小女孩)为什么要在“女孩”前加“小”字?

2、想想课文可能写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三、检查自学,学习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五、理清课文分段。

六、书写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参赛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句子,品读人物对话,领会课文内容。

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2、设定悬念导入:父亲告诉女孩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女孩纳闷什么?为什么纳闷?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读课文吧!

二、学习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找出有关女孩纳闷的句子。

2、多媒体展示句子,提问:纳闷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的意思?为什么纳闷?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并不伟大。

3、多媒体展示有关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请生填填。运用文中的写法仿写自己喜欢的人。

4、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期坦是怎样的?

过渡:还有什么令小女孩纳闷呢?联系上文找出父亲说的话。

5、指导朗读,读出父亲高兴、激动、崇拜的心情。

6、提问: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是怎样?

7、播放小博士的介绍,父亲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8、师小结。

三、精读感悟第4、5自然段。

1、多媒体创设情境,范读。

2、提问:你认为老师朗读的.怎样?为什么要这样读?

3、相机出示句子:“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怎么谈得上伟大?”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天真、直率。

4、“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但愿你肯教我。”同桌练读,指导朗读,抓住“温柔的目光”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女孩做个鬼脸“但愿你肯教我”,从品读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感悟爱因斯坦的爱心、童心、虚心。

5、提问: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随机出示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指导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噢”的读法,感悟爱因斯坦的平易、谦逊。

6、分角色朗读,师小结。

四、学习第6—8自然段。

过渡: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这是怎么回事?

1、默读、提问:“吓了一跳”怎么理解?为什么?

2、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变成了什么样的?假如你是小姑娘,面对变了一个人的爱因斯坦,你心情会怎么样?指导朗读,师生接读“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3、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变?

4、小女孩使爱因斯坦的什么发生变化?师描述生想象房间“一塌糊涂”请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收拾好房间的情景,你能用哪些词语来说说?

5、师小结。

五、延伸明理。

1、提问:为什么爱因斯坦房间凌乱,穿着不整?爱因斯坦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什么?

2、引导:正因为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所以无暇顾及生活小节,甚至连走路都在埋头思考问题。同学们,从这些平凡的生活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爱因斯坦?

3、提问:你认为爱因斯坦伟大不伟大?

4、作者是怎样塑造爱因斯坦的伟大?体会写法选用平凡的生活,通过刻画爱因斯坦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的伟大,这是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5、师小结。

6、师生共赏爱因斯坦名言。

六、布置作业:小练笔《伟大与平凡》。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9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认识8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情感: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重、难点: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教法:读中感悟,自读自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资料

流程:

一、谈话引入,读读交流

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爱因斯坦的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体会:

1.生活中的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交往时的语言、外贸、神情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三、课:引导学生交流,从生活中的`爱因斯坦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四、积累内化: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自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实践活动

课外搜集一些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发明和生活中的故事和鱼肚有关科学家的书籍。

板书:

相撞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相遇伟大

相邀执着追求

夸小孩儿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情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教学重点:在品词、品句、品文中真正融入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读中悟情、情中明理。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板书:爱因斯坦)你认识爱因斯坦吗?简介爱因斯坦。

(板书:小女孩)为什么要在“女孩”前加“小”字?

2、想想课文可能写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三、检查自学,学习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五、理清课文分段。

六、书写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参赛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句子,品读人物对话,领会课文内容。

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2、设定悬念导入:父亲告诉女孩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女孩纳闷什么?为什么纳闷?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读课文吧!

二、学习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找出有关女孩纳闷的句子。

2、多媒体展示句子,提问:纳闷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的意思?为什么纳闷?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并不伟大。

3、多媒体展示有关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请生填填。运用文中的写法仿写自己喜欢的人。

4、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期坦是怎样的?

过渡:还有什么令小女孩纳闷呢?联系上文找出父亲说的话。

5、指导朗读,读出父亲高兴、激动、崇拜的心情。

6、提问: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是怎样?

7、播放小博士的介绍,父亲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8、师小结。

三、精读感悟第4、5自然段。

1、多媒体创设情境,范读。

2、提问:你认为老师朗读的怎样?为什么要这样读?

3、相机出示句子:“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怎么谈得上伟大?”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天真、直率。

4、“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但愿你肯教我。”同桌练读,指导朗读,抓住“温柔的目光”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女孩做个鬼脸“但愿你肯教我”,从品读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感悟爱因斯坦的爱心、童心、虚心。

5、提问: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随机出示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指导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噢”的读法,感悟爱因斯坦的平易、谦逊。

6、分角色朗读,师小结。

四、学习第6—8自然段。

过渡: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这是怎么回事?

1、默读、提问:“吓了一跳”怎么理解?为什么?

2、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变成了什么样的?假如你是小姑娘,面对变了一个人的爱因斯坦,你心情会怎么样?指导朗读,师生接读“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3、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变?

4、小女孩使爱因斯坦的什么发生变化?师描述生想象房间“一塌糊涂”请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收拾好房间的情景,你能用哪些词语来说说?

5、师小结。

五、延伸明理。

1、提问:为什么爱因斯坦房间凌乱,穿着不整?爱因斯坦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什么?

2、引导:正因为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所以无暇顾及生活小节,甚至连走路都在埋头思考问题。同学们,从这些平凡的生活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爱因斯坦?

3、提问:你认为爱因斯坦伟大不伟大?

4、作者是怎样塑造爱因斯坦的伟大?体会写法选用平凡的生活,通过刻画爱因斯坦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的伟大,这是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5、师小结。

6、师生共赏爱因斯坦名言。

六、布置作业:小练笔《伟大与平凡》。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二、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

三、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近一位十分伟大的人物。(板书:爱因斯坦)你了解他吗?谁能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介绍?

2、生自由介绍,教师相机评价。

3、今天 ,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补充完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4、过渡: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是怎么认识的?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请同学们把书轻轻打到100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相机巡视)

2、二读课文,正音、随文解词。

(1)第2小节:一撮(看图解词) 趿拉(方言解决)并强调两个生字的读音。

(2)第3小节:纳闷:理解意思,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当时的纳闷,进一步帮助理解词义。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第4小节:踱步(做动作表演,帮助理解词义)

一面……一面……(试着来造句)

(4)第6小节:一塌糊涂(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或采访学生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5)第8小节:只好(造句)

3、三读课文,理清脉络,了解主要内容:

(1)那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相遇了几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双竖线划分好三次相遇,并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每次相遇都发生了什么故事?

生划分并概括段意,教师相机板书:相撞、相遇、相邀

(2)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仅仅只相遇了三次吗?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7、8小节。(指名学生说段意,教师板书:相处)

(3)谁能根据老师黑板上的.板书,组织好语言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练说)

指名说,并在评价中再次强调概括主要内容的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条理清楚)

(三)再读课文,学习写作顺序:

1、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每次相遇的第一句话及最后一部分的第一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生说,教师小节,我们平时写作文,也要学习作者这种按时间顺序来记事的写作方法,这样能使文章的条理更清晰。

2、同学们,在我们的眼里,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巨匠,在他与小女孩相撞、相遇、相邀到最后的友好相处,他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

板书: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相撞

相遇

相邀

相处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情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教学重点:在品词、品句、品文中真正融入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读中悟情、情中明理。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板书:爱因斯坦)你认识爱因斯坦吗?简介爱因斯坦。

(板书:小女孩)为什么要在“女孩”前加“小”字?

2、想想课文可能写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三、检查自学,学习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五、理清课文分段。

六、书写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参赛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句子,品读人物对话,领会课文内容。

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2、设定悬念导入:父亲告诉女孩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女孩纳闷什么?为什么纳闷?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读课文吧!

二、学习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找出有关女孩纳闷的句子。

2、多媒体展示句子,提问:纳闷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的意思?为什么纳闷?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并不伟大。

3、多媒体展示有关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请生填填。运用文中的写法仿写自己喜欢的人。

4、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期坦是怎样的?

过渡:还有什么令小女孩纳闷呢?联系上文找出父亲说的话。

5、指导朗读,读出父亲高兴、激动、崇拜的心情。

6、提问: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是怎样?

7、播放小博士的介绍,父亲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8、师小结。

三、精读感悟第4、5自然段。

1、多媒体创设情境,范读。

2、提问:你认为老师朗读的怎样?为什么要这样读?

3、相机出示句子:“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怎么谈得上伟大?”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天真、直率。

4、“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但愿你肯教我。”同桌练读,指导朗读,抓住“温柔的目光”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女孩做个鬼脸“但愿你肯教我”,从品读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感悟爱因斯坦的爱心、童心、虚心。

5、提问: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随机出示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指导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噢”的读法,感悟爱因斯坦的平易、谦逊。

6、分角色朗读,师小结。

四、学习第6—8自然段。

过渡: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这是怎么回事?

1、默读、提问:“吓了一跳”怎么理解?为什么?

2、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变成了什么样的?假如你是小姑娘,面对变了一个人的爱因斯坦,你心情会怎么样?指导朗读,师生接读“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3、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变?

4、小女孩使爱因斯坦的什么发生变化?师描述生想象房间“一塌糊涂”请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收拾好房间的情景,你能用哪些词语来说说?

5、师小结。

五、延伸明理。

1、提问:为什么爱因斯坦房间凌乱,穿着不整?爱因斯坦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什么?

2、引导:正因为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所以无暇顾及生活小节,甚至连走路都在埋头思考问题。同学们,从这些平凡的生活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爱因斯坦?

3、提问:你认为爱因斯坦伟大不伟大?

4、作者是怎样塑造爱因斯坦的伟大?体会写法选用平凡的生活,通过刻画爱因斯坦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的伟大,这是塑造人物的写作方法。

5、师小结。

6、师生共赏爱因斯坦名言。

六、布置作业:小练笔《伟大与平凡》。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体会爱因斯坦的伟大品格。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介绍爱因斯坦的资料,了解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揭示研究主题

1、出示课后练习第5题:讨论一下,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说说理由。

2、明确本课的研究主题是“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

3、自读课文,找文中小女孩的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读懂人物语言。

[“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以此研读文本,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上课伊始揭示研究主题,能使学生目标明确,以最直接的方式进入文本研读。]

(二)一议“最伟大的人”

1、议题: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2、自读课文,找出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的句子。

3、交流句子:“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

4、说说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师生交流利用课前搜集的爱因斯坦的资料来说明。

5、读好小女孩父亲的话。

[课前收集资料是这一学期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师生资料的交流,能很好地补充文本对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这方面介绍的不足,使学生对爱因斯坦有个比较全面地了解。]

(三)二议“最伟大的人”

1、议题: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2、找句子:“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3、读句子,理解句意,从文中找写爱因斯坦衣衫不整的句子。

4、议议:“衣衫不整”说明什么?爱因斯坦注意的是什么?

5、读句子: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6、补充介绍相关小故事,感受爱因斯坦醉心科学研究的精神。

[小女孩看的是表面,学生对小女孩同龄,也许会赞同小女孩的看法。因此,要引导学生透过表面去感悟爱因斯坦不注意生活小节背后醉心科学研究的精神,资料的补充,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的`精神品质。]

(四)三议“最伟大的人”

1、议题:爱因斯坦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人吗?

2、找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3、读句子,说说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爱因斯坦很谦逊)

4、分角色朗读小女孩与父亲、爱因斯坦的话。

[读议感悟了爱因斯坦的品质,让学生把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是对文本语言的反刍和又一次的解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更深刻了。]

(五)四议“最伟大的人”

1、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吗?

2、发表看法,不同看法辩论。

3、找文中描写爱因斯坦神情、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爱因斯坦的平易近人、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特点,感受其人格的伟大。

4、小结: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方面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忽略生活小节,是为了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科学研究上。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却很谦逊,关爱孩子,乐于与小孩交往。他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补充介绍有关资料)所有这些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尊敬。爱因斯坦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与敬仰。

[前“三议”是理解文中人物对“最伟大的人”的看法。这第四议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受文中人物的影响,学生对“最伟大的人”的看法会有些分歧,通过辩一辩的形式,让学生思想碰撞,在辩的过程中交流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与感悟,在进一步感受人物思想品质的同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主题延伸

1、课外借阅介绍中外伟大科学家方面的书籍,了解更多的伟人。

2、收集爱因斯坦的名言,把最受启发的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古今中外,像爱因斯坦一样的伟人有许多,通过阅读有关书籍,让学生了解伟人的精神品质,使其思想与灵魂受到洗礼。爱因斯坦在治学、做人方面有许多名言,让学生收集有关名言,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第一学时预设:

第一教时

重点:

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人物爱因斯坦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说说你心目中的爱因斯坦。(板书:爱因斯坦)

2、师述: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有人却当了他这位大学教授的老师,是谁?(板书:小女孩)(小女孩叫苏菲)

老师在这儿要说的是,苏菲就是一位上帝,至少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们会这么认为。请看例子: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衣着也是不注意的,长年披着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袜子,不结领带,裤子有时既没有绑皮带,也没有吊带,他和人在黑板前讨论问题时,一面写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下滑的裤子用手拉住,这种情形是有些滑稽,而他的头发却留得长长的,不加修饰。这对当年“贵族学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来说是惊异的事,难怪他们要希望上帝叫他把头发剪掉。

大学生们的希望,小女孩却做到了。(也可联系书上句子,句子见下:

①“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②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

3、师:所以老师说小女孩是上帝!你们同意吗?

4、过渡: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从中又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文中找找答案吧!(板书:与)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并把它们放到课文中去,读通读顺课文。

二、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读文(按上面要求)

A老师在读的时候,都不自觉地要读错,大家读这些时要注意:

善意的提醒:

撮zǔo冲chòng女孩一笑趿tā拉撞着zháo

踱duó步教jiāo我谈些啥shá你得dě学会

B检查读文,评价。(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愿意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当评委。)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

三、初步理清条理

提示:按时间来划分。(相撞、相遇、相邀、相处)

四、作业

1、抄词(学生之间善意提醒怎样写对写美)。

2、朗读课文。

第二学时预设(为第二稿):

第二教时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建立起丰满而又立体的爱因斯坦这一人物形象!

2、认识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认识爱因斯坦的平凡)。(虽然放入教学重点,但未想出好的方法。)

教学措施:紧扣课文,自读探究,适当拓展,角色体验,经过五种渠道来建立:

1、学生(作为读者)读文时初步建立的印象;

2、小女孩父亲心目中的爱因斯坦形象;

3、小女孩心目中的爱因斯坦形象;

4、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评价;

5、小女孩母亲心目中的爱因斯坦形象。

一、谈话导入,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由到,再到,最后。这其中文章着重写了他们之间的三次交往。

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去学习课文,去走进爱因斯坦,全面地认识爱因斯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过渡:先请大家读课文,读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三次交往的段落,请你边读边思考,自由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出些体会。

二、全方位、立体式地走进爱因斯坦,建立其形象

(一)作为读者,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1、读文(三次交往中的一次),写体会;

2、对话交流,相机感情朗读

咱们来交流一下读后的体会吧!

①第一次交往(句段出示略)

(人物特点:宽容、坦荡的情怀,有礼貌、不拘小节等)

注意点: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②第二次交往(句段出示略)

(欣慰、天真、平易近人、幽默、有礼貌、谦虚、不耻下问、诚实等)

注意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但愿你肯教我。”

A、你认为爱因斯坦他会对付的是什么?

他怎么对付的?能找出文中的句子来读一读吗?

B、你还能找出有关事例来说明吗?

(出示材料:

年轻时的爱因斯坦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

有一次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爱因斯坦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

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C、师:是啊,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个惜时如金的人,他几乎分分秒秒都用来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所以他有这么一句名言(出示):

D、一个人被工作弄得神魂颠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这的确幸运。——爱因斯坦

③第三次交往(句段出示略)

(人物特点:知错就改、虚心、热情、忘我工作、平易近人、不耻下问等)

④小结:爱因斯坦这一人物特点。

⑤课文写到了哪几种人物?

下面我们随着他们的目光,去认识他们心中的爱因斯坦。

(二)作为小女孩的爸爸,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1、出示句子: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

2、指读,读出父亲的兴奋。

3、齐读。(板书:最伟大)

4、议议: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兴奋?小女孩父亲心中的“伟大”是什么?

(三)作为小女孩,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1、出示句子: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板书:有趣,童话中的人物)

2、出示句子: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a、读句b、换个说法c、读好反问语气(板书:不可能伟大)

3、句子: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a、读句b、换个说法c、读好反问语气(板书:谈不上伟大)

4、小女孩心目中的“伟大”的标准又是什么?

她能这么说,又反映她是个怎样的人?

她能这么做,又能说明什么?(板书:天真直率乐于助人)

(四)作为爱因斯坦,感受他自己心中的形象

1、出示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板书:并不伟大)

1、引用拓展材料(爱因斯坦自评):

我完全知道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兴趣、专一、顽强的工作,以及自我批评使我达到我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爱因斯坦

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

——爱因斯坦

讨论:在爱因斯坦心目中,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

3、师: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地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

(五)作为小女孩的母亲,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出示句子:爱因斯坦教授,我女儿跟您在一起时,你们都谈些啥?

(板书:令人尊敬)

三、齐读全文

四、小结本课

这节课,通过当五种角色,我们认识感受了爱因斯坦,他……

下节课我们将进行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主):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平易近人直率

诚实谦虚乐于助人

童心平等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篇14

一、复习旧知

1、读词语。

裹 蓬乱 纳闷 踱步 冷不丁 衣衫不整 一撮胡子

蓄 温柔 穿戴 埋头 手把手 一塌糊涂 一张被单

2、说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设问导读

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在不同人的眼中,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呢?用不同的线条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三、展示点评

(一)、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

1、(童话故事里的走出来的人)

(童话故事中的人是虚构的,一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小女孩为什么会觉得爱因斯坦是童话故事中走出来的呢?(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

读一读,这句话写出了爱因斯坦的什么?(衣着)

他的衣着有什么特点呢?(不整齐,邋遢)

2、(不会整理房间)

你觉得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一塌糊涂)

一塌糊涂的意思是什么?(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乱得一塌糊涂,可以看出他……(不会整理房间)

爱因斯坦衣着不整齐,而且一点也不会整理房间,所以小女孩觉得他(不是最伟大的人)

(一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那小女孩认为最伟大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至少穿衣服得整齐,在她的眼里,最伟大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好。)

(二)、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

(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爱因斯坦一直以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样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来,或许伟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断地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连爱因斯坦都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伟大的人,难道他真的不是一个伟大的人?

有人认为他是吗?(父亲)

(三)、父亲眼中的爱因斯坦

(父亲听后兴奋的说:“孩子,你今天碰到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指名读好父亲的话,问:从他地朗读中,你感觉父亲的心情如何?他为什么会这么兴奋呢?

(在父亲看来,爱因斯坦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能够遇上这位伟人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看来父亲十分地崇拜爱因斯坦。)(伟大)

那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吗?拿起书本,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细细地读读课文,你一定能从字里行间得到启示。

(四)、“我”(作者)眼中的爱因斯坦

(课文第四自然段对话)

请两位学生读一读,其它同学想一想,从他们俩的对话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爱因斯坦和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谦逊诚恳 天真直率)

指名通过朗读表现出人物中的性格。

男女生分角色读。

(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童心未泯 乐于助人

(“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 虚心受教

四、难点突破【出示图片】

爱因斯坦是不是个伟大的人呢?结合文中的话语以及你收集到的资料说说,要说明理由。

【爱因斯坦是德裔美国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五、小结全课

1、学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你认识了( )的爱因斯坦和( )的小女孩。

2、教师小结:

纵观爱因斯坦的一生,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探索精神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六、拓展延伸

课外搜集爱因斯坦的故事,在班内交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