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抗疫心得体会

知远网

2025-10-13心得

知远网整理的高校抗疫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高校抗疫心得体会 篇1

这是一场艰巨但又必胜的“战役”,这是一场全民动员、众志成城的“战斗”。面对疫情,要牢筑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防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统一包含人民群众、医疗科研、社会组织等强大“战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聚焦微观人群,不得不提的是老党员这个群体,在疫情面前,他们坚决“亮剑”。

“战疫”中他们带头讲自律,坦诚不隐瞒。这段时间来,一些人知道自家有或者接触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要隔离观察,过不了心理和思想关,所以存在瞒报情况,最后导致了更多的伤害。我们的一些老党员就主动站出来,不但坦诚自己的真实情况,还主动协助我们的医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等工作,更好地对当地的返乡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摸排,这其中难免会遭到一些人的埋怨,但他们出于整个疫情防控的全局和大义,承受住压力,做好表率。

“战疫”中他们就认这个理,倔强不退步。在打好疫情“阻击战”的过程中,他们自觉到街头小巷劝散集聚人员,他们主动劝散红白喜事、宗教信仰等群体性活动,他们不讲通融,就认这个理儿,一定要确保把这件事给落实了才行。他们自己守在村口路头,不让人员随意进出,他们干事一丝不苟、“不讲情面”。他们主动到“自我隔离”人员村蹲守,保证他们“乖乖待在家里”度过观察期。尽管遭受不少的谩骂和误解,他们依旧义无反顾,顶着压力上,他们笃定“责任重于泰山”,这场“战疫”容不得丝毫疏忽和大意。

“战疫”中他们做得非常细,细抠不含糊。这些老党员,他们做得非常细,他们细抠各类宣传标语,看专业术语用词是否规范;他们会亲自到各老人活动场所、商店、村部查看广播工具,确保正常使用;他们会亲自督看口罩回收垃圾桶是否定点摆放、废弃口罩是否做破坏处理;他们会不定期到街头巷尾去查看是否有不戴口罩、感冒人员流窜,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和政府人员的工作。他们把工作做得很细,不容得一丝敷衍。

“战疫”中他们干的接地气,实在不漂浮。我们的一些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有些群众的文化素养比较欠缺,存在不识字和听不懂普通话和对于一些政策措施不理解等问题。这时候,老党员们又站了出来,他们把一些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编制地方群众易于接受的“顺口溜”,结合地方特色制成“防疫山歌”“防疫小曲”等。他们还自觉蹲守在公告面前或者入户宣传,用本地话和实例解读相关的科普知识和政策措施,他们打通了政策举措宣传和落地之间的“桥梁”。

在这次必胜的“战疫”中,我们要及时用好、亮出老党员群体这把“宝刀”,让老党员的特殊作用充分彰显,让这场“战疫”调动更多力量,让举措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我们坚信在众志成城的奋战中,病疫将彻底被扫灭,我们必将取得完全彻底的伟大胜利。

高校抗疫心得体会 篇2

根据市局工作要求和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安排,我们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保障,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应急保障组由副区长x任组长,区应急局局长x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区应急局、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局、生态环境xx分局等负责同志组成,及时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议,明确任务分工。成立中共xx市xx区“打赢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应急保障组临时委员会,整合力量、全员上岗、履职尽责,将防控工作落实在行动中、岗位上。组织开展“防控疫情宣誓”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迎难而上、舍身忘我的工作斗志,提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和信心。

(二)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确保运行科学高效。每天汇报物资供应、储备和计划采购等保障情况,接收各方面防护用品、生活用品及物资等需求情况,及时调整采购计划,按照所属行业下达到各部门进行采购。先后建立《物资发放审批流程》《物资使用管理制度》《应急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流程及微信工作群,建立健全物资储备、保管、发放工作规程和台账,确保各类物资依规高效保障到位。

(三)全方位落实保障措施,多渠道保障物资供应。第一时间与xx超市签订生活用品保障采购合同,与xx公司签订医药物品保障采购合同,随时需要、随时调拨,努力满足各方面防护及生活需要;与区x服务中心建立物资、应急车辆紧急调用直通通道,保证及时调拨使用各类车辆;联系xx交警大队建立“战疫情、保畅通”通行证发放备案制度,主动帮助各供应企业解决运输通行问题;会同财政部门落实经费保障政策,统筹应急资金x万元(先期拨付x万),开通政府采购绿色通道。截止xx日下午5点,累计筹备各类防疫物资约xx万元(含已收货未支付款项)。其中消杀类包括浓缩84消毒液xx吨、84消毒液xx瓶、活性消毒粉xx吨、500ml戊二醛癸甲滇铵溶液xx瓶、电子喷雾器xx个、700ml抗菌洗手液xx瓶、消毒湿巾xx箱;防护类包括一次性医用口罩xx万只、一次性手套xx万只、防护眼镜xx个、头戴式呼吸面具xx件;此外还筹集复方西羚解毒胶囊xx万盒,额温仪xx个、暖手宝xx个等。

(四)汇总梳理各类预案,做好疫情处突准备。调度区卫健局、疾控中心、区医院、卫生监督所等单位,梳理全区应对突发事件涉及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卫生事件相关条款,形成综合性专项应急预案。对接xx消防大队,指导提示出动力量做好安全防护、现场洗消等工作。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应急保障物资储备不足,尤其是防护服、护目镜、额温仪、口罩、消毒酒精等一线防护保障物资紧缺。

二是存在物资发放不及时现象。

三是医废物资回收处置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力筹措各类物资。

二是进一步细化物资发放、使用及回收处置等流程,确保运转高效有序。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高速卡口、留观点等一线的物资保障力度。

四是全力做好各类企业复产复工前的防疫指导及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高校抗疫心得体会 篇3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牵动国人的心。朋友见面、微信聊天、朋友圈分享,几乎三句不离最新疫情的进展。讨论的背后是人们对疫情的关注,也是对自身、家人健康的担忧。自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在网络上制造传播散布谣言营造恐怖氛围,利用消费者焦虑哄抬物价获取暴利,不仅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更影响社会秩序。疫情面前任何人无法置身事外,所有人唯有放下私利才能打赢这场战役。

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谣言的止者。朋友间传递信息,相互提醒本无可非议,疫情面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但故意造谣严重事态危言耸听,则超出应有的范围。这种为博取观众眼球而消费大众焦虑的行为,将对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危害。

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危害会被成倍放大,尤其现在抗击疫情的紧急时刻,对社会的危害难以估量。因此,制止谣言的捏造,终止谣言的传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疫情面前所有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近日,专家呼吁,没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武汉,武汉人没有必要的事情也不要离开武汉。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行动的自由,但疫情当前还应当以大局为重。

疫情的防治考验着我们,这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的战斗。对抗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但必须清醒冷静。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

武汉难关的钟声依然,英雄的武汉儿女,传承着辛亥首义的精神,攻坚克难勇往直前,黄鹤楼下的梅花,依旧傲雪迎香!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奔腾向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一定能够万众一心,武汉你不曾独行,在灾难面前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祖国与你们同在,我们一直都在!

高校抗疫心得体会 篇4

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授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等113个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丁新民等472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追授徐辉等34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其中,菏泽市援鄂医护人员兰素萍光荣入选。

兰素萍是曹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三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作为我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她于2月9日奔赴湖北一线,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参与救治工作。

据了解,兰素萍踏上征程当日,恰好是她孩子的生日,一句简单的“生日快乐”,一个匆匆的拥抱,一场简短的出征仪式,这位母亲就奔向了前线。在一线,兰素萍被任命为山东省援鄂医疗队控感组组长、山东省医疗队护理团队总护士长、菏泽市护理组组长,其任务是防止同事出现“职业暴露”,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防止医务人员受到感染。

高校抗疫心得体会 篇5

近期,国内疫情零星散发、多点散发,甚至局部出现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成为常态。作为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的一名学子,放假回到家乡,我选择做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参加了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志愿者招募并成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

在参加志愿者服务期间,我感触最深的是参与配合型过氧乙酸消毒液的配置与发放。在这期间,我的工作是负责对AB两种原液的出库及使用量的记录,以及记录化学反应的时间,及时报送反应完成的时间,以及辅助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记得第一次进入消毒液配制实验室的时候,带着N95口罩的我在高浓度的原液的强烈气味的刺激下,鼻腔和喉咙干疼,眼睛被强烈的气味刺激得“眼泪汪汪”。那时的我就觉得那些在这里工作的“幕后英雄”非常伟大。除了过氧乙酸消毒液的配置,我还参加了对隔离宾馆和隔离病房领取0.3%过氧乙酸的登记工作。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又参加了为交警等卡口单位人员和类似政务大厅这样的窗口单位人员发放一次性医用口罩、配制84消毒液的工作和进入疾控中心的外来人员的预检分诊等工作。

参加志愿活动已经半个月了。在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和防疫工作长辈们的`关心下,我们用心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认真履行志愿者职责,在工作潜力、思想素质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医学检验系的大学生,在志愿者工作中我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锻炼,最重要的是深刻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将以这次志愿者工作经历鞭策自我,继续弘扬志愿精神,在社会中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尽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驰援疫区,无数不知名的志愿者前赴后继奔赴一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虽然作为医学生的我们还不能像医务工作者一样在与死神战斗,但是排查返乡疫情、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保障防疫物资的及时供应,在战场后方的我们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发光发热。

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无情我先行。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繁华与共!

高校抗疫心得体会 篇6

2020年1月20日疫情全面爆发,此刻准备取票回湖北老家的我停下了脚步。担心春节过后无法正常返校,我最终选择了留在学校……就这样我在偌大且了无人烟的女院校园里开始了我漫长的隔离生活。

刚开始的日子总是很难熬,每天从早上起床开始刷新闻,关注网络上关于疫情的最新消息,眼看着疫情越来越严重最后形成了全国性的大爆发,从中央政府到地方从学校到个人,全民进入警戒状态。身在校园的我也感受到了这种紧迫感,每天我需要去宿管老师那里进行签到报告行踪,并且领取一次消毒液,宿舍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消毒。宿管老师也会在每天下午进行一次查寝,询问我们每天的情况,并每周免费分发一次口罩。这些日子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宿管老师来查寝时嘱咐的:“勤通风!记得消毒!出门戴好口罩。”

一个人待在寝室的时间久了总无法避免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但感受着来自老师们点点滴滴的关心让我觉得不曾孤独。隔离人隔离物不隔离爱。

学校为我们留校生和留学生专门开了一个食堂窗口和一个卖小零食水果的窗口,厨师和食堂姐姐负责我们早中晚三餐,除此之外也会热心的到外面帮我们带一些生活必需品。每天饭点了我都会戴好口罩站在食堂计划好的安全距离排队打饭,食堂的地面上贴了很多封条,排队时需要严格按照封条的距离,队伍的旁边也总是站着一名负责检查的保安,一旦如果两人间距超过了安全线的距离,他会及时且严肃的提醒你,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每次打完饭我会带回寝室吃,学校用的是一次性饭盒和筷子,所以很方便。偶尔在食堂吃也是一人一桌,每天食堂大哥们从校外进来给我们做饭,都得经过层层消毒和量体温,在学校严格的把控和保护下,我一直觉得很有安全感。觉得不论外面疫情多么严重,生活在女院校园里的我很温暖很安全。

最让我开心的是,除了分发口罩消毒液,每隔一段时间学校也会给我们发一份大概50元左右的大礼包,里面有各种零食干果、水果、蛋糕还有鸭脖。发了大概有四五次,每次都不会重样……这对我这个出不了门的吃货来说简直是天降喜讯。幸福感直接up!up!学生处老师担心这些吃的我们不喜欢吃,还专门来问合不合口味。

在校期间的方方面面,太多了。我需要考虑的不需要考虑到的,学校老师都已经帮我们提前想好解决了,并且一直设身处地的关怀着我们的点点滴滴。在离家留校的这些日子,班主任辅导员宿管老师食堂师傅保安保洁阿姨,忙前忙后构建起了我隔离期间的生活,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感谢有这些人让我不曾孤独,一直感受着他们的关爱和鼓励,让我开始也在疫情期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现在会帮一些需要申请出国的同学打印成绩单,帮在家学习的同学寄书回去,协助宿管老师管理学生体温上报工作,甚至每天来招生办当志愿者接听咨询电话,从早上八点开始下午五点半结束。从一开始焦虑不安到现在每天的充实快乐,我跟着学校的脚印在前行路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