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爱心树》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爱心树》读后感 篇1
某一天早上,妈妈问我:“你还记得《爱心树》那本书吗?”我点点头,表示记得。于是,妈妈说:“你觉得那棵树对小男孩好吗?你觉得那棵树像谁?你想当那个小男孩吗?”妈妈对我提了一连串的问题。
顿时,我的脑子里印出了那本书的图画和文字,我沉思片刻。过了一小会儿。我高兴的说:“我觉得那棵树对小男孩很好,总是跟他玩耍。那棵树像妈妈,男孩无论做什么,他都开心。我不想当那个男孩,因为我不想让妈妈最后像那棵树一样只剩下一个”树桩“。”
妈妈听了,高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紧紧地抱着我,不停地亲我,吻我。我心里美滋滋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又过了一会儿,妈妈又问:“孩子,你是想让妈妈当那棵树呢还是不想让妈妈当那棵树?”
这个问题可把我给难住了。我想:“书里说,树原先是在跟孩子玩,后来却把所有都给了孩子。”想到这里,我脱口而出:“我不想让妈妈当那棵树。”没想到妈妈却反问了一句:“你不想让我跟你玩?于是,我被妈妈”打“了下来。又开始思考,既然我要让妈妈后来也好好的.,有了,我说:”我想让妈妈前面当那棵树,后面不当那棵树。“
这回妈妈听了,抱的更紧了,亲的更用力了。我心里就像喝了一罐密一样甜。
当我们聊完时,我希望我和妈妈的聊天内容可以一路伴随着我。
《爱心树》读后感 篇2
一棵大树,从生根、抽枝、长叶到枝叶繁茂,需要时光的积累,岁月的沉淀,风雨的滋润与浇灌。这就是自然馈赠!
一棵大树,长大的过程,从别人那里获得关照与爱护,成材之后,也一定会给别人关照和爱护。这就是生命轮回!
看完《爱心树》,最先想到母亲。我已36岁,母亲正是36岁生了我。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背着花书包上学的学生,从学成归来工作独立到结婚生子,自己每一段人生旅程都离不开母亲的爱护和教导。母亲用春雨般的爱照顾我,教育我,又把同样的爱给了我的儿子,照顾他,教育他;用海一样的包容,包容幼时我的淘气,贪玩,青春期我的叛逆,脾气;用人生的智慧指引我工作中的迷失,恋爱时的不顺,成家后的吵闹。有妈70也是孩儿!已到中年,最期盼母亲能长命百岁。我和儿子经常开玩笑:您可得壮壮实实地活着,还得给嘟嘟带孩子呢!一辈子善良和蔼的母亲,对任何人都没有坏心。20xx年元旦,母亲经历了一场重大车祸,多处骨折,面目全非,但母亲用宽容和坚韧,原谅了肇事者,拒绝孩子为照顾她而耽误工作。如果世上有神灵的`存在,我只祈求让母亲的余生能平安幸福健康!
母亲、我、儿子,三代人的爱心传递。儿子是我生命的延续,是我今生最重要的人。对他,我如同母亲对我一般。我现在努力工作,力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母亲和儿子能过上我能给他们的最好的生活。
《爱心树》读后感 篇3
前天,我读了一本绘本,名字叫做《爱心树》,这本书生动感人,非常好看。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棵树,讲的是:从前有一棵苹果树,它爱上了一个男孩,男孩每天都跟它玩,但男孩慢慢长大,好久没来看这棵树了。这天,男孩来了,对树说:“我已经长大了,需要些钱,买些好玩的东西。”树说:“孩子,把我的苹果拿去卖掉,你就会有钱。”又过了好几天男孩没来看这棵树了,这天,男孩来了,男孩说:“我要娶个妻子,需要一栋房子。”树说:“孩子,把我的树枝砍掉,去做房子吧。”男孩再也没来看这棵树。终于有一天,男孩来了,说:“我需要一艘船,去远方。”树说:“孩子,把我的树干砍掉,去做船吧。”最后,男孩来了,大树说:“我没有东西能给你了。”男孩说:“我现在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好好休息。”于是,男孩坐在了树墩上。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爱有多深刻。男孩没有给大树回报,大树却没有责怪他。大树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小男孩就像我们自己。爸爸妈妈从不会需要我们的回报,可我们却一直向爸爸妈妈要东西,甚至有人大了还向家长要钱。
《爱心树》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了《爱心树》这本书,感受很多。这本书主要讲了:有一个小男孩,他很爱一棵大树,每天都会和大树一起玩耍,但是小男孩逐渐长大,大树也开始感到孤独。小男孩每次向大树要东西的时候,大树都会高兴地把他所需要的东西给他,到了最后大树变成了一个木桩,让小男孩子坐在他身上。大树就像父母一样,无私地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
读完这本书,我就想到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每天都会关心自己的儿女,如果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困难,他们一定会帮助孩子,如果孩子高兴,那么父母也会高兴。
如果父母平时为你做的事情很多,那么我们做儿女的也应该关心帮助父母。我想所有的父母都像《爱心树》中的大树一样,把爱都给我们但有时候我们却不珍惜这些爱,让父母为我们费尽心思。
最后,我想对我的父母说:“你们的爱是高尚的',以后我一定会珍惜你们对我这深情的爱,我长大以后也会帮助关心你们。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的。还有,如果你们有困难,我会用你们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你们,即使有时候你们对我不是很好,我也不会怪你们的。因为无论你们做什么都是对我的爱。”
《爱心树》读后感 篇5
最近,我正在看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爱心树》。让人看了回味无穷。
《爱心树》这本书讲的是一棵大树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书中讲到大树能够实现别人的愿望,于是这个小男孩就不断地向大树提出要求,索要各种各样的东西。大树为了满足小男孩的欲望,连自己的树干都砍下来,送给了小男孩做木船。就这样,小男孩还不满足,还要大树给他提供一个能够休息的地方。最后,大树只好将自己剩下的.树墩都拿出来给小男孩当凳子用。
爱心树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小男孩需要帮助的时候,它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无私的奉献给了小男孩,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提供无私的帮助。
有一天放学路上我看见了一位小女孩,正蹦蹦跳跳的走着路,忽然,那位小女孩被一个石头绊倒了。一位陌生人急忙跑过来,对小女孩说:“孩子,没事吧,你的腿都流血了,我带你去医院包扎一下吧。”陌生人带小姑娘去包扎之后,就悄悄的离开了……看到这一幕我的感受是:我们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没有一个人是从来都不需要帮助的,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人互相帮助,世界才会更美好!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让我们人人都做一棵小小的爱心树吧,那样这个世界就变成了爱的森林!
老师评语:文章结构简单明了,语言流畅,先简单的概括本书主要内容,接着引用发表自己的观点,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路清晰,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爱心树》读后感 篇6
在这个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让我陷入沉思之中的书——《爱心树》。
这本书图文并茂,虽然这本书没几页,我用几分钟就可以看完,但这里面却描述着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了一个男孩,男孩也很喜欢大树。他们一起玩捉迷藏,爬树干……大树很开心。但是时间再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小男孩每次向大树索要东西,大树都答应了,甚至树干都可以给小男孩,大树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她依然很开心。
我刚看这本书时,“孩子看完书以后会更爱妈妈”这几个字就映入我的眼帘。事实确实如此,妈妈对我的爱就像里面的大树。我们向她索要的东西,都是用她的心血换来的.。但我们是个孩子,还不懂。妈妈一直在无私地奉献,为了让我学习好,妈妈早上在拼命地赚钱是为了让我读上好的学校。我要对妈妈说:“我要谢谢你,妈妈。”
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大树有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而男孩则自己不会创造,反而向大树索取东西。所以我向大树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