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知远网

2025-10-09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青蛙写诗》教学设计(精选1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作家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他们准确的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借助这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标点,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天真可爱,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因此,教学时要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下、个”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难点

读好儿化音;会写“雨”;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法

朗读法、图片教学法、引导点拨法

学法

朗读法、练习法、圈点法

教学资源

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略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秃宝盖和四点底两个偏旁。学写生字“雨”。

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池塘里一只青蛙蹲在荷叶上说“我要写诗啦”。它写成了什么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写诗》。齐读、板书。

2.出示“写、它”,比较认识秃宝盖。

二、复习巩固词语

1.开火车读生字,齐读生字。

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

2.抽读词语,齐读词语。

诗歌诗人以前以后你们他们

写字写作业成了一个雨点儿只要

过路给了一串

三、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画面。

2.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1)在美丽的池塘里,你听有什么声音?雨大吗?

(指生读: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2)读“雨点儿”,学习点儿的儿化音,点的部首四点底。

(3)学写生字“雨”,学生组词、观察它的占格,师范写,生练写,师巡视评价。

(4)同学们看这幅美丽的图片,雨点都落到了哪儿呢?如果你是小青蛙,雨点落在你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心情怎样啊?齐读第一节。

3.学习2~4节——分角色读诗,体会童趣。

(1)女生齐读2至4节。听到小青蛙要写诗啦,谁来帮忙了。他们都帮了什么忙?

(2)为什么他们能当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3)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哇!我们来扮演小蝌蚪、水泡泡和小水珠说话。

(4)多有趣的诗歌呀!想想大自然中还有谁可以当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4.学习第5节——想象开启智慧。

(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我们赶快看来读一读,男生齐读,你发现了什么?

(2)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有了伙伴们的帮忙,就有了停顿和节奏。你说说这一节用了哪些你认识的标点符号?师领读(活泼轻快)

(3)“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当个小翻译,说说青蛙在诗中说了些什么?

5.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多团结呀!所以小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再次大声齐读诗歌。

四、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

回家把这首诗歌读给你的父母听。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小蝌蚪图片逗号

水泡泡图片句号

一串水珠图片省略号

教学反思: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形象地将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诗歌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诗”“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呱”14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打一动物)(青蛙)你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它有什么本领吗?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蝌蚪、荷叶、水泡泡、水珠……)青蛙生活在美丽的池塘里,粉红色的荷花当阳伞,碧绿的荷叶当摇篮,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享受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实在是太美妙了!于是它诗兴大发,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又一项本领——写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青蛙写诗》。(板书课题)领读课题,认识“诗”字。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容,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诗歌,圈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师讲解:几句诗之后出现了空行,这几句就是一小节。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小节?标出序号。

4.练读:采取同桌分小节互助读或开火车分小节读和老师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正确。

5、在淅啦啦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它的好多伙伴也来帮忙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找一找,用直线画出来 三.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小节。

配合情境图,引导学生体会青蛙高兴的心情,指导读好这一小节诗。

2.学习第二小节。

(1)认识“蝌”“蚪”两个生字。这是两个形声字,虫+科=蝌,虫+斗=蚪。

(2)小蝌蚪说什么了?我们来读出蝌蚪说的话。认识“给”,这里的“给”是“为、替”的意思。组词:交给、送给、还给。

(3)认识“逗”“号”这两个生字。认读生字卡片。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

(4) 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逗号和蝌蚪的相似。

(5)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3.学习第三小节。

(1)水泡泡帮助青蛙做什么?

(2)认识“泡”字。认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三点水加包就念泡。氵+包=泡。组词:水泡、气泡、泡沫、肥皂泡、泡茶、灯泡…… 哪些字长得和“泡”很像?(抱、跑、炮、袍……)

(3)水泡泡想怎么帮忙? 出示“句”字卡,学生认读。板书“句”字。强调音节中“ü”的变化。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勹”这个偏旁叫包字头。带包字头的字还有哪些?(包、勺、勾、匀。)认读词卡“句号”。句号用在句子的末尾。

(5)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句号和水泡泡的相似。

(6)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4.学习第四小节

(1)在那碧绿的荷叶上有一串水珠,它们也来帮忙了。指名学生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字卡,认读“串”字。利用课件展示“串”字的字理演变过程。“一串”用来说连贯在一起的'某些东西。还可以说一串什么?(一串灯笼、一串珍珠、一串辣椒、一串羊肉……)。

(3)认识“珠”字。拆字,去掉“王”你认识吗?组合:王+朱=珠。组词:珍珠、珠子、眼珠、泪珠、汗珠、露珠、珠宝……

(4)认识“以”“省”“略”三个生字。认读生字卡片。组词。认读词卡“可以”,用“可以”说一句话。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5)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省略号和一串水珠的相似。

(6)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5.学习第五小节。

(1)现在我们来看青蛙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朗读第五小节。

(2)课件出示青蛙写的诗。你发现什么了?青蛙的诗很有趣,一直在重复一个“呱”字。

认识“呱”字。形声字。口+瓜=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汪汪、喵喵、嘎嘎、叽叽、喔喔、嗡嗡、沙沙、哗哗……)

(3)青蛙的诗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是有了伙伴们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逗号的停顿时间短一点,句号的停顿时间稍长一点。自由练读青蛙写的诗。老师领读(活泼轻快地),注意节奏。

(4)孩子们,我们来猜一猜,青蛙在诗中想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借助课件中的情境图大胆想象。)

6、回读全诗

在小伙伴们热心地帮助下,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是吧?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这首《青蛙写诗》。

四、练习巩固

1、游戏:跳一跳(师说那个字,生举起卡片跳一跳)。

2、大屏幕出示词语认读。

3、在儿歌中巩固识字。(屏幕出示儿歌)

五、全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老师也希望你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创作出自己的诗歌,好吗?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口口 蝌蚪 , 逗 号

口口 水泡泡 。 句号

口口 一串水珠 …… 省略号

(通用)《青蛙写诗》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青蛙写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3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打一动物)(青蛙)

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下雨了,雨点淅啦啦,淅啦啦!青蛙说:“我要作诗啦!”青蛙写了什么样的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

板书课题“青蛙写诗”。领读课题,认识“诗”字。音节“shī”为整体认读音节。组词:古诗、诗歌、诗人、诗集……拆字组合:讠+寺=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注意听准字音。

2、这首诗写得太有趣了,有的同学都忍不住读出声来了,自己试着读读吧!读不准的看看拼音。

3、几句诗之后出现了空行,这几句就是一小节。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小节?标出序号。

4、练读

三、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看看图,小青蛙要作诗了什么表情?心情怎样?(高兴)那好,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读读第一小节吧!

2、在淅啦啦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它的好多伙伴也来帮忙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找一找,用直线画出来。(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蝌蚪、水泡泡、水珠的图片,依次板书“蝌蚪”“水泡泡”“水珠”。)

(1)认识“蝌”“蚪”两个生字。这是两个形声字,虫+科=蝌,虫+斗=蚪。

(2)认识“泡”字。老师演示吹泡泡。认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三点水加包就念泡。氵+包=泡。组词:水泡、气泡、泡沫、肥皂泡、泡茶、灯泡……哪些字长得和“泡”很像?(抱、跑、炮、袍……)

(3)认识“珠”字。拆字,去掉“王”你认识吗?组合:王+朱=珠。组词:珍珠、珠子、眼珠、泪珠、汗珠、露珠、珠宝……

3、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都帮了小青蛙什么忙呢?再读读

二、三、四小节。

(1)、学生汇报:蝌蚪当小逗号,水泡泡当小句号,水珠当省略号。

(2)、相机对应出示“逗号”、“句号”、“省略号”词卡,认识“包子头”,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包子头的字?(勺、勾、匈)读词语并认识这三种标点符号。教师简要介绍它们的用法。

(3)、这三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可真大呀!谁愿意读读

二、

三、四小节(指三名学生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为什么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能帮小青蛙这个忙?可以结合图说说。(4)、学生汇报。理解它们的相似之处,加深记忆。水珠是一串一串的,让学生看字理图,说说还有什么是一串一串的?(一串珍珠、一串糖葫芦、)

(8)、指导朗读

二、三、四小节。(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

4、有了大家的帮忙,小青蛙的诗写成了吗?它写的诗到底是什么呢?

(1)、齐读第五小节。学习“呱”。

(2)课件出示青蛙写的诗。你发现什么了?青蛙的诗很有趣,一直在重复一个“呱”字。

认识“呱”字。形声字。口+瓜=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汪汪、喵喵、嘎嘎、叽叽、喔喔、嗡嗡、沙沙、哗哗……)

(3)青蛙的诗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是有了伙伴们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逗号的停顿时间短一点,句号的停顿时间稍长一点。自由练读青蛙写的诗。老师领读(活泼轻快地),注意节奏。

(4)、小青蛙写了一连串的呱呱声,仔细听,小青蛙都说什么了?(这的景色太美了!谢谢朋友们的帮忙!等等)

(3)我们也帮小青蛙写一首诗好吗?(说话练习。)四.回读全诗

池塘边的风景这么美好,小伙伴们这么热心,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是吧?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这首《青蛙写诗》。(看书齐读全诗。)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2. 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3. 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三种标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打一动物)

你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它有什么本领吗?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青蛙生活在美丽的池塘里,粉红色的荷花是它的阳伞,碧绿的荷叶是它的摇篮,它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享受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实在是太美妙了!于是它诗兴大发,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又一项本领——写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青蛙写诗》。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不会读的、难读的`圈住,多读几次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你们听!(播放雨点落下的声音)你想说——

(2)教师:张秋生爷爷把雨点儿的声音写得可美啦!

(3)指导朗读: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雨点儿还落在小青蛙身上了,小青蛙们,你想干什么?

(5)雨点儿落在这只小青蛙身上,你们瞧——小青蛙说(指名读句子)

(6)看看图,想一想,小青蛙会怎么说呢?

(7)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呀!教师导读——下雨了,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2~4小节。

(1)青蛙写诗都有谁来帮忙了?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2-4小节,再用笔圈一圈。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①(出示句子):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②现在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小蝌蚪,你们是怎样过来的呢?(游过来)

③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请一位小朋友来演一演。

④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逗号要写得小小的,圆圆的脑袋,还要拖着一条小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样,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水泡泡能当句号呢?(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①(出示句子)我能当个小句号。

②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大声地读一读水泡泡的话。

③除了水泡泡外,还有什么也能当个小句号呢?

④引导学生认识句号: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西瓜、皮球、珍珠都能当句号,你觉得谁说得最恰当呢?为什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

⑤再一次强调:“小”句号的“小”字。

⑥指导学生写好句号:句号要写得小小的,要写在田字格的左下格,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要一串小水珠才能当省略号?

①教师范读第四小节,故意将“一串”读成“一颗”。

②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教师故意质疑:为什么一定要一串小水珠呢?

③数一数,当省略号的这串水珠有几个?

④指导朗读:这串水珠们多团结啊!请六个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

⑤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省略号:省略号一共有6个小圆点,要写在两个田字格中,请小朋友们练习写一个省略号。

4.教师:课文2-4小节可有意思了,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分角色表演。

5.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你们看,青蛙的诗写好了吗?

(1)(出示青蛙写的诗)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你想说——

(2)学生指出呱呱呱太多了,这么多呱写也写不完,怎么办呢?

(3)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你们瞧,只要一个省略号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现在你喜欢这首诗了吗?(还是不喜欢,连在一起。)

(4)(出示诗歌)小蝌蚪,水泡泡赶紧来帮忙!

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现在这首诗写好了吗?赶快把这首诗里的逗号和句号都圈出来吧!(学生圈出诗里的逗号和句号。)

(5)这首诗应该怎么读呢?教师范读,注意停顿。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句号时要停顿长一些。)

指导朗读: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首诗读得美美的吗?(把高兴读在脸上,高兴还可以加个动作呢!)自由读,指名读。

(6)教师小结:有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帮忙,小青蛙的诗变得多有意思啊!逗号、句号、省略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标点符号。

四、拓展延伸,放眼航程

教师小结:哇,小小的标点符号让一首诗变得那么有趣,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再来读读《青蛙写诗》这篇课文,把这些标点牢牢记在心里的。

板书设计:

7.青蛙写诗

小蝌蚪——逗号 ,

水泡泡——句号 。

一串水珠——省略号……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青蛙写诗》是一首极富情趣、结构工整、朗朗上口的小诗。作家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与省略号,从而巧夺天工地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这样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极富有情趣,很适合孩子们学习语言认识事物。

2、教学价值本课教材包括五部分的内容:1首诗歌、1幅插图、认字表和写字表、1幅字理识字图、课后练习。本课是“动物天地”这一板块的第一篇课文,它的生动、幽默给本板块开了一个很好的头,能让学生一下子走进这个奇妙的世界,从而在快乐中进入到一个新的板块的学习之中。读过这首诗的人,大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生活中平凡常见的事物,在诗人的眼中竟然变得如此生动有趣,作者真是心思巧妙。“青蛙”作的诗不仅巧妙地将几种标点符号镶嵌其中,而且在诗的内容之中“呱呱”的叫声,让人读后浮想联翩、忍俊不禁。因此,这首诗的教学要紧扣这首诗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的思维也跟随诗中的那只小青蛙而灵动起来;同时要举一反三,让学生学着诗中的样子,想想生活中哪些事物与什么相像,从而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本课的插图生动有趣,课文中的事物都在插图中出现,这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印证,从而能更好地体会诗歌的内容。课后练习中的“读一读”,学生充分朗读,初步体会“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就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说一说”更是激发学生丰富想象的一个良好的载体,它能够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从而引导学生今后能够更加留心周围的事物。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一个偏旁,了解“串”字的演变过程。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字理图。

2、生字卡片。

(二)教学思路。

1、复习导入。学习之前,可以领着学生背一背这学期学过的诗歌或儿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接着请学生猜一猜,一只小青蛙也来写诗了,它会写出什么样的诗呢?从而引入新课。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生字的读音。学生学会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之后,练习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借助拼音,请教同学、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在这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在课文中学生能够随文将生字读准之后,可以将单个生字板书在黑板上或制成字卡,通过组词等方式请学生反复认读。在记“串”字时,要给学生讲清它的字理。本课出现一个新的部首“包字头”,要结合识字认识。为了检测学生的记忆情况,可以给学生分小组在小组内检测。

3、学习课文,指导朗读。在指导学生朗读第1小节诗时,可以结合图片引入。看看书中的插图,说说小青蛙什么表情,心情怎样?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心里想着小青蛙的样子,来读第1小节。要注意让学生语调上扬,读出感叹的语气。在学习第2、3、4小节诗时,可以请学生思考: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帮了它的忙?它们都帮了青蛙的什么忙?教师可以利用插图将文中出现的标点符号进行对比,看看它们哪里相似,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标点教师可以写在黑板上,但只要让学生认识即可,不必过多地讲解它们的用法。三个小节语言形式大致相同,朗读指导可以采用讲、扶、放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的训练。诗歌的最后一小节,要指导学生根据标点符号注意停顿。4、拓展练习,启发想象。诗歌的最后一小节,是小青蛙写的诗,内容是青蛙呱呱的叫声,非常有趣。青蛙写的诗到底是什么呢?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替小青蛙写一首小诗。因为学生的年龄较小,可以采取分小组的方式,大家共创一首诗。但教师不要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对学生作的诗要以鼓励为主,哪怕只说出一句话也行。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自己创作一首诗,供同学们欣赏。

5、写字指导。在指导书写“号”和“串”的时候,要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中都有“口”,找准它们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成”要注意它的笔顺指导。

6、活动提示。

(1)“背诵诗歌”可以在授课时进行,每讲一小节就指导学生背诵一小节。

(2)“读一读”先引导学生把句子读准,再引导学生把句子读得有感情,主要是读出语气和停顿。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相近的内容,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行表达,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学生能感受到多少都可以,不必强求。

(3)“填标点”是让学生在读通顺句子的基础上填标点符号。

(4)“说一说”是启迪学生灵性的一个重要练习。教师不可忽视,一定要让学生敞开思维,怎么想就怎么说。不要给学生限定框框。通过这次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课时安排与内容分配。

1、课时安排:2课时。

2、内容分配: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识字,指导书写部分汉字;第二课时,深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复习生字,指导书写剩余部分生字,完成课后练习。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本课承载着认识标点符号的作用。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逗号、句号、省略号的样子。教师千万不要刻意强调标点符号的用法,只是要学生认识,随着年级升高,在习作中逐渐学会使用标点符号。青蛙写的诗只是“呱呱”的叫声,教学时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要让他们充分地想象,青蛙究竟说的是什么。教师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保护学生的思维灵性和创新意识。这首小诗不需要深入讲解,可以多读,在读中理解。相关资料张秋生,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少年日报社副社长。为少年儿童编写创作了40年。著作有诗歌、童话、散文、寓言等。他的作品多次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标点符号:逗号(,):表示句子中较小的停顿。句号(。):表示一个陈述句结束。省略号(……):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或话语中没有说完全的部分,或者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串”的字理:会意字。甲骨文像以绳或棍穿物形。金文填实。串的本义是从中间贯通地连接起来,也指串起来的东西。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青蛙写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精)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蛙写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和2个偏旁,学会书写“下”“雨”2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初步感受它们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的语文课,蒋老师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你们瞧,它来了。(板贴青蛙)这只青蛙有一个特别的爱好,老师要把它的爱好写在小青蛙边上,你要特别认真地看,如果认识就举起手。(板书:写诗)如果你认读有困难,可以借助拼音朋友的帮忙,(板书:xiě shī,生读)。你们看“写”这个字,它戴着一顶小红帽,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偏旁:秃宝盖(板书:秃宝盖)。“平平屋顶秃宝盖,一根杂草也不生”,写的时候不能在上面加一点。齐读课题。

2.就在这时,天空飘起了雨(课件出示雨点儿的图片),谁来叫一叫它的名字,指导读好儿化音。(评价:好可爱的小雨点儿!好温柔的小雨点儿!好调皮的小雨点儿!)

3.孩子们这么热情,小雨点开心极了,你听,它还唱起歌来!(播放雨声)小雨儿的歌声是怎样的?(出示词语“淅沥沥”“沙啦啦”,指名读)雨可真小啊,雨点儿落下的声音真轻啊!展开想象,用上这两个词说一说小雨点“淅沥沥、沙啦啦”落在了哪儿?雨点落下来,也落到了这个字宝宝上——“点”,有几颗水珠?它的名字就叫“四点底”(板书并齐读)。

4.小青蛙听见雨声,开心极了!它从池塘里跳了出来:“我要写诗啦!(出示句子,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青蛙是怎么写诗的呢?先听蒋老师来读一读。

教师配乐范读,要求:眼睛跟着声音走,老师读到哪里,小朋友的眼睛就要看到哪里。思考:( )帮青蛙写诗。

2.都有哪些朋友来帮小青蛙了?(学生回答。出示朋友的图和名字: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同桌讨论:( )、( )和( )帮青蛙写诗。

4.它们都是怎么帮忙的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得地方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完了用最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5.指名读。认真读书的你们真是讨人喜欢!蒋老师没听够,谁愿意一个人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呢?(生评价)

6.开火车读。你们都很会欣赏,还有谁愿意读?我们开小火车读吧,每个小组读一小节。(评价:多么可爱的小青蛙,把掌声送给自己。)

三、精读课文,积累实践

1.孩子们,你们想看一看、读一读小青蛙刚在写出来的诗吗?(课件出示不加标点的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指名朗读,感受没有标点停顿,要读得喘不过气来了。

2.诗歌和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就不方便,可是青蛙不会使用标点符号,还好热心的小蝌蚪、小水泡、小水珠来帮忙。这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帮它的呢?

3.学生交流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标点符号,结合图画识记。)

(1)学生读小蝌蚪的话:

“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说说小蝌蚪要当什么?出示“逗号”卡片:和小蝌蚪比一比,像吗?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这就是逗号。

(2)学生读水泡泡的话:

“我能当个小句号。”出示“句号”卡片:和水泡泡比一比,句号就是个小圆圈。

(3)学生读一串水珠的话:

“我们可以当省略号。”出示“省略号”卡片:数一数,一共几个点?跟老师说它的名字“省略号”。出示词卡“我们”:看看省略号的样子,再结合上下文和插图想一想,水珠为什么不像小蝌蚪和水泡泡那样说“我”,而是说“我们”?(因为省略号是六个点,需要一串水珠来帮忙。)

识记生字“串”。(看图)小水珠一颗接着一颗连在一起,这就叫“串”。你还见过一串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感受“串”字就像肉串、冰糖葫芦串。)

4.分角色读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的话,记住三种标点符号的样子。(评价:真是热于助人的好伙伴。)

5.你们看,有了好朋友的帮忙,青蛙的诗变了。(课件出示“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三位好朋友藏在哪呢?用铅笔把它们圈出来。

6.指名读诗。来,小青蛙们,请把自己写得诗朗诵给大家听一听把!(评价:一只快乐的小青蛙;一只可爱的小青蛙;一只调皮的小青蛙。)

7.全班一起诵读一遍。(评价:哇,好壮观的诗歌大朗诵!)

8.感受标点不同位置的不同读法。你们知道吗?这些标点符号也有很顽皮的'时候,像蝌蚪一样的逗号最淘气,它非要变个位置,所以青蛙的诗就要换一种方法读了,谁可以试试?(课件出示: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你们看,标点符号位置变了,停顿就要发生变化。淘气的小逗号又变了个位置,青蛙的诗就又变了。(课件出示: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四、识记字形,学习书写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蛙的诗,青蛙不仅会写诗,还要和我们比一比识字和写字呢!大家有信心超过青蛙吗?

1.复习生字词:雨点儿、写诗、可以、当、要、过来、我们、一串水珠、写成。(认读词卡)

2.书写“下、雨”

(1)出示田字格中生字,认真观察,交流注意点和相同笔画。

(2)重点识记“雨”的字形:(画简笔画:雨点儿从云层中落下)下雨了,小雨点从天而降。看看图,再看看“雨”字,你记住雨了吗?(雨字上面的部分像云,里面的四个点像小雨点)。用手比一比雨点儿落下的方向。风朝一个方向吹,所以小雨点的方向也是一致的。(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雨”,学生跟着书空识记。)

教师范写生字“下”和“雨”,提示“雨”的四个点分布要均匀、对称。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展评反馈。

结语:青蛙见大家字写得这么工整就蹦回家了,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7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打一动物)(青蛙)

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下雨了,雨点淅啦啦,淅啦啦!青蛙说:“我要作诗啦!”青蛙写了什么样的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

板书课题“青蛙写诗”。领读课题,认识“诗”字。音节“shī”为整体认读音节。组词:古诗、诗歌、诗人、诗集……拆字组合:讠+寺=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注意听准字音。

2、这首诗写得太有趣了,有的同学都忍不住读出声来了,自己试着读读吧!读不准的看看拼音。

3、几句诗之后出现了空行,这几句就是一小节。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小节?标出序号。

4、练读

三、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看看图,小青蛙要作诗了什么表情?心情怎样?(高兴)那好,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读读第一小节吧!

2、在淅啦啦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它的好多伙伴也来帮忙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找一找,用直线画出来。(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蝌蚪、水泡泡、水珠的图片,依次板书“蝌蚪”“水泡泡”“水珠”。)

(1)认识“蝌”“蚪”两个生字。这是两个形声字,虫+科=蝌,虫+斗=蚪。

(2)认识“泡”字。老师演示吹泡泡。认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三点水加包就念泡。氵+包=泡。组词:水泡、气泡、泡沫、肥皂泡、泡茶、灯泡……哪些字长得和“泡”很像?(抱、跑、炮、袍……)

(3)认识“珠”字。拆字,去掉“王”你认识吗?组合:王+朱=珠。组词:珍珠、珠子、眼珠、泪珠、汗珠、露珠、珠宝……

3、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都帮了小青蛙什么忙呢?再读读

二、三、四小节。

(1)、学生汇报:蝌蚪当小逗号,水泡泡当小句号,水珠当省略号。

(2)、相机对应出示“逗号”、“句号”、“省略号”词卡,认识“包子头”,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包子头的字?(勺、勾、匈)读词语并认识这三种标点符号。教师简要介绍它们的用法。

(3)、这三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可真大呀!谁愿意读读

二、

三、四小节(指三名学生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为什么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能帮小青蛙这个忙?可以结合图说说。(4)、学生汇报。理解它们的相似之处,加深记忆。水珠是一串一串的,让学生看字理图,说说还有什么是一串一串的?(一串珍珠、一串糖葫芦、)

(8)、指导朗读

二、三、四小节。(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

4、有了大家的帮忙,小青蛙的诗写成了吗?它写的诗到底是什么呢?

(1)、齐读第五小节。学习“呱”。

(2)课件出示青蛙写的诗。你发现什么了?青蛙的诗很有趣,一直在重复一个“呱”字。

认识“呱”字。形声字。口+瓜=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汪汪、喵喵、嘎嘎、叽叽、喔喔、嗡嗡、沙沙、哗哗……)

(3)青蛙的诗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是有了伙伴们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逗号的停顿时间短一点,句号的停顿时间稍长一点。自由练读青蛙写的诗。老师领读(活泼轻快地),注意节奏。

(4)、小青蛙写了一连串的呱呱声,仔细听,小青蛙都说什么了?(这的景色太美了!谢谢朋友们的帮忙!等等)

(3)我们也帮小青蛙写一首诗好吗?(说话练习。)四.回读全诗

池塘边的风景这么美好,小伙伴们这么热心,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是吧?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这首《青蛙写诗》。(看书齐读全诗。)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8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形象地将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诗歌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诗”“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呱”14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打一动物)(青蛙)你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它有什么本领吗?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蝌蚪、荷叶、水泡泡、水珠……)青蛙生活在美丽的池塘里,粉红色的荷花当阳伞,碧绿的荷叶当摇篮,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享受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实在是太美妙了!于是它诗兴大发,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又一项本领——写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青蛙写诗》。(板书课题)领读课题,认识“诗”字。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容,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诗歌,圈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师讲解:几句诗之后出现了空行,这几句就是一小节。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小节?标出序号。

4.练读:采取同桌分小节互助读或开火车分小节读和老师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正确。

5、在淅啦啦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它的好多伙伴也来帮忙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找一找,用直线画出来 三.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小节。

配合情境图,引导学生体会青蛙高兴的心情,指导读好这一小节诗。

2.学习第二小节。

(1)认识“蝌”“蚪”两个生字。这是两个形声字,虫+科=蝌,虫+斗=蚪。

(2)小蝌蚪说什么了?我们来读出蝌蚪说的话。认识“给”,这里的“给”是“为、替”的意思。组词:交给、送给、还给。

(3)认识“逗”“号”这两个生字。认读生字卡片。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

(4) 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逗号和蝌蚪的相似。

(5)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3.学习第三小节。

(1)水泡泡帮助青蛙做什么?

(2)认识“泡”字。认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三点水加包就念泡。氵+包=泡。组词:水泡、气泡、泡沫、肥皂泡、泡茶、灯泡…… 哪些字长得和“泡”很像?(抱、跑、炮、袍……)

(3)水泡泡想怎么帮忙? 出示“句”字卡,学生认读。板书“句”字。强调音节中“ü”的变化。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勹”这个偏旁叫包字头。带包字头的字还有哪些?(包、勺、勾、匀。)认读词卡“句号”。句号用在句子的末尾。

(5)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句号和水泡泡的相似。

(6)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4.学习第四小节

(1)在那碧绿的荷叶上有一串水珠,它们也来帮忙了。指名学生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字卡,认读“串”字。利用课件展示“串”字的字理演变过程。“一串”用来说连贯在一起的某些东西。还可以说一串什么?(一串灯笼、一串珍珠、一串辣椒、一串羊肉……)。

(3)认识“珠”字。拆字,去掉“王”你认识吗?组合:王+朱=珠。组词:珍珠、珠子、眼珠、泪珠、汗珠、露珠、珠宝……

(4)认识“以”“省”“略”三个生字。认读生字卡片。组词。认读词卡“可以”,用“可以”说一句话。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5)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省略号和一串水珠的相似。

(6)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5.学习第五小节。

(1)现在我们来看青蛙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朗读第五小节。

(2)课件出示青蛙写的诗。你发现什么了?青蛙的诗很有趣,一直在重复一个“呱”字。

认识“呱”字。形声字。口+瓜=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汪汪、喵喵、嘎嘎、叽叽、喔喔、嗡嗡、沙沙、哗哗……)

(3)青蛙的诗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是有了伙伴们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逗号的停顿时间短一点,句号的停顿时间稍长一点。自由练读青蛙写的诗。老师领读(活泼轻快地),注意节奏。

(4)孩子们,我们来猜一猜,青蛙在诗中想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借助课件中的情境图大胆想象。)

6、回读全诗

在小伙伴们热心地帮助下,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是吧?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这首《青蛙写诗》。

四、练习巩固

1、游戏:跳一跳(师说那个字,生举起卡片跳一跳)。

2、大屏幕出示词语认读。

3、在儿歌中巩固识字。(屏幕出示儿歌)

五、全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老师也希望你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创作出自己的诗歌,好吗?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口口 蝌蚪 , 逗 号

口口 水泡泡 。 句号

口口 一串水珠 …… 省略号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9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打一动物)(青蛙)

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下雨了,雨点淅啦啦,淅啦啦!青蛙说:“我要作诗啦!”青蛙写了什么样的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

板书课题“青蛙写诗”。领读课题,认识“诗”字。音节“shī”为整体认读音节。组词:古诗、诗歌、诗人、诗集……拆字组合:讠+寺=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注意听准字音。

2、这首诗写得太有趣了,有的同学都忍不住读出声来了,自己试着读读吧!读不准的看看拼音。

3、几句诗之后出现了空行,这几句就是一小节。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小节?标出序号。

4、练读

三、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看看图,小青蛙要作诗了什么表情?心情怎样?(高兴)那好,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读读第一小节吧!

2、在淅啦啦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它的好多伙伴也来帮忙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找一找,用直线画出来。(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蝌蚪、水泡泡、水珠的图片,依次板书“蝌蚪”“水泡泡”“水珠”。)

(1)认识“蝌”“蚪”两个生字。这是两个形声字,虫+科=蝌,虫+斗=蚪。

(2)认识“泡”字。老师演示吹泡泡。认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三点水加包就念泡。氵+包=泡。组词:水泡、气泡、泡沫、肥皂泡、泡茶、灯泡……哪些字长得和“泡”很像?(抱、跑、炮、袍……)

(3)认识“珠”字。拆字,去掉“王”你认识吗?组合:王+朱=珠。组词:珍珠、珠子、眼珠、泪珠、汗珠、露珠、珠宝……

3、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都帮了小青蛙什么忙呢?再读读

二、三、四小节。

(1)、学生汇报:蝌蚪当小逗号,水泡泡当小句号,水珠当省略号。

(2)、相机对应出示“逗号”、“句号”、“省略号”词卡,认识“包子头”,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包子头的字?(勺、勾、匈)读词语并认识这三种标点符号。教师简要介绍它们的用法。

(3)、这三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可真大呀!谁愿意读读

二、

三、四小节(指三名学生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为什么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能帮小青蛙这个忙?可以结合图说说。(4)、学生汇报。理解它们的相似之处,加深记忆。水珠是一串一串的,让学生看字理图,说说还有什么是一串一串的?(一串珍珠、一串糖葫芦、)

(8)、指导朗读

二、三、四小节。(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

4、有了大家的帮忙,小青蛙的诗写成了吗?它写的诗到底是什么呢?

(1)、齐读第五小节。学习“呱”。

(2)课件出示青蛙写的诗。你发现什么了?青蛙的诗很有趣,一直在重复一个“呱”字。

认识“呱”字。形声字。口+瓜=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汪汪、喵喵、嘎嘎、叽叽、喔喔、嗡嗡、沙沙、哗哗……)

(3)青蛙的诗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是有了伙伴们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逗号的停顿时间短一点,句号的停顿时间稍长一点。自由练读青蛙写的诗。老师领读(活泼轻快地),注意节奏。

(4)、小青蛙写了一连串的呱呱声,仔细听,小青蛙都说什么了?(这的景色太美了!谢谢朋友们的帮忙!等等)

(3)我们也帮小青蛙写一首诗好吗?(说话练习。)四.回读全诗

池塘边的风景这么美好,小伙伴们这么热心,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是吧?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这首《青蛙写诗》。(看书齐读全诗。)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长、比、巴、把”4个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录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

孩子们快看: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这时候,从池塘里跳出一只大青蛙。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大屏幕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孩子的语言。

(二)师引读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青蛙写诗那种愉悦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词。

(一)教师范读课文,生感知生字词读音。

(二)生自由读课文,感知生字词读音。

三、检查朗读,创设情境,随文识字。

(一)检查第一小节

淅沥沥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谁来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

(二)教学“串”

(三)他们都帮了青蛙的什么忙?指名读2、3、4小节。

(四)学习“要、过、串”

1.多种方式读:要、过

2.加法识记:过

3.数笔顺识记:串

四、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一)师出示生字,齐读,检查读。

(二)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自由练读,分段检查读。

五、写字

(一)完成“号句成串”

1.引导观察在虚宫格里的位置,和每个字的主笔。

2.逐一示范书写

3.生练习写(提醒书写姿势)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巩固汉字

(一)(小青蛙图)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1.看图,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出示词字:写诗、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可以、省略号、呱、给)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2.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二、生字回文,整体感知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二)学习第二——四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啦?(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识字与认识诗文相结合,同时训练语言)

2.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啦?(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通过动手操作理解。

3.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比赛读。

4.多有趣啊!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是无处不在的好朋友。师指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诵,能背的背下来。

(三)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四)结尾美读升华

1.再次看图雨天的'景色多美呀!小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小青蛙才能做出这么美的诗,我们再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读全文。

2.老师希望有一天能够读到你们写的诗,好不好?

三、指导书写

雨:独体字,注意四个点的方向一致。

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教师范写,生练习。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四、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圆圆的,当句号。一串,当省略号。可以当个小逗号。

五、作业设计

书写“雨、们”两个生字。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2. 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3. 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三种标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打一动物)

你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它有什么本领吗?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青蛙生活在美丽的池塘里,粉红色的荷花是它的阳伞,碧绿的荷叶是它的摇篮,它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享受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实在是太美妙了!于是它诗兴大发,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又一项本领——写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青蛙写诗》。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不会读的、难读的圈住,多读几次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你们听!(播放雨点落下的声音)你想说——

(2)教师:张秋生爷爷把雨点儿的声音写得可美啦!

(3)指导朗读: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雨点儿还落在小青蛙身上了,小青蛙们,你想干什么?

(5)雨点儿落在这只小青蛙身上,你们瞧——小青蛙说(指名读句子)

(6)看看图,想一想,小青蛙会怎么说呢?

(7)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呀!教师导读——下雨了,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2~4小节。

(1)青蛙写诗都有谁来帮忙了?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2-4小节,再用笔圈一圈。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①(出示句子):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②现在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小蝌蚪,你们是怎样过来的呢?(游过来)

③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请一位小朋友来演一演。

④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逗号要写得小小的,圆圆的脑袋,还要拖着一条小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样,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水泡泡能当句号呢?(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①(出示句子)我能当个小句号。

②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大声地读一读水泡泡的话。

③除了水泡泡外,还有什么也能当个小句号呢?

④引导学生认识句号: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西瓜、皮球、珍珠都能当句号,你觉得谁说得最恰当呢?为什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

⑤再一次强调:“小”句号的“小”字。

⑥指导学生写好句号:句号要写得小小的,要写在田字格的左下格,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要一串小水珠才能当省略号?

①教师范读第四小节,故意将“一串”读成“一颗”。

②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教师故意质疑:为什么一定要一串小水珠呢?

③数一数,当省略号的这串水珠有几个?

④指导朗读:这串水珠们多团结啊!请六个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

⑤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省略号:省略号一共有6个小圆点,要写在两个田字格中,请小朋友们练习写一个省略号。

4.教师:课文2-4小节可有意思了,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分角色表演。

5.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你们看,青蛙的诗写好了吗?

(1)(出示青蛙写的诗)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你想说——

(2)学生指出呱呱呱太多了,这么多呱写也写不完,怎么办呢?

(3)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你们瞧,只要一个省略号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现在你喜欢这首诗了吗?(还是不喜欢,连在一起。)

(4)(出示诗歌)小蝌蚪,水泡泡赶紧来帮忙!

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现在这首诗写好了吗?赶快把这首诗里的逗号和句号都圈出来吧!(学生圈出诗里的逗号和句号。)

(5)这首诗应该怎么读呢?教师范读,注意停顿。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句号时要停顿长一些。)

指导朗读: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首诗读得美美的吗?(把高兴读在脸上,高兴还可以加个动作呢!)自由读,指名读。

(6)教师小结:有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帮忙,小青蛙的诗变得多有意思啊!逗号、句号、省略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标点符号。

四、拓展延伸,放眼航程

教师小结:哇,小小的标点符号让一首诗变得那么有趣,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再来读读《青蛙写诗》这篇课文,把这些标点牢牢记在心里的。

板书设计:

7.青蛙写诗

小蝌蚪——逗号 ,

水泡泡——句号 。

一串水珠——省略号……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会写“雨”“们”等生字。

2.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及用法。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标点符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巩固汉字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青蛙写诗》(板书课题)小青蛙想先考考大家昨天的学习情况——智者大冲关,你们敢挑战吗?赶快开始吧!

2.恭喜大家闯关成功。

二、生字回文,范读课文

导语:听——沙沙,沙沙,下雨啦!雨点儿落在荷叶上,落在水里,(单击出青蛙)落在小青蛙的笑脸上,于是呀!这只小青蛙就在美丽的雨天写诗啦!大家快打开书听老师读,要注意听字音,注意停顿,特别要注意最后一小节的停顿。

三、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一)趣味体验一:

自读课文找出哪句话写出下雨了,雨下的怎么样?提问:那句话写下雨了?指生读“下雨了,雨点淅啦啦,淅啦啦!”雨下的怎么样呀?(指导朗读)

(二)趣味体验二

听到小青蛙要作诗都谁来帮忙了?你从哪几小节知道的,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三)自我展现:请同学回答教师板书(逐小节指导朗读)大自然中还有什么能当逗号、句号和省略号?多有趣的对话呀!快来读一读吧,找同学分角色读。同学们你们知道标点符号都怎么用吗?

我们试着用一用这些标点符号——给句子加标点

(四)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在这么多好朋友帮助下,小青蛙终于把——诗——写成了,快出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2.拓展延伸——“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我们来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里都写了些什么吧?(发挥想象,启迪孩子的灵性。)

3.教师引读小青蛙的诗:小青蛙眼前的景色怎么样啊?

①就像你们所说的,小青蛙用它的'诗赞美景色的美丽,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②小青蛙用它的诗抒发内心的喜悦,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4.(再次看图)雨天的景色多美呀!小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小青蛙才能做出这么美的诗,我们再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端好书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雨、们”

重点指导写好“呱”。呱:左右结构口字旁共有八笔。左窄右宽。第一笔竖,从上一线、左二线处起笔,写在左二线处。第三笔写在横中线处。第四笔写到竖中线左侧过一点停笔。第六笔为竖提。最后一笔是捺有脚。

五、全课小结,美读升华

小青蛙能用美丽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感,老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读到你们写的精彩的诗文。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蛙写诗》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学会用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播放视频《美丽的秋天》。

2、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给我们写诗了!

3、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写诗、古诗、雨点、不要、过来、不给、当前、串门、我们、以后、成功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雨中,感受青蛙的诗。

三、精读领悟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课件出示插图的动画)创设情境: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文中哪句话也写到下雨了?(指生读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你感受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小。)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启发想象:

①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预设:生1: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生2: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生3:水里的小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点儿落到了你的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

预设:我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③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预设:高兴极了;觉得景色太美了!

(3)导读: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引读:所以青蛙高兴地说——齐读本小节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2、学习第2~4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过渡:听到青蛙要写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导学:你是从哪几小节知道的?(2、3、4)自由读这三个小节,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4)随着学生回答板书:

小蝌蚪()——逗号;

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5)导学: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

(小蝌蚪真像逗号。)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了?

(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③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第2、3小节。(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④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

预设: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水珠不像,我觉得一串水珠排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

⑤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6)引读: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啊!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7)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8)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9)依据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的背下来。

3、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导学: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课件出示第5小节),快大声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呱”字。)

(2)导学: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3)导学:“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4)学生自由猜测青蛙“呱呱”的内容。

4、引读全文: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认识标点逗号、句号、省略号

(1)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说谁像谁,潜移默化地学习比喻句。)

(2)这些都叫标点符号。让我们用“……像……”的句式说说这些标点符号。

6、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小雨沙沙,它现在就在你的身边,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的足迹吧。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同学们,多么有趣的诗歌呀!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并感受到了下雨的美好。

(2)喜欢大自然,有了留心大自然的兴趣。

2、课堂练习:

(1)换识字环境读文。

写话作诗不能少。

逗号好像小蝌蚪,

句号好像水泡泡。

省略号像什么?

好像水珠串成串。

我用它们来写诗,

送给妈妈和老师,

老师妈妈哈哈笑,

夸我写作呱呱叫。

(2)口头填空:圆圆的(),当个小句号;一串(),当省略号;()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找一找,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14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一年级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不强,而本课识字量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依据儿童心理特点,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抓住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合。同时依据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活泼形象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富有情境的图画,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在教学中体现三个结合:把阅读和巩固识字相结合,阅读和培养语感相结合,阅读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相结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内容,拓展学生思维,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课件、录音、挂图、实物、生字卡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生字

1、出示小青蛙(图片),和小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创设情境,看图读词语复习生字。(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巩固生字。

4、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二、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五名学生读课文:青蛙写诗的时候,都谁帮了它的忙?

(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读读二、三、四小节,想想:他们都帮了青蛙的什么忙?

(板书:逗号句号省略号)

三、感悟课文,随文识字

1、思考:在青蛙写诗的过程中,都有谁帮了它的忙?

板书:蝌蚪水泡泡水珠

思考:它们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

(1)蝌蚪要当小逗号。板书:逗号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能给你当个小逗号!”

学习“蝌蚪”、“给”的多音字(ɡěi jǐ)、“逗”的结构(半包围结构)、学习“号”的多音字(hào háo)教学生正确书写“号”字。

思考:小蝌蚪为什么能当逗号呢?

蝌蚪的外型大脑袋,甩着长长的尾巴,很像逗号。

(2)水泡泡要当小句号。

思考:水泡泡为什么能当小句号?

因为水泡泡是圆的。板书:。

老师今天带来了泡泡,老师来吹一吹,你来观察,看看是不是圆的?

教师吹泡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泡”生字卡片,学生随机读。教写“泡”。

(3)请两名书写又快又好的同学到前边来为同学们吹泡泡。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并帮助老师把屏幕上的空填上。

通过观察,填空一(串)泡泡

学习“串”字:两口子,一条心。

出示“串”的字理图,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一串()表示?

一串香蕉、一串葡萄、一串水珠……

看到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这么好,老师送给同学们一串红红的灯笼。

在青蛙写诗的时候还有一串水珠来帮忙,它们做了什么?

水珠当省略号。认识“省略”。板书:省略号

你认识省略号吗?快在这篇诗歌里找找用笔画下来,查查它是由几个小点组成的?板书:……

2、青蛙在这么多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它的诗歌,你快来欣赏一下青蛙的作品吧!边读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1)都是一个“呱”字。

学习“呱”:象声词,左右结构,形声字,左口右瓜。

(2)用上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逗号、句号、省略号。

虽然整首诗都是一个“呱”字,但是由于好朋友的帮忙,才使青蛙的诗有了停顿。逗号表示句子中间较小的停顿。句号用在句子结尾,停顿比逗号稍长一些。你愿意当个小青蛙,读读自己的诗吗?要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自豪、高兴、感激的心情读)

(3)思考: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省略了青蛙说的话,其实青蛙还有很多话要说呢,可是天空下的雨越来越大,它只好告别了好朋友回家去了。

四、作业

语言文字由于有了标点符号的帮助,才更精彩,在标点符号大家族中,你还认识哪些?和同学说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