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最新珍惜粮食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最新珍惜粮食的心得体会 篇1
为了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生活部根据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精心制定了活动计划,以确保计划的可行性。经有关领导批准,我们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我们生活部的官员对参加这次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了安排、检查和督促。
充分利用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光盘行动的意义和深刻内涵:“我光盘,我光荣”。通过志愿者参与活动时对废物学生进行提示和解释的具体例子,大多数学生可以了解当前社会存在的废物现象以及这些废物现象造成的后果。
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光盘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节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在班会上播放了一部关于“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宣传片。通过宣传片的教育,学生对当前社会存在的严重浪费现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指出自己和同学之间的浪费问题,共同找出原因和纠正措施,使宣传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文明饮食的良好习惯,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带头吃他们的午饭,把餐具放回原位,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成为文明的`食者。
总之,通过这次宣传活动,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意识到了节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活动过程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这次活动时间较短,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学生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少数学生缺乏理解,浪费营养餐,大量学生吃完后没有把盘子放回指定位置。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学生缺乏理解,只停留在短时间的活动中。这是我们不想要的。今后,我们将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光盘活动进行到底。
最新珍惜粮食的心得体会 篇2
我家有一个节约粮食的榜样,她就是我的奶奶。今天,我就来说说奶奶节约粮食的事吧!
一天晚上,吃好晚饭,锅里大概还多余一碗饭。爸爸在收拾洗刷的时候,准备把它倒掉,给猪吃。
“嘿!等一下。”奶奶看见了,连忙叫住了爸爸,“还剩下这么多的饭,明天可以继续吃,倒掉了怪可惜的。”
奶奶皱着眉头,硬是把这点饭留了下来,说:“你们不要吃,我来吃。”
妈妈听见了奶奶和爸爸的对话,走过来,看了看,说:“还是倒了比较好,天气这么热,隔夜饭容易馊,别吃坏了肚子呀!”
但是,奶奶还是坚持要把这些饭留下来。她把这些饭用一个碗装着,小心翼翼地端到了桌子上,用一个平时淘米用的篮子盖住,又看了看爸爸和妈妈,用警告的语调说:“谁都别想把它倒掉,不然我跟谁急。”说完,奶奶上楼休息了。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奶奶把那些饭煮成粥。自己一个人吃完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生活中,浪费的现象到处可见。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以让两亿多人吃上一年。我们知道,农民伯伯们的'成果是让人们充饥和品尝的,而不是被扔掉、倒掉的。
朋友,请像我奶奶一样节约粮食吧!千万别浪费粮食,让所有的人都有饭吃,开心地活着吧!
最新珍惜粮食的心得体会 篇3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救荣节耻意识,学校开始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救荣节耻的宣传教育活动,并采取各种措施推广节约粮食。“光盘行动”已在全校深入开展。
一、做好师生的宣传教育动员工作
以《倡导节约光荣,建设节约型学校》为主题,每个老师都要从自己的生活和教学做起,节约水电,节约食物,节约使用办公用品,以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以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素质教育。红领巾电台经常为全校师生播放古今中外精选的勤俭节约经典故事。在学校的LED显示屏上,我们播放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不断思考物质困难”的宣传口号……让节约意识进入全校师生的头脑,并在行动中自觉实践。
二、做好午餐管理,取得成效
学校统一安排。每天都有一个老师去班级和学生一起吃饭,负责班级的午餐管理。老师要组织学生有序排队自己吃饭,要求学生保持安静,吃饭不浪费食物,争取大家做“光盘”。晚饭后,老师不仅要督促学生按分工将餐具送回食堂,还要总结学生的用餐纪律和是否有剩饭。现在学生浪费食物的现象明显减少。
三、认真准备主题班会
按照学校的安排,每个班都以“锄地日为午,汗流浃背,五谷落地”为题。谁知道每顿饭都是辛苦的?“引经据典,对节约和浪费进行大讨论。世界上还有很多吃不上饭的人在挣扎;周恩来总理一贯反对铺张浪费。当他吃米饭时,他拒绝浪费一粒米。偶尔,洒在桌上的一粒米,一定要捡起来放进嘴里;以及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的事实,说明了人类必须节约粮食的原因。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校师生的灵魂中,被烙上了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浪费一次电,浪费一滴水的烙印。其实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被抛弃了。爱惜粮食就是爱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就是拯救人类自身。节约是美德,是品质,是责任。“一粥一餐来之不易”,没有剩菜,没有浪费,吃多少,填多少,“CD行动”!这些都将促进“存荣废耻”之花在校园里更加绚丽多彩。
最新珍惜粮食的心得体会 篇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耳熟能详的唐诗。它告诉我们节约粮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宽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多人养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坏习惯,这就助长了大家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
有一天中午,我和妈妈在一家饭馆吃饭,我们点了三道菜,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隔壁的两个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他们拿着菜单一下子点了十几道菜,没一会儿功夫,小小的'桌子上摆满了饭菜。看见这一幕,我惊呆了,心想:这么多菜能吃完吗?不会是大胃王吧?但是,他们竟然没吃几口,把钱一交就走了。满满的一桌子菜,就被服务员给倒了,真可惜!
为了制止这种坏习惯,国家也制定了许多法规,提倡节约。每年十月十六日是节约粮食日,这就告诉我们应从这就做起开展节约。
我们应该每次在饭店,点适当的饭菜,不够吃可以在点,吃不完可以打包。不要因为没面子而浪费,通过国家这几年的宣传,这周星期五我们家在小六汤包吃饭,发现人们现在都是吃多少点多少,已经有了节约的好习惯。
浪费粮食就像给白纸上抹上了黑点,而珍惜粮食是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为节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新珍惜粮食的心得体会 篇5
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
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粮食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大自然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一位学者就曾指出:“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
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个公民都曾实现了的梦想。世界性缺粮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根本转变。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尊重劳动成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珍惜粮食吧,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最新珍惜粮食的心得体会 篇6
在我小的时候,跟姥姥姥爷住在一起,老一辈人的思想十分的节约传统,他们经常在饭桌上教育我,一定要珍惜粮食,不能够浪费一粒米,我也跟着他们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每天我在学校食堂吃完饭以后,都会仔仔细细的把盘子上剩下来的米粒,认认真真的用筷子加下来,我不会让自己的.碗上有剩饭的。反观其他的同学,我看到很多人都是一盘米饭吃了几口就不吃了,还有很多菜,也是这样,吃不完的食物,被他们全都扔在了一个塑料桶内。
我觉得既然吃不下这么多的食物,为什么不在打饭的时候让叔叔少盛一点呢。造成这么多没有必要的浪费,让我看在眼里着实觉得心疼,要知道现在还有很多地方的人没有饭吃呢。
我呼吁大家以后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造成没有必要的粮食浪费了。